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知道的常识有哪些-父母什么都不知道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08) 黑客团队 81 2

目录介绍:

上了年纪的父母需要知道的生活常识有哪些?

对于父母而言,在年轻的时候精力都是放在子女身上,将子女养大成人,上了年纪之后就应该好好的享一享清福,好饱的保重自己的身体。而作为子女,也应该尽到孝顺父母的责任,并且担负起对父母身体健康的一些提醒的义务,对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尝试,比如说饮食要清淡、适度的运动、不要舍不得“浪费”、定期的进行身体体检等等。

1、饮食要清淡。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身体的各方面的机能都会出现衰退,身体的消化、吸收能力大不如前。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的饮食中不要吃太多的刺激性食物,不要吃太多的油腻食物,最好是饮食清淡一点,不要给自己的肠胃增加太多的负担。另外,就是要保证营养的全面均衡。

2、适度的运动。

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运动其实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身体免疫力低、抵抗力低的老年人群,日常生活一定要多加的注意进行适度的运动。是适度运动,千万不要进行一些高难度、过于剧烈的运动,容易造成对自身身体的损伤哦。

3、别舍不得“浪费”。

老一辈的人,对于节约的概念那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特别是对一些快要过期的食物,对一些有点烂了的水果,甚至是一些吃了很久的饭菜等等,总是不舍得倒掉、扔掉,为了不浪费就吃掉它们。但是,这种的习惯是很不好的,一些时间太长的食物可能存在对身体危害的风险,所以不该节约的不能节约,别因小失大!

4、定期的体检。

大部分的老年人,别说是体检了,就算是身体出现了一些小毛病,在他们看来熬一熬、抗一抗就过去了。他们认为去医院是不吉利的,也害怕浪费了时间浪费了金钱,所以就很容易造成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所以,定期的劝父母进行身体的检查,是对健康负责,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上了年纪的父母来说,日常最重要的就是健康,不仅他们自己需要做到日常一些常识,而且作为子女也应该多陪陪父母,多跟父母说一说健康的注意事项。

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有哪些父母还不知道的秘密?

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当中,总会有些自己的小秘密,有些秘密可能只能让好朋友知道,不能让自己的父母知道,这都是有原因的。当然,这也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小隐私,就比如说我们小时候经常写的日记,那就是我们不让人知道的秘密。那么,到现在你有没有哪些父母还不知道的秘密呢?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分析一下吧!

一、谈恋爱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早恋了,不过我不敢跟我的爸妈讲,如果和他们讲的话一定会拿衣架打我,并且叫我彻底和对方断绝关系。我到现在也没有和父母讲这个事情,因为我中考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一旦和他们说的话就会明白我成绩考差的原因,往事旧提让我很难受。

二、被人欺负

在我读高中那会,我在班上被几名同学欺负了,一般来说很多人会和老师讲或者和父母说,我却选择自己默默忍着,不想让父母担心,因为那时候父母赚钱很辛苦,我不想让他们为我而担心,他们已经很累了。长大以后,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就觉得那时候的我就已经长大了,懂得体会父母的感受。

三、辞职

还有就是之前一段时间我辞掉了一份工作,虽然那份工作还不错,但不是我想要的,我就偷偷瞒着父母,让他们以为我还在那个岗位,其实我早已经不在了。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不过我有信心找到一份跟之前一样好而且让我感兴趣的工作,不想让父母担心,毕竟他们早晚有一天会知道。

总的来说,有一些秘密不想让父母知道是有原因的,不过和父母之间最好坦诚相待,毕竟他们是最爱你的人。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第一次为人父母一定要知道哪些常识?

许多年轻人在第一次做父母之后会觉得十分的迷茫,不知道该准备些什么,甚至连相关的常识都不能了解。那么为了能更好的根据自身条件培养孩子,他们应该知道些什么呢?

