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应急演练主题活动-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01) 黑客业务 144 1

目录介绍: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

【活动主题】

自然灾害是无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丧生于自然灾害,其中特别是地震的破坏性最强,这次班会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地震,也希望大家能在这节课中学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活动对象】xxxxxxxx

【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教育学生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主题:

2008年的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当天十四时二十八分,突如其来的汶川8.0级地震,震动了汶川,震动了亿万国人的心。一个个美丽的县城,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沉痛的瞬间,心痛的数字,染血的孩子,受伤的脸庞„久久萦绕在我们心中。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为我们敲醒了防范的警钟,平时我们的生活很幸福,其实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假如地震真的来了,亲爱的同学们,你做好战胜地震的准备了么?

你做好战胜地震的准备了么?

二、地震前准备:让防震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备无患。 1、地震前应做哪些准备?

学习地震基本急救知识,制订家庭应急预案,开展家庭一分钟紧急避险、撤离与疏散的演练活动;备好防震应急包。配齐应急物品。家具物品摆放要重的在下、轻的在上。将床放在内墙(承重墙)附近,要远离屋梁和悬挂的灯具。 2、如何做好疏散准备?

清理杂物,使门口、庭院通道畅通,震时便于人员逃离。熟悉周围环境,了解避难场所,地震时可沿指定路线及时疏散。 三、地震时自救知识: 1、地震时的避震原则是什么?

(应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屋里等安全角落,待震后迅速撤离。)2、地震时怎样自救?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再做补充和总结。 1只有能做到,首先要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用枕头或手或坐垫保护头部。

2在平房冲出房屋到空旷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在坚硬家具下伏而待定,再伺机转移。

3在楼房遵循就近躲避原则。就近躲避到床、桌下登“安全角”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不要跳楼,待强震过后有序撤离。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千万不要坐电梯。

4在教室内不要向教室外面跑,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5在街道上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等。

6一旦震动停止,就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被埋压时最重要的是树立生存信心,沉着冷静。首先挪开头部周围的杂物,保持呼吸畅通,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用砖、木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不要哭喊,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用简易的办法包扎好伤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要节约饮食,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使用,发出求救信号时可采用敲击水管的办法。 四、地震后互救知识:

1、震后救人原则是先救近处的人。无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以免错过救人良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先救青壮年。可使他们迅速在救灾中发挥作用。先救容易救的人。可加快救人速度,尽快扩大救人队伍。

2、首先请家属或邻居提供情况。采取喊话、敲击等方法询问埋压物中是否有待救援者。仔细倾听有无呼救信号,判定被埋压人员位置。在保持通风(通气)的前提下,做好标志,等待专业救援队人员前来救治

3、接近被埋压人时,不要用利器刨挖。注意分清支撑物与一般埋压物,不可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以免对人员造成新的伤害。首先暴露被埋压者头部,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保证幸存者呼吸顺畅。在抬救过程中不可强拉硬拖,避免使被救者身体再次受到损伤。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强光的刺激。不可突然接受大量新鲜空气,不可一次进食过多。避免被救人员情绪过于激动。

【活动小结】

地震非常可怕,因为它不可预测,威力大,但是如果我们做好了挑战“天灾”的思想准备,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没有发生前降低了许多。同学们,平时看一些自我保护方面的书籍,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我们学校预计会在下周一、周二,进行防震减灾演习活动。希望同学们都能听从老师的指挥,确保演习活动的安全,千万不能在为了安全的演习中出现安全问题。

汶川地震主题班会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的心。——有感于5.12汶川地震

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公元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一场8.0级的强烈地震,突然袭击了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全川,摇撼全国,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遭受的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举世为之震惊,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落泪。

13亿中华儿女在这一刻为战胜巨大的灾难而握紧拳头,凝聚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全体动员。在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我们悲痛着、牵挂着、同时我们又感动着、振奋着、自豪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他们穿行在灾区,决策在前线,英明指挥,鼓舞斗志,领导全党全军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屈不挠;那些忘我救援的人们,激励着经历灾难的人。他们用生命挽救生命,用顽强回报顽强,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大灾有大爱”的呐喊激荡着每个人的心胸。同胞有难,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志愿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3亿中国人顷刻间汇聚起巨大爱的暖流,给受灾的亲人们以莫大的慰籍。

