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 1、为什么山西发生过不少于三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
- 2、历史上山西公元前哪一年地震过
- 3、山西发生过几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是怎么回事呢?
- 4、一百年山西有多少次地震
- 5、山西地震过几次?
- 6、山西曾经发生过最大的地震是哪里多少级?
为什么山西发生过不少于三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
因为山西所处在地震带,山西省境内分布着一系列断陷盆地,它们构成了特殊的地理特征:容易发生地震活动的断陷带,并在分布趋势上呈现出北东走向的S形。
从结构组成来说,山西地震带则主要是由大同盆地、太原盆地、运城盆地、临汾盆地、忻定盆地等一系列断陷盆地构成。我国境内的地震带分布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南沿海、西北地区和台湾省。这数十条地震带仅仅是在20世纪之后,便已经发生过800次左右的6级以上地震。
扩展资料
山西地震带的活跃性,同时还需要结合华北地震带的特点,在已经过去的六百多年时间里,华北地区曾经历了两次比较活跃的地震时期,分别是持续了250年的1481年到1730年,以及持续了27年的1668年到1695年。
山西的确在华北地区地震活跃的第一个时期出现了较大的地震,但在那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都不曾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虽然山西地震带可能处于第二个地震活跃期的后期,但从大背景来看,山西并不大可能在近几年发生大地震,征地处于地震活跃程度的低谷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西地震带
历史上山西公元前哪一年地震过
山西是中国的多震省份,也是中国有地震记载最早的省份,公元前23世纪的帝舜时期就有“三苗欲灭时,地震泉涌”的记载。自公元前23世纪至2006年,有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山西境内的4.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110次,其中8级地震1次,7—7.9级5次,6—6.9级11次,5—5.9级68次,4.7—4.9级25次。山西境内的地震主要发生在大同、忻定、灵丘、太原、临汾、运城等一系列断陷盆地,其中临汾盆地地震活动强度最大,1303年洪洞赵城和1695年临汾两次大地震均发生于该盆地,7—7.9级地震多发生于忻定—灵丘盆地,绵延不断的小震群多发生于太原盆地。
山西历史上7级以上的大地震有:
北魏延昌元年原平—代县地震
北魏延昌元年四月二十(512年5月21日),原平—代县间发生7.5级地震。这是山西省境内历史记载的首次7级以上强烈地震。《魏书·灵征志》称“京师及并、朔、相、冀、定、瀛六州地震杀5310人,伤2720人。”
2.宋景祐四年定襄—忻州地震
宋景祐四年十二月初二(1038年1月9日),定襄—忻州一带发生7.25级地震。32308人死亡,5600人受伤。太原西南晋祠附近悬瓮山上的悬瓮寺遭到毁坏而废弃。
3.元大德七年洪洞赵城地震
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1303年9月17日)洪洞赵城一带发生8级地震。这是中国根据历史文献确定的第一个8级大地震。此次地震给平阳路、太原路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次地震的伤亡人数,因灾害严重,《元史》和诸多历史文献以“不可胜计”、“靡有孑遗”来描述,或概略为数万、数十万。
4.明天启六年灵丘地震
明天启六年六月初五(1626年6月28日),灵丘发生7级强烈地震。震中区位于灵丘。据康熙《灵丘县志》卷二记载,地震时,灵丘“全城尽塌,官民庐舍无一存者,压死多人,枯井中涌水皆黑”。
5.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崞县(原平)地震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初五(1683年11月22日),崞县发生7级强烈地震。时任山西巡抚的穆尔赛奏报,太原府所属15州县,以代州、崞县、繁峙灾害最重。崞县庐舍房屋被毁坏6万余间。
6.清朝康熙三十四年临汾地震
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1695年5月18日),临汾发生8级强烈地震。震害极为惨重。清代档案和地方志中记载,当时被灾共临汾、襄陵、洪洞、曲沃等28州县,灾害较重的有14州县,死伤五万二千六百余名(实际死伤人数还要更多)。有人在其诗序中说,临汾、襄陵“城郭房舍存无二三,居人死伤十有七八。更可惨者,斯时之烈火烧天,黑水涌地”。
--摘自《山西历史上的大地震》
山西发生过几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是怎么回事呢?
