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在长寿抗衰的战场上,“生物黑客”们都实现了什么?
理想情况下,你能活到120岁。
这是美国学者海尔弗利在1961年提出来的概念。人体细胞一般分裂50次左右,分裂的周期大约是2.4年。
但我们还能突破生理极限,活得更久吗?
如果你问硅谷的那群“生物黑客”,他们很可能信誓旦旦地回答:当然能!而且,这些野心家并不只是嘴上说说。
“我不是吸血鬼!” Paypal联合创始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在2018年《纽约时报》的年度论坛上这样为自己申辩。他反驳的是一则流传甚广的传言:彼得·蒂尔通过注射年轻人的血液,以此对抗衰老。虽然不承认换血,但他并不避讳自己对长寿的渴求。他公开承认,自己正在服用生长激素药物。
而有人比他更激进,相信基因重组试剂可以突破生理局限。生物医药公司的CEO艾伦·特雷维克(Aaron Traywick),曾在生物黑客大会上上演了一场“行为艺术”:当众脱下裤子,拿起一支细细的针筒,朝自己的大腿注射了疱疹治疗基因药剂。这是其公司研发的廉价基因药剂之一。两个月后,他被发现在水疗中心溺亡,身边漂浮着很多药瓶。法医的调查结果显示,他溺亡的主要原因是神经中毒后意识和感觉的短暂分离。但仍然有不少人认为,他的死亡和这次注射有关。
但这并不影响彼得·蒂尔这样出身科技行业的亿万富翁们对“长生不老”的追逐。
长寿药
“有时衰老也是双刃剑,它是身体对抗癌症的保护屏障——当细胞遇到潜在的癌症风险时,它们会进入衰老并停止增殖,从而使得癌症不会继续扩散。”南加州大学的项目负责人尼克·格雷厄姆(Nick Graham)表示,不应该消除所有的衰老细胞,因为这可能让人面临癌症的风险。因此,像Senolytics这样的抗衰老药物需要定点靶向消除衰老细胞,这样就能保留衰老细胞最初的肿瘤抑制功能。
3D打印器官和器官移植
除了细胞这个对抗衰老的战场,未来学家伊恩·皮尔逊(Ian Pearson)提出:不断更换人体重要器官,可能是实现长寿的好办法。但器官的紧缺和配型的高难度,激发了科学家研究如何使用3D打印技术,以人体细胞为材料打印出自体器官。Prellis Biologics就是一家研发3D器官打印的公司。目前,它正在攻克如何保持3D打印细胞和组织长时间存活的问题。如果这项技术发展成熟,器官移植的等待时间将会缩短,成功率也会提高。
3D打印器官
另外,异种器官移植(在动物身体上培育新的器官并能被人体接受)也是一种解决方案,但该技术仍然处于研发阶段。启函生物是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最近日本批准了有争议的人动物混合胚胎试验:创造包含人类细胞的动物胚胎,并将其移植到代孕动物体内。据Nature报道,目前为止,用于杂交培育的小鼠胚胎器官几乎完全成型了。
基因测序和基因治疗
精准描绘衰老的真实样貌是揭开衰老之谜的方法之一,而基因测序能成为“描绘”的工具。DNA信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长寿”,这也意味着找到重返青春的灵药可能不再是亿万富翁的专利,普通人也能享受。
Human Longevity是抗衰老领域比较典型的基因组测序公司,它由奇点大学创始人彼得·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 和基因组学领域的先驱者J.克雷格·文特尔(J. Craig Venter)共同创立。戴曼迪斯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我们每天可以测10万人的基因组,2020年这个数字是500万。”而在国内的基因测序领域,据青桐资本投资总监薄奥克介绍,海普洛斯是国内测序通量最大的,在ctDNA领域准确度最高的。它的业务目前主要包括:癌症基因检测和健康人群基因检测。
逃过衰老,但死亡仍难避免?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上述相关公司的持续研发,或许衰老将会变成生命进程中可以修正的一个bug。在Unity Biotech的CEO内德·大卫(Ned David)看来,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衰老是灵活可变的,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可以安全改变人类衰老进程的时代。
如果衰老被治愈,人在老年时期的身体状况一路坦途,但死亡仍然是悬崖边的纵身一跃吗?
