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第一条新闻-512地震新闻报道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01) 黑客业务 162 4

目录介绍:

汶川大地震实事报道

这是今年1月16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的一篇新闻报道《人类触发了四川大地震吗?》的开头语。

《科学》的这篇文章立即被翻译成中文,并被多家网站引用,引起了公众对水库和地震的联系的极大关注,也引发了诸多地质和地震专家的反对意见。那么,这篇文章是不是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的新闻报道呢?

美籍华人石根华博士是数学力学专家、岩石工程分析专家、中国长江科学院非连续变形分析实验室首席科学家。2月19日,他在北京接受《科学时报》专访时说:“我是一名工程师,以事实和数据说话。我认为,《科学》杂志的这篇报道有严重问题,第一,文章的结论没有证据,所谓证据是要有测量、计算、分析和比较;第二,水库的压力与几十公里厚的板块压力相比并不算很大,而且还要看许多情况;第三,如果是水库诱发了地震,那么这只是一种推测,不能作为科学和技术的依据,更不能作为一种结论,任何科学和技术的结论都需要经过实践的验证。”

“没有论文,没有新闻”

《科学》的文章说:“如今,研究人员第一次用证据公开表明:新建的紫坪铺水库中的蓄水压力可能诱发了附近断裂带的断层……”这里所说的研究人员第一次公开有关紫坪铺水库与四川地震的研究证据,是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球物理灾害学家克里斯汀·克劳泽,在2008年12月于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秋季大会上所作的口头报告。

文章指出,克劳泽在他的报告中没有提及任何一座大坝,语焉不详地解释了水库中水的增加如何改变了断层的压力。根据他的计算,水所增加的重量既减轻了对断层的剂压并削弱了断层,也增加了容易导致断层破裂的压力。结果是,蓄水所产生的作用是地壳运动一年所产生的自然压力的25倍。他指出,当断层最终破裂时,它运动的方式正好是水库蓄水所促成的方式。

文章同时指出:“克劳泽的听众都很感兴趣,但他们远远没能被说服。”所以,同行们还没有表示接受克劳泽的观点。

克劳泽于2009年更新的个人网页上“同行评审期刊上的论文”的目录中并没有相关内容的论文;但他在“研究项目和区域”中,第一条所列的是:“中国 2008年四川汶川7.9级地震的地震灾难分析。这一‘黑天鹅’事件可能是由局部和来自亚表面非正常重量变化所诱发的。”

西方科学新闻界对最新研究成果报道的一般原则是:“没有论文,没有新闻。”(No paper, No news)不过,这篇《科学》文章的两位作者之一理查德·斯通(中文名:石磊)在2007年12月于北京举行的一次科学沙龙“对话《科学》杂志亚洲新闻编辑石磊”中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当有人问到“科学报道是否就是No paper, No news”时,石磊回答说:确切地说是“No Development, No news”这里的Development,是指科学研究和科学事件中的发展与进展情况。显然,在这篇《科学》文章中,石磊是将一项尚未获得同行认可的研究作为进展来报道的。

因此,克劳泽既没有数据也没有同行认可的报告内容被这篇《科学》文章描述为是“研究人员第一次公开的证据,表明新建的紫坪铺大坝蓄水所产生的压力可能诱发了附近的断层断裂……导致8万多人的死亡”,这很成问题。

报道的专业性

在这篇文章中,《科学》的记者用了两位科学家和一篇已经发表的论文的观点以佐证克劳泽的观点。

文章对克劳泽身份的描述具有误导性。文章说,克劳泽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球物理灾害研究人员,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网站中却查不到克劳泽的有关信息。在克劳泽以个人名义建立的网页中,并没有提及他的学术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在他的研究工作团队的介绍中,只是说他是美国环保局技术顾问委员会的成员,看不出他的研究小组与研究单位的信息,及其研究的任何资助信息。事实上,克劳泽于2003年从瑞士联邦工学院毕业,之后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工作过一段时间,目前并没有可以查证的正式工作。

