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幸存师生地震日记-北川小学地震死亡学生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08) 黑客业务 83 5

目录介绍:

5.12北川大地震作文(5oo字)

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那一刻,山崩地裂,无数人在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失去了家园、亲人。从电视和报纸上,我也得知许多与我一样正在学校教室中准备上课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他们在地震发生时,由于来不及逃生,被永远地埋在了废墟中,失去了如花的生命。消息传来,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为灾区人民伸出援手,有的捐款捐物,有的无偿献血,有的还亲自奔赴灾区参加救援。大家都在尽力为灾区人民奉献一片爱心。

在我们学校,也开展了悼念和赈灾活动。2008年5月19日至5月21日,是全国哀悼日,学校操场上那面国旗也悄然降下半旗。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全校师生为灾区死难人民默哀三分钟。我们学校还开展了捐款活动。在老师的号召下,同学们纷纷将自己平时积攒下来的零花钱带到了学校。在班级里,同学们踊跃地将捐款交到了老师手中,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钱虽然不多,但每一分都代表了班上同学对灾区人民的爱心。在学校举行的捐款仪式上,全校同学肃立在操场上,各个班级都派出代表走上捐款台,庄严地将凝聚着同学们爱心的捐款投到捐款箱中。

这一刻,我相信灾区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一定能够从灾难中站起来,重建美好的家园。

