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为什么没有征兆-汶川地震为什么没有预警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06) 黑客业务 82 2

目录介绍:

为什么汶川地震没有提前预知?

每一次大地震后,地震局和地震科学家都会被痛骂,这次汶川大地震也不例外,网上已出现了大量骂地震局吃干饭的帖子,质疑“纳税人养了这帮家伙干什么?”

大家在大灾发生后的痛惜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据此就指责地震科学还是有失公允了。虽说现在科学昌明,但偏偏人类对自己所生存的这颗星球本身的了解还很有限。

现在地震科学能做出一些中长期的预报,也就是“某某时间段内在某地区可能会发生某某级的地震”之类,但准确到某时某地会发生多大的地震,却是做不到的。但地震局能据此就要求政府命令川北地区的几千万人民,在三个月内露宿街头,且不进厂房、办公楼上班么?这根本就不具有可操作性!

有人会问,既然不能做出准确预报,地震局有何用?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回答。

其一,地震局存在的最直接一个作用在于,地震一旦发生,地震局可迅速给出准确的震中、震级等情况。不要小看这一点,它一方面是开展后续救灾工作的基础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它还有一大功效。这次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影响范围广,全国大片地区都有震感。如果没有地震局迅速给出辟谣信息,我想12日晚上全国会有数以千万计甚至上亿的人在恐慌下露宿街头。我们这些非震中地区的人昨夜能安然入梦,可以说就有地震局的功劳。其二,我们可以把纳税人的钱视作一种长线投资,养着这些科学家持续研究,等待地震预报能发展到准确预报的那一天,为子孙后代造福吧。

其实真正做地震研究的科学家,在地震以后往往较一般人更难受。因为他们常常要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在情绪激动的灾民们的骂声中直面那些悲惨现场,心中充满了挫败感。所以,大家还是多给一些理解吧。

为什么汶川地震没有地震前兆异常?

对于地震灾害,目前尚不能准确做出预报,但是长期的观察研究表明,地震前是会出现一些征兆的,如动物出现异常、地下水发生异常等等。这对于预防地震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东经103.4度,北纬31.0度)发生M7.8级地震。地震造成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感,很多网友都在质疑今天的地震为什么没有预报,但记者查阅网上信息时,却发现之前很多现象表明将有地震发生。

5月9日,百度贴吧有网友发帖:19:15,我在临沂看见大片地震云,不知今明两天哪里要发生6级以上强震。

而在同一天,人民图片发布新闻称:江苏省泰州市市区的东风大桥上突然出现数万只小蟾蜍,并被理解为“近期河水缺氧,大量小蟾蜍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只得集体迁移”。

5.12汶川大地震为什么提前没有预测出来

地震的发生有很多偶然的因素,这给预测工作设置了很多障碍。据说震前某市有大量青蛙涌上公路的情形,按照传说的解释应该是有地震发生,但相关专业人员的回答却是青蛙的迁徒,正常现象。

汶川地震怎么没有什么前提预兆??

地震前有那么多的预兆

地震前几天

武汉某地 就有池塘一下子干旱

江苏某地 蛤蟆集体搬迁

地震云等等

他们竟然说这是科学。。。。

我不知道怎么说

有农民上报地震局 上面给压了下来 因为怕 马上开奥运会影响不好!

四川汶川县发生七点八级地震后,“为什么地震发生前不能预报出来,而地震发生后又能预报”的疑问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一问题,福建省地震局首席地震预报专家丁学仁研究员今天在此作了回答。

他说,地震发生前难以做出预报,地震预报成为世界上公认的科学难题。地震预测的难度比原先想象的要难得多,地震预报的进展也比原先设想的缓慢得多,可以认为至今全球地震预报的水平还相当低。

这位研究员分析,震前地震预报难,主要因为:一是地震物理过程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地震是发生在地球内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的发生也是一种复杂的地震物理过程。由于地震孕育过程的未知因素太多,地震前震源状态、地球内部细结构不可直接探测,加上地壳破裂的过程又十分不稳定。人类即使具有很高水平的模拟实验也远远达不到震源处的真实环境条件,而实际上地壳内上百公里尺度极度不均匀介质的破裂也是无法模拟的。