科学新闻报道的惯例是,在提及一位科学家时,会首先明确指出这位科学家的学术身份,即他的学科、所在机构、所在部门和具体职位,以说明他的意见的可信度。这篇文章中介绍说“克里斯汀·克劳泽,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球物理灾难研究员。”而事实上克劳泽本人目前并没有可以信赖的专业职位。

与此同时,《科学》的这篇文章引用了美国另一位研究人员的观点佐证克劳泽的研究。文中指出这位科学家是美国纽约帕里塞德的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的地震学家莱昂纳多·希伯尔。文章中引用他的话时也语焉不详地描述说:“毫无疑问,(大坝)触发地震确实存在。”事实和新证据表明,地震和大坝之间的联系“值得进一步探究”,但是要证明触发“并不容易”。

事实上,“纽约帕里塞德的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就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它位于纽约的帕里塞德,希伯尔是那里的研究科学家。也就是说,克劳泽和希伯尔均曾在同一个机构工作过。

在同一篇《科学》文章中介绍克劳泽时说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而不提及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介绍希伯尔时却不提及哥伦比亚大学,这样只会给读者造成一种印象:这两位研究人员来自不同的机构,而他们的观点互相印证。

更令人吃惊的是,克劳泽的个人网站中显示2007年他还和希伯尔共同署名在《地震学研究快报》上发表过一篇有关稳定大陆板块地域的论文。

报道的客观性

在这篇文章中,第二位被《科学》的记者用来佐证克劳泽观点的人是四川地质矿产局的总工程师范晓。他对紫坪铺诱导汶川地震的支持意见是:时间吻合,“紫坪铺水库从2004年12月开始蓄水,两年内水位迅速上升了120米”。

事实上,范晓的真正身份是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调查队的总工程师,而不是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总工程师。而且,该局区域调查队的网站显示,区调队的职责是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和环境调查。范晓于1980年初毕业于昆明地校,之后在成都地质学院进修过学位,主要从事旅游地学研究与旅游资源开发等,这样的背景和身份说明他很难算是合格的地震和地质学家。

《科学》文章的作者之一石磊对范晓曾经有过一次书面采访,其中一个问题是四川地震局的水利研究所或中国水资源和电力研究机构是否发表过他们对紫坪铺可能诱发汶川地震的分析。

范晓回答说:“到目前为止,有国家防灾委员会负责人,四川省地震局的官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陈厚群等公开发表谈话,称紫坪铺水库蓄水与‘5·12’地震无关。但他们都没有提出具体的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分析来进行说明,也没有基于相关观测数据的科学论文发表。但至少说明相关机构是在关注这一问题的,而且很可能也在作这方面的研究。另外据我所知,中国科学院一些相关研究所的学者一直在进行紫坪铺水库与‘5·12’地震关系的研究,有一些初步成果,这些成果他们目前还不愿意公开,而且由于一些十分重要的地震观测数据他们目前还没有得到,所以他们也持很谨慎的态度。”

但在《科学》杂志的这篇文章中,并没有提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和陈厚群观点。

潘家铮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毕业从事中国水电建设和科研工作;陈厚群是水工结构学科水利水电工程抗震专家,195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1952年被推选到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学习,现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高级工程师。

2008年12月15日出版的《科学时报》发表了对潘家铮和陈厚群的专访文章(),讨论水电开发与地震灾难问题。潘家铮说:“国际、国内地震界一致公认,汶川大地震是由于巨大的地壳活动引起的特大自然灾害,世界上从未发生过水库能触发8级构造地震的前例。退一步讲,即使不排除紫坪铺水库对汶川地震的影响,从总体上看也是减少了主震释放的能量。”陈厚群表示:“紫坪铺水库蓄水与汶川大地震无关。”“不是所有的高坝水库都会引发地震。”

《科学时报》的这篇文章被一家名为“国际先锋”的网站翻译为英文,2009年2月6日出版的美国《纽约时报》在第一版发表的《大坝与中国地震的可能联系》一文中也引用了这两位专家在《科学时报》文章中的观点。

但是,《科学》的记者虽然知道潘家铮和陈厚群等与其主题不一致的专家观点,却没有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及。

更多的矛盾

《科学》的这篇文章还有更多自相矛盾之处。

文章中说,“中国政府对关键数据进行了严格保密。”但同时又指出,克劳泽根据他的计算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如果没有关键数据,克劳泽的计算结果是怎么得出的?在记者的报道中,这个结果又怎么可能得出紫坪铺水库与四川地震的可能联系?

