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防汛小常识你都知道吗-防汛有哪些措施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12) 黑客团队 82 5

目录介绍:

防汛救灾抗洪小常识有哪些?

防汛救灾抗洪小常识包括:汛期出行前要做的必要准备、洪水来临前可做的准备、洪水来临时的相应做法、发生洪水时,城市的危险地带、发生洪水时,农村的危险地带,等等。

一、汛期出行前要做的必要准备

1、收听收看天气预报、预警信号根据信息提示调整工作、学习及外出计划,采取有准备的应对措施。

2、雨天驾车出行收听交通台路况,降雨信息,提前绕开积水区域。

二、洪水来临前可做的准备

1、备足够几天食用的食物、饮用水及日用品。

2、收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3、准备通讯工具。

4、关闭家里电源、煤气,千万别恋财,尽快撤离到安全位置,以免被洪水围困。

三、洪水来临时的相应做法

1、若处于山区地带,听到洪水警报或发现洪水来了,立即撤离溪床和低地。

2、落入水中尽可能寻找救生漂浮物,尽可能保留身体能量,沉着冷静,等待救援。

3、被洪水包围时,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板等作水上转移。

4、洪水来得太快,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暂时避险,等待救援。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5、有通讯条件的,可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洪水态势和受灾情况,寻求救援;无通讯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或挥动颜色鲜艳衣物或呼喊等方式呼救。

6、洪水汹涌时切记不可下水。原因在于此时水中除了危险的漩涡、暗流外,还有上游冲下来的漂流物、倒塌的电线杆都易造成碰撞或触电。

四、发生洪水时,城市的危险地带

1、危房及危房周围;

2、危墙及高墙旁;

3、洪水淹没的下水道;

4、马路两边的下水井及窨井;

5、电线杆、高压线塔周围;

6、化工厂、储藏危险物品的仓库。

五、发生洪水时,农村的危险地带

农村地势开阔,洪水会长驱直入,房屋易倒塌,民众更易受到侵害。在农村常见危险地带有:河床、水库及渠道、涵洞;行洪区、围垦区;危房中、危房上、危房下;电线杆、高压电线塔下。

防汛救灾小常识:灾后安全应该注意什么

灾区用电行为必须服从统一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私拉乱接,严禁不规范用电行为。

抗灾救灾期间,所有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需按照公安、交警、海事部门和灾区救灾期间的相关要求服从管理,确保灾区交通秩序规范有序。灾区内所有经洪水浸泡或建在浸泡过的地基上的房屋,必须经检测评估,确认无安全隐患方可使用,未经检测评估或检测评估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群众尽量少到土坎、陡坡、山脚等区域活动,发现土石松动、土石滑落、土地开裂等异常情形,必须及时转移至安全地点。

不买卖、不食用腐败变质的粮食或食品,不吃淹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不使用污水洗瓜果、碗筷,不饮用生水,不服用浸泡过的药品。同时,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以防“病从口入”。注重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严防蚊虫叮咬,注意蛇鼠等危险动物,严防疫情发生。注意周边环境及生产劳作行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烟花爆竹、燃气、燃油等易燃易爆和危险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妥善处置废弃物品,加强经营安全管理,严防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防洪常识知多少

防汛 汛期防止洪水成灾的各项修守工作。如对堤防、闸、坝、铁路、桥梁等进行的防守和险情抢修。防汛要本着“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原则,把各项防汛工作做好,主要是:汛前检查,报汛,组织抢险队伍,物料准备和技术准备 防洪 研究洪水规律与洪灾特点,并采取各种对策,以尽量减轻或防止洪水危害的一项水利工作。防洪工作的内容主要有:防洪规划与建设,防洪设施的管理与运用,汛期防守与抢险,洪水预报与调度,灾后工作等。还包括防凌工作。

涝灾:由于本地降水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积水超过作物耐淹能力,造成农业减产的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是,积水深度过大,时间过长,使土壤中的空气相继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气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难,并产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作物生长,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洪灾:洪灾是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灾害。涝灾除对农业造成重大灾害外,还会造成工业甚至生命财产的损失。

涝灾与洪灾的共同点是地表积水(或径流)过多,区别是涝灾因本地降水过多而造成,洪灾则是因客水入境而造成。

什么是洪水?