关于512大地震的作文

老师,您折断的翅膀在哪里?--献给汶川地震灾区英雄教师 这是令人震撼的悲壮场面。 当救援人员挖开废墟时,老师,您跪仆在地伸开双臂,像一双安全温暖的翅膀,护在学生们身上。他们活了下来,您却走了。救援人员含泪将您已经僵硬的双臂锯掉,才将孩子们救出。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老师,死亡来临时,您把生的希望无私地留给学生。当学生们重新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您却成为折翼天使,在五月的天空悲怆坠落。 ——老师,您折断的翅膀在哪里? ——空旷的废墟长长哽咽:他张开的天使之翼,将生命传递给身下的学生,最终悄然折断,像永不磨灭的印记,烙在我们民族的记忆深处。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一刹那,山崩地裂,日月无光。当巨大的混凝土楼板、横梁和墙体无情地砸向正在上课的师生,教师们采用了一种共同的姿势:伸开双臂护住学生。这种像天使一样展开翅膀、用血肉之躯为学生隔开死亡的姿势,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 永恒定格:——谭千秋,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导主任,张开双臂趴在桌上,他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深凹下去,但身下护着的学生却安然无恙。 ——张米亚,汶川县映秀镇小学老师,跪仆在废墟中,双臂紧紧搂着两个依然存活的学生,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 ——汤鸿,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老师,两只胳膊下各夹着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个。她的身体早已冰冷,但被她护住的几个孩子幸运地活了下来。 ——杜正香,平武县南坝小学老师,她趴在塌下的一根横梁下的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一手拉着一个孩子,胸前还护着3个孩子。 走过汶川、北川、青川,走过什邡、绵竹、彭州等极重灾区,这样的教师太多,这样的英雄太多。人们汇流成河的每一颗晶莹泪水里,都闪耀着一位教师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和感动。 教师,这些像辛勤的蜜蜂一样生活清苦、工作勤奋的平凡群体,是什么让他们在这样的危急关头,迸发出如此伟大的力量? 是师德,师德在危难时刻迸射出夺人心魄的灿烂光芒! ——老师,您折断的翅膀在哪里? ——蓝色的帐篷风中作响:它在这里,它已化作千万名劫后余生的教师的言语,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抚慰。 这些痛失亲人的老师,忍住巨大悲恸,轻轻拭去学生们脸颊的泪水。而他们自己汇成江河的血泪,却只能在心底无声奔流。这个世界上,是否还有比这丧失至亲、家破人亡更令人悲恸的事?是否还有比把这一切悲恸埋在心底、转而用微笑安慰别人更坚强的人? 德阳市东汽中学校长周德祥,在灾难中痛失爱妻和爱女,肝胆俱裂,灾后仍然没日没夜地坚持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安置无家可归的学生,安抚受伤人员,慰问遇难者家属。 都江堰聚源小学的老师们,和志愿者一起,通过做一些游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 汶川、北川、彭州、绵竹……在每个重灾区,安置学生的帐篷里,随处可见老师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对学生们嘘寒问暖,安慰说:“人在,一切都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德阳东汽中学的学生蒋琳劫后余生,大地震已经震碎了她对人生的希冀,但老师们对她的关怀和帮助,使她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她在日记中写道: “来到德阳三中以后,我们这些幸存的东汽学生在这个学校老师的帮助下,身心得到一些恢复。我对生活又多了一点信心,那被大地震震得死去的对生活的追求,在心中又有了气若游丝的飘移。” 几乎每位老师心底,都有一道汩汩流血的伤口。他们却强忍着悲恸,鼓励受伤的学生笑对人生和未来。这需要何等的坚强和勇敢!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坚韧和顽强,智慧和勇敢! 大智大勇的背后,是大爱。他们对学生的挚爱、对祖国教育事业的热爱,超越了人世间一切的悲怆和痛苦,在天地之间与历史长河中,书写下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 ——老师,您折断的翅膀在哪里? ——板房教室前,鲜红国旗在风中猎猎作答:它在复课学生的琅琅书声中,在板房教室中闪动的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里。 千百年来,每次劫难都不能摧毁这片土地。生命就像顽强的种子,在巉岩峭壁的缝隙间、干涸荒寂的角落里,一有机会就向整个世界传达绿色的信息。不屈的师魂,穿过万古沧桑的长江黄河,越过混沌亿年的珠峰昆仑,在我们的血液里呐喊。 复课!复课!人在,一切都在。只要教育在继续前进,我们民族仍然前途光明! 灾后短短几天时间内,在大地震中戛然中断的读书声,在一顶顶帐篷里重新顽强地响起。 震后第二天,重灾区都江堰向峨乡海虹小学的简易帐篷里,令人欣喜地传出琅琅读书声,这是重灾区第一所复课的学校。这个学校4名老师垫资几千元,支起两口铁锅、3顶帐篷,办起了灾后“学习班”。 5月19日,绵阳市长虹培训中心,北川中学幸存的1500多名师生在帐篷和板房教室里异地复课了。当再次看到熟悉的北川中学牌匾高高竖立时,师生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个个泪流满面。 复课,复课,一切为了复课!在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废墟约100米外,记者看到一面“共产党员救灾队”的旗帜,学校的十余名教师,在余震不断、山体滑坡、泥石流和疫情考验下,拖着疲倦的身躯坚强地战斗着。他们心中共存一个最大的愿望:让学生尽快回到课堂! 在重灾区德阳市黄许职业中专,除2幢楼加固后能用外,其余校舍都成了危房。黄许职业中专分批复课,分3个阶段进行。“这样的分时段复课,用残存的24间教室完成全校学生的复学复课,可以说是完成了一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校长汪朝金感慨地说。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凝聚人心的学校。工人、农民,城市、乡村,老人、孩子……都尽力捐款捐物,支持灾区学校重建,帮助灾区学生复课。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独特的教室。林间空隙里、学校操场上,新搭起的帐篷和简易板房,是学生们上课的场所。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令人感动的课堂。不少老师拖着残病之躯、缠着白色绷带,坚持给学生上课。有的地方教师不够,一些高年级学生就主动站出来,给弟弟妹妹们上课。 许多老师被埋在废墟下没有哭,但在复课这一刻,他们流泪了。北川中学一位教师说:“学生们能像往常那样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这是我们当老师的最大心愿。” 老师们的心愿就这么朴实而深情。他们就像坚韧不屈的竹子,为了祖国的下一代,竹子砍了,还有竹根,只要春风一来,漫山遍野映衬一片蓝天的,依然是平凡而伟大、朴素而坚韧的竹海。

一篇日记关于5.12汶川地震两周年的200字

《震不垮的爱》

一个全世界人民都不会忘记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震降临到四川。那一刻,多少人在瞬间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多少人在瞬间被埋入了废墟,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在瞬间支离破碎……

面对这场灾难,我们中国并没有畏惧,也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从容不迫地去面对。

地震发生不久,部队官兵立刻行动起来,向灾区进发。道路不通的,官兵们就徒步强行。所有的官兵们都写下了遗书,这不正是他们不把灾民解救出来不罢休的誓言吗?这不正是他们血浓于水的同胞的爱吗?!