《科学》的文章还说:“40年来,地震学家一直在收集触发地震的例子。”事实上,欧美国家是建设现代大型水坝的鼻祖,法国工程师创立了世界上首批水利工程学院;美国联邦政府内务部于1902年创立垦务局,其职责便是在美国水资源丰富的西部建设大坝、水电厂和运河,保证家庭用水和农业灌溉,促进美国西部的经济开发。在过去100多年中,垦务局在西部的哥伦比亚河、科罗拉多河和田纳西河上建造了600多座大坝和水库,包括建成于1936年的胡佛大坝和建成于1942年的大深谷大坝。研究人员早已开始关注胡佛大坝与当地发生的地震的关系,这并不仅仅是最近40年的事。

在谈到水库与四川大地震的关系时,《科学》的文章说:“所以,当7.9级的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很多科学家怀疑是否归咎于某个水库。饱受诟病的三峡水库因距离太远被排除了,专家们考虑是否是紫坪铺大坝……”

但是,《科学》的文章在提及“饱受诟病的三峡水库”时,并没有提及的一个真正事实是:最早做三峡水资源开发梦的专家之一就是美国的头号水电和坝工专家、垦务局总设计师萨凡奇博士。1944年,65岁的萨凡奇乘小木船考察三峡,认为三峡是中国唯一、世界无双的水力资源,发誓要在这里建一座世界最大的水坝。

《科学》的文章最后说:“虽然范晓也明白紫坪铺大坝与汶川大地震之间的联系并未得到证实,但他了解的东西足以让他提出警告:‘我们应该重新调整现有的计划,在规划项目时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但我对取消这些大型建设项目并不乐观,因为水电开发商和当地政府从中得到巨大的经济利益。’”

如果没有可以成立的科学根据以确定大坝与地震的直接关系,水电开发商和当地政府从中得到经济利益又有什么错呢?

结束语

从科学报道的角度来看,《科学》杂志的这篇报道引用的是背景和资历值得怀疑的“专家”的尚未得到学术认可的个人“观点”,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进展。

石根华对《科学时报》记者说,在科学上推测紫坪铺水库与四川地震的关系是可以的,但目前还没有证据和数据来证明这种关系。他说,“我认为,紫坪铺水库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该地带的地质结构和地震历史,而且预留了相当的余地。在这次四川大地震中,紫坪铺大坝和水库经受了强烈地震的考验,四川的6000多座水库没有一个溃坝,这是一个奇迹,说明中国的水利工程质量非常高,紫坪铺水库是世界大坝建设史中一个非常光辉的工程。”

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最早的是多少点出来

湖南在线有关汶川地震的报道是所有新闻媒体中最早的。此后,湖南在线于14:59:05又发出《发生地震后切莫慌乱,应该采取紧急措施躲避灾害》的综合报道

汶川大地震的基本情况?

1.

不仅仅是普通的地震吧,可能跟国家内部有关系。

第1时候赶到。这也太快了,好像预料到一样。

我们能投资点钱就投资吧。现在风头都过去了

汶川大地震给我们每个中国人深深的上了一节世界上最伟大的课。

过去不止说声忘记,也不要把我记的太深。

更加大的爱你吧,因为堂堂正正的我们还要干天一样大的事情,因为那就是我们的责任!汶川大地震给我们每个中国人深深的上了一节世界上最伟大的课。

过去不止说声忘记,也不要把我记的太深。

更加大的爱你吧,因为堂堂正正的我们还要干天一样大的事情,因为那就是我们的责任! 汶川大地震给我们每个中国人深深的上了一节世界上最伟大的课。

过去不止说声忘记,也不要把我记的太深。

更加大的爱你吧,因为堂堂正正的我们还要干天一样大的事情,因为那就是我们的责任

2.

