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发地震地面会大面积塌陷吗
一般不会因岩层崩塌陷落而形成的地震称塌陷地震。主要发生在石灰岩等易溶岩分布的地区。这是因为易溶岩长期受地下水侵蚀形成了许多溶洞,洞顶塌落造成了地震。此外,高山上悬崖或山坡上大岩石的崩落也会形成此类地震。
塌陷地震只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且震源浅,震级也不大,影响范围及危害较小。 但在矿区范围内,塌陷地震也会对矿区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并直接影响矿区生产;因此对这种地震也需加以考虑。
为什么建筑物会因地震而倒塌
如果你曾看过灾难片也许会认为建筑物倒塌是因为直接接受地表剧烈的晃动,甚至是地裂。但实际上并不是那样的,首先,大部分的建筑物都没有盖在断层上,况且,板块运动是在比建筑物地基还要深很多的地底发生的。
事实上,地震对于建筑物的影响要比想像中复杂的多。为了搞懂这些,建筑师和工程师利用模型像是二维的线状阵列来表示柱子和横梁或是一根根棒棒糖状的东西来表示建筑的质量。虽然是非常简化的模型,但还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建筑物对于地震的反应可以用物理来解释。大部分在地震中倒塌的建筑并不是地震本身造成的,而是当建筑物下方的土地摇晃时让地基和低楼层的部分跟着移动,接着往上传导震荡波让建筑物开始前后摇晃。这种震荡的大小跟两种主因有关:第一个是建筑物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建筑物下方;第二个是刚性,也就是需要多少力量才能造成相当的位移。伴随着使用的建材和柱子的形状,刚性跟建筑物的高度也有很大的关联:较矮的建筑通常刚性较大且不容易位移;较高的建筑物则比较容易摇晃。
你也许会认为解决办法就是尽量盖比较矮的建筑让它们尽可能不要位移,但1985年的墨西哥城大地震已经证明了那是错的。在摇晃期间,很多介于六到十五层楼间的大楼倒塌了。奇怪的是,除了那些比它们矮的房子没有倒之外,那些超过十五层楼高的大楼也没有倒。事后发现那些倒塌的中等高度建筑物在地震时晃得比地震本身还大。
答案跟自然频率有很大的关联。在一场震荡中频率代表着一秒钟前后移动循环的次数,跟周期正好相反——周期是一次循环需要花几秒的时间。而一栋建筑物的自然频率(由质量与刚性决定)就是会让震动累积的频率,增加一栋建筑的质量会让自然震动的速率变慢。如果增加刚性,则会让震动变快。所以在表示它们之间关联性的等式中可以看到刚性和自然频率成正比,质量和自然频率则是成反比。
在那次墨西哥城大地震中,发生了所谓的共振,也就是地震的震波频率刚好与中等建筑物的自然频率吻合,就像是荡秋千时有人在最佳的时机推你一把让你荡更高。每一次的震波都会让建筑物在当时摇晃的方向下晃得更厉害,让它摆动越来越剧烈,最后终于支撑不住而倒塌。
现今,工程师跟地质学家与地震学家合作,想要预测地震在建筑工地上摇晃的频率以预防共振所造成的倒塌。他们运用土质、断层种类,还有过去发生的地震资料来计算,低运动频率会对较高和刚性低的建筑造成较大的损害;相反的,高运动频率则会对较矮且刚性高的建筑造成较大的威胁。工程师们也运用最新科技发展出吸收震荡和减少变形的方法:“基础隔震”利用有弹性的楼层来阻隔地基的位移造成整动建筑物的摇晃;”调谐质块阻尼器”则是减缓建筑本身的摆动以避免共振的发生,进而减少震动。
结论是,最坚固的建筑并不会撑最久,智慧建筑才是我们需要的。
什么原因造成的山体崩塌?