从现有记录来看,山西历史上发生过3次大地震,分别是1303年发生在山西洪洞的8.0级地震,1683发生在山西原平的七级地震,以及1695年发生在山西临汾的八级地震。毋庸置疑,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省的确古老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同时境内还有桑干河等其他河流经过。
但与此同时,山西省境内也分布着一系列断陷盆地,它们构成了特殊的地理特征:容易发生地震活动的断陷带,并在分布趋势上呈现出北东走向的S形。从具体的分布位置来看,山西境内的断陷带,应当属于鄂尔多斯断块东缘与南缘断裂带,总面积的平方公里数大约在35522左右。
而从结构组成来说,山西地震带则主要是由大同盆地、太原盆地、运城盆地、临汾盆地、忻定盆地等一系列断陷盆地构成。事实上,我国境内的地震带分布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南沿海、西北地区和台湾省。这数十条地震带仅仅是在20世纪之后,便已经发生过800次左右的6级以上地震,而山西所在的华北地震区从现有数据来看,其地震带的频度和强度
首先,大家需要明白一个基本事实,地震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从与我们普通大众生活的环境来说,它并不是只在我国境内的某个地区频繁发生,整个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500万次以上大小不等、震中不同的地震。从宇宙中的所有星球来说,人类五十多年前就已经登陆6次的月球,也存在月壳释放能量引起震动的现象,而且同样也发生的比较频繁。
众所周知,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而地震的位置便主要是发生在地壳(厚度35公里左右)和软流层。虽然可能造成地震的原因比较多,比如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但就地震的破坏力和主要原因来说,还是集中在板块活动上,那些位于地震带上的地区,只要出现板块之间挤压碰撞、或板块自身与内部错动,便会从地壳之下快速释放出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而科学家们评估地震的等级,便是通过该过程中形成的地震波实现。
山西地震带的活跃性,同时还需要结合华北地震带的特点,在已经过去的六百多年时间里,华北地区曾经历了两次比较活跃的地震时期,分别是持续了250年的1481年到1730年,以及持续了27年的1668年到1695年。山西的确在华北地区地震活跃的第一个时期出现了较大的地震,但在那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都不曾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虽然山西地震带可能处于第二个地震活跃期的后期,但从大背景来看,山西并不大可能在近几年发生大地震,征地处于地震活跃程度的低谷水平。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了一年四季,而地球同时也在自转,自转和公转这样的活动势必会导致星球内部的物质发生分异,于是才呈现出了自身特有的地壳构造运动。其实,地震的发生对于处于地震带上的地区来说是不可能避免的,只不过大多数地震的破坏力都不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太大影响。而且,目前也没有任何科学技术能够实现将地震像天气预报一样提前得知,之所以部分地区能够在感受到震感之前收到地震信息,那是因为距离你较远的位置已经发生地震,正是地震波的到达让仪器知道了已经发生地震。
从现状来看,由于地震本身的发生频率较高,而地震的强度又无法预判,所以大家了解一些地震时的自救方式很重要。与此同时,对于那些位于地震带或处于地震带附近的区域而言,尤其需要提升房屋的建筑质量,只要我们的栖身之所经得起地震的考验,一般也就不会造成太大的生命危险。地震的确有可能造成灾难,但大家也不需要在有震感的时候就异常恐慌,毕竟相对来说还是小概率事件,而且,我们可以从房屋质量这个根本上降低风险。
一百年山西有多少次地震
山西历史上7级以上的大地震
北魏延昌元年原平—代县地震
北魏延昌元年四月二十(512年5月21日),原平—代县间发生7.5级地震。这是山西省境内历史记载的首次7级以上强烈地震。《魏书·灵征志》称“京师及并、朔、相、冀、定、瀛六州地震杀5310人,伤2720人。”
宋景佑四年定襄—忻州地震
宋景佑四年十二月初二(1038年1月9日),定襄—忻州一带发生7.25级地震。32308人死亡,5600人受伤。太原西南晋祠附近悬瓮山上的悬瓮寺遭到毁坏而废弃。
元大德七年洪洞赵城地震
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1303年9月17日)洪洞赵城一带发生8级地震。这是中国根据历史文献确定的第一个8级大地震。此次地震给平阳路、太原路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次地震的伤亡人数,因灾害严重,《元史》和诸多历史文献以“不可胜计”、“靡有孑遗”来描述,或概略为数万、数十万。
明天启六年灵丘地震
明天启六年六月初五(1626年6月28日),灵丘发生7级强烈地震。震中区位于灵丘。据康熙《灵丘县志》卷二记载,地震时,灵丘“全城尽塌,官民庐舍无一存者,压死多人,枯井中涌水皆黑”。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崞县(原平)地震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初五(1683年11月22日),崞县发生7级强烈地震。时任山西巡抚的穆尔赛奏报,太原府所属15州县,以代州、崞县、繁峙灾害最重。崞县庐舍房屋被毁坏6万余间。
清朝康熙三十四年临汾地震
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1695年5月18日),临汾发生8级强烈地震。震害极为惨重。清代档案和地方志中记载,当时被灾共临汾、襄陵、洪洞、曲沃等28州县,灾害较重的有14州县,死伤五万二千六百余名(实际死伤人数还要更多)。有人在其诗序中说,临汾、襄陵“城郭房舍存无二三,居人死伤十有七八。更可惨者,斯时之烈火烧天,黑水涌地”。
山西地震过几次?
