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 1、汶川地震后,8万遇难者的银行存款和贷款,最终是如何处理的?
- 2、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如何处理死难者的银行存款?贷款呢?
- 3、汶川大地震发生后,7万死难者的银行存款和贷款,是如何处理的?
- 4、汶川大地震后,8万遇难者的银行存款和贷款,最后是怎样处置的?
- 5、汶川地震,遇难者与失踪者的银行存款与贷款,最终都是怎样处理?
汶川地震后,8万遇难者的银行存款和贷款,最终是如何处理的?
灾难的到来会带给人无限的痛苦,自然灾害的发生总是毫无预料,人们在天灾的面前会显得如此渺小。地震属于破坏性极强的一类自然灾害,不仅危险性高而且难以预料。我国最早的地震见于《竹书记年》的记载,此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即使是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现在,人们也无法做到准确预警。
根据地壳的活动程度,地震有不同的分级,有些地震由于级数低,所以人类几乎感觉不到。但一些级别较高的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地面塌陷问题,从而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例如,在2008年的5月12日,我国汶川地区就发生了8.0级大地震,此次地震波及范围广,周围县市均感受到了强烈震感。
据事后统计得知,此次地震造成了近八万人死亡,三十七万人受伤,因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八千亿元。汶川属于重灾区,受灾现场一片狼藉,惨状令人不忍回忆。事后人们想到了一个问题,这遇难的八万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有存款,或者有人在银行有贷款,那他们的这些账目最后是如何处理的呢?
存款若有继承人,国家全部归还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一直就有存钱的习惯。在古代没有正式的银行,于是人们便把钱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现代社会随着银行的出现,人们会选择将剩余的钱存在银行或者是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大部分中国人认为,只有手里有了存款才会觉得安心。
在今年疫情爆发的时候,由于人们无法正常外出,所以很多人面临失业问题。在国内,因为很多人都存有积蓄,所以不会立即面对生活窘迫的问题。但是国外则不一样,他们没有存储的习惯,因此一旦生活节奏被打乱,无法正常拿取工资,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会成问题。在疫情期间,很多外国人都不得不仰赖政府救济,一旦救济款不到位,他们就会面临无家可归的问题。
我国《继承法》中曾明确规定,一旦储蓄账户的主人遇难去世了,那么这个人银行账户中的钱就需要由继承人确定去向。因此第一继承人需要拿着相关证明去银行办理手续,如果所有手续全部符合要求,那么他就可以继承这个账户上的所有钱。要想顺利继承这笔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由于地震属于天灾所以无法预料,因此不少人在发生意外之前都没有确定自己的财产继承人,因此这笔钱就很难拿出。
存款无继承人,全部收归国有
如果存款人因地震离世,而银行所存的钱又没有明确继承人,这笔钱也不属于银行,而是会被国家收回。这些钱财收归国有之后依旧会用于人民身上。例如,发生地震的区域灾后会启动重建工作,这一任务耗资巨大,大部分的钱都需要国家出,因此会造成巨大的财政压力。
此时这些无人认领的银行存款就有了好去处,国家会将这笔钱用于重建工作,从而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些钱虽然会收归国有,但是国家并不会随意支配,最终还是会用于人民。在汶川地震期间,八万遇难者中也有人的银行存款无人继承,因此国家便将其用于灾后重建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建设工作。
除此之外,在地震发生后一些人会被归为失踪人口,既没有死亡证明,也没人能够找到他们,这些人的存款会被视为"沉眠存款"。这些钱会一直存放在银行中,并且享受应有的利息,如果到规定年限无人取出,那么就会收归国有,其处理方式和上述情况一致。
采用这一方法来处理这些钱算是比较合理的,因为钱财归属是一个较为谨慎的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争议。用于公共建设或灾后重建都是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因此不会引来矛盾或纠纷。
若有贷款,全部一笔勾销
除了有存款外,这些遇难者中还有一些人在银行有贷款,他们还未全部还清就因意外去世。按照中国传统的父债子偿的观念来看,如果长辈有欠款,那么他们的子女就有偿还的义务。但凡事都有例外,汶川地震中遇难者是因为天灾去世的,因此我们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注销他们的贷款。
每一个经历天灾的家庭都是千疮百孔的,他们都失去了自己至亲的人,内心承受了巨大的创伤,如果此时再要求他们偿还贷款未免太过残忍。灾后重建不仅仅只包括房屋重建,还包括灾民的心理修复。为了确保他们能够尽快从痛苦、悲伤以及愧疚的情绪中走出来,国家也在尽全力相助。
