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地震预警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地震预警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专家称,提前5秒的预警可减少10%到15%的损失
科技日报25日刊登报道,从科学的角度指出地震预警不同于地震发生前的预报,而是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的时间差,在破坏性地震波到来前的几秒至几十秒发出提示。
这一短暂的提示,老百姓通过何种途径获得,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我们又该怎样利用这短暂的时间避险逃生?科技日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总设计师金星研究员。
5秒预警可减少损失10%—15%
因为地震预报一直是未解的世界难题,能够提供几秒或几十秒逃生时间的地震预警便被地震多发的国家关注。
日本地震预警普及委员会统计的数据显示,提前5秒的预警,能够减少损失10%—15%,提前10秒、20秒,损失减少更为可观。“除对普通公众提供预警外,对运行中的高速列车、核电站、医疗手术、电梯控制、高空作业、桥梁隧道施工等特殊行业的预警能够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金星介绍说。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也是目前地震预警工作取得减灾实效最多、应用最广泛的国家。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日本国家铁路就沿铁路干线布设了简单的报警地震计,当地震动的加速度超过给定阈值时发出警报,指令列车制动。
从2003年开始,日本利用1000余个地震台站建设了全国性地震预警系统,2007年起向普通国民提供预警信息。2011年日本“3·11特大地震”发生时,该系统成功发布了预警信息。检测到地震波后8.6秒(地震发生后25.8秒),日本气象厅通过手机短信、电视和电台等方式,向预测烈度4度(日本地震烈度标准)以上的宫城、岩守、福岛等37个城市发布了面向公众的第一次预警信息,预警震级为7.2级,此时地震引发的主要破坏性震动仅仅传播了约90千米,尚未到达陆地,从而为上述地区赢得了8秒至30秒的预警时间,也为东京地区提供了60秒以上的预警时间。
2009年8月,美国地质勘探局完成了为期三年的地震预警系统研究项目;今年1月,依托2000台地震监测仪器,建成了名为ShakeAlert(震动警报)的地震预警系统。
金星介绍说:“预警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该地区距震中距离的远近,据震中距离越远,预警时间越长,震中地区会是预警盲区。因此预警对中小地震减灾效果不明显,但对震级越大的地震减灾效果越明显。以汶川地震为例,地震破裂带长达几百公里,汶川没有预警时间,但当时如果有预警系统,就能为北川、青川等地抢到几十秒的逃生时间。”
我国地震预警立法与预警工程建设已在福建试点
我国地震预警技术的前期研究从2000年开始。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开始支持预警关键技术研究。这为今年国家发改委即将启动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了解,该工程计划投资近20亿元人民币,用5年时间打造中国的地震预警系统。
金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要建成一套有效的地震预警系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高密度的地震台网,每20—30公里一台;二是好的处理系统,利用台网捕捉的信息迅速定位、定级;三是完善的发布系统,将预警信息迅速传递到电视、电台、手机、网络等公共平台;四是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使整个系统能有效运作。概括的说就是“测得到”“定得准”“传得出”“用得好”。
未来我国的地震预警系统会是什么样?
记者从中国地震局获悉,项目建成后,在我国华北地区、南北地震带、新疆西北部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等重点地震预警区,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几秒至十几秒,地震预警系统会利用专用的终端自动对行业专业用户持续发送地震预警信息,包括震中位置、预计震级大小、破坏性地震波预计到达时间、预计地震烈度等信息,同时会利用民用报警终端、电视、广播、手机和电脑等设备向社会和民众发布强震躲避警报。
考虑到示范运行、技术标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订等事项,金星预计我国地震预警系统将在2020年前后开始正式发布预警信息。地震预警的立法工作与预警工程建设目前都在福建省进行试点:福建省的地震预警系统即将投入试运行,正在修订中的《福建省防震减灾条例》已将地震预警纳入修订内容。
地震预警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公众学会避险
说起日本成功预警带来的减灾效果,金星特别指出,预警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公众熟知逃生技巧和避险知识,而日本的防灾文化高度发达。
金星说,对人类目前难以预知的地震灾难,公众平常应该有所准备。“遇到地震时,在高层建筑中、火车上、超市里或者正在开车,你该怎么做?这些逃生技巧和避险常识我们平常就应该有所了解。如果你不了解这些信息,地震预警信息发出后,可能带来更多恐慌。”
所以在加快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同时,加强防灾教育至关重要。金星说,作为地震多发国家,日本的防灾教育渗透到方方面面,从小学阶段就有相关课程,这让日本预警系统建成后迅速发挥作用。
四川阿坝州连发11次地震,暂无人员伤亡,地震预警时我们能做些什么?