有着一定的计划

当有了孩子之后,就意味着他们真正从一个青年而变成了一个需要对自己和家庭负责任的成年人,他们不能再像当初刚结婚时那样随意的挥霍,不顾及以后的日子,两个人凑合凑合就可以了。应该对孩子还有三个人之间进行一定的规划思考,对孩子在长大之后的深谋远虑,思考孩子在长大之后需要什么样的资金。甚至有些家长会为了孩子,在他出生之后就选择搬离到可以上好小学和初中的学区房当中。因此初为人父母的家长应该明白,他们要对孩子有一定的计划,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成长和教育。

教育思想的统一

同时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应该有着较为统一的思想,不要说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心里去做,反而导致孩子受到了不同的教育,最后迷失了方向。家长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应该决定两个人在家庭之中担当什么样的责任,可以一个人负责和孩子进行沟通,一个人则比较严厉的。这样能使孩子在遇到各种情况的时候,父母都有相应的方法进行解决,使孩子朝更加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自身的严格律己

在有了孩子之后,父母也应该清楚并且明白他们所一言一行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和目标,因此他们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一个有素质并且是人品过硬的人,不要使孩子从小受到了影响,在之后以后为人处事的时候,就像他们看到那样去对待别人,从而造成别人的鄙夷。家长在平时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态度和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相应的,孩子在更好的教育当中,也会这样的去对待别人,也会以更加合适和独特的方法处理问题。

爸妈不可不知道的育儿的基本知识都有哪些?

孩子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非常多的欢乐,但是很多新手爸爸妈妈也是非常的担忧。害怕自己没有什么经验,照顾不好自己的宝宝,其实有着非常的多的育儿知识,我们新手爸爸妈妈一定要知道。我们在宝宝生之前最好是做一些功课,这样在宝宝生下来之后也不至于太过慌乱。我们要知道宝宝6个月之前是不可以喂水的,小宝宝他们的肠胃体积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水喝多了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喝很少的母乳,这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爸妈不可不知道的

而我们的小宝宝在一岁之前尽量不要给他吃蜂蜜,很多宝妈们不知道这个事情。给宝宝吃了之后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蜂蜜它可能会被肉毒杆菌所污染,里面可能含有肉毒素。而一岁宝宝他们的肠道也是非常的脆弱的,非常容易中毒。很多宝妈们在生完宝宝会比较在意自己的身材,选择给宝宝喂奶粉,而我们喂奶粉也需要注意一些,我们需要先倒水再放奶。

育儿的基本知识

我们先加适量的温水,倒入奶瓶里面,再放入奶粉,这样它不容易结块。而宝宝他们在一岁之前也尽量不要让他喝牛奶,牛奶它里面蛋白质的比例和母乳是不一样的,它的矿物质比例也是非常的高。小宝宝喝了之后不容易消化吸收,会给宝宝的肾脏造成负担。而宝宝在6个月之后,很多的宝宝会选择给宝宝添加辅食。

都有哪些

我们给他添加第一口辅食的时候,应该吃一些含铁量高营养比较丰富的食物。比如猪肉泥或者是牛肉泥,我们可以把它做成泥状再给宝宝吃。而宝宝的饭菜需要给他单独做,不要和大人的饭菜一起混做,宝宝的口味儿都是非常的淡的,不适合放太多的盐和味精。我们平时给宝宝做饭,要注意培养他比较清淡的口味,这样就可以降低宝宝患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哪些医学常识,家长不知道会坑娃一辈子

排名预览:

01、双排牙 (6-7岁)

02、小儿疝气 (0-3岁)

03、不是所有的牙都会换(5-10岁)

04、捂热退烧(0-5岁)

05、牵拉肘(0-4)

06、 近视(5岁+)

07、睾丸扭转(任何年龄)

08、信百度/偏方(任何年龄)

09 、性早熟(8-10岁)

11 、增高药(10-18岁)

12 、乱喂氟哌酸(任何年龄)

约5000字,阅读时间11分钟

01

双排牙 (6-7岁)

双排牙是什么鬼?

挺惊悚的昂!

某幼儿园大班的一位老师说,班上有23个女生,一大半都去医院拔过牙,基本是长了“双排牙”。它也叫乳牙滞留。

近年,双排牙”已成了儿童口腔疾病的常见病之一,大概占儿童口腔疾病30%左右。

成因:人们生活越来越好,娃从小吃的太精细、一日三餐都没有可以咀嚼撕咬的,乳牙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导致咬合力小,对颌骨发育刺激不够,乳牙根难以吸收,就形成了乳牙滞留。本应萌出的恒牙,只能“推后”,在乳牙后排长出来。

牙齿不整齐最大的杀手就是它咯,矫牙的钱恐怕是省不了了昂!