转眼间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十多年,但回忆起来我们依旧印象深刻。经此大难,许多人的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灾难的到来毫无预警,因此我们要珍惜当下,钱财乃身外之物,一旦天灾来临,能够活下来已经是万分幸运的事情。灾后政府对八万遇难者的存款以及贷款进行了最妥善的处理,尽全力简化继承手续,使遇难者存款能够尽可能归还给继承者。贷款清零则体现了政府的人性化,目的在于帮助灾民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压力。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相关法律也在不断完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尽可能保障人民的利益。如果将国家比作人的身体构造,一次天灾就相当于一次疾病,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来恢复。现如今在国家的帮助下,汶川地区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人们也渐渐从灾难的阴影当中走了出来。从遇难者存款以及贷款处理这件事我们就能够看出,在危难发生时,国家就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在国家的帮助以及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我们才能够顺利脱险,重新回归安定幸福的生活。
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如何处理死难者的银行存款?贷款呢?
提起汶川大地震,相信这是每个中国人心中难以掩盖的痛。在天灾人祸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如此弱小,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导致了无数家庭的破裂,无数百姓因此丧命,也给我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不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快速救援下,我们还是从这场灾难中挺了过来。此外,相信有不少人会有疑问,在这次地震发生后,那么多死难者的银行存款或贷款,是如何处理的呢?今天,小编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有句话说得好:“天灾无情人有情”,在无情的自然灾害面前,国家在对这些死难者的存款和贷款做安排的时候,也体现了其“有情”的一面。其实,在每一次遇到不可抗拒的天灾时,我们的祖国都会采取应急措施,确保这些问题能够合理的解决每个人的需求。如果遇难者的家人还在世,会将其生前的存款转交给其家人进行处理。
在国家健全的银行体制下,死者的存款先是被核对清楚,然后其家属提供相关证明,就可以去银行办理财产转移。若死者没有家属,那他的这笔存款会在银行进行登记后,被划入国库。而这笔钱以后也会被用于灾区的各个方面。尽管他们不幸遇难,但仍旧可以用这种方式,为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是贷款这个问题却相对比较麻烦。要知道,地震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当时,直接受灾人口超过了46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为8450亿元人民币。原本就遭受了灾难的灾区人民,贷款的负担更对加重他们的压力。为此,国家将在此次地震中遇难的大多数人的贷款都取消,并且不会被转移到其家属身上。而对那些幸存者,则是给予了最大的宽容,银行对其延后了还款日期,允许他们可以慢慢还款。
而除此之外,国家还为了汶川重建给予了一定了财政支持,在人力、物力等很多方面都出了很大的力量。如今,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十余年了,这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也逐渐被重建起来,那些死难者也渐渐从伤痛中走了出来,过上了新的生活。小编在此由衷地希望,他们可以越过越好。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7万死难者的银行存款和贷款,是如何处理的?
2008年5月12日14时,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这场巨大的天灾,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481亿元,有将近7万人因此丧生,无数人流离失所。事隔多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当年的死难者留下的银行存款和贷款,最后都是如何处理的呢?
银行存款的问题
根据我国的遗产继承法规定,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人死后其财产就会由其法定继承人来继承。
所以在地震中遇难的人,他们的法定继承人只要出示其死亡证明、以及其他经过公证的相关文件,完成相关手续就可以合法地支取这笔遗产了。
但是现实中的死难者情况,有一部分人是没有继承人的,那么这些死难者留下的存款,又该怎么处理呢?