未来学家伊恩·皮尔森给出了一个确切的时间:“只要你能活到2050 年,就有很大几率实现永生。”
那么永生是抗衰老的终极目标吗?遗传学教父乔治·切奇并不这么想:“如果我们的技术足够有效,人类的寿命就没有上限。但我们的目标不在于此,我们希望人的老年阶段能依然健康年轻而不是被拉长的衰老期。”
我们和永生的距离
当大多数人接受了生命尽头必然死亡的宿命,总有些人就是“不认命”。他们拿自己做小白鼠,近乎疯狂地探索长寿甚至超越死亡的方法。
首先是引领科技养生潮流的硅谷第一“生物黑客” 戴夫·阿斯普雷(Dave Asprey),他除了坚持正念冥想、生酮饮食,最近几年升级了自己的“养生清单”:每天吃100份营养品,注射机体干细胞,定时接受红外线照射,并尝试在高压氧仓中“补气”。
硅谷企业家塞吉·法盖特(Serge Faguet)也有类似的做法,他每天会吃下60多颗药片,包含营养补充剂、抗抑郁药、降血糖药等,甚至还有违禁药物。他还注射生长激素以促进肌肉的生长。此外,他还注意保持精神健康、良好睡眠、均衡膳食、接受医学检查(血液和基因等)以及合理锻炼。
“我们是(复杂的)机器人,机器人可以被调节和改善。”法盖特说,自己现在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健康长寿,以准备未来能与机器融合,成为“超人”。
马斯克的“脑机狂想”也正在推近人类与永生的距离。不久前,Neuralink公司宣布,其脑机接口研究出现了新进展:Neuralink采用侵入式,使用的电极线能防止大脑损伤。这可能是它区别于以往脑机接口计划的优势。据悉Neuralink会首先在高位截瘫患者身上做试验,但马斯克的野心不止如此。
前不久,他在一档播客节目上表示,该技术会让人类“有效地和AI融合在一起”。他更想让脑机接口成为像手机一样的存在,甚至比手机更全面地入侵人类的生活。那么人和AI融合后的终点在哪里?
如果脑机接口计划进展顺利,不久我们就能“上传思维”,此时肉体的长生不老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我们提早一步实现了数字化永生。但是那些游荡在云上的思维代码代表的就是你吗?或许乔治·切奇为我们描绘的场景更触手可及:“未来很多百岁老人在老年时期也一直充满青春活力,在死亡敲门之前,大家都不必经受病痛的折磨。”
“这种想象还不坏。”
未来人类是否能够实现永生的可能?
人类会永生吗?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均寿命变得越来越长,那么会不会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能突破生物极限,实现长生呢?
其实,这个问题科学家们虽然没有人研究国,但很多科学家在研究衰老与死亡,具体而言就是:是什么影响着我们的寿命?企图通过解决衰老来实现长生。
1990年,科学家凯文.哈里发现端粒和人体衰老有关。这里多说一句,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物质,它和基因一样都是由碱基对组成,但是它并没有实际作用,只是像两个“帽子”一样保护者染色体的稳定。
我们知道,别的基因在分裂时,会先将自己自我复制一份,但是端粒不会,所以端粒每复制一次,会丢失一些碱基对,也就是说细胞在进行分裂时,分裂的次数越多,端粒长度就越短。当端粒缩小到一定长度时,该细胞就会启动凋零机制。
因此,人体越年轻,端粒的长度越长;年纪越老,端粒长度越短。
当端粒长度较短时,会引发DNA在自我复制时非常容易出现错误,此时就会形成癌细胞。其实正常人每天也会产生大量癌细胞,但都被自身免疫系统消灭了;而年纪较大的人由于端粒较短,更容易出现癌细胞,因此更容易患有癌症。
科学家计算了端粒能够自我复制的最大次数,以及细胞的分裂周期,最终得出人类的寿命理论上限是120岁。
而这仅仅是理论上,实际上大多数人还没有活到理论年龄,就因各种情况去世了。
也就是说,人类的肉体有使用期限,凭借现在的科技水平很难延长人体的使用期限,而且即使延长了,人体的使用功能也会下降,比如:视力下降、听力下降等,这显然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抛弃肉体,转向灵魂永生呢?
