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之后地球会不会变大-地震结束后还会有更大的地震吗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01) 黑客业务 126 3

目录介绍:

假如地球发生10级地震后,会变得怎么样?

会有十分可怕的后果。如果发生10级地震持续1分钟,人类眼前所能见到的建筑物都将顷刻倒塌。如果持续时间达2分钟,波级的面积会增加2倍,如果持续时间达5分钟的话,你所能见到的一切将全部消失!

地震一次后还会有大的地震吗?

地震一次后不会有大的地震。

地震: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其中地震波又分为S波及P波。地震可由地震仪所测量,地震的震级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通常以“里氏地震规模”来表示;烈度则透过“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表”来表示,某地点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致该地点地壳运动的猛烈程度,是由震动对个人、家具、房屋、地质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来定。在地球的表面,地震会使地面发生震动,有时则会发生地面移动。震动可能引发山泥倾泻甚或火山活动。如地震在海底发生,海床的移动甚至会引发海啸。

分布: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中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传播方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横波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

破坏: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滑坡、泥石流等),海啸、地光烧伤等。

地球经历十级地震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甚至人们亲切的称它为”地球母亲”。自然灾害是自然规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是我们无法改变,无法避免的。那当地球经历十级地震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便是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的震级为7.8级,虽没有亲眼目睹唐山大地震发生的过程。但是通过观看《唐山大地震》影片,仍然感受到了震撼。7.8级的地震已足以毁掉很多东西,而根据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10级的地震产生的能量将是汶川地震的1000倍,危害力难以想象。

高楼大厦,人们的生命,家人,朋友,亲情,友情,爱情,都在汶川地震中毁于一旦,更不要说汶川地震的1000倍。影片《流浪地球》票房颇高。为何会有这么高的成就呢?因为它向我们传达了很多东西,很多道理。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地球,未来我们将会面临的便是如此的地球景象。地球经历了十级地震后,就如《流浪地球》里面的情景一样。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将连地表都无法生存,地球表面连供人类生存的空气都不再有。地表温度也将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变得更加寒冷,地表一片狼藉,往日的情景不再出现。未来出生的孩子也将再也看不见往日地球的繁荣景象。地球不再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人类将一直寻找更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一直在寻找中。最后又将有几人还记得往日地球的景象呢?

小地震后会不会有大地震

会,但也要视情况而定。

发生地震要有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地壳内部的能量要积蓄到一定程度。当地壳内部的能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后,随着地壳的裂隙释放向地球表面,这就是地震。那么很多地方在发生地震前,往往会有一些小地震,这个就是人类用来预警的重要手段,往往表明,这个地方的地壳十分不稳定,处于活跃状态。

如果一个地方在某个时间段内频繁发生小地震,那有可能就是大地震的前兆。前震可以发生在主震前几分钟、几天甚至数年。

扩展资料:

发生地震注意事项:

1、如果情况紧急,要躲在坚固的桌子等家具下面,护住头部,最好头部顶一个垫子,没有垫子用手护住头部,抓住桌子腿,避免过度摇晃。

2、如若用户有时间来得及,煤气灶立即关火,如果开着灯应该关灯。这种做法会把地震带来的损害降低。

3、地震发生时不要慌张地急着往户外跑,要注意广告牌、瓦片掉落砸伤,或者楼房预制板掉落,墙壁倒塌等,远离高墙、电线杆等高大建筑物,跑到宽阔地带。

4、如果离门比较近,先把门打开,因为地震导致建筑物结构破坏,门框、窗框等错位而影响逃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地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震

地震对地球的影响有多大?

4月25日的尼泊尔大地震不仅给该国带来重大的伤亡和损失,也使得首都加德满都移动了3米,珠峰高度下降2.5厘米。纵观历史和现在,地震、海啸和火山等大型自然灾难从来没有停止过改变地貌的脚步,仿佛大自然的搬运工和魔术师,不仅能让高山变矮,让国土变大,还能把岛屿变没,令地轴偏移,令人惊叹。

挪窝了:尼泊尔地震让加德满都移动3米

专家说,尼泊尔大地震让首都加德满都地面向南移动了多达3米。地震专家根据本次地震发生后从地壳声波录得的早期地震数据,测算出加德满都底下的地基可能向南移动了约3米。

变矮了:尼泊尔地震后珠峰高度降2.5厘米

UNAVCO科学家确认,尼泊尔地震后,世界最高峰高度下降1英寸(2.5厘米)。其证据来自欧洲航天局Sentinel-1A卫星4月29日在珠穆朗玛峰上放采集到的数据。专家称:“地震引起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移动后造成了地壳松动。这导致珠峰高度稍稍下降。”

跑偏了:日本地震致地球地轴发生偏移

2011年的日本311大地震使日本本州岛东移2.4米,同时令地球地轴发生大约10厘米偏移。此外,因为地轴移动可改变地球自转速度,地震也令地球自转加1.6微秒(百万分之一秒)。

变大了:地震拓展智利国土面积

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于2010年2月27日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强震造成智利与阿根廷接壤的安第斯山脉边界国土只向西移动了1米,这3.7米的差距使得智利的国土面积一下增大了1200平方公里。

变形了:印尼地震使岛屿“变形”

印尼西北部亚齐省近海2004年12月发生强烈地震后,距震中较近的部分岛屿明显发生了地形变化,锡默卢岛甚至北翘南沉。锡默卢岛的北端较地震前升高了1.3米,而南端则降到海平面以下约20到50厘米。