遗产继承法中有这么一条,如果死者没有法定继承人,且没有遗嘱,或者留下的遗嘱中没有说明,对其遗产进行捐献和赠与。那么他名下的银行存款,就会上交给国家,归国家所有。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如果死难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中的一员。那么他死后,财产就会归他所在的集体组织所有,而不用上交给国家。
除此之外,大部分死难者名下还有房屋、土地等不动产,这些财产的处理方式和银行存款是一样的,也是优先由其继承人去继承。
在地震中如果不动产受到损害,只要生前有购买保险的,继承人也可以走正常流程去进行理赔,满足条件的就可以得到赔付。
如果没有购买保险,就只能当作意外事故,自己花钱进行修缮了,但是这种情况很少。
7万死难者的银行“贷款”怎么处理的?
说完了存款的处理方式,我们再来说下贷款是怎么处理的。很多死难者不仅有银行存款,名下还可能会有房贷、车贷等其他贷款登记在册,那么这些贷款又该怎么处理呢?
很多人认为“父债子偿”,让死难者的继承人来承担。但也不全是这样,国家在这方面的规定非常人性化,毕竟天灾的发生任谁也无法预料。
所以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一些在灾难中完好无损、没有受到损害的房子和车子,死难者的继承人可以依法继承,继续支付剩余的贷款金额。
但是如果死难者贷款购买的房子和车子,在灾难中有受损甚至被毁的情况,其剩余贷款可以用保险赔付来进行支付。
就算没有购买保险或者保险赔付额度不足,银行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欠款进行减免,大部分金额最后会被银行销掉,不会去向遇难者的继承人去催缴,极大缓冲了受害者的经济问题。
从对死难者的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处理上,就能感受到祖国对我们的温暖。在天灾面前,人类的确显得太过渺小。但值得庆幸的是,无论发生什么样的灾祸,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越是在特殊时期,越应该相信国家!
汶川大地震后,8万遇难者的银行存款和贷款,最后是怎样处置的?
在汶川大地震过后,8万遇难者的银行存款和贷款怎么处理呢?
这些在银行都是有专门的业务规定的,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遇难者的银行存款相关规定
确认死亡人口的存款--有指定继承人
在地震中去世的这些人,如果说他们生前指定了自己的财产继承人,那么去世后,这些银行存款皆可以交由继承人。
但是!继承人要想继承这笔钱,也需要经过一个比较复杂的程序,我们都知道法律的公正性,但是其相应的程序也是十分严苛的。
存款户的继承人需要携带上相关的所有资料去办理手续,手续缺一不可的~
不仅需要原本存款户的死亡证明,还需要有关部门的公证书。
确认死亡人口的存款--没有指定继承人
依据我们国家《继承法》的一些的规定,如果存款户没有指定继承人,那么这笔钱仍然会存在银行中,并不能交由继承人,并不是说不能提取出来了,只是要走继承人确定的手续,也就是说这笔存款只是要暂时留在银行手里。
后续根据相关的手续经由相关部门确认了法定的继承人权利之后,可以参考上面,携带相关的证明去银行提取存款。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那就是没有继承人!
如果说持有存款的用户死亡,并且没有法定继承人可以继承的,同时也不属于集体所有制单位,那么其个人存款将会上缴国库,在国家的统一调配下,可以用于灾区的重建工作和各项公共基础服务的建设工作!
失踪人口的存款
除了确认死亡的人,在当时还有一部分失踪的人,这些人既没有找到尸骨也没有看见生还的踪影,所以只能算是失踪人口,对于这种生死未卜的人,经济领域有着专门的处理手段,也就是叫做“沉眠存款”
如果能够生还回归,那就皆大欢喜,自己持有存款!
如果确认死亡,按照上述方式进行确权继承!