在出现地震预警的时候,我们如果离门口比较近的话,最好尽快跑到户外,这样能够避免在地震时被建筑物砸伤。要是我们离门口比较远,无法在第一时间冲出户外的话,我们尽量躲到桌子或床底下,这样在建筑物倒塌的时候,我们也能够减少受伤的概率。
地震预警有多重要?在接到地震预警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
震预警有多重要?在接到地震预警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
收到预警:时间够可以下楼,但最好是楼下有比较空旷的地带,否则遇上高空坠物/房屋垮塌会比待在家里更危险。不够的话请不要冲到楼梯间下楼,楼梯结构不太稳定容易垮。躲到房屋三角结构比较多的地方为佳(如卫生间)避免家具花瓶灯具等掉下伤人。
目前高新防震减灾研究所做的预警有三种,分别对应无感、有感无破坏力、有一定破坏力的地震,后两种在成都高新区基本覆盖了区域广播警报,这次宜宾地震是第二种。在烈度较小的情况下,地震对于建筑的破坏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如这次地震,拿成都高新区来说,22:55发生的本震预估烈度到达成都高新区为2.9,23:36的5.0级余震预估烈度为1.4。根据房屋建筑的结构年龄及人所处的楼层,震感也会有一定差异。
个人认为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录视频、写段子都是可取的,毕竟这么多年已经成习惯了…但还是要对地震保持一定警惕,对于任何警报都要采取高度重视(何况警报是根据第一时间的纵波样本来判断震级并播报的,极可能出现误差)玩笑虽可开,生命更珍贵。也希望大家对震中受灾区及抢救部队抱有足够尊重,各类段子点到为止。
ps 这个系统主要归功于成都高新防震减灾研究所,地震局也算有关但感觉()在四川/云南的朋友们建议下载他们研究所的“地震预警”app,能在有网络通信的情况下及时收到倒计时预警(虽然这个倒计时广播起来有点吓人…建议贵所改进一下区域广播?形式很可取但大家都不明所以还以为是什么炸弹?
pps 这个区域广播好像早就建好了为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啊(包括我??)不过中小学每年都会用这个系统演练,至少最年轻的一代能有所应对了!希望国内各方早日合作一起把这个系统建设好!!研究所冲啊!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日本国家铁路就沿铁路干线布设了简单的报警地震计,当地震动的加速度超过给定阈值时发出警报,指令列车制动。从2003年开始,日本利用1000余个地震台站建设了全国性地震预警系统,2007年起向普通国民提供预警信息。2011年日本“3·11特大地震”发生时,该系统成功发布了预警信息。
通国民提供预警信息。2011年日本“3·11特大地震”发生时,该系统成功发布了预警信息。检测到地震波后8.6秒(地震发生后25.8秒),日本气象厅通过手机短信、电视和电台等方式,向预测烈
目录介绍:1、地震预警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2、四川阿坝州连发11次地震,暂无人员伤亡,地震预警时我们能做些什么?3、地震预警有多重要?在接到地震预警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地震预警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地震预警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专家称,提前5秒的预警可减少10%到15%的损失科技日报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