目录介绍:
- 1、发生地震时应如何逃生
- 2、地震怎么逃?
- 3、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如何逃生?
- 4、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法
发生地震时应如何逃生
发生地震时逃生要注意: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将门打开,确保出口;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等。具体如下:
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地震时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地震时,关火、灭火是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关火的机会有三次,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第二次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第三次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所以,要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镇静地采取行动。
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7、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地震发生后,宜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每个人要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可以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地震怎么逃?
地震怎么逃?
人不能逆天,阻止地震发生。可是,人能胜天,在鬼门关前逃脱。关于地震的自救方法,不希望大家能用上,但是一定要知道!毕竟在关键时刻,以下这几条可是救命的法宝。
1、保持镇静
在地震中,许多无辜者并不是因为房屋倒塌或挤压伤致死的,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在灾难中,乱喊乱叫会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时,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以致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的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下,都应始终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
对开放性创伤、外出血者,应首先止血,并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则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对于不同部位骨折,应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妥善处理伤口
若地震时发生挤压伤,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并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防止火灾
火灾是地震的常见次生灾害之一。当地震时发生火灾,怎么办?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并用湿衣服覆盖身上。如果不幸身上着火,应尽快脱下燃烧的衣帽,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但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不然极易造成双手烧伤。
地震如何逃生
如果破坏性地震的前菜——地光、地声、轻微晃动等发生时,你就要注意了:这意味着离主菜大地震上桌的时间可能只有10多秒。究竟如何才能掌握这转眼即逝的10多秒,成功为自己创造生存机会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地震时的逃生方法吧。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另外,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则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更大。
5、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6、如果正在街上突发地震,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地震被埋怎么办
地震被埋就只能听天由命,自求多福?要记住,人能胜天!在这种时刻,坚持就是最后的胜利。以下是地震被埋时的自救方法,亲们都来看看吧,看了不一定能用,就是防一个万一。
1、珍惜“饮用水”
尽可能找湿土吮吸,寻遍不获的话,就喝尿液。为了未知的受困期打算,找容器把液体盛好,分期一点点吸取,不能一饮而尽。
2、别一直大声呼喊
不停地高声呼喊会消耗大量体力。而且,在瓦砾中,听外面的声音大;在外面,听瓦砾中的声音小。因此,最佳方法是:养精蓄锐,等待救援到来后再大声求救。
3、尝试钻出去
能活动时,凭感官能力,找出逃生之门。牢记出口的三大特点:光线强,声音大,风大。
4、巩固藏身所
利用石头、砖块,把头顶上屋顶板顶住,以免余震时会被砸伤。此外,设法找棍子捅一个出气孔,避免窒息。
5、坚持才会赢
大灾难发生时,精神意志是最重要的。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70多万人被埋。当中,84%的受困者靠着坚持的精神逃出生天。
地震时高层住户怎么逃生
大地震,往往都在顷刻之间来临。如果遭遇地震时,你正在高楼,该如何逃生?要牢记先躲后撤、不要跳楼两条原则哦!
1、先躲后撤
首先说躲,在房屋内要选择承重墙的内侧,在开间小的地方躲避。切记不要躲在靠窗的外墙一侧。地震过后撤离时,要走楼梯而不要选择电梯。因为此时的电梯在经历地震后,可能会出现变形或供电不稳定,是最危险的地方。同时,遇到地震时切勿惊慌,要记得关闭家里的电源盒、煤气,防止因漏电和煤气泄漏引发的灾害。在从室内逃离时,要注意保护好头部。
2、不要跳楼
事实证明,住在高层楼房中的居民,遇到地震时跳楼绝对不是上策。原因是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相当短促,而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门宙被震变形开不动时,耗费的时间就更多,有的人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结果把手弄伤了。另外,楼房这么高,跳楼可能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还有可能被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
3、在高层写字楼办公的人员这样做
地震时,正在办公室的人员,应赶紧蹲到办公桌下或房屋内承重墙的内侧,同时要尽量降低重心。地震过后要迅速撤离。撤离时,要走楼梯,不要乘电梯。来不及撤离时,可到开间小、有一定支撑物的小房间,如厕所、水房等躲避。
地震后如何开展心理疏导
震后需要重建的,不只是城市,还有灾民那脆弱的心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即便过去了十年、二十年,也是难以抚平的。因此,如果你身边出现了这样的人,请不要犹豫,拉他们一把!那么,地震后如何开展心理疏导?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首先要改变错误的认知。很多灾民在失去亲人后都会十分内疚(家人死了,自己却活着)。此时要让患者了解到:在地震如此紧急的灾难面前,所有人都不可能做得令人满意,你已经尽己所能。
2、其次要寻求支持。每个人都有三大支持系统,即家庭、单位和社会。在心理治疗时,不可低估求助者亲属、同事和社会慈善机构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要充分运用这些资源,帮助求助者战胜困难。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适当的药物可以较快地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失眠等症状,便于心理治疗的开展和奏效。
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如何逃生?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山东省威海乳山市发生3.1级地震。据悉,在乳山地震之前,威海市文登区也发生了4.6级地震。那么,面对比乳山地震更为严重的地震时,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紧急救助呢?看看下面的地震急救常识。
一次大震发生后,到处是断坦残壁,危楼及倒房构成的瓦砾堆。在没有外来人员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时间就是生命,从历次大地震的经验得知,地震发生后,一天内扒出的人,救活率可达80%,第二吞们有30-40%,时间越长,存活率越低。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压后,要做到:
一、地震后的自救方法