灵魂永生?
请你想象一下画面,如果你此时能感觉到自己喝着一瓶可乐,吃着薯片,甚至能听到自己吃薯片时咔嚓咔嚓的声音,但实际上的你,只是泡在培养液中的大脑,大脑连接着电脑,你刚刚所看到、听到的只是电脑传输给你的数据,那么你会意识到吗?这就是著名的思想实验:缸中之脑。
如果,我们把缸中之脑换成像钢铁侠一样的装置呢,让大脑可以随时随地操控身体,只不过这个身体是由机器组装的,这就是人机互联。
但是,这种方式也无法实现永生,因为大脑毕竟是肉体,也有使用期限。假如我们可以把大脑中的记忆提取出来,放在由机器组装的身体里,通过计算机来支配人类的情感、感觉、记忆,就像《黑客帝国》描写的那样,人类就是一串串代码组成的数据,区别是你仍然可以控制自己。到那时,人类或许就会实现永生,不再受身体的拖累。
虽然该技术理论上可以实现长生,但实际上困难重重,而且一旦实现,必将引发人类道德、情感、伦理等变革。
为什么自然界不会进化出永生
虽然人类一直追求永生,但是永生对于生物,尤其是人类而言没有太大的好处,反而可能会让人类灭绝。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能够养活的人也是有限的,如果某一个地区超过了自身能够承载的量,那么该地的生物就会因饥饿而大量死亡。
如果人类在演化中实现了长生,这意味着人口会越来越多,甚至超过土地的承载量。而且,长生并不意味着不会死亡,因为自然灾害或者战争人类也会死亡。所以当严寒或者自然灾害发生时,人类将会大面积死亡;再者各地矛盾爆发时,也会因战争而死亡。所以如果实现了长生,那么人类之间因为抢夺资源、能源而发生摩擦次数会越来越多,人口会和今天一样保持在一定规模。
既然如此,倒不如人类没有实现长生,而是像今天一样,用年老个体的死亡为年轻人腾出能量,这样人类在生存过程中不必应对过于繁多的战争,可以潜下心研究能够提升人类生存质量的东西。
如果人类在演化中实现了长生,并且不再生育,虽然人类解决了能量短缺的问题,但是人类会更容易灭绝。
这是因为人体能够承受的环境在一定条件下,比如:氧气含量。一旦空气中氧气含量超过人体能承受的区间,人类将会因氧中毒而死亡。除了氧气含量之外,温度、土壤成分、二氧化碳量等都会影响人类的生存。由于人体基因不再发生变化,所以人类无法依靠改变基因来应对突变的环境,届时人类就会灭绝。
其实,地球生命之所以能从40亿年一直持续到今天,依赖的并不是个体的永生,而是繁衍。这也是为什么依靠进化,人类不会进化出永生的原因。
人类为什么无法拥有无限寿命呢?
如果要问宇宙大爆炸以来,诞生的最神奇事物是什么?相信很多朋友都会说是生命。没错,生命是宇宙诞生以来形成的最神奇事物。而地球就是一颗生命星球,大约38亿年前诞生了生命,经过五次生物大灭绝的进化和演化,在数百万年前诞生了人类,5000多年前形成了文明。
虽然宇宙让生命这种神奇的事物诞生了,但是同时也给生命加了一道枷锁,那就是寿命。不管是简单的生命还是像人类一样的智慧生命,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生命就在不断消耗,最终会走向死亡,这是宇宙加在生命上的一道法则。
如果是没有智慧的生命,它们自然不会去考虑生死,寿命到了离开就可以了。可是人类是智慧生命,自然不可能不去想一件事:人类为什么无法拥有无限寿命?无法实现长生不老呢?古时候有些帝王不信命运的枷锁,开始挑战生命的法则。比如秦始皇便是典型的不信邪的皇帝。为了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他曾派人前往蓬莱、东海等地寻找长寿仙丹,但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秦始皇也没有等来他想要的仙丹。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时候,也招来道士给他炼长生不老丹。
虽然古时候的一些人们试图挑战生命的法则,实现长生不老,可是最终他们都失败了。随着人类工业革命的开始,终于走进了科技发展的道路,如今我们经过三次工业革命的洗礼,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
对于科学家来说,科技可以揭开这个世界任何事物的奥秘,那么生命的生死奥秘自然也是有可能通过科技来获得答案。那么在科学家的眼里,人类为什么会死亡,为什么无法拥有无限寿命呢?生物学家认为,个体所表现出的特征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要了解人类无法实现长生不老的本质原因,应从人体内部的微观结构着手。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染色体末端藏着一个控制人体寿命的按钮,它的名字叫“端粒”。一般来说,细胞每发生一次分裂,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便会变短一截,由此会导致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强,细胞综合性能减弱。因此,人类会慢慢衰老,逐渐走向死亡。
科学家找到了导致人类无法拥有无限寿命的内在原因是这个端粒在不断变短,那么是否有办法让这个端粒不变短,让它一直保持原来的长短?如果我们做到了,是不是意味着人类就摆脱了生死的法则,可以拥有无限的寿命?
