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有历史记录,广州有过大地震吗?
广州曾经出现过几次地震.. 都是小型地震....
自公元288年6月7日(晋武帝太康九年四月辛酉)有地震记载以来,广州共记录到3级以上的有感地震 24次,其中3-3.5级15次,4-4.5级7次,4.75级1次,5-5.5级1次,最大的这次是在1372年(明太祖洪武年间)9月17日,“震之不停,西北有声如雷,地坼二里许”。
直到当代,地震也没有多少记录。1915-1935年,广州一共录得7次,比较剧烈的是1918年2月15日发生的一次,“下午二时许,城厢内外、沙面、河南、芳村等处地震甚剧,至是夕八点及三点钟,又各复地震一次,惟其势甚微,人多未觉。
广州历史上有过什么比较大的地震?
历史上发生在广东的地震
1918年广东南澳7.3级地震
1962年广东河源新丰江6.1级地震
1969年广东阳江6.4级地震
1997年广东三水4.4级地震
广州地震
大概有20多秒左右的时间,2012年02月16日 凌晨2点35分开始.不是微震``超级震````
广州在哪一年发生了4.7级地震
广州自然环境复杂,灾害频繁,本文仅就广州历史上的地震简介如下 一、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1.广州地震在空间分布上集中在珠江带状沉降区的西部;东部甚少。 2.破坏性地震主要沿北东向的广从断裂分布。广州市有4次4.75~5.0级地震发生在此断裂带上或附近。 3.地震多分布在两组断裂交汇处,如广州~从化断裂与广州~罗浮山断裂交汇处,广州附近的地震主要集中在此处,另外,象瘦狗岭断裂与狮子洋断裂交汇处也曾发生2次4级左右地震。 4.广州地震主要沿三组断裂分布:一是东西向的瘦狗岭断裂,在广州及庙头就发生过3~4.75级地震;二是北东向断裂,如广从断裂,广州市有4次4.75~5.0级地震就分布在这条断裂上;三是北西向断裂,如沙湾断裂曾发生3级地震12次,4级地震2次,顺德~沙湾断裂发生3~4级地震21次。 5.地震发生在两个不同运动速度块体边界上,广州西北一串地震,最强有4.75级,最近活动为1982~1983年,有0.6~2.0地震5次,它就在里水隆起区与罗岗强烈隆起区之间。市桥隆起区与西江沉降区,广州沉降区三个块体交界处,也曾发生13次3~4级左右地震。 二、地震活动的时间特点 广州市地震出现了四个高潮期:第一个活动高潮期是1045年,最大地震级为4.5。第二个高潮期是1372年,最大震级为4.75。它们之间的时间间距为327年。第三个高潮期为1683年,最大震级为5.0,它与第二个高潮期时间间隔为311年。第四个高潮期为1940年,最大震级为5.0,它与第三高潮间隔是257年。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本市地震活动的下列特点。 1.自1045年以来,平均有一个近300年一个高峰期的似周期。 2.随着时间推移,周期逐渐缩短,每个周期的震级逐渐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大,一般幅差为1/4级到1/2级。 三、地震活动的历史记载 广州市地震活动水平不高,据史料记载,本市发生3~5级地震达66次,破坏性地震4.75~5.0级仅有4次。广州于1372年和1913年先后发生4.75级地震各1次,而南海县(历史上属广州府)于1683年和1940年先后发生5.0级地震各1次。自1970年广东省建立台站网以来,记录到本市发生的地震为数不多,广州于1982~1983年先后发生0.6~2.0级地震5次。综观整个地区,地震活动频度不高,强度不大。 四、由此引起广州城市规划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今后城市规划和建设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从构造稳定性方面来看:广州市具备5.5级地震背影,处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区,因此,重点工程和高层建筑应有防震措施。其次是永久性的大型建筑应尽量避开构造次不稳定区段。 2.从岩土体稳定性来看:广州市南、西和东南沿珠江水系两侧的第四纪海冲积层中,广布淤泥及饱和粉、细砂等软弱土层,开挖后不能自立,极易坍塌;淤泥、炮和粉、细砂抗震不利,在强震条件下可能发生砂土液化和软土塑流现象,因此,在建筑施工应注意。第二是在广州市东部天河~石牌~黄埔地段,构造较稳定,地貌为台地或河谷平原,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台地发育均一的红层风化土,建筑物多可采用天然地基;平原区仅局部有薄层软土分布,冲积、冲洪积层厚度二般少于8米,可作高层和大型建筑地基持力层。是广州市理想的发展方向,而向西、向北,向南均不是城市发展理想的方向。