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至关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是自救过程中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
2、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及意外事故,尽量活动手和脚,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扩大安全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条件允许时,应尽量设法逃避险境,朝更安全宽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动。
3、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
4、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食物和水,并计划使用,乐观等待时机,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
二、地震后的群众互救方法
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因此,救人应当先从最近处救起,不论是家人、邻居、工作岗位上的同事,或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是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救他们,这样可以争取时间,减少伤亡。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1、在互救过程中,要有组织,讲究方法,避免盲目图快而增加不应有的伤亡。首先通过侦听、呼叫、询问及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特别是头部方位,在开挖施救中,最好用手一点点拨,不可用利器刨挖。
2、如伤势严重,不能自行出来的,不得强拉硬拖,应设法暴露全身,查明伤情,施行包扎固定或急救。
3、在互救中,应利用铲、铁杆等轻便工具和毛巾、被单、衬衣、木板等方便器材。
4、挖掘时要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阻挡物,应保护支撑物,清除埋压物,才能保护被压埋者赖以生存的空间不遭覆压。
5、清除压埋物及钻凿、分割时,有条件的要泼水,以防伤员呛闷而死。
6、对暂时无力救出的伤员,要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护通风,递送食品,静等时机再进行营救。
附:四种常用的快速止血方法
压:当伤口流血时用手按住出血区。分两种:一种是伤口直接压迫,无论用干净纱布还是其他布类物品直接按在出血区,都能有效止血。另外一种是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在出血动脉近心端附近的骨头上,阻断运血来源,以达到止血目的。后者需要培训才能学会。
包:包扎所用的材料是纱布、绷带、弹性绷带或干净的棉布或用棉织品做成的衬垫。包扎的原则是先盖后包,力度适中。先盖后包,即先在伤口上盖上敷料 (够大、够厚的棉织品衬垫),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这是因为常用的普通纱布容易摩擦伤口,给后续处理增加难度。力度适中指的是包扎后应止血有效,检查远端的动脉还在搏动;包扎过松,止血无效;包扎过紧,会造成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塞:用于腋窝、肩、口鼻或其他盲管伤和组织缺损处的填塞止血法,是用棉织品将出血的空腔或组织缺损处紧紧填塞,直至确实止住出血。填实后,伤口外侧盖上敷料后再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的危险在于用压力将棉织品填塞结实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同时又将外面的脏东西带入体内造成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常引发破伤风或气性坏疽。所以,除非必要时,尽量不采用此法。
捆:1、止血带不直接与皮肤接触,利用棉织品做衬垫。2、上止血带松紧要合适,以止血后远端不再大量出血为准,越松越好。3、止血带定时放松,每40分钟—50分钟松解一次,松解时要用手进行指压止血2分钟-3分钟,然后再次扎紧止血带。4、做好明显标记,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告诉接替人员。上止血带总的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3小时。
止血带止血法,通常用于手术时,用以控制肢体出血是有效的,但可能造成神经和肌肉的损伤,也会因肢体缺血引起全身性并发症,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使用此法。
编后语:尽管人类已经十分强大,但在自然灾害面前仍然显得如此渺小。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多学一些急救常识,准备好响应的应急预案,避免造成较大损失。
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法
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快速判断自己所处位置和震动状况,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震时就地避险,震后迅速撤离,是应急避震的基本准则。
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所处的是平房或楼房一层,且室外比较开阔,可以力争迅速跑出室外避震,如果是楼房二层或以上,且室内避震条件和建筑质量较好,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因为地震时震动时间短、强度大,人往往无法自主站立,很难迅速从楼内跑到室外。
应优先选择立即躲避在室内的卫生间,储藏室,浴室等开间小,有承重墙或支撑物的地方,或者是坚固的桌子,床,茶几,沙发等家具旁,这些地方在房屋垮塌时容易形成三角空间。这时你要迅速伏地趴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低头,用衣服枕头等护住头颈,不要压住口鼻,或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防止摔倒或身体移位。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身处户外,则应迅速避开如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楼房),立交桥,过街天桥,高烟囱和广告牌等这些高大建筑物,远离水坝,陡坡山崖,狭窄街道和危旧房屋,特别要注意避开变压器,高压线,电线杆,以防触电,不要在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附近停留,去空旷的场地。
扩展资料
地震发生时,特别要牢记绝不要在慌乱中选择跑向阳台,翻窗或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地震袭来时,门窗会迅速扭曲变形,这些地方都是地震时可能最先坍塌的地方,同时,中高楼层居民千万不要搭乘电梯逃生。
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急,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理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参考资料央视网-- 地震发生时如何第一时间科学避震?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关于地震的自救方法,不希望大家能用上,但是一定要知道!毕竟在关键时刻,以下这几条可是救命的法宝。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许多无辜者并不是因为房屋倒塌或挤压伤致死的,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在灾难中,乱喊
烧伤。地震如何逃生如果破坏性地震的前菜——地光、地声、轻微晃动等发生时,你就要注意了:这意味着离主菜大地震上桌的时间可能只有10多秒。究竟如何才能掌握这转眼即逝的10多秒,成功为自己创造生存机会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地震时的逃生方法吧
易摩擦伤口,给后续处理增加难度。力度适中指的是包扎后应止血有效,检查远端的动脉还在搏动;包扎过松,止血无效;包扎过紧,会造成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塞:用于腋窝、肩、口鼻或其他盲管伤和组织缺损处的填塞止血法,是用棉
定时放松,每40分钟—50分钟松解一次,松解时要用手进行指压止血2分钟-3分钟,然后再次扎紧止血带。4、做好明显标记,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告诉接替人员。上止血带总的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3小时。止血带止血法,通常用于手术时,用以控制肢体出血是有效的,但可能造成神经和肌肉的损伤,也会因肢体
文登区也发生了4.6级地震。那么,面对比乳山地震更为严重的地震时,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紧急救助呢?看看下面的地震急救常识。一次大震发生后,到处是断坦残壁,危楼及倒房构成的瓦砾堆。在没有外来人员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时间就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