温总理和胡书记全都放下了手头的工作,来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鼓励搜救人员,安慰受灾群众“我现在什么也不关心,只关心我的十万人民。”这是他们的呼喊。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也纷纷戴上了绿丝带,为灾区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这是他们面对镜头所发出的豪言;外国友人也帮着抬起了担架,面对记者,他们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我爱中国,我要为她做些什么。”……看,连领袖,外国友人都献出了爱,我们又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地震期间,感人的故事数不胜数,可有几件事却令我无法忘记:当消防队员掀起水泥板时,眼前一幕却让他们愣住了:一位母亲双腿跪地,双手撑地,她的身下,是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可是这位母亲却永远停止了呼吸。队员们从孩子身上找到了一个手机,上面是这位妈妈编写的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下来,请记住,妈妈永远都爱着你。看着短信,消防队员们无不动容。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最伟大的。这句话在这位母亲身上充分展现了出来。此刻,这位妈妈身上闪耀着光芒,闪耀着母爱的光芒!

在一所中学中,搜救官兵看到了一个神圣而又令人动容的场景:一位老师双手紧紧护着两名学生,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可是,这只雄鹰却再也飞不起来了,但两个学生还活着。由于老师的双手已经僵硬,官兵们只好含泪将他的手锯了下来……是什么力量使们不顾身的安危?是什么力量使他放弃了生的希望?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宁愿死也要守护自己的学生?是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穿越生死的爱!

最近,国家确定了全球哀悼日,所有人都在5月19日至21日14时28分默默哀悼,为灾区人民祈福,为死去的亡灵默哀。这不正是人民的爱吗?这是纯洁的爱,是不需要任何修饰的爱,是震不垮的爱!

在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全国人民都行动了起来,积极捐款,献血,为灾区人民尽出了自己的力量。面对灾难,我们又一次向全球展现出了我们中华的丰采,展现了我们中华人民震不垮的爱!

512汶川大地震4年级作文

19:5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大地震。据四川省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最新进展情况通报,截止5月13日下午16点,四川省内灾情为:死亡已超过12000人,受伤26206人,被埋9404人,损害房屋346万间。

从昨日到今日,时间一点一点的消逝,每一分钟,都有着不少灾区人民因抢救官兵与医生的资源不够,而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在网上,最新的消息和图片以及视频不断传来,而其中一则视频,更让我难以忘怀:视频的第一画面,是一座已经坍塌的楼房,这个地方曾经是一座美丽的校园。在坍塌的瓦砾堆中,一张稚嫩的小脸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个一二年级左右的小女孩。经过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的脸由于过度饥饿和缺氧,原本红润的小脸已经变成了黑黄黑黄了。在她的脸上,依稀可以看见哭过的泪痕,还有那淡淡的绝望。小女孩的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可是在视频中却听不到她的声音,想来小女孩在被废墟掩埋时曾经哭喊、求救,嗓子已经变哑了。看到这个小女孩,我心中很是感慨。四川的大地震,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民围困在废墟中。他们和这位小女孩一样,在瓦砾堆之中无法自救,如果官兵不及时抢救他们,这些人民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受到死神的压迫。这时,只听一阵大喊:“这里有人!”一群官兵奔跑而来,激动地实施抢救工作。小女孩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喜悦,大声叫着:“快来救我!”一位官兵低下头,对小女孩说道:“小妹妹,我们正在救你。你不要讲话,好好待着,耐心等我们!”小女孩听话地不讲话了,眼巴巴地看着官兵们。由于小女孩在废墟的里层,如果动用一些抢救的机器,可能会使废墟再度坍塌,危机小女孩的生命。不能动用机器,官兵们就围成一个圈,趴下来用手来刨着瓦砾。此时已是凌晨一点,这些官兵们已抢救了多个坍塌地点,早已累的不行了。可是,只要自己松懈一秒,那么困在废墟下的人民就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危险!为了受灾人民,自己苦点、累点,根本不算什么。官兵们就是秉着“早进一秒就可能多救一人”的信念,不间断地抢救着受灾人民。这时,小女孩周围的瓦砾终于被官兵们清理完了,小女孩成功地被解救了出来。

四川7.8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已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中国空军今天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空运六千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区的抗震救灾任务。民政部也紧急调拨2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其他救灾物资正在调集运输中。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2.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作文:让我们为所有死难者默哀

5月13日上午,笔者在课堂上提议同学们全体起立为四川地震中的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并祈愿天佑我中华。下课后,有名同学告诉笔者说:他开始听到地震的消息时,只是感到震惊,而这次起立默哀,则使他感到了悲痛,甚至都要流泪了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起立默哀。

《礼记》说:“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面对死难者,内心的同情和哀悼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通过一些礼仪形式表达出来,以便给那些灾难中的人们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此外,哀悼礼仪不仅可以提升悲伤的氛围,而且还可以感染民众,并净化自己的心灵。此外,它还告诉活着的人们:我们仅仅是灾难的幸存者,而在此后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中,我们也有可能无法幸免于难!