据历史记载,我国境内共发生过17次8级地震,山西有两次,即1303年洪洞8级地震和1695年临汾8级地震。
6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断陷盆地内
从公元前512年至1991年3月,山西发生5级以上地震69次,除两次8级地震外,有7~7.9级地震4次,6~6.9级地震10次,5~5.9级地震53次。所有6级以上地震都发生在省境中部的一系列断陷盆地之内。
就断陷盆地而言,地震活动的差异也很大。临汾盆地曾发生两次8级大震、9次大于5级地震;忻定盆地多系强度大而频度低的地震;太原盆地的地震强度中等,但频度居全省之首;大同和运城盆地的地震强度和频度均为中等。
据省地震局刚刚被国家通过的《关于太原市活断层探测与危险性评价项目》显示:太原市大体存在18条隐伏断层,原来有隐患、需重点勘探的有7条。后经勘探,其中汾河西断层、汾河东断层、新城———亲贤断层为“死”断层,即这些断层不会活动,不会发生地震,这一结论将使太原汾河两岸新增数目庞大的规划用地。
未来百年太原强震可能性很小
太原市未来地震危险性较高的断裂是交城断层(含柴村段和晋祠段),这一段的发震概率相对较高,太原市地震危害性也来自该断层的影响。但太原未来100年内发生强震的可能性很小(2007年底,评价项目被国家通过后,山西日报曾以《太原 未来发生强震可能性很小》为题进行了报道)。这是太原地震局根据对各条断裂的新的活动性,用先进的探测方法进行研究的结果,采用适合太原构造特点的地震危险性概率评价方法和地震危害性评估方法得出的结论,已经得到国家专家的认定。
太原上古之前的三次强震
2005年5月24日至6月5日,山西省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在太原柴村乡西张村开挖出一长120m、总宽8m、总深9m的特大探槽。初步探明该探槽展现出3条断层,断距最大为2.8m,推测这3条断层反映了发生于全新世的3次7级以上地震。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专家在太原市新近发现一处中国古代地震遗址。
据专家称:此遗址的发现及大量实物佐证推翻了太原一带未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的论断,对研究太原乃至山西的地壳运动具有重要意义。西张村古地震遗址表明太原历史上至少曾发生大震级地震有三次,震级约在里氏7级至7.5级之间。三次发生地震时间,最远的一次距今1.2万年左右,最近的一次在大约距今4000年前后。
原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何永年研究员带领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多名专业人员赶赴太原,现场考察取样。何永年指出:西张古地震遗址的发现,不仅对研究山西地震的历史有帮助,而且还对指导国家今后的防震减灾工作,为城市规划建设避开活断层,提供了科学依据。
太原7级以上大地震仅出现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前,所以只有地质遗迹,无史料记载。
北宋中期太原强震频发
在有史料记载的地震中,太原历史上发生最大震级的地震是公元1002年在交城县附近的里氏6.5级地震。晋祠三绝之一的圣母殿内宋代的彩塑仕女像受到地震破坏。这场地震一直波及到大同、应县一带,震感强烈。
宋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太原又一次地震。
由上可见,1000年前北宋中期的太原曾经是一个强震频发时期,从此之后太原盆地再没有发生过大震。但太原盆地北部的忻定盆地和南部的临汾盆地发生的多次7级、8级地震,都曾波及太原并造成震害。
相对来说,山西北部的大同盆地的地震强度和频度均为中等。破坏性不大,出现频率不高。
临汾盆地最大的四次地震
临汾盆地在金元时期曾经是剧震高发地,历史上有四次大地震。
公元1209年(金卫绍王大安元年),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市)境曾发生强烈地震。
公元1291年(元世祖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一,平阳府再地震。
1303年(元成宗大德七年),全国普遍发生地震,南至云南,北到内蒙古自治区,东起辽东半岛,西至陕西、甘肃,地震灾害连续不断。
三百多年之后,公元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5月18日,临汾一带第四次大地震,这一次是8级。
山西曾经发生过最大的地震是哪里多少级?
1303年 9月17日,山西洪洞、赵城发生地震。这是中国历史上详细记述大地震最早的一次。此震“坏官民庐舍十万计”,“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压死不可胜计”。震级约8级或更大。
1695年5月18日,山西临汾发生地震。震级估计为8级。震中烈度Ⅹ度强,破坏面积纵长500公里。在一个8级地震的震中区附近再次发生8级地震。前一次地震是1303年的洪洞、赵城地震。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征地处于地震活跃程度的低谷水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西地震带历史上山西公元前哪一年地震过山西是中国的多震省份,也是中国有地震记载最早的省份,公元前23世纪的帝舜时期就有“三苗欲灭时,地震泉涌”的记载。自公元前2
上呈现出北东走向的S形。从具体的分布位置来看,山西境内的断陷带,应当属于鄂尔多斯断块东缘与南缘断裂带,总面积的平方公里数大约在35522左右。而从结构组成来说,山西地震带则主要
17次8级地震,山西有两次,即1303年洪洞8级地震和1695年临汾8级地震。 6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断陷盆地内 从公元前512年至1991年3月,山西发生5级以上地震69次,除两次8级地震外,有7~7.9级地震4次,6~6.9级地震10次,5~5.9级地震53次。所有
详细记述大地震最早的一次。此震“坏官民庐舍十万计”,“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压死不可胜计”。震级约8级或更大。1695年5月18日,山西临汾发生地震。震级估计为8级。震中烈度Ⅹ度强,破坏面积纵长500公里。在一个8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