洪水是一种峰高量大、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洪水一般包括江河洪水、城市暴雨洪水、海滨河口的风暴潮洪水、山洪、凌汛等。

什么是防洪规划?

防洪规划就是在研究流域洪水特性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根据流域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防洪标准,通过分析比较,合理选定防洪方案,从而确定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什么是防洪调度?

防洪调度就是通过蓄、泄、滞、分等措施,人为改变天然洪水的时、空分布规律,以达到减免洪水灾害的目的。

什么是除涝标准?

除涝标准是指遇上多少年一遇暴雨,多少日雨量,在多少天内排除。它是设计排水系统的主要依据。

“厄尔尼诺”是什么?

位于南纬4~14°的秘鲁是世界上产鱼的大国之一,这个国家的鱼粉产量占世界首位。这是由于秘鲁沿海存在着一支旺盛的上升流,也就是说,在那一带海区里,除水平流动的海流外,还有不断地从海底深层向海面涌升上来的上升流,这种上升流能把海底丰富的磷酸盐和其他营养盐分带到海洋上层,滋养着世界上著名的秘鲁渔场。如果这支上升流减弱或是消失,这样,临近赤道区的暖流就会入侵,引起秘鲁沿岸海域的水温升高,这种现象大约隔几年就会在圣诞节前后发生,当地居民把这种暖流的季节性南侵,由此引起的海面水温升高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现象在一般年份,向南侵犯的范围只能到达南纬几度,待到来年3月,海面水温又恢复常态,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鱼类和鸟类没有多大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各年发生的状况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年分暖水入侵的距离远些,有的年分则近些。暖水入侵强盛时,可抵达南纬十几度,这时秘鲁沿岸水温就会迅速增高,生活在这一海域里适应冷水环境的浮游生物和各种鱼类,就会因环境的突变而大量死亡,与此同时,以鱼为食的各种海鸟,也会因缺少食物大批死亡。

经多年观测研究,发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不仅对秘鲁沿岸带来灾害,甚至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异常。每当厄尔尼诺现象严重时,常发现全球一些地区或是暴雨成灾、洪水泛滥,而另外一些地区则是久旱无雨,农业歉收。科学家们把这种带有全球性的气候变异与厄尔尼诺现象紧密联系起来,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很紧密的关联,全球气候异常的前兆往往可以从上年或年初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状况中找到。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对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机制也有了新的认识,对厄尔尼诺现象最初含义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只有发生在中、东赤道太平洋地区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升高,通常要持续一年以上的增温现象才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如何施行管涌的抢护

管涌的抢护原则

长江中下游地区抢护管涌险情的实践经验证明,处理管涌的原则应以制止涌水带砂,而留有渗水出路。这样既可使粉砂、细砂不再被破坏,又可以降低附近渗水压力,使险情得以稳定。 值得警惕的是,管涌是堤防溃口的极为明显和常见的原因,但对它的危险性仍有认识不足,措施不当,或麻痹蔬忽,贻误时机的。如采取大围井而抢筑不及,或围高井倒塌者都曾造成决堤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损失。历史的惨痛教训必须牢记。

管涌的抢护方法

管涌固然是严重险情,我们只要提高警惕,慎重对等,及时处理,是可以抢护脱险的。下面介绍1954年以来抢护管涌的有效方法:

1.在冒水孔周围,用土袋围成低堰。孔内填反滤料,最好是按级配先填粗砂,再填瓜米石、碎石,最后填块石。可以有效地制止砂粒带出,但由于涌水,粗 砂 往往填不进去,则可先填碎石、块石,以杀涌水之势,再按级配填筑,略高于原在地面。如附近无适用石料,可以砖渣代替。如一次末能达到制止带砂。可以清除部分上层粗填料,再按上述级配填筑直到渗水畅流,无砂粒带出为止。反滤料填好后,仍需注意防守,如发现填料下沉,可以继续填块石料,直到稳定为止。

2.同上述方法,但不筑围堰,直接填反滤料也可。

3.如因管涌,堤防基土流失过多,导致堤身裂缝下挫,是溃口性险情,应及时予以翻筑加固。

4.抢护脱险后仍应加强防守,观测周围的变化和渗水流量与江水消长的关系,以供汛后处理作参考。

如何施行散浸的抢护

散浸的抢护原则

以“临河截渗,背河导渗”,降低浸润线,稳定堤身为原则。临水坡用透水性小的粘土做外帮,可以减少渗到堤里去的水;背水坡用透水性大的砂石或柴草做反滤,可以使已经渗到堤里的水流出,而不带走土粒,这样可以降低浸润线,稳定堤身。

散浸的抢护方法

发现散浸险情后,应查明发生原因和险情程度,如堤内坡出现散浸,但坡面只有轻微的窨潮或渗出少量清水,堤身稳定,险情并无发展,可以严密监视,暂不处理。如堤坡渗水严重或发生浸水集中冲刷现象,说明险情在逐渐发展,则需加以抢护。抢护方法以导渗为主。如外滩较宽,附近有黏土可取,险情又很严重,则需兼用外帮防渗,内坡导渗的方法,切忌在堤内坡用粘性土料做压浸台。 汛前消灭隐患,对防止在汛期中发生散浸、跌窝和漏洞险情,亦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例如荆江大堤的白蚁隐患,修防部门就专门成立了灭蚁队进行追探、抽槽、翻筑,大大减轻了汛期中的散浸,跌窝和漏洞险情。

如何施行跌窝的抢护

跌窝的抢护原则

跌窝是局部陷落,以防止水流浸蚀继续扩大,应及时予以翻填。又因它常伴随漏洞而发生,故宜配合漏洞险情进行处理。

跌窝的抢护方法

将荆江大堤对于跌窝抢护的经验作为处理跌窝的参考:

1.跌窝发生在堤顶附近内坡,跌窝内没有漏洞,将坑内松土清除,用好土填实还原即可(图1)。

2.跌窝发生在堤内坡,堤外面有漏洞口,漏水直通跌窝,应配合抢堵堤外坡漏洞以止住漏水,如果必须与外堵漏源同时进行抢救时,可将跌窝内松土清除,回填粗砂、瓜米石、砖渣、卵石等做成倒滤井,以制止漏水带出泥土,稳定险情。(汛后水落应随即翻筑跌窝,窝内漏洞可追赶翻筑的应予追赶翻筑,再将跌窝内松土清除,予以回填夯实。)

3.跌窝发生在堤外高滩或外坡上,堤内并发生有漏洞的,可先在外滩上筑袋土围堰高出水面,抽干围堰内积水,沿跌窝部分进行翻挖,找出漏源,清除隐患后,予以回填。

4.如跌窝发生在堤身单薄、堤面较窄的堤顶上,挖填前应加做外帮,以保证开挖时的安全。开挖时应先清除隐患,有漏洞的,要先将上口堵好,再回填夯实。

5.如跌窝发生在外坡水下部分,可用袋土、棉絮等物将跌窝填实,再加做外帮。

如何施行内脱坡的抢护

内脱坡的抢护原则

产生内脱坡的主要原因是渗水降低了堤坡土体的抗剪强度。所以抢护原则是首先消除已滑动的堤坡中的渗水,部分恢复滑动土体的抗剪强度,使堤坡稳定。再进行还坡加固。

内脱坡的抢护方法

抢护脱坡的基本方法是开沟导渗,填塘固基,加土还坡,外帮截渗。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分别用不同方法加以处理。 在这里应当指出,有些地方采用打桩方法抢救脱坡,是不妥当的。它不但不能抵抗滑坡土体所产生的巨大推力,反而容易促使滑坡发展。因此,我们不主张用打桩方法抢救脱坡。现将几种常用效果显著的抢救方法列述如下:

1.透水土撑

应用范围:

若脱坡堤段,范围较大,可沿脱坡堤段做若干透水性土撑。具体尺寸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种方法在1954年荆江分洪区围堤、荆江大堤和武汉市堤防都是行之有效的。

施工方法:

①在筑土撑部位,将脱坡松土削成斜坡后挖沟,在沟内放置滤水材料,如砂石、砖渣、芦苇等。 ②若堤基不好,土撑坡脚要抛石或用袋土固脚,但应注意不要将沟内渗水阻塞。 ③土撑宽度要看水情、险情与取土难易而定。一般宽度5~8米,坡比1:5,撑顶高度一般在洪水位以下0.5-1.0米。 ④填土要打碎,硪实。

2.透水压浸台

应用范围:

堤防断面不足,脱坡严重,附近有土可取,缺乏砂石之处。

施工方法:

①做法与透水土撑相同。但在布置上透水压浸台是全面修筑,而透水土撑是分段修筑。 ②见散浸节透水压浸台的施工方法。

3.外帮

内脱坡严重,范围又较广,在堤内抢筑透水压浸台、开沟导渗等工程,需要时间。如有外滩,在抢护内坡的同时,可在外坡加做黏土外帮,以减少渗水,缓和险情,便于争取时间,完成内坡抢护工作。

4.各种抢护方法配合运用

如内坡大范围内渗水严重,同时发生漏洞、脱坡等险情,情况复杂紧急时,不能用单纯的一种抢护措施来解决,应研究选择几种适合险情、堤情的抢救方法配合运用,同时要做到胸中有数、情况明、决心大。1954年汛期抢险经验证明,这样多种方法同时配合运用,都是有效而成功的。例如: 荆江大堤金拖段董家拐内脱坡特险,就是采用了开沟导渗、用土袋及散土抢筑外帮防渗、填塘固基及加做土撑、在排淤固基阻止滑挫的基础上,连接土撑加土还坡、在浑水漏洞处,做围井填反滤料,并在外坡加长外帮等措施,安全脱险,取得了成功。 武汉市武青堤的大脱坡,就是采用了用袋土抢做外帮、在堤内坡脚水塘中用块石抛压固脚,或用干土挤淤、用芦柴和砂石在内坡做导渗沟、滤水还坡。结果也完全获得了胜利。

如何施行漏洞的抢护

漏洞的抢护原则

由于漏洞一般在迎水坡有洞口,所以抢护应以外堵为主,视情况在堤内出口用倒滤井为辅,或两者兼施的原则。 处理漏洞绝对不能采用在漏洞出口打桩,或填土封压的办法。这样做只会促使险情的扩大恶化。在堤内漏洞出口处围井蓄水以平衡水压,理论上固然可行,但如出口发生在堤坡下部或堤脚附近,如靠围井蓄水平衡水压,势必围井高大,一时难以筑成,而且井体单薄,蓄水后倒塌,则更促使险情突然恶化。这些情况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漏洞的抢护方法

1.堤外堵塞 对漏洞的抢护,直接有效的措施是外堵漏源。但要堵塞洞口,必须先探明洞口的位置和它的大小、多少。寻找洞口的方法可用轻浮物撒在堤外水面,这样可以发现水面漩涡找到洞口。或潜水摸探。但为了安全,潜水摸洞人员必须用绳索系着,以免被水流吸进洞内。找到洞口后,应即堵塞。洞小的可先用铁锅扣住,或用棉衣、棉絮等将洞口堵住;洞口较大或周围有几个洞的可以用棉被张开顺堤坡拖下盖住洞口;如漏洞系漏口或阴沟,可以先用布袋装土,任其吸进,再用木楔包以棉絮塞紧洞口,覆以棉絮。按上面方法将洞口堵住后,然后再压土袋,浇土做外帮,高出水面。

