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预防地震小知识
一、家住楼房避震方法
1、躲避到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2、躲避到牢固的桌下或床下;
3、躲避到低矮、牢固的家具边;
4、躲避到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
5、躲避到内承重墙墙角。
震时要注意
1、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
2、千万不能跳楼;
3、不要到阳台上去;
4、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
5、不要到楼梯去;
6、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7、不要到处乱跑,特别不要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
二、家住平房避震方法
1、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2、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出室外避震。
三、在学校正在上课时避震方法
1、无论教室是楼房还是平房,同学们都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2、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在老师带领下有组织地疏散;
3、如果教室是楼房,前面要求家住楼房的同学不要做的事,在学校也一定不要做。
四、在学校在操场或室外避震方法
1、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头部;
2、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3、震时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4、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扩展资料:
地震前兆
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生物异常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摩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摩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
人只能感觉得到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分、狂躁不安,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在浅海处见到深水鱼或陌生鱼群。鸡飞狗跳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
参考资料:
中国地震局-地震来了怎么办(十)
中国地震局-地震来了怎么办(十一)
百度百科-地震前兆
幼儿园地震逃生小常识有哪些?
如果地震时孩子们在教学楼一楼,应立即组织幼儿紧急撤离到空旷的室外,撤离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及大型玩具,如果来不及跑出去,应迅速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
如地震时孩子们在教学楼上,应立即组织幼儿躲到课桌下、讲台旁,并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避开玻璃门窗,或组织幼儿到有管道的卫生间等小空间,绝不可让幼儿乱跑或跳楼。地震后,利用两次地震之间的间隙沉着地组织幼儿迅速撤离到楼下空旷地带。
地震逃生注意事项
地震无法准确预测,地震发生时,首先应顾及的是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此时,请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同时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如果没有桌子,要及时跑到房间两面墙连接处的三角地带蹲下并护好头部。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而地震时如果不能及时把火扑灭会极大地增大危险系数,也为后期的救援增加了难度。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低程度的重要因素。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有哪些?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3度,少数人有感;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11—12度,毁灭性破坏。
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不要跳楼;要相互关爱;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学生要听从指挥。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楼下空旷地带。地震逃生注意事项地震无法准确预测,地震发生时,首先应顾及的是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此时,请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同时用坐垫等物
课时避震方法1、无论教室是楼房还是平房,同学们都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2、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在老师带领下有组织地疏散;3、如果教室是楼房,前面要求家住楼房的同学不要做的事,在学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