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 1、诺如病毒是一种什么病毒?该如何预防?
- 2、诺如病毒是怎么传染的,我们应该怎么预防呢?
- 3、诺如病毒是什么?诺如病毒怎么预防
- 4、什么是诺如病毒?我们该如何预防?
- 5、怎样预防诺如病毒?
- 6、“诺如病毒”流行季,哪些常识必须要知道?
诺如病毒是一种什么病毒?该如何预防?
诺如病毒是一种变异比较快的病毒,它又叫做诺瓦克病毒,是人类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的一种病毒。这种病毒会造成腹泻感染,带来的疾病俗称急性肠胃炎。在平时,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此病的关键,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一、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人类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它带来的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主要感染对象有成人和学龄前儿童,在冬季呈现高发的状态。在美国,每年所有的非细菌性腹泻暴发中,约有60%~90%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在中国,五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大概为15%左右。
二、诺如病毒的特性
诺如病毒变异速度非常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之后经常在人体内潜伏。它具有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传播途径多样化,全人群易感的特性。因此。诺如病毒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快速传播的能力,一般感染诺如病毒之后表现是腹泻和呕吐,通俗的讲,是急性肠胃炎。
三、预防措施
对于这种病毒来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传播的最有效途径。在日常生活中,应按照正确的方法洗手,采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在食品制作等环节,相关人员一定要勤洗手,勤检测,搞好食品卫生,不要徒手直接接触即食食品。发生诺如病毒感染疫情之后,应做好消毒工作,重点对患者的所在的环境进行消毒。
如今正是疫情的流行季节,相关卫生、教育、宣传、广电等部门应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进行宣传。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
诺如病毒是怎么传染的,我们应该怎么预防呢?
诺如病毒( Norovirus,NoV) 是全球范围内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的重要病原体,也是最严重的食物性传染疾病的病原体,约90% 的非细菌性腹泻均由该类病毒引起。
病毒要想完成传染过程,需要三个因素同时存在,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
NoV传染源主要是NoV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健康携带者。从发病到康复后2周患者的呕吐物和粪便中均有病毒排出。NoV只需不到100个病毒颗粒就能感染人。患者发病后1 ~3 d粪便中含有的病毒量较大,每克粪便可达105~1011病毒颗粒,具有极高的传播危险性。
传播途径
NoV可通过食源传播、水源性传播及人与人直接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其中人与人传播又可分为粪与口传播和呕吐物的气溶胶传播。这些特点使NoV 感染的腹泻暴发易发生在封闭或半封闭场合,如医院、养老院、部队、学校、餐馆、幼儿园、家庭等场所。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348 次NoV 暴发事件中,食物污染、人与人传播和饮用水污染导致的病毒扩散分别占39%、12% 和3%,表明食物污染是NoV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易感人群
所有年龄段人群对NoV 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免疫缺陷者及器官移植患者属高危易感人群。2006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将NoV 列为生物恐怖B类因子。发达国家每年因感染NoV引发腹泻就医的5 岁以下患儿约90万人,其中>6万人需住院治疗; 而发展中国家每年因NoV感染而住院的患儿可达1100 万人,且有21.8万人死亡。2006-2013年间在病毒性腹泻监测哨点医院住院的5岁以下患儿腹泻病例中,NoV 检出率从2007年的11.2%上升至2011年的20.3%,提示近年来NoV 在我国儿童中的流行趋势增强,应引起医疗卫生组织的重视。
预防控制
诺如病毒导致的疫情暴发多发生于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环境中,针对其的控制措施主要有隔离控制传染源,加强环境消毒和手卫生。对病人、疑似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应进行隔离,在校学生发病后应避免继续在校生活,食品加工者直到康复后2~3d后开始工作。呕吐物都应该被迅速清理和用漂白剂消毒,受污染的食物应当扔弃。纺织品(包括衣服、毛巾、桌布和餐巾)沾染呕吐物或粪便时,应迅速高温清洗。已有数据证明,手卫生对于阻断诺如病毒的传播有着重要作用,并强烈推荐使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洗手20s以上,其效果已被研究证实可能要优于乙醇。
幼儿园作为人口密集的集体单位,是婴幼儿感染诺如病毒主要场所,理应引起足够重视。学校应广泛宣教,可以邀请疾控机构专业人员上门对保健医生、老师和幼儿家长进行诺如病毒防治方面的知识进行科普;同时可以建立以园领导为核心的应急处置机制和组织,不定期地进行传染病暴发的应急演练,提高保健教职员工的敏感性;不断加强晨检制度和因病缺课记录的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疾控部门取得联系;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等;平时与家长建立良好的联系与信任,一旦疫情发生,做好沟通工作;一旦发现有学生在教室或者厕所呕吐时,立即采取行动,对呕吐物进行清理和消毒,以防止呕吐物形成的气溶胶进行传播,在日常疫情处置中发现这点对于诺如疫情有着重大意义。
诺如病毒是什么?诺如病毒怎么预防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诺如病毒遗传高度变异,在同一时期和同一社区内可能存在遗传特性不同的毒株流行。诺如病毒抗体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没有长期免疫保护作用,极易造成反复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美国每年在所有的非细菌性腹泻暴发中,60-90%是由诺如病毒引起。荷兰、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都有类似结果。在发展中国家,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普遍存在,也常引起暴发流行。在我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血清抗体水平调查表明我国人群中诺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1995年,我国报道了首例诺如病毒感染,之后山西、北京、安徽、福州、武汉、广州等地区先后发生多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
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传播途径
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
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食物和饮料很容易被诺如病毒污染,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小飞沫污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有些食品在送至饭店或商店前可能被污染。一些暴发是由于食用从污染的水中捕获的牡蛎。其它产品如色拉和冰冻水果也可能在来源地被污染。
诺如病毒怎么预防
1、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3、提倡喝开水,饮用桶装水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品牌,并且水要烧开饮用,不要冷热水混合饮用,避免因桶装水污染引起发病。
4、诺如病毒感染儿童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
5、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6、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什么是诺如病毒?我们该如何预防?