也就是说在没有确认的情况下,这笔钱将会一直为他保留直到确认(这也是有期限的)
遇难者的银行贷款相关规定
如果说借钱的人在地震中突然去世的话,那么银行就难以找到这笔贷款的实际债务人。
中国有句古话:“父债子还”
那么一般情况下,银行就可以找到贷款人的继承人来偿还这笔钱。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但其实,当年国家要求各银行,对于这些在地震灾害中受难的人们,不管什么样的贷款,即使不能按时还上也要做到不催缴不催收,不罚息不上征信。
而且对于最后实在还不上的人群,银行也会做核销处理。在这方面,国家给民众当后背倚靠,还是十分暖心的。
正是因为有很多类似的做法,我们才能最终战胜了那场灾难,并且重获了新生。
灾后重建
地震发生后,出台了灾后重建方案
两年的时间里,灾区大地上,一座座新房陆续拔地而起。
四川省建设厅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10年4月30日,汶川地震灾区农房重建已全部开工,其中已完工145.61万户,占需重建的145.9万户的99.8%。城镇住房重建已开工25.72万套,占需重建的25.91万套的99.3%,其中已完工21.16万套,占需重建的81.7%。城镇住房维修加固134.81万套已全部完成。
精神传承!
当初在绝境中举着“长大我当空降兵”横幅的小程强,如今也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空降兵
2010年玉树地震,板房区卖衣服的北川小贩,刚进完货就直接打包发往玉树灾区
2013年芦山地震,震后4小时,汶川县水磨镇20多位村民自发去了芦山
2017年九寨沟地震,映秀镇中滩堡村党支部书记杨云兵带领群众,翻过高山直奔震中……
结语
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强震,中国人民不应忘记5.12这个特殊的日子。
地震后举国之力开展对口援建,疫情期间,同样全力支援武汉,我们是华夏儿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END-
结尾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均由作者(梦落学长)原创写就,任何组织、单位或个人不得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私自转载,作者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汶川地震,遇难者与失踪者的银行存款与贷款,最终都是怎样处理?
《逆浪千秋》:“水能载舟亦远航,亦能翻云覆雨作恶浪。道是天灾不测故难防,不过以命相搏以身做障,尽悲怆。泱泱中华继炎黄,恰似江河淮济命脉长,普天华夏儿女兴家邦,谱得战歌一曲荡气回肠,屹立东方。”
汶川,一个因为地震刻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名字。2008年5月12号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波及最广,破坏力最大的一次地震。北至辽宁,南至澳门、越南、泰国,东至上海,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那是一段艰难的岁月,电视上每日每夜铺天盖地的报道,震情与营救的最新进展……全国人民为此牵肠挂肚,地方各组织自发性的募捐。多难兴邦,全国人民一气、团结一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技术的就去奋斗在第一线,就如这次的新冠疫情一样,每一位中华子女都在靠着自己贡献出来的微小力量帮助我们整个民族度过难关。
抗震救灾,震后重建进展得如火如荼,如今完全可以看到往日的断壁残垣焕然一新,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活力。那么汶川地震后,遇难者与失踪者的银行存款与贷款,最终都是怎样处理的呢?这个话题当然值得引起关注,特别是一次新冠疫情过后,更能验证出了我国人民喜欢存款以备不时之需的“老传统”。
今朝有酒今朝醉,这种只顾当下享受的价值观在我们民族的集体意识中还是不占主流,且不吃香的。存款可以拿来应对家庭中不可预测的突然变故,比如亲人生病、患癌等身体上的疾病,或者是车祸、地震、洪灾等天灾人祸。如果家中有子女到了适婚年龄,这笔存款还可以拿来给孩子买房首付。如此关系民生的一笔存款,国家当然也知道其重要性,在这场灾难过后,关于如何安置受难者的存款去向,国家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出台了政策,处处充满了人文关怀。
根据现有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一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也就是说,在地震中遇难不幸逝世的人,他们银行里的存款将会由第一顺位继承人来继承。第一顺位继承人包括遇难逝世者的配偶、子女、父母。排在第一顺位继承人后面的是第二顺位继承人。可是如果受难者与第一继承人一起被灾祸夺走了生命呢?按照法律规定,如果没有第一顺位继承人继承,财产将让位给第二顺位继承人,以此类推。
