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地震发生时声音很响它从哪里来的
地声,是地震时地下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多伴随地震出现,主要表现为:狂风怒吼声或山洪咆哮声,兵戈砰湃声,马达轰鸣声,响雷声或闷雷声,大树折断的“咔嚓”声或履带拖拉机、坦克开动时的吼叫声,撕布声等等。地震、山崩时有液体或气体从地壳内冲出或爆炸,在地内运移等等都可造成发声现象。由于声源介质、能量、传播介质、距离,人的经历,精神状态各不相同,再加上不同地形地物的反射折射等等,人们描述地声时自然就千奇百怪,各具特色了。
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掌握地声知识对于紧急避险防灾好处很多。
地震所发出的是次声波,平常人是听不到的,只有某些动物能听到,例如大象。地震次声波,频率多集中在1~10HZ,能量强大,传播远,人耳听不到,是造成地震破坏的主要物理量。次声的频率与人体器官的固有频率相近(人体各器官的固有频率为3~17Hz,头部的固有频率为8 ~12Hz,腹部内脏的的固有频率为4~6Hz),当次声波作用于人体时,人体器官容易发生共振,引起人体功能失调或损坏,血压升高,全身不适;头脑的平衡功能亦会遭到破坏,人因此会产生旋转感、恶心难受。许多住在高层建筑上的人在有暴风时会感到头晕恶心,这就是次声波作怪的缘故。如果次声波的功率很强,人体受其影响后,便会呕吐不止、呼吸困难、肌肉痉挛、神经错乱、失去知觉,甚至内脏血管破裂而丧命。
大量的相关研究表明,动物临震前的行为异常,与它们能感受次声波有重要的关系。
这儿有一个动物“地震预报员”的成功案例:1975年2月,中国海城的动物观察员报告市政官员说,大量的蛇和蚯蚓纷纷在寒冷的冬季逃离温暖的冬眠洞穴,政府立即采取行动,下令大规模撤离居民。几个小时之后,一场大地震夷平了这座城市,但数千人得以幸存。 在地震多发地带,与野生动物接触少的城镇,放置或埋置大量的用次声波监测仪,可以在震前起到预警作用,有可能极大地减少人员伤亡。 地震次声波探测设备,原理简单,成本极其低廉(售价可控制在数百元以内),作用大,完全可以装备到千家万户,成为地震多发区的“次声电子耳”、“电子蛤蟆”,成为地震多发区的“新家电”。
地震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巨响??声音是哪发出的?
那声响有直接跟间接之分
1)
直接的
是地壳的断裂跟裂层的摩擦
但由于地震一般发生在深层还有海洋等,所以一般这声音很难听到
2)间接的
例如:海啸的声音
地表面破坏的声音
还有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声音
地震时听得到爆炸一样的声音是什么原因
地声 (earthquake sound ) 地震发生时,一小部分地震波能量传入空气变成声波而形成的声音。在基岩露出地表和表土层很薄的靠山地区,容易听到地声。听到地声的时间一般在感到地面振动之前,也有的在感到地面振动之后。
文献中记载人耳听到的地声,有的似雷声、炮声、撕布声,有的似拖拉机声、风声等。仪器记录的地声大多出现在震前数分钟至数小时内 。 实验表明,在应力达到岩石破裂强度的一半时 , 声发射信号显著增加,当微破裂进一步发展时,声发射频率由高频向低频变化,因而有可能被仪器和人耳接收。由于地声多在临震前出现,有可能对临震预报和自救有意义。
地声之神秘来自于对地震认知的不足,现在地震学家认为它与地震孕育的特殊过程有关。因为地层岩体内部存在大量微裂隙、密集节理和高空隙结构,这些结构随震前地应力的不断加大,除弱化部位发生变形孕育成地震外,一部分能量会以声发射的方式释放。
在生活常识中,当我们手握一根柴棒两端要将它折断时,棒会受力而弯曲,同时还有咯咯声。这个声音不仅来源于即将断裂的部位,而还来自整个棒内的随机部位,声音也出自棒的结构薄弱处的微破裂,同时还可感到微弱振动。随着力的增加,声音也愈频出现而且愈强,最后微破裂快速集中到要断的部位,棒终于断裂。这一过程也就相当于地震时“先听到声,后地动”的情景。
地声既然是声音,当然可以用声强和声调来对它进行描述。声强以分贝来表示,听觉灵敏的人可听到零分贝的声音,所谓零分贝定义就是指声音的能量可使一个空气分子移动十亿分之一厘米的距离。以此为基础,比它强10倍的为20分贝、100倍的为40分贝……。声调以频率表示,是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振动次数,单位是赫兹,如10赫兹就是1秒钟内声源振动10次。频率越高,声调越尖亢,频率越低,音调越沉闷。
地震时原生的声发射具有很高的频率,但高频声波极易损耗,经多次反射后,回响的声音仅剩低频部份音调变得很低,其优势频段大多落在人和动物的听觉低频域范围内,有的甚至还落在低频域以外。由于人的听力频率低限是20赫兹以上,低于此限就称为次声波,人是无法听到次声波的,因而无法听到地声的全部,但有的动物可以,例如狗的听域低限就是12赫兹。人耳对次声波虽然无感,但内脏器官却可感受到其影响,如有人震前身体无故不适,原因即在此。
有关地声的强度的报道很少,因为难以候到。只有唐山大地震后的一次小余震时测到过。在震中附近的水井中,地声可高达到80分贝。对地声的声调开展测定较多。现在知道,地声多半集中在5--70赫兹左右的频段上。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这就是次声波作怪的缘故。如果次声波的功率很强,人体受其影响后,便会呕吐不止、呼吸困难、肌肉痉挛、神经错乱、失去知觉,甚至内脏血管破裂而丧命。 大量的相关研究表明,动物临震前的行为异常,与它们能感受次声波有重要的关系。 这儿有一个动
模撤离居民。几个小时之后,一场大地震夷平了这座城市,但数千人得以幸存。 在地震多发地带,与野生动物接触少的城镇,放置或埋置大量的用次声波监测仪,可以在震前起到预警作用,有可能极大地减少人员伤亡。 地震次声波探测设备,原理简单,成本极其低廉(售价可控制在数百元
功案例:1975年2月,中国海城的动物观察员报告市政官员说,大量的蛇和蚯蚓纷纷在寒冷的冬季逃离温暖的冬眠洞穴,政府立即采取行动,下令大规模撤离居民。几个小时之后,一场大地震夷平了这座城市,但数千人得以幸存。 在地震多发地带,与野生动物接触少的城镇,放置或埋置大量的用次声波监测仪,可以在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