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我家的鱼身上为什么会有一层白白的东西?
家里养的鱼身上有一层白白的东西是因为得了肤霉病。
肤霉病,又称水霉病、白毛病,为观赏鱼最常见疾病之一。病原体为水零属、绵霉属、异霉属、丝囊霉属、腐霉属等种类。
当捞捕、运输观赏鱼时,稍为不慎,使鱼体皮肤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霉菌刚寄生时,肉眼不易发现;待肉眼见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
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 观赏鱼感染霉菌时,还受其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或室内灯光、日光等光源不足,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霉菌的滋生。
受霉菌感染的鱼体,通常皮肤布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从而失去鱼体应有的光泽。随后活动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鱼体霉菌蔓延,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导致死亡。
扩展资料
水霉病的防治
春季阶段的水温较为适合病原菌繁殖生长,因此,尤其要做好预防工作。
一是冬季清塘时可以除去池底过多的淤泥,用200mg/L的生石灰或20mg/L的漂白粉消毒;
二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抗病力。尽量避免高密度条件暂养时造成鱼类挤压碰撞掉鳞,或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
三是水温低于 15℃时,尽量减少人为操作,防止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擦伤或冻伤。四是经长途运输的鱼种放养前和放养后,及时2%~3%食盐水或消毒剂进行消毒。五是亲鱼人工繁殖受伤后,可在伤口涂抹10%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处理。
孔雀石绿可用作治理鱼类或鱼卵的寄生虫、真菌或细菌感染,对付真菌特别有效,非食用鱼的观赏鱼可以使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霉病
鱼缸里的鱼身上有一层白色雾状是什么病?
鱼缸里的鱼身上有一层白色雾状可能与水霉病或白点病有关。
水霉病,也叫白毛病。水霉病通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多见于秋冬季和早春。主要是由于饲养水中含有水霉病致病原,当温度低于25摄氏度时,水霉病菌进入活跃期,鱼体有伤口或者分泌物增多,为水霉病提供繁殖温床,加速鱼体衰弱,形成致病的恶性循环,最终会引发观赏鱼死亡。鱼缸长时间没有进行光照或者是梅雨季节,就容易的这种病,一旦得了水霉病的鱼要放到干净水体中单独饲养。水霉菌广存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湿土壤中,於死亡的有机物上腐生,为一种常在的霉菌,主要有水霉目、霜霉目及水节霉目等,又以水霉菌最为常见,於10~15℃时最适合生长,25℃以上时各中的游孢子繁殖力减弱。针对水霉病的解决办法老三样:升温至28度以上保持恒温一周,换水增氧,适当滴一点水霉净。水霉病也可以用水体千分之三的盐和万分之四的小苏打给它治疗,然后直至金鱼痊愈。水霉病通常是由水质太差引起的,饲养金鱼时注意勤换水,同时适当让它晒太阳,能够有效预防这种疾病。
金鱼身上有白色雾状也可能与白点病有关,白点病是一种由小瓜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在草缸饲养的情况下,可以加黄粉给鱼治疗。如果不是草缸,可以将水温升到30度,然后加少许盐,并24小时加氧气。
金鱼身上的白霜怎样治疗
金鱼体表出现白点,一般来讲常见病可能是白点病或者打粉病。
夏季高温,水温一般在30度以上,几乎不可能得白点。
入秋以后,天气转凉,水温降至20度到25度之间,这个区域也是白点病或打粉病的高发区间。
这两种病初起时比较接近,也可能同时得。但两种病的致病原因不同。
打粉病主要是水质偏酸,水体中某种嗜酸细菌侵入金鱼体表致病。在偏碱性水体中不发病。所以治打粉病只需在水中加入小苏打,把水的PH值调到8.0左右。并加入亚甲基兰或者海盐,防止并发感染既可。
金鱼本身体制就比其他鱼弱,对水质要求极高,水质差,水融氧不足,造成鱼内缺氧,鱼表皮是血液循环末端,会最先缺氧,造成鱼表皮粘膜受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出现白斑。
实际上鱼出问题,都是从水上来的。建议停食,连续三天大换水,加强水循环。这种情况打氧无济于事,必须改善水质。
白点病,换水温差大于3度,感染小瓜虫,升温28度5-7天,芽孢脱落,恒温换水就好,注意观察,如果有鳃寄,记得爆氧。3.打粉病,水体跌酸,PH降低,短期适量恒温换水就好。4.寄生虫情况,体表异常,鱼会有蹭缸现象伴生,趴缸,拒食现象,确认寄生物后,单独下药灭杀,并配合维生素C做解毒治疗,寄生虫严重的会有感染情况发生,最好不要同时下几种药,根据病情严重情况,分时分段治疗为上。
而白点病,为小瓜虫侵入鱼只体表致病。依据小瓜虫的生理特点。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是换水+升温。既用水族电热棒将水温升至30度并维持一周时间,水中下亚甲基兰,或者鱼体表涂抹红药水。每日换新鲜同温水。一般一周既可治愈。
白点病与打粉病在病症上最大的区别为,前者白点较为独立,白点较大,相互间不牵连,鱼鳃上也可见。而打粉病,白点很细小,如白色粉尘一般,一片片遍布鱼体表。
金鱼身上的白色粉末是怎么回事?
“身上有可见的白色粉末状物粘附”从这句话看,又有点象打粉病的症状。如果是的话,打粉病主要是由于水质过酸引起,水质酸了导致嗜酸卵甲藻增生进入金鱼鱼体。因此可以用小苏打和盐调节水的PH度,一般可慢慢痊愈。...
打粉病和白点病在早期症状接近,不是很有经验的话不好鉴别,在鱼身上都表现的是小白点!
我的经验是:由于白点病是由小瓜虫引起的,小瓜虫的繁殖是成虫要先脱落鱼体,然后附着在其他物体上进行发育,产生孢子!
所以这两个病的鉴别就靠这个,看缸壁和水中的其他物体上有没有白色白点附着,有的一定是白点,没有的话,就是打粉病!
希望这个办法对新手有所帮助!鉴别出来了,才好对症治疗!
治疗方法
白点病是:1、加温到28度以上。2、改善水质,加强过滤。3、加盐。4、还有一点就是要清理鱼缸中的白点成虫。
打粉病是:1、用小苏打把水的PH值调成偏碱性。2、改善水质,加强过滤。3、加盐。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病有关。水霉病,也叫白毛病。水霉病通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多见于秋冬季和早春。主要是由于饲养水中含有水霉病致病原,当温度低于25摄氏度时,水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