我们杰克公司的领导和员工也以最快的速度在震灾的第二天就向灾区伸出了援手,总裁阮积祥首先带头捐款,全体员工积极响应踊跃捐款。并对受灾严重的四川籍员工提供了资金的支持,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得以回家看望受灾家人。

这就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这力量来自于我们心底的真爱。

说到爱,下面的这个故事,可以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大爱的图像。

5月13号,救援人员在一片废墟瓦砾中发现了一名遇难者,当救援人员确认她已经停止心跳以后,余震又开始了,救援人员不得不迅速撤离了救援现场,就在这个时候,救援队的队长以特有的职业敏感又回到了那片废墟中。因为他看到:一名妇女双膝跪地,上身呈匍匐状,他确认这样的姿势一定有特殊的含义,于是又一次仔细的观察,这时候才发现这名妇女的身下,紧紧地护着一个才三、四个月大的婴儿。经过努力,婴儿得救了。因为母亲的呵护,这个婴儿毫发未损,在给孩子检查的时候,发现在他的襁褓当中,有一个手机,上面有一封没有发出的短信。信是这样写的:孩子,如果你能幸免于难的话,你要记住:妈妈爱你。

今天我想告诉我们所有的人,也让我们给这位母亲发一封短信,如果天堂能够收到的话,我想告诉她:我们所有的人都会像她一样,爱她的孩子。

我想听了这个故事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潸然泪下。但是我也想到了许多网友的留言:不哭、不哭、祖国母亲不哭,灾区人民不哭,就让我们一同努力,让这个因为爱而幸存的生命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健康成长。

死者已如此之坚强,生者更要好好活下去。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佳明,因为家乡受灾,从海外回到了国内,但母亲却不让他回家,他的妈妈说:不准回来,你要回来的话,你吃的那顿饭,喝的那瓶水,也许就可以救另外一个人。他的母亲现在每天都在家里一笼一笼的蒸馒头,送给有需要的人。李佳明的回答是:妈,我不回来,我留在台里,继续报道。同时他也借央视的赈灾晚会告诉全国人民:四川人不服输,四川人懂感恩。

是啊,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震灾;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祖国如此强大,让我们在灾难面前有一个强大的支柱;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我们还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能活着,还有什么痛苦挫折不能承受。

在大灾大难面前尚且需要感恩,感恩灾难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坚强和团结。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对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铭记,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今天,我们工作、生活在杰克——这样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大家庭里,更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工作,对待领导,对待同事,只有杰克的不断发展才能成就我们个人的发展。我们感恩,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只因为我们经历了灾难,倍感生命的可贵;只因为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同呼吸共患难,我们是同事,是朋友,更是血脉相连的同胞。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面向世界吧!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对待我们的生活吧!只要我们对生活充满感恩之心,充满希望与热情,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些指责与推诿,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就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就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多一些真诚与团结,我们的精神家园将永远年轻……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5.12纪念汶川大地震主持人串词

例词:

男:亲爱的来宾、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主持人xxx,欢迎您光临xxx,我们将要进行的是“纪念会的名字”汶川地震周年纪念大型晚会。时间过得飞快,转眼X年(以实际时间填写x)过去了。

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吗?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走了多少中国人的生命。还记得那痛苦的哀号吗?多少中国人为此彻夜难眠。有多少的中国人都在背后默默的关注着汶川,默默的帮助着灾区同胞。

女:亲爱的来宾、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主持人xxx,x年过去了,可是那段时间的场景却一幕幕地从我们的脑海里闪过,始终没有忘记:那一张张坚强的脸,那一张张微笑的脸,那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

男:是啊,在这场灾难中,在大地震的救援中,更是有许多的少年英雄:“敬礼男孩”郎铮,“可乐男孩”薛枭……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党和政府及部队有力、有序、有效的救援工作带领下,无数的爱心人士、企业和民间组织及志愿者踊跃的参与到救援和重建工作中。

后世纪念: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5·12汶川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中国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

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全国人民静立默哀。

国家领导同志在中南海怀仁堂前肃立默哀3分钟。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有关负责同志同时哀悼。香港的轮船、火车和非运营状态中的公交车辆同时鸣笛,向四川地震遇难者致哀。

