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地震灾害课件-预防地震灾害教案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01) 黑客业务 165 4

目录介绍:

地震灾害要怎么预防?

地震易发地区,做好预防地震的准备工作是减轻灾害损失的重中之重。

第一,应检查房屋结构是否符合抗震要求,对薄弱部位采取加固措施。

第二,国家有关部门发布地震预报后,在住所附近预选好较空旷远离高大建筑的安全避震区,设定疏散路线。

第三,熟悉自己家中的水、电、煤气阀门的开关位置,以便在得到地震警报时及时关闭电源和煤气开关。

第四,准备一个避震包,放入食品、饮用水,手电筒、蜡烛、火柴等照明用具,贵重物品,收音机、毛毯、手巾、绳、草纸等日用品,避难工具以及洗漱用品、急救药品、灭火器等生活、应急必需品,便于避震应急使用。

第五,学会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伤口包扎、伤员搬运等基本的急救技能和方法。

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预防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如下:

1、躲到厕所等有很多主管道的地方。因为在这些管道比较多的地方建筑物的结构能够承担更多的压力应力。

2、或者躲在桌子以及床旁边,避免砸伤。

3、在平房就跑到空旷的地方。

4、基于现在住楼房的最多,请注意在床底下储备一些厚被子、饮用水、手电筒以及食物,有条件的话可以准备录音机。为了在高震后楼体坍塌,可以争得更多的生存时间以便于他人解救。

注意事项:

1、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3、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怎样预防地震的资料

一、做好地震预报。

地震之前是有预兆的。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这种预兆是:地下水变浑、翻花、冒泡、变味;鸡鸭猪羊乱跑乱叫;老鼠外逃,鱼儿在水面乱跳。这种情况预示着地壳将弯曲、摺皱断裂,就要发生地震了。目前全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准确预报地震,我国的地震预报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大多数地震预报能够指出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发生地震。1976年,在唐山地震前,辽宁省海城地区曾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临震前,政府多次催促把室内的人全部安置在地震棚里,并反复宣讲地震知只,结果伤亡人数减少到了最低限度。所以,预防地震的关键在于预报及时、准备充分、掌握地震时的救护知识。

二、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一旦发生地震,就可能使我们的供电、供水、供热系统,交通系统,生活必需品供应系统,信息系统,以及医疗卫生系统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制定一个家庭防震计划。

首先要排除室内高处的悬吊物,柜子上、木架上垂直摆放的物品,改变其摆放位置和方式,使其不易震倒伤人。同时要清除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床要搬到离玻璃窗远一些的地方。窗上贴上防碎胶条。防震用具包放在容易抓取的地方。为脱离危险,你也许只有抓取一件物品的时间,急用物品都在其中,它会帮你度过难关。这些物品中包括现金、饮用水、防流感和痢疾等的药品。

三、学校应做好地震前的准备。

在中、小学应该普及防震知识,震区学校应有防震训练的方案,若正在上课时发生地震,老师应马上给学生一个简单明确的指令,让学生就地闭眼伏在课桌下。一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时。家庭和学校要经常沟通。震区有条件的学校应备救灾物品,如:急救医药用品、防寒防雨用品、工具等,并按班级或教室分配,直到个人手中。

如果发生了地震怎样保护自己呢?

一旦发生了地震,若是在外边,千万不要靠近楼房、烟囱、电线杆等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或树木,要离开桥梁、立交公路,到空旷的田野较为安全。地震虽然是造成人口伤亡的天灾,但也不是不可预防的。如果能把握时机、运用防震知识就可以保护自己如地震发生前观察到鸟、动物的异常躁动;地震发生时蹲在桌子下面都可以减轻地震带来的伤害。可见,学习地震知识非常重要。

如何防范地震灾害?

(1)地震的预测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早就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并留下了丰富的关于地震前兆的记载。

第一,强烈地震前,大自然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例如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有的地方会看见地光。有的地方还会出现水位突然升降、变色、变味、混浊、浮油花、冒气泡等地下水异常现象。

第二,地震前一些动物也会出现异常反应。反应较明显的有牛、马、猪、狗、鼠、鸡、黄鼠狼、蛇、蜜蜂、蜻蜓、鱼等20多种。其反常表现主要有冬眠的蛇出洞、老鼠在白天反常活动、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生活习性变化,还有畜禽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惊飞、群迁等兴奋型异常变化,也有家畜发痴发呆、不知所措、不肯进食等抑制型异常变化等。

第三,有的大地震在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震。

第四,广大群众将长期以来对地震预测的一些经验总结成以下民谣: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乱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携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哄哄,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宏观前兆在地震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一平武7.2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出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小幅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味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一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

怎样预防地震灾害

设防环节

1、根据抗震设防的要求来确定:明确的制定区划图、开展地震小区划分、积极地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

2、抗震设计:明确地按照抗震设施和要求和抗震设计来规范进行设计。

3、抗震施工:明确地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建设。

为了可以防御强烈的地震袭击,要未雨绸缪要注意危险的房屋的维修和保护。如果墙体有裂缝或歪的,要及时保护;如屋顶漏雨水的应迅速修补;雨水停后要积极地排除积水,免得长期浸泡墙基。木梁和柱要预防腐朽虫蛀,如有损坏及时检修。

扩展资料:

地震发生时要冷静,头脑清晰勿冲动,要躲在结实的家具下墙角下,不要贪恋钱财小心踩踏。在室内因器物容易倾倒容易被砸伤,在室外容易被倒塌的建筑物砸伤,在野外被山上要注意滚石。

人体在地震时要躲在室内非常结实、不容易倾倒、可以是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最好是有支撑的地方;人在室外是要远离建筑物,要处在开阔安全的地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震