震后共出动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工作一线医务人员3.95万人,已经覆盖到灾区的县、乡、村。全省医院共收治灾区伤员253177人,现住院病人23803人,已治疗出院22690人。

已向重庆、西安、广州、昆明、贵阳、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转运灾区伤员2873人。疾控队伍已出动73518人次,共向灾区发送消杀物资1516.9吨,开展消杀面积达27928.46万平方米。目前,灾区未报告重大传染病流行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省建设厅协调组织国家建设部和省内的共800余名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成都、绵阳、广元、德阳、雅安、阿坝等六个重灾区,开展受灾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损失和安全性评估鉴定工作。截止到目前,共评估和鉴定各类房屋和大型公共设施1100余万平米,灾区的鉴定工作(除阿坝州外)基本完成。

从100余家建筑施工、设计、监理企业中抽调了380余支专业队伍,共1100余人参与抢险救灾工作。从省内和全国共组织调运了大中型救灾设备(机具)共6000余台(套)送往地震重灾区。目前,除北川、汶川县水厂报废,停止供水外,全省灾区县级以上城市已恢复局部供水。254个重点乡镇有140个供水设施全部毁损,通过采取抢修供水设施、配发小型制水设备、临时应急集中供水等措施,198个乡镇基本保障局部恢复供水。

我省财政厅共收到抗震救灾专项资金46.8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下达救灾专项资金35.83亿元。省、市财政共向灾区调拨救灾资金56.02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调拨40.7亿元、市(州)财政调拨15.32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已收到捐款2232笔、金额34.51亿元(港币等已折算),收到捐赠物资1632宗,筹集帐篷23.47万顶。

广元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菲:

一-全市受灾的基本情况。“5.12”汶川大地震严重波及我市,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都是历史罕见的,乃建国以来各种自然灾害之最。主要有六个特点:一是灾情发生极其突然且持续时间长。灾情发生正值上班、上课时间,大批房舍瞬间倒塌,大量人员瞬间被埋入废墟。同时,余震不断。截止22日11时,广元发生4级以上较强余震达39次。

二-是人员伤亡极其惨重。截至22日11时,因灾死亡4521人(其中青川县死亡4408人),失踪304人(青川296人),受伤24100人(其中重伤2210人),死亡人数可能还将上升。

三-是灾害破坏极其严重。据目前不完全统计,全市损坏房屋373万间、倒塌房屋164万间。极重灾区青川多个乡镇和县城被夷为平地。地震还造成公路、桥梁、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厂房、农田、林地严重损毁。初步测算,全市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以上。

四-是受灾范围极其广泛。全市7个县区23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不同程度受灾。青川县36个乡镇全部遭受极重灾,全县25万余人无家可归。

五-是救援工作极其困难。地震引发大量山体滑坡、泥石流,交通、通讯中断,救援力量一时上不去,受伤人员难以尽快运出。地震灾害还带来不少次生灾害风险,仅各类地质灾害就达26000余处(其中较大地质灾害87处),群众安置、疫病防治、恢复重建等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六是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影响极其严重。灾害造成全市学校全部停课,部分工厂停工,机关一度时间不能正常办公,绝大多数居民只能疏散转移到室外避灾。全市100多万人无家可归,需要临时安置。

青川的灾情十分惨烈。“5.12”特大地震发生突然,持续时间长,辐射范围广,破坏性极强。截止目前,已发生4.0地震36次,其中有6次的震中就在青川。我县作为这次特大地震灾害的极重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截止目前为止,全县死亡4408人,失踪296人,受伤14302人(其中重伤1689人),受灾人数达25万人。全县25万灾民全部宿在野外、田间地头。垮塌房屋83万间1209万平方米,我们县城所有的乡镇都成了极重灾区,民房荡然无存。前天晚上降雨量很大。青川的灾民还得长期忍受着酷暑、大雨、余震的折磨。

3.