其次,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地壳内部岩石受力产生应变的积累与释放,造成其物理过程和应变积累的力源又是众多因素迭加和反复作用的结果。目前,还难以搞清它们之间演化过程的相互关系。再则,大地震是小概率事件,难以重复和检验。地震发生前所谓的前兆现象绝大多数与实际发生的地震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存在着某种不确定性。

丁学仁表示,当地震发生后,通过地震台站的现代仪器观测和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很快(目前福建可在一分钟内)而又准确地测定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但是,破坏性地震或有影响的地震发生后,一般还需要进行震后趋势判定,明确短期内是否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应当说现阶段地震预报的整体水平还很低,预料之外的地震事件也还是有的,毕竟地震预测研究还在探索之中。

为什么发生汶川发生大地震前,国家地震局没有丝毫察觉

国家没检测出来也许是因为技术的落后

但是换个角度想想

国家就算检测出来

他敢发布这个消息么??如果国家发布消息说

明天四川要地震

当天晚上

整个四川近一亿人会不会连夜撤离??那样的恐慌与忙乱肯定会引来更大的社会动荡

其破坏性肯定要远远大于地震灾害

那么

引起社会动荡

恐慌与抗震救灾之间

哪个更容易些

哪个的损失小些就很清楚了

所以国家即使预测出地震

也不敢随便公布....

1、地震的微观异常与宏观异常

较大地震发生前往往会出现各种异常,这已被中外多次地震所证实。那些与地震发生有关系的各类异常,叫做地震异常,也称为地震前兆。地震前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微观前兆,一类是宏观前兆。

微观前兆是指那些依靠仪器才能观测到的异常现象,例如小地震活动特性的变化、地壳的微小形变、地球重力场的变化、地球磁场的变化、大地电场和电阻率的变化、电磁波传播性的变化、地下水动态及化学成分的变化等等。微观前兆由地震科学工作者使用专门的仪器进行观测和分析。

宏观前兆是指能凭人的感官直接觉察到的异常现象,包括人能感觉到的小地震活动。如果人们恰当、准确地判断宏观异常,并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就会取得显著的减灾效果。

2、震前动物行为异常是重要的宏观异常之一。据观察,

许多动物在较大地震前会有异常反应。这类动物很多,野生动物中的老虎、狼、鹿、熊猫、猴、老鼠、鹰、天鹅、蛇、甲鱼、青蛙、鳝鱼、蚂蚁等,对将要发生的地震都较为敏感;人工饲养动物中的马、牛、驴、狗、猪、羊、猫、兔、鸡、鸽子、蜜蜂等,也在地震前有所反应。

3、震前井水异常

井水异常也是常见的宏观异常,主要表现为水面异常升降和井水翻花、冒泡、变色、变味等。

4、地光和地声

地光和地声改变虽然也属于宏观前兆现象,但由于距离地震时刻十分接近,已属于地震向人类发出的“最后通牒”了。

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

第一,

地球的不可入性。大家知道上天容易入地难,我们对地下发生的变化,只能通过地表的观测来推测;

第二,地震孕律的复杂性。通过专家多年的研究,现在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

第三,

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大家可能都感觉到,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而进行科学研究的话,都有统计样本。而这个样本的获取,在有生之年都非常困难

为什么汶川大地震前都没有征兆或者有什么地震前的预报?

由于地震是地球内部结构的运动的作用,以人类目前的技术无法去提前预测,能预测也就是几十秒,所以不是没有预报,只是时间短,只有少部分人能及时收到。征兆还是有的,只是人们没有及时发现异常,像动物不安,井水变味等等,但是地震云不是征兆。所以地震前既有预报,也有征兆,只是人们没有及时去注意和收到。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06 09:28:51 回复

    并被理解为“近期河水缺氧,大量小蟾蜍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只得集体迁移”。5.12汶川大地震为什么提前没有预测出来地震的发生有很多偶然的因素,这给预测工作设置了很多障碍。据说震前某市有

    1
  • 访客 2022-07-06 04:45:16 回复

    化、大地电场和电阻率的变化、电磁波传播性的变化、地下水动态及化学成分的变化等等。微观前兆由地震科学工作者使用专门的仪器进行观测和分析。宏观前兆是指能凭人的感官直接觉察到的异常现象,包括人能感觉到的小地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