如何正确应对地震的次生灾害 课件

地震次生灾害一般是指地震强烈震动后,以震动的破坏后果为导因而引起的一系列其他灾害。

如:地震发生后,可能引起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坡和泥石流、水灾;沿海地区可能遭受海啸的袭击;冬天发生的地震容易引起冻灾;夏天发生的地震,由于人畜尸体来不及处理及环境条件的恶化,可引起环境污染和瘟疫流行等等。

第一节地震次生灾害的种类

地震发生后,可能引起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坡和泥石流、水灾;沿海地区可能遭受海啸的袭击;冬天发生的地震容易引起冻灾;夏天发生的地震,由于人畜尸体来不及处理及环境条件的恶化,可引起环境污染和瘟疫流行;另外,震时有的人跳楼,公共场所的群众蜂拥外逃可造成称为“盲目避震”的摔、挤、踩等伤亡;大地震后由于人们的恐震心理、地震谣传或误传,还可出现不分时间、不分地区“盲目搭建防震棚”灾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新的次生灾害也可能出现,如高层建筑玻璃损坏造成的“玻璃雨”灾害;信息储存系统破坏引起的称为“记忆毁坏”灾害等。

第二节城市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火灾产生的原因

(1) 炉火引起火灾。炉火包括民用炉火和工商业用炉火。由于地震震动,炉具倾倒、损坏引起火灾。目前,该类火灾在我国占主要比例。

(2)电气设施损坏引起火灾。强烈地震时,电气线路和设备都有可能损坏或产生故障,有时还会发生电弧,引起易燃物质的燃烧,产生火灾。

(3) 化学制剂的化学反应引起火灾。化验室、实验室、化学仓库里的化学品剂品种多、性质复杂。强烈地震时,各种品剂产生碰撞或掉在地上,容器或包装破坏,化学品剂脱出或流出。有的在空气中可自燃,有些性质不同的品剂混在一起而产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4) 高温高压生产工序的爆炸和燃烧。有些生产工序,特别是化工生产中的聚合、合成、磷化、氧化、还原等工序,一般都具有放热反应和高温高压的特点,极易产生爆炸和燃烧。由于地震时往往停电、停水,正在进行生产的工序,由于停电造成停止搅拌和失去冷却水的控制,温度和压力骤然上升,当超过反应容器耐温耐压极限时,就可产生爆炸和燃烧。

(5) 易燃、易爆物质的燃烧和爆炸。易燃易爆物质有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主要有天然气、煤气、沼气、乙炔气、石油类产品、酒类产品、火柴、弹药等。地震时,盛装上列物质的容器可能损坏,物品脱出或泄出,如遇火源,即可起火。有些物质,如火柴、弹药,怕碰撞。地震时,由于撞击和摩擦,这些物品可产生爆炸和燃烧。有些液体,如石油,地震时油管或容器的损坏,液体的高速流动,产生很高静电,在喷入空间时,与某种接地体之间形成很高的电位差,引起集中放电,引燃液体形成爆炸。该类火灾往往规模大,损失严重。

(6) 烟囱损坏。强烈地震对烟囱的破坏是很大的,由于烟囱破坏,烟火很容易冒出炉外引起火灾。

(7) 防震棚火灾。防震棚火灾是震区的一种较普遍的火灾,其产生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防震棚多是简易临时建筑,搭建很快,很少考虑安全防火措施。建筑材料一般为笆、苇箔、油毡及塑料布等易燃材料。防震棚内空间小,各种物品靠得很紧,火种易于传播。防震棚密度很大,消防通道狭窄,又没有必要的消防器材和设备,一旦着火,不易扑灭,易形成“火烧连营”,造成重大损失。

另一方面,主要是人们缺乏防火知识,思想麻痹,用火不慎造成的。

毒气、细菌、放射性污染产生的原因

毒气污染、细菌污染和放射性污染是城市潜在的次生灾害,其产生原因比火灾简单得多。一般局限于生产、储存及使用这些物质的部门,涉及面较小。它们的产生一般来自两个方面:①生产车间破坏、储存容器损坏;②生产或使用时的失控造成。

“盲目避震”灾害产生的原因

“盲目避震”灾害也是城市或人口稠密地区的一个较普遍的地震次生灾害。除了客观原因外,其主要原因是,人们缺乏地震知识,恐震心理严重,地震时惊慌,不正确地采取避震措施造成的。

第三节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这些地区地震时一般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它是一类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

崩塌是陡坡上大块的多裂隙的岩体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突然崩落的现象。滑坡是斜坡上不稳定的土体(或岩体)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崩塌实际上是滑坡的一种特殊情况,因此,本节不再单独说明崩塌的问题。泥石流是山地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暴发的饱含大量水、泥、砂、石块的洪流。本节仅就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滑坡和泥石流(称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进行介绍和讨论,而自然滑坡和泥石流不予赘述。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特征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01 14:39:24 回复

    杂。强烈地震时,各种品剂产生碰撞或掉在地上,容器或包装破坏,化学品剂脱出或流出。有的在空气中可自燃,有些性质不同的品剂混在一起而产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4) 高温高压生产工序的爆炸和燃烧。有些生产工序,特别是化工生产中的聚合、合成、磷化、氧化、还原等工序,

    1
  • 访客 2022-07-01 11:32:58 回复

    都难以准确预报地震,我国的地震预报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大多数地震预报能够指出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发生地震。1976年,在唐山地震前,辽宁省海城地区曾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临震前,政府多次催促把室内的人全部安置在地震棚里,并反复宣讲地震知

    2
  • 访客 2022-07-01 15:33:55 回复

    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震。第四,广大群众将长期以来对地震预测的一些经验总结成以下民谣: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乱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携着小猫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蜜

    3
  • 访客 2022-07-01 16:44:01 回复

    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出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小幅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味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