楼主给你几篇演讲稿

你可以提取你要的东西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要热爱祖国,就要有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而爱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育!

同学们,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因此,大家更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体现在行动中。如果祖国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话,每一个有正气的中国人都会毫不犹豫地为国捐躯。但是,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祖国并不需要我们上战场。

我们应该如何来爱国呢?作为学生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热爱自己的学校。一个连自己的学校都不爱的学生,又怎么可能爱自己的国家呢?热爱学校是一种非常具体而切近的行动。三川中学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老师为培养我们同学成才而兢兢业业,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作为三川中学的学生,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热爱自己的学校。每一位学生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维护学校形象和荣誉;我们要真心实意地尊敬我们的老师;我们要自觉地保护校园的一草一木,创造和谐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学习环境;我们还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去热爱学校的每一名同学,让我们互爱互学,一起快乐健康成长!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拼搏,争取优异成绩,以此来报答学校,报答我们敬爱的老师!

爱国,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民族的灵魂。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学校的荣誉、为了我们肩上的重任,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让我们努力学习,做一个无愧于人民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合格中学生吧!作三川中学学子,为三川中学增辉。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源于免费公文之家。欢迎阅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发表了关于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寓意深刻,它的提出,为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应深刻领会其精神,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热爱祖国、牢记使命。我们要志存高远,为民族复兴而读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要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坚决维护祖国利益和祖国荣誉,坚决同危害祖国的行为作斗争。

二、崇尚科学,刻苦学习。用科学武装头脑,坚决反对迷信愚昧;履历学习,修身利行,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三、精诚团结,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服务社会,服务同学,服务他人,不计个人得失;树立团队意识,倡导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观念。

四、以身作则,遵纪守法。从自我做起,学法、知法、懂法,尊重法律权威,维护社会正义,严守校纪校规,创建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

同学们,让我们积极响应各级团组织的号召,迅速行动起来,在“八荣八耻”的实践活动中更加全面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驻马店平安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

荣明耻,立志立言立于行 践行美德,成人成材成栋梁

——记2006年五四表彰暨“知荣辱 颂美德”诗歌朗诵会

在全国上下热烈学习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讲话精神之际,4月30日,我校隆重召开了2006年“五·四”表彰暨“知荣辱 颂美德”诗歌朗诵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牢固对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论述概括精辟,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我校充分利用校会讲话、班会、团组织生活为载体,精心组织全体学生学习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学生构建修身、立家、报国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在全体学生学习践行“八荣八耻”荣辱观的过程中,涌现了大批先进个人和集体。在今年“五·四”表彰中,我校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社会主义主荣辱观,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相应设立了“热爱集体奖”、“服务同学奖”、“崇尚科学奖”、“诚实守信奖”、“热爱劳动奖”、“遵纪守法奖”、“团结互助奖”及“艰苦奋斗奖”等16个单项表彰和“诚实守信示范班级”、“团结互助示范班级”等12个集体表彰。全校共有3600人次及班级次受到市、区、校级各类表彰。我校力争通过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引导全体学生明荣辱、辨是非,将“八荣八耻”立于志、立于德、立于言、立于行,奖励资金用了八万元。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校一方面大力表彰先进,另一方面也着力加强对后进学生特别是行为不良学生的严格教育,在讲求策略的前提下,对品行恶劣的学生实施谈话与处分措施。及时阻断了这部分同学品行的恶化以及对其他学生的负面影响,维护了我校学生整体风貌的积极向上,清新健康。让全体学生知“耻”恶“耻”,远离“耻辱”。我们认为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时,当鼓励则应鼓励,当惩戒应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园丁剪树枝,该剪的一定剪,树木才能成材。