什么是诺如病毒?我们该如何预防?
一、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被称作诺瓦克病毒的形态,类似于种病毒颗粒,诺如病毒,经常会导致腹泻的产生,而且每年这种病毒都会出现诺如病毒,一般威胁到的是成年人以及学龄儿童,在寒冷的季节是非常高发的,美国是诺如病毒出现比较多的国家,一些其他的国家也有诺如病毒的出现,但是都没有美国出现的,多在我国,诺如病毒也是非常常见的,这种病主要还是由于卫生,因为食品卫生以及饮水卫生等等原因所造成的,所以生活。
二、这种病毒对人体危害大吗?
诺如病毒,一般感染者在感染之后会有一个潜伏期,潜伏期一般为一到两天,这种病一般发作起来是非常突然的,感染者会突然出现发热呕吐以及腹泻腹痛等症状,儿童感染之后以呕吐现象最为明显,成人一般就是腹泻,再通过对众多的病例研究之后,发现呕吐的症状比其他的症状多得多,因此在落入病毒流行的秋冬季节,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就要赶紧去医院检查治疗,不要拖延,避免出现脱水等症状。
三、我们该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想要预防诺如病毒的发生,那么我们在平时就一定要注意搞好各项卫生,包括个人卫生食品卫生以及饮用水的卫生,这几种是非常重要的,个人卫生就不用说了,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常洗澡来清洁身体,在吃东西的时候也要注意食品安全处理,食材一定要将生熟食才分开处理,并且不要喝生水,因为生水中很可能就会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病毒,只有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避免交叉感染事件的出现,有效地预防诺如病毒。
怎样预防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有必要做好以下防控措施:
1、保持良好饮食饮水习惯:日常生活中应多注意饮食卫生,不直饮未煮开的自来水,吃生冷不洁的食物,瓜果蔬菜要洗净,食物要煮熟煮透,尤其是贝类等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之后再吃,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进食前或处理食物前应用肥皂及流动的清水洗净双手,如厕后或处理呕吐物及粪便后需彻底洗净双手,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3、搞好环境卫生:餐具、玩具要定期做好消毒,有呕吐物时及时清除并做好消毒处理。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企事业单位等要落实主体责任,做好环境消毒处理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可疑病例。
扩展资料:
患病后应做好自我隔离
做好自我隔离:已经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的感染者要进行隔离;尤其是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在出现类似症状后一定要进行自我隔离,脱离工作岗位,至少痊愈3天后复工,有条件的应接受诺如病毒核酸检测。
患病后不要过于担心:诺如病毒感染后一般病情轻微,持续时间短,预后良好。患者应充分休息,清淡饮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感染“诺如” 多数人两三天可自愈
“诺如病毒”流行季,哪些常识必须要知道?
冬春季节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因此要减少诺如病毒造成的伤害必须掌握以下常识。
一、何为“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属于一种肠胃型病毒,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而且变异的速度非常快因此同一环境存在不同类型的诺如病毒是很正常的。
二、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
这种病毒作用于人体肠胃,通过排泄物排出人体,因此粪口传播是其基本的感染方式,此外由于其适应性非常强,病毒也可能在生食、不干净的自来水、人体汗液飞沫、常见物品中中存在,因此人与人在交谈、拥抱、或者间接的接触中都会互相传染,因此诺如病毒经常会发生在学校或者人流量大的食堂中。
三、感染诺如病毒的症状
病毒进入人体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会腹痛腹泻、症状比较轻的会恶心呕吐,儿童的抵抗力较弱会因为持续腹泻引起脱水和低烧症状,免疫力低的人群会产生辐射痛可能会引起头痛,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导致个体休克。
四、诺如病毒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诺如病毒的蛋白外表比较特殊不会在人体内产生抗体,而且变异快因此疫苗对于这种病毒没有明显的作用,只能通过对个体和公共环境卫生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消毒实现预防,个体饭前便后一定要勤洗手,个人清洁物品尽量不要放在卫生间内,厨房中的餐具都要分开,尽量避免食用不熟的食物,同时提高个体的免疫力。感染诺如病毒后也无需服用消炎药物,只要保证人体不脱水不引起并发症即可,因此发现感染后一定要多喝开水,免疫力低的个体可以补充一些营养液,治疗期间尽量食用比较清淡的食物减轻肠胃的负担。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做好环境消毒处理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可疑病例。扩展资料:患病后应做好自我隔离做好自我隔离:已经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的感染者要进行隔离;尤其是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在出现
养老院、部队、学校、餐馆、幼儿园、家庭等场所。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348 次NoV 暴发事件中,食物污染、人与人传播和饮用水污染导致的病毒扩散分别占39%、12% 和3%,表明食物污染是NoV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易感人群所有年龄段人群对NoV 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免疫缺陷者
到康复后2周患者的呕吐物和粪便中均有病毒排出。NoV只需不到100个病毒颗粒就能感染人。患者发病后1 ~3 d粪便中含有的病毒量较大,每克粪便可达105~1011病毒颗粒
、幼儿园、家庭等场所。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348 次NoV 暴发事件中,食物污染、人与人传播和饮用水污染导致的病毒扩散分别占39%、12% 和3%,表明食物污染是NoV传播的最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