广州什么时候地震过严重吗。
解放后头几年,基本再没有地震,人们仿佛早已把此事忘却了。然而,到二十世纪60年代,大自然终于又再一次敲响广州人的脑袋,地震还在,并不是梦。据《羊城晚报》称,从1962年3月19日凌晨4时19分开始,地震来了。那时候,人们还都在睡梦中,那年月都吃不饱,营养不够,只能希望睡上个好觉,何况还处在春寒,到黎明前,整个广州都在熟睡之中。可是,地震的恶魔悄悄来了———先是不经意地动了一下,这一动,虽然是凌晨,人们还是被惊醒了,带着无数的问号,“刚才是谁推了我?”成为全市梦中人不约而同的呼喊。然后,突然的强烈一震,事后才有人记得,这是4时20分,整个世界像一艘风浪里的大船,猛地摇摆,成千上万的人,在室内的和室外的,都感觉到了天翻地覆,室内悬挂物、门窗、地板和桌椅、床板也因震动而作响,挂钟也因震动而停摆,而电灯线却剧烈来回摇动。一个当年的中学生回忆,他正睡在碌架床上,突然巨大的声响,以及伴随一起的剧烈摇摆,使他一下被无形的力量推下了床,摔了个倒栽葱。这时还有些寒凉,天有阵雨落下,上百万的羊城居民同时从熟睡中惊醒,纷纷起床,有人大叫———地震,那时候,大家都从低矮的住宅里冲出,不管什么人,在狭窄的街巷里堆满了居民,惊叫声、小孩哭闹声此起彼伏。但那年代的成人都是比较冷静的,在短时间的惊恐之后,都立即照顾老幼,护送家人离开险景。最强烈的地震一共持续了两分钟,恶魔把全城人惊醒后又离开了,这天也许是羊城最特殊的日子,全城的人都在四点多起床后没有再睡。整个地震50分钟,许多地方已经一片狼籍,广州市房管局及各区公安部门的干部和民警也出动,检查房屋及物件有无损坏。中山五路昌兴街一栋四层楼房的三、四楼墙壁破裂,越秀房管所干部立即协助三、四楼住户暂时搬到楼下,组织人力拆卸危险部分,防止塌下伤人;大塘街派出所发现辖区内有八间房屋震裂,受影响居民立即疏散到安全地方,到邻居家暂住;南华西街73号三楼所住的李崇辉夫妻就比较“阴功”,屋顶被震裂,砖块不断掉落,所幸的是有民警和左邻右里冒险入屋抢救,把一些家具搬离“危楼”。据新修《荔湾区志》记载,广州这次五至六级的地震中,全区共有136幢房屋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幸亏没有发生房屋倒塌,真是不幸中之大幸。
影响
全市输电线路及高压配电线路均完好无损,但低压配电线路有10处损坏,六二三路、和平中路、状元坊、文昌南等地的供电受到影响,广州供电公司立即派人前往抢修,大部分于7时15分已经修好,但海珠中路、珠光东路等地的电线损毁较为严重,到10时半才能修好。在这次地震中,全市共一人死亡、两人受伤,死者是广州港务局职工邹继香,他当时正下夜班路过一德东路,被一块砸下来的装饰招牌砸死。唉!那时装饰招牌并不多,刚刚这块就塌下来,又砸出了一条人命。路经该处的另一名行人也受轻伤,还有一人在家中被物件砸伤。
从此,广州人也把地震挂在嘴上,记在心里。
河源万屋崩坏
港澳百犬吠惊
为什么广州会发生如此大的地震呢,原来震央在河源新丰江水库大坝下流约1000米,震源离地底5000米,强度为6.1级。离震央200公里的广州自然受影响。而最远有震感的地方距离震央570公里,包括福建的东山、云霄、武平、上坑,江西的大余、信丰、安远等地。那时的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在震央附近的河源城镇,房屋无一幸免,倒塌1200余间,严重破坏2400间,损坏7000余间,新丰江沿岸六七成房屋都严重毁坏,连钢筋混凝土所建房屋都有裂缝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意。第二是在广州市东部天河~石牌~黄埔地段,构造较稳定,地貌为台地或河谷平原,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台地发育均一的红层风化土,建筑物多可采用天然地基;平原区仅局部有薄层软土分布,冲积、冲洪积层厚度二般少于8米,可作高层和大型建筑地基持力层。是广州市理想的发展方向,而向西、向北,
活动水平不高,据史料记载,本市发生3~5级地震达66次,破坏性地震4.75~5.0级仅有4次。广州于1372年和1913年先后发生4.75级地震各1次,而南海县(历史上属广州府)于1683年和1940年先后发生5.0级地震各1次。自1970年广东省建立台站网以来,记录到本市发生的地震为数不多,广州
12年02月16日 凌晨2点35分开始.不是微震``超级震````广州在哪一年发生了4.7级地震广州自然环境复杂,灾害频繁,本文仅就广州历史上的地震简介如下 一、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1.广州地震在空间分布上集中在珠江带状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