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考点文学常识-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古诗知识点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08) 黑客团队 80 1

目录介绍:

语文文学常识八年级上

八年级语文上文学常识

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2.《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3. 《蜡烛》选自《阅读和欣赏》。作者西蒙诺夫,前苏联作家。代表作剧本《我城一少年》,长篇小说《日日夜夜》《友与敌》等。《我城一少年》《日日夜夜》《俄罗斯人》等均获斯大林奖金。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5.《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 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等

6.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

7.《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8.《台阶》选自小说集《台阶》。作者李森祥。

9.《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文学翻译家。翻译有《堂•吉诃德》《洗澡》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作品《围城》

10《信客》选自《秋雨散文》。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11、《中国石拱桥》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12、《桥之美》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作者吴冠中,江苏宜兴市人,当代世界画坛具有极大影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 。

13、《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

14、《故宫博物院》选自《地理知识》。作者黄传惕。

15、《说“屏” 》选自《陈从周散文》。作者陈从周,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等。

16、《大自然的语言》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一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作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地理学家。

17、《奇妙的克隆》选自《中学科技》。作者谈家桢。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孟庆任译。作者阿西莫夫,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19、《生物入侵者》作者梅涛。

20、《落日的幻觉》选自《科学与生活》。作者黄文祥。

2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22.《陋室铬》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3《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 ,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

24.《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25.《望岳》《春望》《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他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篇章,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诗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

26、《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

27、《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作者陶弘景,南朝梁代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有《陶隐居集》。《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的词首开豪放之先河。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

28、《观潮》选自《武林旧事》。作者周密,字公瑾,宋代湖州人。

29、《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出身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30、《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使至塞上》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作者王维,字摩诘,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是盛唐极负盛名的诗人,画家。《渡荆门送别》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仙”,其诗的艺术特色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登岳阳楼》选自《陈与义集》,作者陈与义,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

这花了好长时间....

八年级上 文学常识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他的评价还有隐逸诗人,靖节先生。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词人,洛阳人。毕生从政,曾官至监察御史,后贬官为多处刺史,虽其时其宦途不顺,然这段时间的经历,却为他后来的文字,打下了广博的基础。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刘禹锡返回洛阳,宦途始告平稳。晚年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加检校礼部尚书。有《刘梦得文集》四十卷。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他不是一个大文学家,甚至于他也不是个文学家,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名字主要是因为他是个思想家。我们大家知道中国的思想史,如果从上游往下说,汉代是“经学”著称、魏晋是“玄学”、隋唐是“佛学”、宋代以后“宋明理学”,而“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就是周敦颐。所以他主要是个思想家。但是《爱莲说》使得周敦颐尽管不是个文学家,这一篇却成为一个经典的、不朽的作品【部分】

八年级上册语文 《三峡》的复习提纲

一、文学常识

1、《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2、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文言词语

1、通假字 [阙]通“缺”,空缺。

2、一词多义[绝] ①沿溯阻绝[断,断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③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3、词类活用①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②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③回清倒影[清波]

4、常见短语[略无]毫无。略,几乎。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 [夜分]半夜。[荣]茂盛。[峻]高而陡峭。 [良多]很多。良,很。 [属引]连续不断。属,连续。引,延长。

5、其他词语

[嶂]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宣]传达。 [虽]即使。 [御]驾,乘。 [疾]快。 [素]白色。[回]回旋。[巘] 险峻的山崖或山峰。[漱]冲刷。 [旦]早晨。 [肃]寂静。 [哀]悲哀。 [转]婉转。 [沾]沾湿。 [三]表示概数。

三、问题探究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山的“连”“高”“窄”。

5、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6、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

(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8、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

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

9、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

清荣峻茂。

10、“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1、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作者是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

12、“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3、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为写水势,先写山势,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14、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①奔放美 ②清悠美 ③凄婉美

15、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

总分关系。

16、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

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17、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

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五、译句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乘上飞奔的骏马,驾着风,也没有船行的速度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的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挡在这里了。)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悬泉和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每当到了天气初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得一片清凉和寂静。)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时常有站在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 ) 湍( ) 涧( ) 曦( ) 啸( )

溯( ) 漱( ) 嶂( ) 襄( ) 属( )

2.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重庆市 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 ,字 , (朝代)

学家。

②《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

, 。 , , , 。

③故渔者歌曰:“ , 。”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③绝巘多生怪柏( )

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

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⑥猿鸣三声泪沾裳( )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⑧自三峡七百里中( )

4.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5.解释下列词句:

① 重岩叠嶂:

②素湍绿潭:

③清荣峻茂:

④林寒涧肃:

⑤晴初霜旦:

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解释词语含义。

①略无 ②嶂 ③蔽 ④曦

7.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

9.“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10.“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二)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

12.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13.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1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15.《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16.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三峡》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1.quē tuān jiàn xī yǎn xiào sù shù zhànɡ xiānɡ bēn zhǔ