人体正常细胞末端端粒的变短让科学家想到了人类最害怕的癌细胞,癌细胞是一种很特殊的细胞,在不受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它能无限增殖且永不会凋亡。为什么癌细胞能够长生不老呢?科学家研究发现,癌细胞内普遍存在端粒酶,在它的保护下,即便细胞发生分裂,染色体末端的端粒的长度也不会发生改变,由此便使细胞获得了不老特性。
科学家表示,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目前只发现它出现在人体造血干细胞和生殖细胞中,暂未在体细胞内发现它的踪影。未来,若能研究出一种能在体细胞内生存且能高效发挥作用的类端粒酶物质,或能帮助人们延长寿命。
为什么科学家不说解决了端粒变短的问题之后就可以实现长生不老呢?事实上,科学家并不认为影响人类寿命的原因只有端粒变短这一个问题,要知道生死有可能是宇宙最高法则之一,如果让人类如此简单的解决了端粒变短的问题就能实现长生不老,那也太儿戏了吧。
因此,科学家认为,影响人类寿命的影响可能有很多,端粒变短只是其中一个问题,解决了它可以让人类的寿命大幅增加,可是想实现长生恐怕是不大可能的。有可能人类永远也无法通过基因的层面来真正实现长生不老,最多也就是让人类的寿命不断增加。
科学家认为通过基因层面可能很难解决人类永生的问题,于是又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实现长生的方法,那就是意识转移储存。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人类之所以是智慧生命,核心因素就是人类有独特的意识,而身体只不过是意识的载体,大脑是意识的储存地。
如果我们能够将大脑的意识上传到计算机中,然后储存起来,那么只要这个储存设备不被破坏,人类也就变相地实现了永生。目前有一些科学家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从理论上来说,大脑就相当于一台复杂无比的计算机,而意识就是其中的复杂程序。
不过,想要让人类的意识能够上传到计算机储存起来,那首先要解决计算机的问题,要知道人类的意识可不是普通的那些计算机程序,对计算机的要求自然也是极其高的,有可能需要像虚拟世界那样的储存技术才行。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黑客帝国,那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而人类的意识储存设备也可能需要这样的虚拟世界。
人类现在的计算机技术自然是无法做到的,有可能需要人工智能发展到高级阶段,真正掌握了虚拟世界的构造技术才能满足要求,那个时候或许人类意识的上传就有可能实现。这种另类实现永生的方法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是非凡的。
可能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没什么,但是对于那些杰出的科学家来说将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类的科技能够快速发展,离不开一些伟大科学家的研究付出,可是人类寿命是有限的,等到科学家有能力做出巨大贡献的时候,他们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如果人类掌握了意识上传永生的技术,那么即使科学家的身体死亡了,但是他们的意识却可以用另一种方法生存,类似于数字生命,那个时候科学家依然可以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如果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能够意识长存,那人类现的科学技术有可能比现在还要发达100年,由此可见,一个伟大科学家对人类有多么重要了。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iotech的CEO内德·大卫(Ned David)看来,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衰老是灵活可变的,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可以安全改变人类衰老进程的时代。如果衰老被治愈,人在老年时期的身体状况一路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