措施:.换牙期的娃多吃粗粮,未经细致加工的食物,和硬质粗纤维食物,比如:豆类、甘蔗、玉米、花生、苹果等等。如果发现龋齿或双排牙,立刻就医。

牙科坑太多,以前写过两外两篇,敬请批阅:

02

小儿疝气 (0-3岁)

陈子杨Dr.outside 普外科住院医师

发现小孩肚子上长了个包,心想小事,自己揉一揉就进去了。

揉你妹!当天晚上娃就开始吐,拉稀,发烧,一进医院就推手术室了!

怎么肥事?

家长无知啊!

小儿腹股沟疝(疝气),在0~3岁很常见,男孩和女孩都会发生,男孩较多,右侧发病率约60%,左侧发病率约25%。

成因:出生时闭合的鞘状突没有闭合,腹股沟区较薄弱,而且小儿爱哭闹/大便干结/排便费力,就容易把腹内脏(小肠、结肠、阑尾、甚至卵巢及输卵管等)挤出到腹腔外,就出了一包块。

患儿安静下来,腹内压下降,大部分可以自行退回,但如果卡压太紧,突出的疝内容物不能自行回位,就叫嵌顿疝,出现嵌顿,一定要要到外科急诊!

措施:万万表自己乱来,一次毁终身!就算恢复好以后也不好用了。

03

不是所有的牙都会换(5-10岁)

口腔科邓医生

又一个牙坑。(牙坑真多)

有些家长不关心乳牙健康,心想反正都会换。殊不知:有的牙一辈子只长一次!

乳牙有20颗,恒牙有28~32颗,也就是说,只有20颗乳牙是会更换的,长在后面的8~12颗牙齿是不会更换的(都是重要的咀嚼牙),一辈子只长一次!

将牙分为上下左右四个象限,每个象限只有5颗牙齿会更换,从第六颗开始,长出来就不会再更换了!!!!!

很多家长在孩子六龄齿龋坏掉以后不管不顾,等着换牙,直到牙齿已经烂到不行才到医院来问为什么孩子的乳牙还没换。

Sorry!你娃从此少了一/几颗重要的咀嚼功能牙,永远也不会再换了。

措施:因六龄齿萌出时不伴随乳牙脱落,且是磨牙中萌出最早的,易被忽视。所以请大家注意伺候好这些小祖宗!

04

捂热退烧(0-5岁)

丁香医生

婴幼儿时期的娃,发烧不要通过捂汗来退烧。严重的捂热综合征会导致娃中枢神经永久性伤害,遗留继发性癫痫、脑瘫、失明、失语、低智商等等等。

捂汗退烧是对抗发热的一项传统,是对抗发热最廉价、有效的方式。然它本末倒置了出汗和发热的关系。

发热是成因是什么?以感染导致的发热为例:大部分情况下,一个人身体内的病原体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免疫系统消灭;但是一旦遇到免疫力不足,或病原太强大的时候,身体就得激发起更强大的力量来对抗——于是需要更高的体温。在经过寒战期-高热期-退热期三个阶段后,如果免疫系统胜利,体温便会下降,人面色潮红,浑身出汗。

所以人体发热的过程实际是免疫系统和病原体作战的过程;

出汗是退热的结果,不是原因;

汗是散热的结果,而不是捂出来的。

也就是说:不是你捂出了汗,热就退了,而恰恰是你退热了,才出汗。

娃体温调节中枢功不健全,对温度适应性较差,强行捂热,耗氧量增加,会出现缺氧等情况。发现不对送院时,娃已经出现各种代谢紊乱和功能衰竭的情况而无力回天。

所以别再捂了!

05

牵拉肘(0-4岁)

骨科医生

值骨科急诊班的时候,常有父母或者爷奶拖着娃看急诊,娃抱着胳膊肘痛哭不止,鼻涕泡吹老大,家长一脸焦(meng)急(bi):"我就是拉着他上个楼梯/拽了他一把/提溜了一下/穿了个毛衣……他就这么哭半天?“

给你弄脱臼了呗!

