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初学者观察地质博物馆岩石的感想
2009年2月23日,四(4)快乐鸟中队到上海地质博物馆参观学习。上午,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由小徐老师带领,另一组由小宋老师指挥。同学们先去看了方解石,萤石和水晶,了解了它们的颜色、形状。接着,老师又让同学们了解一些矿石,比如愚人金――黄铁矿、非常脆的水锌矿等等。然后,老师又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珍宝,如美丽的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还有自然形成的风棱石,葫芦石,菊花石,盾齿石,钟乳石。它们有的属于岩溶地貌,有的属于火山地貌,还有的是从海里打捞上来的。同学们还看到了各种化石,有恐龙化石,木化石,龟化石……真是数不胜数。
下午,老师带我们去“三防”(既防电、防火、防煤气)体验区。老师先让我们体验油锅着火。同学迅速盖上锅盖,火就灭了。煤气失火了,同学拔下电源,可是没开窗,失败!有人触电了,同学用竹竿拔掉电线,成功了。接着,老师带我们去体验地震。好大的地震,玻璃碎了,门摇摆着,同学们躲在桌椅下,双手抱头,没事!据说,这样可以在5.5级的大地震中不受伤害呢!接着,老师又介绍了古代农家用具。
时光飞逝,参观结束了,同学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上海地质博物馆。此次出行,真是受益匪浅!
地震博物馆观后感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汶川县发生地震,那一刻,全国人民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颤。据民政部统计,截至13日7时,四川汶川县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共9219人死亡,倒塌房屋50余万间。 失去亲人的人在哭泣,失去家园的人在哭泣……中华民族,再一次在天灾中承受苦难。我们为不幸遇难的人哀悼!我们为困境中的老人、孩子、伤者和所有的人祈祷!除了悲痛,除了祝福,我们更应该关心伤者和活者的人:失散的孩子,你找到母亲了吗?孤苦的老人,您还在含泪凝视倒塌的家园吗?身陷困境中的人啊,千万别放弃希望,有爱心的人正在伸出援手!是的,在这一刻,除了哀伤,我们更应积极奉献出爱心。每当灾难降临,总有许多有责任感的企业,踊跃捐款捐物,他们的爱心融化了苦难,给困境中的人带去温暖和希望,我们永远记得那种超越金钱与利益的温情。一个有爱心的企业,一个肩负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能真正赢得尊敬,也才能做大做强。我注意到,在灾难援助中,我国企业曾有重外轻内倾向。在印度洋海啸灾难中,除了我国政府援助的5亿元,我国民间(主要是企业)也捐款近5亿元。这种超越国界的救助行动,感动了世界。但是,在随后国内发生的洪灾中,捐赠者却寥寥无几。同样身陷苦难中的同胞,却无法感受那种温情!同胞的生命,更值得我们珍惜,他们是我们的亲人啊!凡是多灾的地区,往往是贫困地区。他们因多灾而贫困,而承受各种苦难,他们又因贫穷更恐惧灾难。当我们的同胞在悲痛和无助中呻吟的时候,我们的企业更应该主动伸出援手,只有爱心,才能打破那种恶性的循环。尤其那些知名度很高的公司,尤其是那些公众非常熟悉的上市公司,不应该在灾难面前保持沉默。在上次雪灾中,我们曾经目睹那种冷血的沉默,一些牟取着暴利的企业,自始自终没有露面。他们拿出了亮丽的财务报表,却无情地丢弃了社会责任.爱心是照亮世界、驱走苦难的最强大力量。这次,当灾难降临,当神州大地在震颤中感受痛苦。我们呼吁所有的企业,积极奉献爱心,用对社会责任感的担当,塑造中国企业的崭新形象。同时,呼吁每一位同胞,力所能及,伸出援手。让我们用爱心,为灾区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让我们用爱心,感动上天,赐福给我们的同胞,让他们永享幸福与安宁!愿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永享太平!
参观北川地震遗址区观感征文1000
北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2010年9月1日至4日,我到绵阳市参加了四川省第五届博士专家论坛会。会中,绵阳市政府组织与会代表参观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受到重创的北川老县城和灾后重建的北川新县城。
9月3日,绵阳市,天气睛朗。一大早,参观用专车带着代表前往北川。车刚一开出住地九龙宾馆,从车载收音机便传出播音员亲切的欢迎语和对绵阳市灾后重建工作成效的介绍。用车载电台同步对参观者进行情况介绍,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听到,顿感十分新鲜。“5•12”特大地震中,绵阳是受灾最重、伤亡人数最多、重建任务最重的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山东、河北、辽宁、河南,以及内江、南充、达州、资阳等兄弟省市的对口援建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援下,经过两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基本实现了家家有房注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绵阳市纳入三年重建规划项目共7318个、总投资2266.3亿元。目前,已开工7235个、开工率98.9%,完工6071个、完工率82.9%。一边听着播音员的介绍,一边行进在辽安大道、山东大道上,一座座灾后重建的美丽新家园、新工厂令我目不暇接,使我深感举国之力的强大!