1、土质疏松
2、大量降雨
3、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也会引起
4、人为引起
具体的还需要和当时的情况来看。
以重庆为例
重庆武隆山体垮塌,2009年6月5日下午3时发生的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山体滑坡事故,至少有87人被埋。经过一夜的艰苦搜救,救援官兵发现未垮塌的山体部分有非常明显的裂缝,经现场分析仍有滑坡可能。重庆山体滑坡事件已造成26人死亡。当地有关方面正在核实失踪者的身份。事故至少造成87人被掩埋。怀疑与野蛮开采矿石有关。
事件简介
时间: 2009年6月5日下午
地点: 重庆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
伤亡: 87人被埋 已发现26人遇难
救援: 已有3名被埋人员被救出
滑坡情况:滑坡山体长超过600米,高约40米,崩塌的体积近200万立方米
铁矿乡政府值班工作人员透露,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发生较大面积的崩塌,几乎整个山体都塌下来了。在其对面的三联采矿场和6户居民被彻底掩埋,经初步调查,该采矿场有50人、居民家有9人被掩埋山下。山体崩塌已经造成铁矿乡大面积停电和电话不通。
重庆武隆山体滑坡现场发生二次垮塌,现场指挥部已后撤2公里。重庆武隆山体崩塌事故现场指挥部获悉,初步估计此次山体崩塌面积在140万至350万立方米之间。由于崩塌山体正好处于两山之间,大量岩石和泥土对对面山脉造成了严重冲击,可能会造成再次滑坡。
武隆县人民医院获悉,山体崩塌发生后,武隆县人民医院已紧急调集8名医生、3名护士、2名医院主要领导,以及3辆急救车奔赴事发地。由于山体崩塌已经将道路阻塞,医护人员正从另一条路赶往现场,估计还有半个小时将到达出事现场。同时,消防部门也调集力量赶赴现场施救。崩塌发生后,武隆县有关领导紧急率相关部门赶赴现场指导抢险和施救。鸡尾山曾多次发生山体滑坡、坍塌事件。
疑点
现场指挥部已制定了救援方案,前方救援工作全面展开。然而,各方对于事故原因的猜测版本众多,有几大疑点待破解。
疑点一:是否过度开采引起滑坡
该铁矿以前叫三联(音)铁矿,是国有企业,约十年前转制,由三人共同承包。日产铁矿石100吨左右,2000年左右,由于开采地出现危崖,当地政府曾发出停产通知书。而三老板利欲熏心,过度开采,山体开始出现裂缝。记者通过武隆县委宣传部负责人查找县安监局局长的电话,核实村民反应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说,救援的人太多,他联系不上。
疑点二:是否有采矿和安全许可证众说不一
武隆县国土局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说,该铁矿可能有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但他不能确定。政府已多次责令该铁矿停产,该铁矿置若罔闻,自认为天高皇帝远,仍然擅自非法生产,不可能有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这位矿工说,他们的月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老板没有按相关法规给矿工办理工伤保险。乡里负责安全的副乡长还要分管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城建、国土、政法、道路交通等工作,到矿山查检安全往往应付了事。
疑点三:铁矿过度开采是否是破坏生态的原凶
武隆县非煤矿山安全发展规划上了解到,全县矿山占用、破坏、污染土地,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所有矿山闭坑后都没有进行土地复垦和矿山整治,在生产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飞尘和噪声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在赶往事故铁矿途中不时看见被伐倒的树木倒在路边,过往车辆卷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武隆县国土局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事故铁矿所用的撑木基本上都是从山林里砍来的,对生态有一定影响。
参考资料
腾讯网:
山体垮塌因何发生?
山体垮塌常见的诱发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自然因素包括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不断冲刷。另外,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人为因素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造成的,如过度采矿、砍伐植被等。
山体垮塌发生前可能有一些预兆:如堵塞多年的泉水有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突然干枯,井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滑坡体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现象,这是滑坡明显的向前推挤现象。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滑坡体四周岩体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滑坡是指山体等堆积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平衡状态发生的滑塌,从阻断交通到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滑坡成为了常见的地质灾害。形成滑塌主要两个条件,一个是滑塌的地质基础。一般松散物质堆积的地质体以及具有滑脱面的山体例如板岩,页岩等山体具有产生滑塌的可能。另外需要有外力作用,改变原有形成的平衡状态,例如大范围和强度的降雨,使得滑脱体和基岩的接触面变的平滑,早晨山体等的垮塌。
滑坡或者山体垮塌不像地震那么难以预测,可以从上期和短期,间断或者连续的监测中得到预防。长期的例如进行地质或者地球物理工作,摸清滑脱体存在的可能,提前预防,例如建筑物远离山体。长期的监测例如可以布设GPS等测网,观测山体等的不断变化,形成预警机制。虽然例如种数,挖设引导沟渠,设置山体覆盖网等手段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滑坡,但这些手段的预防能力还是有限的。
某种程度上而言,滑坡是自然过程,多方因素促成,很难阻止他发生,我们能做的是让他发生时不对或者减少对我们生命财产的损失。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筑物选址时考虑地质因素,可能发生滑坡区域建立长期监测网络和预警机制。今年南方多雨,造成山体滑坡的可能性增强,目前天气预报有有地质灾害预警,各方应高度重视,减少损失。
地震时,房屋为什么会倒塌
地震不是简单的地面裂开和凹起,地震是因为地下岩层应力在到达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地层发生上下或水平的错动和开裂,但在地面上不一定能体现出开裂来,在地面上的震动只是地震能量的一种传递过程,地震波有s波和p波,通俗易懂的说,p波是上下震动,s波是水平震动,而地震破坏力最大的就是s波,面波是s波的一种,他沿表面传播,他的破坏力是s波里最大的,房屋的倒塌大部分是因为面波的作用
你可以想象一下,房子上下震动的破坏性和房子左右震动的破坏行哪个更大
什么原因造成的山体垮塌?