特殊情况特殊政策,考虑到灾后重建,国家出台政策,规定如果出现第一继承人也遇难的情况,那么该名受难者的存款将交给国家保管。还有一种情况是受难者背负银行贷款,国家对此做出规定,不允许银行催收贷款,但是可以索取一定的罚款和滞纳金。一般情况下,贷款逾期的话,会接到催还电话,逾期两个月,银行就会走法律程序,诉诸法院。
其实,银行也有可以申请办理延期的规定,只要去跟办理人员陈述自己的情况和原因,说明自己并非恶意拖欠还款,就可办理延期和一定的利息优惠。可是这一系列的程序办理,在地震灾害过后,就会显得冗长和复杂。加之受难家庭数以万计,银行供不应求,势必会造成大排长龙还办理不到的情况。考虑到这一系列问题,国家便出台了针对性的政策,扮演了一个协调者的角色,帮助缩减不必要的程序,使双方都不必被程序所捆绑,劳心劳身。
考虑问题要考虑全面,设想多种可能。那些在地震中已经确认死亡的人,他们的贷款要如何处理呢?按照《继承法》的相关理论,借款人没有还清的债务,要由继承人继续履行相关义务。也就是说,借款人死后,欠下来的债务要继续由子女来偿还。但是国家出台相关规定:如果受难者本人已经死亡,那么贷款从零。这一条是极富人文关怀的,亲人离世,骨肉分离,家园被破坏,房屋财产损失等等的打击,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已经是个重大的精神打击,如若再加上一笔要还的贷款,无疑是给身处灾难中的人们肩上又放上了一座大山。
我们的国家显然考虑到了百姓的苦难和情绪,在这一点上,极大地减少了受难百姓的负担。在宏观调控这一点上,极大地发挥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光是汶川地震,前不久刚刚经历的新冠疫情,也大大的展示了我们国家制度的优越性,以及我们人民出色的表现。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在地震中的下落不明的人。搜集人员和搜救犬冒着生命危险,冲进随时可能会发生余震的灾区,在断壁残垣中救出一条条生命,挖出一具具尸体。尽管如此,还是有大量没有被找到的人们,他们随着地震,永远的被抹去,消失在了尘埃里……这些失踪人员共17923人,至今仍然杳无音信。那么,他们的财产该如何安置呢?国家为此专门规定了:如果人员处于失踪状态的话,会为他的资产规定一个有期限制,在这个规定期限内,失踪人员本人可以来领取自己的财产,过期后,财产归国家所有。
关于512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统计有个具体的数字——8456亿人民币!地震波及四川、甘肃和陕西,其中,四川省的损失最大,占比91.3%。学校、医院、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毁坏最严重。除此之外,文物这种文化遗产,也有损失,在地震中毁坏的古建筑、博物馆和文保单位,约占四川全省的五分之一。
结语
多难兴邦,一个汶川地震,唤醒华夏儿女骨子里面的团结与热血,为几个月后的奥运会上注入坚定的信念与一股豁出去的气势。海外留学生冲破重重阻碍为传递奥运火炬保驾护航,奥运会场上为国争气的运动健儿们。虽然刚刚经历了灾难,但我们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我们能行!不管是地震后我们积极的动员能力,还是震后如期举办奥运的调动能力,都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
以小见大,政府在灾情中处理受难百姓存款的一系列政策,就可以窥见几年后灾区的恢复与经济复苏。零八汶川地震我们可以,今年的新冠疫情,我们依旧可以!这是我们社会制度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如果说近代史中的我们积贫积弱满身创伤,那么现在的我们,正在谱写的就是重新屹立在世界舞台中心的崛起之路。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上交给国家,归国家所有。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如果死难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中的一员。那么他死后,财产就会归他所在的集体组织所有,而不用上交给国家。除此之外,大部分死难者名下还有房屋、土地等不动产,这些财产的处理方式和银行存款是一样的,也是优先由其继承人
关规定确认死亡人口的存款--有指定继承人在地震中去世的这些人,如果说他们生前指定了自己的财产继承人,那么去世后,这些银行存款皆可以交由继承人。但是!继承人要想继承这笔钱,也需要
有指定继承人,那么这笔钱仍然会存在银行中,并不能交由继承人,并不是说不能提取出来了,只是要走继承人确定的手续,也就是说这笔存款只是要暂时留在银行手里。后续根据相关的手续经由相关部门确认了法定的继承人权利之后,可以参考上面,携带相关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