如堤外无明显洞口,也可以用含水量较高的粘土顺坡抛填,这样做可以减少渗水浸入。

外堵漏洞切忌乱抛块石土袋,以免架空,增加堵塞漏洞的困难。

2.做倒滤井

在堤外堵塞的同时,堤内漏洞也要做到井。特别是漏洞发生在堤脚平地,出现浑水兼带有粉砂、细砂之类,一时难于判明是漏洞还是管涌的情况下,更必须按抢护管涌填做倒滤井的办法来处理。只要倒滤层保住堤身的填土不流失,险情也就能稳定下来了。

3.开巷断截(抽槽翻筑)

开巷断截是较彻底但也是最危险的办法。只有在万不得已,而且具备充分和必要的条件(如堤身面宽,堤身大,人力器材足够等)的情况下,才能采取这个办法。最好是能够在水位稍退的汛隙,突击进行,水位过高时不宜进行。施工时必须高度集中力量,加倍注意填筑质量。

开巷是在堤顶挖槽,深到漏洞以下,其抽槽宽度以能适合开挖工作的最低宽度为限,尤以开深槽更要谨慎从事

洪水防灾减灾知识

记者:洪水来临时如何得到正确信息?

专家:汛期到来尤其是暴雨来临时,应及时收听、收看气象部门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发布的气象预报,并根据预报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应及时掌握当地政府发布的相关信息,做好家庭和个人的防灾准备。应该利用通讯工具,拨打气象声讯服务电话,及时了解当地可能出现的各种天气变化。

记者:洪水将要来临时,应做哪些物资准备?洪水来临时,可供临时救生的物品有哪些?

专家:必要的物资准备,可以大大提高避险的成功率。应准备一台无线电收音机,随时收听、了解各种相关信息。准备大量饮用水,多备罐装果汁和保质期长的食品。准备保暖的衣物及治疗感冒、痢疾、皮肤感染的药品。准备可以用作通讯联络的物品,如手电筒、蜡烛、打火机等,准备颜色鲜艳的衣物及旗帜、哨子等,以防不测时当做信号。给汽车加满油,保证随时可以开动。

洪水来临时,要选择一切可以救生的物品逃生。首先挑选体积大的容器,如油桶、储水桶等,迅速倒出原有液体后,重新将盖子盖紧、密封。空的饮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都具有一定浮力,可以捆扎在一起应急。足球、篮球、排球的浮力都很好,树木、桌椅板凳、箱柜等木质家具都有浮力。

记者:洪水来袭时,如果来不及转移该怎么办?

专家:要向高处转移,如在基础牢固的房顶搭建临时帐篷等。身处危房时,要迅速撤离,寻找安全坚固处所,避免落入水中。除非在水可能冲垮建筑物或水面没过屋顶被迫撤离,否则不要动,等水停止上涨再逃离。可扎制木排等逃生用品,利用通讯设施联系救援,或利用眼镜片、镜子反射阳光发出求救信号。夜晚时,可以利用手电筒及火光发出求救信号。当发现救援人员时,应及时挥动鲜艳的衣物等物品,发出求救信号。

万一掉进水里,要屏气并捏住鼻子,避免呛水,试试能否站起来。如水太深,站不起来,又不能迅速游到岸上,就踩水助游,抓住身边漂浮的任何物体。如不会游泳,千万不要慌乱,可按以下两种办法行动:一是面朝上,头向后仰,双脚交替向下踩水,手掌拍击水面,让嘴露出水面,呼出气后立刻使劲吸气;二是迅速观察四周是否有露出水面的固定物体,并向其靠拢。

如果许多人同时落水,可以手拉手,用牵制力共同抵御洪水。落入水中时要及时脱掉鞋子,减少阻力,将头露出水面,调整呼吸。浪高水急、徒身漂浮时,不要做无谓的挣扎,尽可能节省体力。要及时躲避漩涡及水中夹带的石块等可能危及身体的重物。千万不要攀登电线杆,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记者:洪水来临时,应远离哪些危险地带?