1、土质疏松
2、大量降雨
3、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也会引起
4、人为引起
具体的还需要和当时的情况来看。
以重庆为例
重庆武隆山体垮塌,2009年6月5日下午3时发生的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山体滑坡事故,至少有87人被埋。经过一夜的艰苦搜救,救援官兵发现未垮塌的山体部分有非常明显的裂缝,经现场分析仍有滑坡可能。重庆山体滑坡事件已造成26人死亡。当地有关方面正在核实失踪者的身份。事故至少造成87人被掩埋。怀疑与野蛮开采矿石有关。
事件简介
时间: 2009年6月5日下午
地点: 重庆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
伤亡: 87人被埋 已发现26人遇难
救援: 已有3名被埋人员被救出
滑坡情况:滑坡山体长超过600米,高约40米,崩塌的体积近200万立方米
铁矿乡政府值班工作人员透露,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发生较大面积的崩塌,几乎整个山体都塌下来了。在其对面的三联采矿场和6户居民被彻底掩埋,经初步调查,该采矿场有50人、居民家有9人被掩埋山下。山体崩塌已经造成铁矿乡大面积停电和电话不通。
重庆武隆山体滑坡现场发生二次垮塌,现场指挥部已后撤2公里。重庆武隆山体崩塌事故现场指挥部获悉,初步估计此次山体崩塌面积在140万至350万立方米之间。由于崩塌山体正好处于两山之间,大量岩石和泥土对对面山脉造成了严重冲击,可能会造成再次滑坡。
武隆县人民医院获悉,山体崩塌发生后,武隆县人民医院已紧急调集8名医生、3名护士、2名医院主要领导,以及3辆急救车奔赴事发地。由于山体崩塌已经将道路阻塞,医护人员正从另一条路赶往现场,估计还有半个小时将到达出事现场。同时,消防部门也调集力量赶赴现场施救。崩塌发生后,武隆县有关领导紧急率相关部门赶赴现场指导抢险和施救。鸡尾山曾多次发生山体滑坡、坍塌事件。
疑点
现场指挥部已制定了救援方案,前方救援工作全面展开。然而,各方对于事故原因的猜测版本众多,有几大疑点待破解。
疑点一:是否过度开采引起滑坡
该铁矿以前叫三联(音)铁矿,是国有企业,约十年前转制,由三人共同承包。日产铁矿石100吨左右,2000年左右,由于开采地出现危崖,当地政府曾发出停产通知书。而三老板利欲熏心,过度开采,山体开始出现裂缝。记者通过武隆县委宣传部负责人查找县安监局局长的电话,核实村民反应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说,救援的人太多,他联系不上。
疑点二:是否有采矿和安全许可证众说不一
武隆县国土局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说,该铁矿可能有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但他不能确定。政府已多次责令该铁矿停产,该铁矿置若罔闻,自认为天高皇帝远,仍然擅自非法生产,不可能有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这位矿工说,他们的月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老板没有按相关法规给矿工办理工伤保险。乡里负责安全的副乡长还要分管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城建、国土、政法、道路交通等工作,到矿山查检安全往往应付了事。
疑点三:铁矿过度开采是否是破坏生态的原凶
武隆县非煤矿山安全发展规划上了解到,全县矿山占用、破坏、污染土地,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所有矿山闭坑后都没有进行土地复垦和矿山整治,在生产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飞尘和噪声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在赶往事故铁矿途中不时看见被伐倒的树木倒在路边,过往车辆卷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武隆县国土局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事故铁矿所用的撑木基本上都是从山林里砍来的,对生态有一定影响。
参考资料
腾讯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为了搞懂这些,建筑师和工程师利用模型像是二维的线状阵列来表示柱子和横梁或是一根根棒棒糖状的东西来表示建筑的质量。虽然是非常简化的模型,但还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建筑物对于地震的反应可以用物理来解释。大部分在地震中倒塌的建筑并不是地震本身造成的,而是当建筑物下方的土地摇晃时让地基和低楼层
尘土遮天蔽日。武隆县国土局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事故铁矿所用的撑木基本上都是从山林里砍来的,对生态有一定影响。参考资料腾讯网:
的影响要比想像中复杂的多。为了搞懂这些,建筑师和工程师利用模型像是二维的线状阵列来表示柱子和横梁或是一根根棒棒糖状的东西来表示建筑的质量。虽然是非常简化的模型,但还
重庆山体滑坡事件已造成26人死亡。当地有关方面正在核实失踪者的身份。事故至少造成87人被掩埋。怀疑与野蛮开采矿石有关。事件简介时间: 2009年6月5日下午地点: 重庆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伤亡: 87人被埋 已发现26人遇难救援: 已有3名被埋人员被救出滑坡情况:滑坡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