先说一下肘关节的解剖。我们的肘关节长这样:

通常我们说的上臂是指肱骨(蓝色箭头),前臂或者叫小臂包括两根骨头——尺骨(紫色箭头)和桡骨(绿色箭头),红色箭头指的是桡骨环状韧带,它像漏斗一样紧紧包裹住桡骨头(下图黑色箭头),防止桡骨小头脱出。

成年人的骨骼发育完善、韧带结实紧密,造就了强大的肘关节,足以负担我们全身的重量。但是——4岁以下的幼儿,桡骨头发育未全,环状韧带不够强劲,手臂伸直+被强力牵拉扭转时,环状韧带无力hold住发育不全的桡骨,于是——韧带撕裂、桡骨小头脱位——就像这样(黑色箭头)

所以这病有个医学专有名词“牵拉肘”——都是家里人坑的。

还有各种作死:

而且还有可能遗留后遗症(习惯性脱臼)、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措施:在拉孩子的时候,要拉他的上臂;平时走路牵手,注意保持孩子的肘关节是弯曲的;一岁左右的宝宝学走路时,家长最好把两手放在他的腋窝下。

06

处理近视(5岁+)

刘东东 (眼科医生)

很小我就近视,爸妈各种纠正坐姿,调整光源,操碎了心全没用。

最后配了副眼镜500度,发现带久了会脑袋发胀,走路有点飘,现在想来一定是度数没配对,但怕老妈,忍着不说,这也是我后来视力急剧下降的原因之一。

我妈本意是怕我近视加深,想我注意用眼什么的,就恶狠狠地吓唬我:“你要是度数再涨我要你好看”(无知太可怕)。

小孩想问题很简单,我就怕骂,看不清也不敢说,眯着眼睛用力去看,这对眼睛伤害非常大。

高一丢了眼镜,我妈狠狠骂了我一顿。其实应该感谢这副眼镜的消失,如果我一直戴着它,现在可能变瞎子吧。

去医院检查,不得了,度数到了900多!验光师都不乐意给我验。

后来自己学了眼科才知道,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是很正常的现象,家长要做的应该是带孩子——定期检查视力,调整眼镜度数,让孩子能够毫不费力地看清,这才是遏制近视的正确办法。一味地责备孩子,孩子看不清都不敢告诉父母,只会让近视飞速加深。

07

睾丸扭转(任何年龄)

作者:孤剑 (骨科医生)

转泌尿外科遇后到的——一高中生,早晨起来蛋疼,他爸觉得没事,还买消炎药给他吃(无知太可怕)。

过了一天,蛋疼依旧,来医院,结果是——睾丸扭转,就是说为睾丸供血的血管拧成麻花了。扭转720度,血管转了两圈,睾丸全黑了。。。折腾好久没救,最后只好切掉。

别人都是坑爹,他是被爹坑。

08

信百度/偏方(任何年龄)

作者:贝贝

儿子五岁的时候,睡觉前喊耳朵疼,里面有黄色的异物,用小夹子,失败。喊痛,想起网上有方法介绍,耳朵进了虫子可以滴点水进去,虫子淹死了就出来……

挣扎了半天,最后我没有照做。

大半夜上医院。冬天夜里两点!耳鼻喉急诊,医生说取物过程可能伤耳膜,我要我签同意……娃爸还在外地,TMD忐忑啊!杀猪似的半天,最后终于取出来是一颗黄豆!!!

太庆幸没往他耳里滴水!要是黄豆泡发了就完了!我差点脑残害儿子耳膜破裂!

我Bing总结:网上信息,包括小技巧,偏方不能全信!很多就是博取眼球的!魏则西挂得还不够冤吗?

医生也会google百度,但是人家医学人猿,查阅资料的来源,和我们非医学人猿,是很不一样的嗷!我Bing偷瞄老公看的网站,都有时一句都看不懂。所以,普通人想掌握医学基础知识,相当不易。

不过也不是只能被坑的昂。可以这么做:

网上搜索时注意文章来源,可信度排名:医学学术(如医学会,缺点不好懂)医学专业媒体(如丁香医生)亲子媒体官方信息妈妈媒体论坛留言。小病上春雨医生问医生意见,下载用药助手和丁香医生APP,遇到不确定的一定要去大医院,不要怕麻烦。

PS:有个医生闺蜜,很实用的!