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率全体公务员默哀。中国驻外使领馆、驻国际组织代表处、中资机构等举行悼念活动,参加活动全体人员默哀3分钟,沉痛悼念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届时,四川省组织人员进行大规模地震应急演练,模拟指挥、救援、后勤保障等,涉及的场所涵盖了社区、学校、医院等。

关于这次汶川地震的主题班会!请帮忙找一些资料和主持的台词

北川县一中1000名左右学生被困废墟下 2008年05月14日00:42 新华网

新华网北川县(四川)5月13日电 (记者刘大江 冯昌勇 黄堃) 位于四川省北部山区的北川县,被称为“大禹故里”,在5月12日下午一场突然降临的罕见大地震中,被夷为平地,城区1万余人,仅4000多人脱险,其余人员或死亡或下落不明。

北川抗震纪实

由解放军、武警、民兵、当地和外地干部群众、社会自愿者组成的强大救援队伍,像一道温暖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这一重灾区的上空。

四川省北川县,被部分学者论证为“大禹故里”。这座以悠久历史荣耀千古的繁华县城,天降劫难,在历史上罕见的7.8级汶川大地震中,由于背靠震中汶川县首当其冲,成为此次大地震的重灾区。

13日凌晨4时许,记者在连夜赶赴四川北川县地震重灾区途中,距北川县城10余公里处突遇余震,山体垮塌阻塞道路,被迫停顿。经过千辛万苦,天刚放亮6时许,记者终于抵达距县城2公里处的任家坪收费站,附近北川县第一中学地震后的惨状不忍目睹。

该校老师刘宁心有余悸地告诉记者,这是老校区,共有学生2600多人,至今还有1000名左右学生被压在废墟下,其中大部分能听见哭声和喊声。一学生母亲杨春蓉,见到记者已泣不成声:“上午8点多,我喊我女儿的名字,被压在废墟下面的同学大声说,她还活着,只是腿受伤了。但现在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生死不明!”附近村民说,昨天和今天早上,被压在废墟下面的学生还能喊话,但现在已经气息奄奄。

从任家坪收费站到县城,只有2公里,经过1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记者13日上午9时终于抵达北川县城。

雨越下越大,最后变成滂沱大雨。雨雾蒸腾中,居民们扶老携幼往任家坪方向撤离。北川县城一片死寂,大部分房屋垮塌形成巨大的水泥瓦砾场。沿着已经辨认不出来的县城主干道前行,一些商铺门敞开着,残存的房体内还挂着花花绿绿的商品。经过一处房屋垮塌处,如果你仔细倾听,还能听见从巨大的水泥石块下面传出来微弱的呼救声或呻吟声。

父母们在劫难中舍身护子的事迹,令人感动。在女人街服装一条街后面的居民住宅废墟下面,不时传来小孩的哭声。透过断壁残垣的缝隙,记者看见一名二三岁的孩子睁着黑亮的眼睛嚎哭,将他搂在怀里小心保护、自己的身躯却被沉重坚硬的水泥石块死死压住的,是两个成年男女。参与救援的武警战士告诉记者,他们是孩子的父母,已经死去多时。

从任家坪收费站到县城,原本的盘山公路已经变成生死悬于一线的“悬崖鸟道”。

记者看到,水泥公路表面,到处是被山上滚滑下来的巨石砸出的大坑,有的路段干脆被掀得来个“底朝天”,形成巨大的凹凸。公路表面基本上被巨大的山石占据,有的巨石比一间房屋还大,居高临下地踞在你的头顶上方,随时都有滚下来的危险。

最艰难的一段路大概有300米长,无数个随山体坍塌滚下来的巨大石头,将公路截断。翻过这座“巨石阵”,是对人的体力和胆量的极大考验,因为翻越时站在巨石之巅,你会感觉到自己头顶上方的松垮山体随时都有可能“发怒”。

