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最近网上流行的XSS是什么意思
最近网上流行的XSS是小学生的恶称,骂小学生的。
一是指某些人的想法、思维方式、对事物的认知和思考能力如孩子般幼稚、单纯、天真。
二是特指某类相对于同龄的人,在游戏竞技或者社交网络中, 态度傲慢、技术水准较差、拒绝与队友沟通、独断专行、忽视团队合作、甚至喜欢恶语相向的网游玩家。
三是指对没有接触过社会或社会经验不足。
扩展资料:
1、小学生技术菜,爱骂人,玻璃心(说他一句就挂机送人头,不管说什么,比如:中路的你不要再送了,然后他就说“我就送”,接着就开始了。)小学生的心思就像星空,摸不着猜不透。
2、大喷子(网络中对喜欢肆意谩骂、地域黑、招黑、互黑等网友的一种广泛性定义。),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喷。
3、说话不经过大脑考虑,以自我为中心,可能是在家被宠惯了。
4、没有接触过社会大家庭或接触社会经验不足。比如:参加工作,你要是不让新人上,永远都是新人。这也是小学生。
ASP网站的XSS跨站漏洞出现原因及解决办法?
Xss漏洞主要利用的是把输出的内容信息转化成脚本信息,这就需要把输出信息做过滤,这方面的过滤API可以考虑OWASP的ESAPI。这个API有面向ASP的版本,去OWASP官网去找吧。
恶意攻击者往Web页面里插入恶意html代码,当用户浏览该页之时,嵌入其中Web里面的html代码会被执行,从而达到恶意用户的特殊目的。
ASP
漏洞代码示例:
%
Dim param
Set param=Request.QueryString(“dd”)
response.write param
%
修复范例:
%
Dim param
Set param=Request.QueryString(“dd”)
response.write Server.HTMLEnCode(param)
%
PHP
漏洞代码示例:
?php
$aa=$_GET['dd'];
echo $aa.”123″;
?
修复范例:
?php
$aa=$_GET['dd'];
echo htmlspecialchars($aa).”123″;
?
发现XSS漏洞的一般做法有哪些?
关于发现时间,要具体到是检测什么目标了。找google的,和找腾讯的时间肯定不会一样。 至于“你们一般都是如何发现xss漏洞的?” 不同类型的XSS漏洞,可能不尽相同。
1.对于反射型XSS以及一些DOM XSS,一般建议是开发一些自动化的扫描工具进行扫描,并辅以手工分析。 另外一方面,搜索引擎也是快速寻找具有缺陷参数的好办法。
2.对于存储型XSS,
1) 对于单纯的输入-存储-输出点 的情况 (输入与输出点关系:一个地方输入,会有多个地方输出;不同地方输入,同一地方输出。绕了点 T T ...)。常规测试是正向直接输入内容,然后在输出点查看是否未过滤,当然你也可以先大胆假设输出点未过滤,反向寻找在何处进行输入,进而测试。
2)对于富文本,则需要对过滤器进行fuzz测试(人脑+自动化)了,正好乌云drops上有乌乌发了一篇:fuzzing XSS filter
3)第三类,就是一些WEB应用中所出现的DOM-存储型XSS,即输出点的无害内容,会经过js的一些dom操作变得危险(本质上和 第1点里的dom xss成因是一样的)。这一类的挖掘方法,个人觉得不太好总结。 其一,需要熟悉WEB应用的功能,其二,知道功能所对应的JS代码有哪些,其三,凭直觉猜测程序员会在哪些功能出现可能导致XSS的过滤遗忘或过滤错误(直觉是唬人的,其实就是你知道某些功能会需要某些代码实现,而这些代码常常容易出错),其四,需要有较好的代码阅读跟踪能力(JS一大坨。。还是蛮难读的.... 有些代码被混淆过,十分不易阅读,就会涉及到如何下断点进行调试的小技巧)。 我想,挖掘这一类的前提可能是需要有不错的前端开发经验,写多了,才会有足够的嗅觉。
其实吧,有时候专门去找漏洞会很累的,大什么怡情,小什么伤身,因此,我们还不如开心的敲敲代码,听听歌,静待生命中那些意外的收获。 这些收获经常来自身边的人发给你的一些事物。
最后,不论如何,基础很重要吧,内力不足,招式再多也没用,反之,草木竹石皆可为剑。
xss攻击的危害有哪些?
跨站脚本 ( Cross-Site Scriptin ) 简称xss,是由于Web应用程序对用户的输入过滤不足而产生的.攻击者利用网站漏洞把恶意的脚本代码(通常包括HTML代码和客户端 Javascript脚本)注入到网页之中,当其他用户浏览这些网页时,就会执行其中的恶意代码,对受害用户可能采取 Cookie资料窃取、会话劫持、钓鱼欺骗等各种攻击。
其危害有:
1、网络钓鱼,包括盗取各类用户账号;
2、窃取用户cookies资料,从而获取用户隐私信息,或利用用户身份进一步对网站执行操作;
3、劫持用户(浏览器)会话,从而执行任意操作,例如进行非法转账、强制发表日志、发送电子邮件等;
4、强制弹出广告页面、刷流量等;
5、网页挂马,进行恶意操作,例如任意篡改页面信息、删除文章等;
6、进行大量的客户端攻击,如DDoS攻击;
7、获取客户端信息,例如用户的浏览历史、真实IP、开放端口等;
8、控制受害者机器向其他网站发起攻击;
9、结合其他漏洞,如CSRF漏洞,进一步入侵和破坏系统;
10、提升用户权限,包括进一步渗透网站;
11、传播跨站脚本蠕虫等;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当然你也可以先大胆假设输出点未过滤,反向寻找在何处进行输入,进而测试。2)对于富文本,则需要对过滤器进行fuzz测试(人脑+自动化)了,正好乌云drops上有乌乌发了一篇:
采取 Cookie资料窃取、会话劫持、钓鱼欺骗等各种攻击。其危害有:1、网络钓鱼,包括盗取各类用户账号;2、窃取用户cookies资料,从而获取用户隐私信息,或利用用户身份进一步对网站执行操作;3、劫持用户(浏览器)会话,从而执行任意操作,例
觉是唬人的,其实就是你知道某些功能会需要某些代码实现,而这些代码常常容易出错),其四,需要有较好的代码阅读跟踪能力(JS一大坨。。还是蛮难读的.... 有些代码被混淆过,十分不易阅读,就会涉及到如何下
equest.QueryString(“dd”)response.write Server.HTMLEnCode(param)%PHP漏洞代码示例:?php$aa=$_GET['dd'];echo $aa.”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