09

性早熟(8-10岁)

万金油

现在的孩子发育越来越早了,青春期越来越提前了。

以前女生上了初中才来例假,现在有的孩子四年级就开始初潮。北京市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女孩乳房开始发育的平均年龄为9.5岁。

中国学生的青春期已经由过去的12岁左右提前至10岁左右。

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发育的异常性疾病。

性早熟有什么危害?第一是影响身高。

为什么?因为性早熟会让骨垢线提前闭合,无法继续长高。

骨垢线是骨骺与干骺端之间的软骨,在幼儿的x光片上表现为一条较宽的透光带,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短,当骨骺与干骺端的软骨完全骨化后,就形成一条紧密的缝,此时骨骺线完全闭合,骨骼停止生长。

骨骺线是骨骺板的截面影像。长骨干骺端与骨骺之间有一盘状软骨结构,称为骺板。骨骺板本身是一层软骨。是软骨的一种,不同于一般的终身不骨化的软骨(比如耳朵,鼻子上的软骨),而是随着生长逐渐骨化的软骨。在长高的时候,骨骺板虽然在逐渐骨化,但是本身并不变少(薄),从而保证我们长骨的生长,当青春期开始发育一段时间后,随着性激素的分泌,骨骺逐渐骨化后没有继续生长,全部骨化完,也就不再有生长的空间和原料了。

除了身高,性早熟还有很多其他危害。

1)增加成年后患癌症风险:美国研究发现,性早熟的女孩,成年后患乳腺癌和子宫癌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2)可能造成性行为提前:身体接近大人,心智还是娃,阅历不够、自控力差,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堕胎/成为“未成年父母”,自毁一生。

所以,家长要关注娃的发育情况,一旦发现:

女孩提前出现乳房、乳头、乳晕增大、乳核形成、色素沉着,阴毛、腋毛长出等,男孩提前出现睾丸、阴茎、阴囊增大、色素加深,阴毛、腋毛、胡须、喉结出现等,就应该立刻就医,以免贻误时机。

等到男孩开始遗精、女孩初潮,治疗效果就很差了。

11

增高药(10-18岁)

万金油

一高遮百丑,一矮毁所有,家长都指望娃长高。然而就在很多家长「揠苗助长」的帮助下,乱补了一通增高剂后,终于···

·长不高了。

目前市面上没有疗效确定的增高药物,也没有真正具有增高作用的保健食品,某些宣称具有”增高作用“的产品里头,多数都非法添加了雌激素,导致性早熟,暂时性身高暴涨,但以后嘛,上面的回答已经说过了。

真担心娃长不高,不要着急喂药,应该咨询矮小症专科医生。

12

乱喂氟哌酸(全部年龄)

王藐(医生)

“腹泻神器”氟哌酸,学名叫诺氟沙星,是一种喹诺酮类抗生素。但是孩子拉肚子也不要乱喂,不然他/她长大以后,身高可能会受影响噢。

而这一类抗生素,动物实验中证明会影响幼龄动物的软骨发育,甚至软骨损伤。

虽然没有人体试验数据支持,但美国药监局FDA和中国食药监局CFDA 都认为儿童不宜使用此药。

FDA 是不推荐 14岁以下儿童使用

CFDA 是18 岁以下儿童禁用

如果有诺氟沙星,可以看看说明书。

当然,对于禁用还是慎用,临床有争议。毕竟诺氟沙星广谱又好用,真逼急了还是得喂呀。

但不管怎样,孩子一拉肚子就来两粒,是绝对不能的。

一个赤果果但可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现实是,我身边那些个子不高的朋友,问起来,果然很多小时候都有“一拉肚子就被父母喂氟哌酸”的经历。

另外,这类药还有光毒性,吃完药去太阳底下晒一晒,可能会引起皮疹水疱,真是个矫情的货啊。

总结

我Bing觉得”感冒得治“,”抗生素能医百病“,”吊瓶能治百病“等都是很常见的坑娃误区。不过说过很多次啦,今天不想再提。。。(而且有人听了还不乐意,哼!)

列表如有不足欢迎补充啦!如有喵误欢迎纠正~o( =∩ω∩= )m。

12个姿势点知道一个得1分,你有多少分?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08 17:04:09 回复

    精。我们平时给宝宝做饭,要注意培养他比较清淡的口味,这样就可以降低宝宝患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哪些医学常识,家长不知道会坑娃一辈子排名预览:01、双排牙 (6-7岁)02

    1
  • 访客 2022-07-08 09:41:37 回复

    的健康造成影响,蜂蜜它可能会被肉毒杆菌所污染,里面可能含有肉毒素。而一岁宝宝他们的肠道也是非常的脆弱的,非常容易中毒。很多宝妈们在生完宝宝会比较在意自己的身材,选择给宝宝喂奶粉,而我们喂奶粉也需要注意一些,我们需要先倒水再放奶。育儿的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