前行1公里左右,盘山公路被右边半座坍塌的山体彻底阻隔。而北川县城则在山的前下方隐隐约约。下行到县城唯一的办法,就是穿越眼前500米高、与地面几乎成直角的悬崖。

这大概是世界上材质最独特的一条路。记者现场看到,在很难站得住人的悬崖上,几十名身穿迷彩服的救援队员脚靠脚,有的凭借悬崖上稀疏的植物作为固定点,用血肉之躯组成一道人墙,救护着逃生居民离开县城。

不少受伤居民躺在担架上,被救援队员抬着在悬崖上向上攀援。一名小女孩刚刚从废墟里被“掏”出来,生命垂危,必须马上送往外地医院。八名身强力壮的救援队员抬着她,吃力地在悬崖上行进。由于雨下得较大,悬崖上的泥巴越来越软,也越来越滑。

一名救援队员事后告诉记者,当时这名体重只有60来斤的小女孩,在他们肩膀上感觉犹如“泰山压顶”。“雄起!雄起!”大家一起吼着这句表达“加油”意思的著名四川方言。“当时浑身被雨淋得精湿,又累又冷,但想着救命要紧,就坚持下来了。”他说。记者看见,不少救援队员手被磨破,鲜血淋漓。

在“乱石阵”,救援队员们温暖坚实的双手,成为逃生百姓最大的慰藉。

参与救援的解放军某部中尉连长吴元生告诉记者,从昨晚至今,在队员们用血肉之躯筑成的“生命通道”上,近3000名居民得以安全撤离。

在现代交通意义上,遭受大地震重创的北川县城“与世隔绝”,满目疮痍和废墟,到处是被沉重坚硬的水泥瓦砾禁锢的人们的呻吟和呼救。由于交通完全阻断,没有吊车、没有挖掘机……严重匮乏大型救援机械工具,成为救援队伍最为头疼的难题。由于余震不断,加之天下大雨,形势随时可能继续恶化。

不能再等!这是一场与死神进行的赛跑,如果输了,输掉的将是难以计数的鲜活生命。

救援队员豁出来了。要用血肉之躯加上铁锹、钢钎,与沉重冰冷的水泥瓦砾展开原始的“肉搏战”!

在县城“唐氏五金文具批发部”前面的废墟上,来自武警部队的救援队员,正用钢钎一点一点地打掉面前的水泥巨块。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令人揪心的一幕:一条穿着男式皮鞋的腿已经露出来,但腿部以上部分却被水泥块死死压在下面。一名战士告诉记者,这个人还活着,照我们这个进度,还要2个小时就可以把他解救出来。

在这场异常艰难的原始“肉搏战”中,救援队员的双手经常被巨大水泥石块的反击力震得鲜血淋漓。但更危险的是,县城随时面临新的地震,一名队员说:“如果发生新的地震,这里参与救援的人将非常危险。”

高集乡中心校校本部防地震演练

一、演练目的:

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吸取“四川汶川地震”对学校师生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教训,提高我校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自护技能,使全校师生在地震发生时能快速有序的逃生,特制定本次地震疏散演练方案。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组织安排:

1、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谢世伟

副组长:吴国臣陈士玉

成员:全体班主任,科任教师

2、现场指挥小组:

指挥:谢世伟

三、紧急疏散原则

指挥得力、谨慎从事、全体动员、及时疏散、保护师生、减少损失。

四、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2011年10月12日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部署演练方案。正式演练在10月13下午第二节课。

三、演练准备

1、使全体教职工明确此次地震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演练前班主任,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组织学生学习有关自我保护知识。并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疏散练习,熟悉疏散线路,进行自救逃生练习。教育学生做到:①遇事不慌,头脑冷清。②判明情况,思考对策。③积极自救,互帮互助。④听从指挥,有序疏散。同时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组成相关工作小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4、各班主任要严密组织,认真对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授课教师的职责:(班主任)

①、“地震警报”(三声短铃)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③、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吴国臣,陈士玉:负责撤离后的场地指挥

(4)疏散引导组:全体班主任

职责:指挥学生疏散撤离,做好人员和物资的疏散自救工作。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

总指挥在学校广播系统中宣布:老师们,全体同学,石羊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三声短铃)。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面向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02 01:56:10 回复

    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党和政府及部队有力、有序、有效的救援工作带领下,无数的爱心人士、企业和民间组织及志愿者踊跃的参与到救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