2.①水经注疏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奉节 郦道元 善长 北魏 地理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③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3.①真、实在 ②通“缺”,中断 ③极高的 山峰 ④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⑤飞奔的马 快 ⑥几 ⑦消失 ⑧从、在

4.①如果 自从 ②有时 或者 ③即使 虽然

5.①重重的山岩,层层的峭壁 ②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 ③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④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⑤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 ⑥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⑦即使骑上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二、(一)6.①毫无 ②峭壁 ③遮蔽 ④日光,这里指太阳

7.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8.连和高

9.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10.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

(二)11.①段写夏季三峡情景:水涨流速,交通阻断 ②段写春冬时三峡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③段写秋天三峡情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12.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13.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14.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6.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八上语文全册文学常识

诗歌:要求:会一字不错的默写;会一些名句的理解性默写;会律诗、词的知识点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

诗四首 归园田居 (陶渊明)

使至塞上 (王 维)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登岳阳楼 (陈与义)

课外古诗词 长歌行 (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野望 (王 绩)

送友人 (李 白)

黄鹤楼 (崔 颢)

秋词 (刘禹锡)

鲁山山行 (梅尧臣)

浣溪沙 (苏 轼)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文言文重点:要求:会重点实词的解释,尤其注意通假字和一词多意现象;会一些名句的翻译;会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一些重点问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短文两篇 陋室铭 (刘禹锡)

爱莲说 (周敦颐)

三峡 (郦道元)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现代文重点:要求: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会就一些重点文段回答一些重点问题;会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和考点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新闻知识点)

芦花荡(孙犁)

(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写作手法,人物描写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以及人物形象性格分析;作者的感情态度)

背影(朱自清)

(写作顺序,人物描写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重点分析父亲动作、语言和外貌描写;作者的心理活动反应出的作者的感情变化)

五篇说明文重点掌握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语言的特点——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苏州园林 (叶圣陶)

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奇妙的克隆 (谈家桢)

综合性学习

1、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关于战争的名言、格言、成语、诗歌;古今著名战役;你对战争的评价和看法)

2、让世界充满爱(爱的歌曲;具体情景下的口语交际,主要考语言运用能力)

3、说不尽的桥 (桥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诗歌、故事;名桥欣赏等)

4、走上辩论台 (主要考语言运用能力,比如给出正方一个观点,问:假如你是反方,你会怎样辩论)

5、莲文化的魅力 (荷花的别称、诗歌、风俗、用途、传说故事等)

6、怎样搜集资料(知道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以及怎样用电脑搜集资料)

名著导读(要求:1、背熟作者、主人公姓名;2、每本书至少掌握3个以上经典故事情节;3、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和评价4、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等)

《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其他

1——4单元的重点字词

自渎文言文中要求掌握的重点词语翻译

课文(老师讲过的审题、立意、选材、如何写出文学语言的方法;一些素材的准备)

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复习

第2课

芦花荡 作者:孙犁

选自《孙犁文集》

孙犁,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短篇小说《芦花淀》(作品集),散文《黄鹏》(篇目)。

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 作者:鲁迅

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选自《朝花夕拾》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作品集)。

第7课

背影 作者:朱自清

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代表作: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和《松堂游记》(作品集)。

第9课

老王 作者:杨绛

选自《杨绛散文》

杨绛,翻译《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作品集)。

第13课

苏州园林 作者:叶圣陶

选自《百科知识》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代表作:散文《苏州园林》(篇目)。

第21课

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史上称他为“田园诗人”。

代表作:《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篇目)。

成语:鸡犬相闻;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第22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选自《全唐文》。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被世人称为诗豪。

代表作:《陋室铭》(篇目)。

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选自《周元公集》。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代表作:《太极图说》、《通书》(作品集)。

第25课 杜甫诗三首

望岳 作者:杜甫

选自《杜诗详注》。

春望 作者:杜甫

选自《杜诗详注》。

石壕吏 作者:杜甫

选自《杜诗详注》。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

杜诗反映了唐由盛转衰的过程,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望岳》、《石壕吏》、《春望》、《江南逢李龟年》(篇目)。

第27课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作者:陶弘景

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

代表作:《陶隐居集》(作品集)。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选自《东坡志林》。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代表作:《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作品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赤壁赋》、《后赤壁赋》(篇目)。

第30课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作者:陶渊明

选自《陶渊明集》。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选自《王右丞集笺注》。

王维,字摩诘。

代表作:《使至塞上》(篇目)。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选自:《李太白全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代表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春夜洛城闻笛》。

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选自《剑南诗稿》。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

代表作:《渭南文集》、《剑南诗稿》(作品集)。《游山西村》(篇目)。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08 19:48:45 回复

    ) 漱( ) 嶂( ) 襄( ) 属( ) 2.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重庆市 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 ,字 , (朝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