表彰大会的第二项是高三年级680名学生的成人宣誓仪式,参加成人宣誓的男孩子、女孩子们穿着整洁美观的服装,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光彩。流露出对迈入成人行列的喜悦与期待,在年级分管校长夏金旺的带领下,同学们将起右手,许下了庄严而神圣的承诺。作为06届高三学生在母校参与的最后一次大型活动,同学们出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立志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与实现个人价值相结合。以成人宣誓仪式为号角,全力投入高考的最后冲刺。22名参加入党宣誓仪式的高三学生无疑是当天最幸福骄傲的人,他们经过2~3年的培养,作为众多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光荣加入了党组织。这22名同学不仅仅是学业出众,他们的思想素质也十分优异,也是兢兢业业服务广大同学的班级或学校学生干部。

这22名同学思想成熟,能力出众,素质全面,是全体高三学生的杰出代表。其中,现已保送复旦大学的学生金家齐代表全体学生党员宣读了致全校同学的倡议书。倡议我校同学自觉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厚德尚荣,明辨荣辱,构建新时代中学生修身、立家、报国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并以此指引自身成长,走向成人成材。

今年的表彰会改进了以往“讲话加颁奖”形式将各类表彰活动穿插于“知荣辱颂美德”诗歌朗诵演唱会当中,本次诗歌朗诵演唱会以“知荣辱颂美德”为主题,共安排了《荣耻在心》、《祖国颂》等11个配乐诗朗诵。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讴歌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表达了立志报国的决心。在会上,市一聋校的校长向我校董校长赠送了锦旗,感谢我校每年对该校20名贫困(残疾)学生的资助,(我校每年资助市一聋校贫困学生两万元)。受资助的学生及校文艺骨干为我校师生表演了舞蹈《千手观音》、《冬日阳光》、《喜雪》。《千手观音》是该校排演后首次对外公演的集体舞蹈,演员们传神的舞姿,演绎出了“慈悲、怜悯、关怀”的舞蹈意境。台下的同学一方面惊叹于这些同龄人精湛的舞姿,同时又为他们克服听力障碍,苦练舞技的意志所折服。会场上热烈掌声不绝于耳。今年我校王华明、邓年沛两位同学先后入选国家集训队,以他们优异的学科竞赛业绩摘取了我校最高规格奖学金——汪锦云奖学金。董汉利校长为他们颁发了“汪锦云奖学金”纪念奖牌及1000元奖学金。汪寿光书记、付永宁书记、赵明副校长、夏金旺副校长先后为校十佳学生、启迪奖学金获得者和市先进班集体代表颁发了奖牌及奖学金。

本次“五·四”表彰暨“知荣辱颂美德”诗歌朗诵会不仅仅是对一年来各类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总结,更是对今后学生成长、成材的指引,我们全体二中人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将过去、现在、未来连成一线,将奋斗、拼搏、进取融为一体,在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进程中描绘二中更为美好的明天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01 12:57:15 回复

    介绍克劳泽时说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而不提及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介绍希伯尔时却不提及哥伦比亚大学,这样只会给读者造成一种印象:这两位研究人员来自不同的机构,而他们的观点互相印证。更令人吃惊的是,克劳泽的个人网站中显示2007年他还和希伯尔共同署名在《地震学研究快报》上发表过一篇有

    1
  • 访客 2022-07-01 12:08:21 回复

    ,这些成果他们目前还不愿意公开,而且由于一些十分重要的地震观测数据他们目前还没有得到,所以他们也持很谨慎的态度。”但在《科学》杂志的这篇文章中,并没有提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和陈厚群观点。潘家铮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毕业从事中国水电建设和科研工作;陈厚群是水工结构学

    2
  • 访客 2022-07-01 09:56:59 回复

    员,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网站中却查不到克劳泽的有关信息。在克劳泽以个人名义建立的网页中,并没有提及他的学术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在他的研究工作团队的介绍中,只是说他是美国环

    3
  • 访客 2022-07-01 08:58:32 回复

    也不要把我记的太深。更加大的爱你吧,因为堂堂正正的我们还要干天一样大的事情,因为那就是我们的责任! 汶川大地震给我们每个中国人深深的上了一节世界上最伟大的课。过去不止说声忘记,也不要把我记的太深。更加大的爱你吧,因为堂堂正正的我们还要干天一样大的事情,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