毫无疑问,灾难发生后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抢险救灾。但直接参与抢险救灾的人毕竟是少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默哀和纪念以及捐助活动可能是最好的参与方式。面对四川地震灾难,到目前为止,与网络上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和社会上如火如荼的捐助活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似乎还没有看到或听说什么像样的哀悼活动和纪念仪式。这与中国素有的文明大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有些不符。在这里,其他一些国家面对灾难时的做法,或许对我们会有些启迪。

重大灾难远远超出地区政府及其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灾害救助能力,所以国家必然成为人们的主心骨和救护神。此时,国旗往往成为联系民众和国家的情感纽带。“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几乎家家挂起国旗、人人紧握国旗。与此同时,全美不但接连几天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而且此后每年的9月11日,也会降半旗以示纪念。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全美同样是降半旗哀悼。形式虽然简单,但“我与美国同在,美国与我同在”的精神蕴含却不容小觑。

事实上,举国降半旗哀悼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已经成为国际惯例。比如,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下令全俄,为别斯兰市劫持人质事件和车臣飞机失事中的遇难者降半旗致哀;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中,东南亚各国几乎无不为死难者降半旗。值得注意的是,为其他国家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降半旗,还有可能演化为一种国际交往礼仪。比如,在东南亚海啸灾难时,美国以及不少欧洲国家,就曾为死难者降半旗。

当然,更多的哀悼仪式和纪念活动是由民众自发组织的。2002年9月11日,宾夕法尼亚州的数千名民众自发聚集在尚克斯维尔的一片野地上,纪念“9·11”事件一周年。年仅11岁的穆利亚尔波尔扎主持了纪念仪式,她说:“人们可以通过小的方式来行帮助人类的善举。即使是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微笑或一次挥手,祈祷或者为我们所爱的人默哀,这都会让人们感到欣慰,纪念我们永难忘怀的爱人。”

是的,小小的哀悼活动或纪念仪式,不仅是普通民众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最能表达同胞之情和哀悼之意的好方式。希望汶川情况查实之后,政府能通令全国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为死难者默哀,并告诉仍在灾难中煎熬的人们:无论有多么大的苦难和艰险,我们都会与你在一起!

汶川地震作文:512地震当天

512令人刻骨铭心的日子,让人永远难忘!

5月12日下午两点多,我吃过午饭,来到学校,第一节是微机课,我和几个同学觉得机房太闷了,于是就呆在教室里玩,我们教师在三楼,我和我的好朋友透过窗子看见两个老师慌慌张张的跑下楼去,我们站在靠桌子的窗台上,突然我感觉到楼房在晃,我们拉着手就往楼下跑,楼梯上的人都非常多,大家慌慌张张的,当时我完全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我以为是我们学校旁边在拆房影响到了我们的教学楼,正在这时,突然有一个人说:“地震啦,地震啦!”这把我吓了一大跳,飞奔下了楼,老师,校长镇定自若的指挥我们向操场跑去。

许多同学们都哭了,有些是害怕的泪水,也有紧张的泪水,也有担心家人的泪水。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许多同学的家长都来校接他们的孩子了,每来一个家长,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说:“阿姨(叔叔)把您的手机借我用一下,给我家长打个电话,好吗?”而每次打电话又是打不通。 ,你也可以投稿

过了20多分钟我妈妈来接我了,回家的路两旁蹲满了人。妈妈说:“我们家在6楼,我再看电视沙发晃得厉害,才意识到是地震了,不敢下楼!”