专家:要远离城市中的以下地带:危房里及危房周围;危墙及高墙旁;洪水淹没的下水道;马路两边的下水井及窨井;电线杆及高压线塔周围;化工厂及贮藏危险品的仓库。

在农村,洪水中常见的危险地带有:河床、水库及渠道、涵洞;行洪区、围垦区;危房中、危房上、危墙下;电线杆、高压线塔下。

记者:驾车时遭遇洪水怎么办?

专家:在水中要非常小心地驾驶,观察道路情况。如果在洪水中出现熄火现象,应立即弃车,在不断上涨的洪水中,试图驱动一辆抛锚的车是十分危险的。

如果车掉进水中,必须在水漫至车窗前逃离,这时车还浮在水面。当车沉没水中时,要摇起车窗,并打开所有车灯,作为求救信号。如果车门打不开,一定保证车内的人在水面以上。水漫到下巴位置时,车外面的水压能轻一些,这时打开车门,深吸一口气游到水面上。如果车门还是打不开,就设法砸开玻璃往外爬。逃生时,乘客可以互相牵扯,这样门既不会关上,又可以避免人被冲走。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

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的向山坡,高低等处转移。

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

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湍急、混浊及夹杂泥沙时,可能是山洪爆发的前兆,应离开溪涧或河道。

洪水来的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大树,高墙等待救援。

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 应该注意避免渡河。还要注意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注意街上电力设施,如有电线滑落,即刻远离并马上报告电力部门。

了解呼救的方法:SOS呼救信号,拨打119求救等。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12 23:58:02 回复

    由于漏洞一般在迎水坡有洞口,所以抢护应以外堵为主,视情况在堤内出口用倒滤井为辅,或两者兼施的原则。 处理漏洞绝对不能采用在漏洞出口打桩,或填土封压的办法。这样做只会促使险情的扩大恶化。在堤内漏洞出口处围井蓄水以平衡水压,理论上固然可行,但如出口发生在

    1
  • 访客 2022-07-13 08:22:44 回复

    受到侵害。在农村常见危险地带有:河床、水库及渠道、涵洞;行洪区、围垦区;危房中、危房上、危房下;电线杆、高压电线塔下。防汛救灾小常识:灾后安全应该注意什么灾区用电行为必须服从统一管理,任何单位和

    2
  • 访客 2022-07-13 06:59:39 回复

    测评估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群众尽量少到土坎、陡坡、山脚等区域活动,发现土石松动、土石滑落、土地开裂等异常情形,必须及时转移至安全地点。不买卖、不食用腐败变质的粮食或食品,不吃淹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不使用污水洗瓜果、碗筷,不饮用生水,不服用浸泡过的药品。同时,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以防“

    3
  • 访客 2022-07-13 06:48:13 回复

    粉砂、细砂不再被破坏,又可以降低附近渗水压力,使险情得以稳定。 值得警惕的是,管涌是堤防溃口的极为明显和常见的原因,但对它的危险性仍有认识不足,措施不当,或麻痹蔬忽,贻误时机的。如采取大围井而抢筑不及,或

    4
  • 访客 2022-07-13 08:06:16 回复

    洞,将坑内松土清除,用好土填实还原即可(图1)。 2.跌窝发生在堤内坡,堤外面有漏洞口,漏水直通跌窝,应配合抢堵堤外坡漏洞以止住漏水,如果必须与外堵漏源同时进行抢救时,可将跌窝内松土清除,回填粗砂、瓜米石、砖渣、卵石等做成倒滤井,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