变出新的:火山喷发喷出一座小岛

2013年11月20日,日本发现小笠原诸岛附近的海底火山喷出了一个新岛。该小岛随后不断扩大,并与小笠原诸岛连接。该地区火山仍在喷发,一些火山专家预测,喷发形成的新岛今后还会持续扩大。

此外,南太平洋岛国汤加附近一座海底火山持续喷发一个月,居然喷出一座小岛!小岛主要由火山渣构成,面积大约2.7平方公里,在海平面以上的高度约为100米。

变没了:印尼海啸致海岛被吞没

印尼海啸对东南亚的低地国家构成了直接的生存威胁。由1190个珊瑚岛屿组成的马尔代夫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国家,平均海拔只有1米。骇浪已把该国很多岛屿整个吞没,在马尔代夫北部,一座曾有3500人口的岛屿现已被海水倾覆。马尔代夫首都所在地马累岛的一半被淹没。

坍塌了:火山喷发致卡特迈山山顶坍塌

20世纪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发生在1912年,喷发从6月6日持续到6月8日,最终形成诺瓦拉普塔火山。爆发指数为6的诺瓦拉普塔火山,喷发产生的阿拉斯加半岛组成物,比历史上其他所有阿拉斯加火山爆发给这个半岛带来的物质都多。这次火山爆发非常剧烈,它导致距离它有6英里(9.66公里)的卡特迈山的顶部坍塌。

地震后还可能有更大的地震吗,有哪些科学知识?

为什么有的地震破坏力很大,而科学家却说地震是自然现象?地震后还可能有更大的地震吗?事实上,地球每天发生的地震平均可以超过一万次以上,只不过由于距离、位置和程度不同,导致了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被人体觉察到。而地震的本质又是地壳在释放能量,引起了地面在这个过程中发生震动,所以科学家们将地震称为一种自然现象。简而言之,那些对人类生活造成巨大威胁、让大家担心害怕的灾难性地震,仅占据了地震中的极小一部分。

地震后还可能发生更大的地震吗?事实上,地震之后是否还有可能发生更大的地震,这是一个难以准确判断的问题,正如我们无法实现地震的预测一样。通常情况下,倘若已经发生的地震已经具有较大震级和破坏力,便会被大概率视为已经释放了大部分能量,之后即便发生地震也往往是震级相对更小的余震。

但是,如果当前地震的震级较小,且该地区位于地震带上,则需要结合过去较长一段时间的地震记录,来了解其能量释放规律,但这也难以得出肯定的答案。简单来说,如果要区别某次地震是上一次地震的余震,还是一次新的地震,可以根据一些特征来进行区分。

余震和主震的发生地是相同的,并具有时间上很接近的特点,而它的地震强度也明显弱于主震,余震甚至可以持续数月的时间。当然,也有可能在某次大地震之前还有所谓的前震,我们将这种类型的构造地震称为地震序列。

为什么有的地震破坏力很大?众所周知,地震可以根据震源的深度划分为深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浅源地震这三种,而绝大多数破坏性极强的地震都是深度小于60公里的浅源地震。并且,浅源地震的发生频率更高,这种地震类型所释放出的能量大约可以占据地震的85%左右(陆地上可超过95%)。比如,大家还记忆犹新的汶川8.0级大地震,便是震源深度在10到20千米、且拥有巨大破坏力的浅源地震。

与此同时,汶川8.0级大地震的发生原因,便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其实,地震也可以根据形成原因进行分类,但不同于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又被称为断层地震的构造地震,则占据了其中更大一部分。在现有记录中,于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智利的8.9级大地震,是人类已知的震级最大的构造地震。

从本质上来说,构造地震的发生原因大部分都是地壳出现断层,因为这种地震类型很少有发生在岩石圈上地幔位置。一旦构造运动中的地壳出现变形,岩石就会因为无法承受而发生断裂,而这个过程所积累的大量能量则需要在某个时间进行释放,地震波导致地面震动的根本原因就是地壳释释放这些能量。

为什么有的地震破坏性特别大?虽然,以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来说,暂时还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地震的预报,但是,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并没有停止研究地震发生的规律。比如,在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重要信息:为什么有的地震破坏力明显高于其他地震?至少对于构造地震来说,地震的强度很可能跟构造板块本身的粗糙程度有密切关联。

简单来说,也就是那些岩石更粗糙的更坚固,因而也更能抵抗地震会出现的华东情况,但由于人类对地震的记录时间相对于地球的年龄来说还比较短,所以,还不能肯定的说这样的情况就可以完全避免发生较大的地震。在以后的时间里,科学家们将根据更多实际地震的数据来检验这个结果的准确性,目前这项新的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上。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02 00:27:17 回复

    0级地震持续1分钟,人类眼前所能见到的建筑物都将顷刻倒塌。如果持续时间达2分钟,波级的面积会增加2倍,如果持续时间达5分钟的话,你所能见到的一切将全部消失!地震一次后还会有大的地震吗?地震一次后不会有大的地震。地震: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其中地震波又分为S波及P波。地震

    1
  • 访客 2022-07-02 03:59:19 回复

    小笠原诸岛附近的海底火山喷出了一个新岛。该小岛随后不断扩大,并与小笠原诸岛连接。该地区火山仍在喷发,一些火山专家预测,喷发形成的新岛今后还会持续扩大。此外,南太平洋岛国汤加附近一座海底火山

    2
  • 访客 2022-07-02 02:19:22 回复

    专家称:“地震引起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移动后造成了地壳松动。这导致珠峰高度稍稍下降。”跑偏了:日本地震致地球地轴发生偏移2011年的日本311大地震使日本本州岛东移2.4米,同时令地球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