车临近山区,天空开始阴沉下来,下起了毛毛小雨,又迅速变成了倾盆大雨。随着窗外的雨声,我的心情也渐渐开始变得沉重……“5·12”北川地震灾后的惨景在脑海中游离。阴沉的天空、倾盆的大雨,也许是上苍对“5·12”北川地震的亡灵的追思吧!
由于前不久发生了泥石流,北川老县城再度被淹,车到北川老县城“三道拐”便停了下来。站在雨中,远眺北川县城废墟,只见山体滑坡、建筑倒塌、街道损坏,整幢整幢的楼房陷入地下,被大自然的威力深深震憾,记忆中的北川秀美景色踪影全无。据史籍记载,北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夏王朝的创立者、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唐代以前,县境就建有众多的大禹庙,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禹诞辰举行祭祀活动的民间习俗延续至今。县境至今仍保存着大量有关大禹的历史遗迹。集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已成为华夏子孙访古探幽的圣地。1991年落成于禹里(原县城治城)的仿古仿石建筑大禹纪念馆,已成为人们凭吊大禹功绩、缅怀大禹精神的重要场所。2003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北川羌族自治县。大禹治水闻名于世。如果大禹在天有灵,不知对地震后的降生之地将作如何感慨。
所幸地震后的北川县城将作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加以保护。我们参观的“三道拐”是基本完成的北川城遗址保护区适度开放的部分。据介绍,在北川地震遗址保护区内,将建设山体滑坡破坏景观区、泥石流景观遗址区、建筑倒塌废墟景观区、街道损坏展示景观区、重大伤亡遗址纪念景观区、老县城遗址景观区、滨河景观区等,向游人们展示地震事件形成的不同景观场景。在祝愿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早日建成的同时,我更希望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更多地是作为防灾、减灾,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科普教育基地。
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三道拐”返回,一出山区,雨便停了。一到新北川县城心情顿时好了起来。看到拔地而起的新北川县城,走进山东省援建的一幢6层的安置房一楼,有122平方米,4室一厅,一厨双卫,双阳台。每间都已安装好了水电气,铺好了地板砖,采光很好。客厅阳台和生活阳台,分别正对着户外的绿化带。小区内建有专门的雨水收集和污水处理系统。不由得感慨到“好漂亮的房子哟!”
由于已开学,我们只能站在新北川中学大门口观看。新北川中学很美,采用的外墙都是羌族风格的石块。看到美丽的新北川中学,我在为原北川中学在地震中遇难的学生祈祷的同时,我更多的是祝愿新北川中学的同学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发奋学习、学有所成、感恩社会、报答祖国和全国人民。
参观的行程安排很快结束了。但这次绵阳之行,使我对人的创造力和大自然的威力两种感受十分深刻──
一是从九院的两弹一星的功勋们的身上,我充分感受了人类巨大无比的创造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我国“两弹一星”功勋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彭桓武等院士专家经过50多年不懈奋斗,实现了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国防高新技术等一系列里程碑式的跨越发展,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奠定中国的大国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篇章。可以说,中国有今天的国际地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我国“两弹一星”功勋们功不可没。
二是从“5·12”北川大地震所造成的灾难中,我充分感受了大自然对人类的巨大无比的影响力。历史将永远记住,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那短短的三分钟,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致使六万余同胞遇难,三十余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无数家园瞬成废墟,无数亲人生离死别,无数孩子成为孤儿。灾难面前,生之脆弱,哀我同胞。
三是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巨大成就中,我充分感受了中华民族巨大无比的凝聚力。正如省委书记刘奇葆所讲,“5·12”汶川特大地震两年多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四川灾区人民崛起于危难、坚强奋进,用勤劳的双手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书写着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精彩篇章。目前,纳入国家重建总体规划的29704个项目已开工97%,已完成投资6600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70%。18个对口援建省市已确定援建项目3136个、援建资金751亿元,已到位援建资金502亿元。如果没有举国之力,仅凭四川的财力要重建美好新家园是根本办不到的。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观区、重大伤亡遗址纪念景观区、老县城遗址景观区、滨河景观区等,向游人们展示地震事件形成的不同景观场景。在祝愿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早日建成的同时,我更希望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更多地是作为防灾、减灾,尊重自然、热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