我们给爸爸打了个电话,爸爸说马上就回来了,过了多长时间爸爸骑着摩托车回来了,爸爸对我和妈妈讲述着他当时的情景,“我刚进教室,同学们刚喊起立,就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楼在摆,我就加同学们赶紧往下跑。

有一个人说,这次地震震中在四川广元,我们这里只是余震。

这时,人们恐慌的心才稍稍平静了下来,不知有多少无辜的人遭遇不幸,我们在心中为他们祈祷着。

四川的地震让人揪心,让人感到无助。到处是一片瓦砾,到处是恐慌的人群,到处是让人无法忍心看到的场面。遗体排在那里,让人心痛。在天灾面前我们人类是多么的渺小,突然感到人就和蚂蚁一样,死亡的人数不断上升快让人窒息。也许就在刚才,他们还上课、上班,他们还在田地里耕作……可在天崩地裂之后,就是无声无息。

这些天,我一直牵挂着灾区的报道。我不敢看,但是我又忍不住去看。

网页、报纸的头条几乎都是关于地震的消息,每一次感人的长篇报道,每一次确定死亡人数的增加,每一次最新的新闻图片的发布,都让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掉下来;那些血淋淋的图片,那些惨烈的视频,看得我心情沉重,看得我揪心,我感叹生命是何等的脆弱,何等的珍贵,因为它再不会有第二次。

望着那些有家不能归、和无家可归的人们,让人心急。我多希望抢救的人去的再多些,多希望因楼房倒塌被压在下面的学生能生还的多些,多希望我们的救援人员再快些。

心系灾区,心系灾区的人们。

他们能否吃上热饭,喝上热水?他们现在睡的是不是暖和些,救灾的物资是否收到?当我们吃饭、睡觉,正常的生活起居时,我多希望他们能平安。

听到新闻流动播出,灾情不断,死亡人数不断上升,让人的心理不能平静,多想能为他们分担一份,为他们出一份力。但我们此刻能做的只能是为他们默默的祈祷,愿被压在学校大楼下面的学生能生还的多些,愿我们的救援队能抢救出更多的人。愿灾区能迅速的搭建帐篷给灾民一个栖息之地,愿他们的心灵有些慰藉。

涓滴之水,终能汇流成河。捐赠其实不论多少,善举也不分先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哪怕仅仅是一元钱,甚至只是一个祝福。我们的爱心善举,也一定能够汇成爱的暖流,流进灾区群众的心田。

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做得,是更加努力的学习。我们要取得更好的成绩,来为祖国未来的建设添一分力,为祖国的明天增添一份光彩。

虽然我们身处安全地带,但仍应该时刻关注灾情。虽然我们不能与你们一同并肩奋战,但我们时刻与你们同在,时刻为你们祈祷。

希望每个人平平安安,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战胜灾情,重新迎接生活的阳光!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08 22:30:35 回复

    件事却令我无法忘记:当消防队员掀起水泥板时,眼前一幕却让他们愣住了:一位母亲双腿跪地,双手撑地,她的身下,是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可是这位母亲却永远停止了呼吸。队员们从孩子身上找到了一个手机,上面是这位妈妈编写的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

    1
  • 访客 2022-07-08 23:25:17 回复

    校园。在坍塌的瓦砾堆中,一张稚嫩的小脸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个一二年级左右的小女孩。经过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的脸由于过度饥饿和缺氧,原本红润的小脸已经变成了黑黄黑黄了。在她的脸上,

    2
  • 访客 2022-07-08 22:54:33 回复

    灾后短短几天时间内,在大地震中戛然中断的读书声,在一顶顶帐篷里重新顽强地响起。 震后第二天,重灾区都江堰向峨乡海虹小学的简易帐篷里,令人欣喜地传出琅琅读书声,这是重灾区第一所复课的学校。这个学校4名老师垫资

    3
  • 访客 2022-07-09 00:01:30 回复

    面前我们人类是多么的渺小,突然感到人就和蚂蚁一样,死亡的人数不断上升快让人窒息。也许就在刚才,他们还上课、上班,他们还在田地里耕作……可在天崩地裂之后,就是无声无息。 这些天,我一直牵挂着灾区的报道。我不敢看,但是我又忍不住去看。 网页、报纸的头条几乎都是关于地震的消息,每一次感人

    4
  • 访客 2022-07-08 14:40:22 回复

    !在一所中学中,搜救官兵看到了一个神圣而又令人动容的场景:一位老师双手紧紧护着两名学生,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可是,这只雄鹰却再也飞不起来了,但两个学生还活着。由于老师的双手已经僵硬,官兵们只好含泪将他的手锯了下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