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哪种房子抗震-汶川地震后房屋抗震等级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13) 黑客业务 85 3

目录介绍:

多层住宅,砖混和框架结构哪个更抗震?

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都不好,这两种结构都容易发生脆性破坏;框架结构相对砖混结构来说,抗震性能提高很多。但框架结构在高地震烈度区,超过一定高度后,为了满足规范要求,梁柱截面很大,影响使用,但它本身有它的优点,对于大空间,分割自由的建筑如办公楼等公用建筑非常适合;为了发挥它的优点,又提高它的抗震性能,给他增加一些剪力墙,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从而建筑高度提高很多。建筑物高度超过一定高度后,框架-剪力墙结构也不行了,就要做剪力墙结构和筒中筒结构。

汶川地震什么房子没倒

首先说下你座的房子,我首先要肯定你那是框架结构,抗震等级最少是6及。你放心汶川地震震跨的都是以前的老房子和现在的房子(因为你说是32层,也只有现在的技术才能达到)在抗震等级和做法上有本质的区别;

(1)一般在5及(包括5及)以下是不会跨的(但可能会有墙体断裂,因为是填充墙,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但绝对房子主体是不会垮的)

(2)如果说房子要垮,那么①必须高过房子设计的防抗震等级,②在与房子设计要求的防抗震等级同大的情况下(例如6及,你所座的房子应该也是6及),地震持续时间过久。这两个条件只要满足一个都会造成房子的跨踏。

(3)跨踏原因主要分两种①地震造成地质变化,导致房子稳定性降低而倒塌,②破坏房子的柱子主体导致房子跨踏(注意:只有当柱子受到影响后房子才会跨踏,如果是板全破化掉了房子也不会跨的,但梁就不同,梁对柱有拉接作用,可以将力分散到每一跟柱子上,在地震中我们都感觉地在摇晃,所以地震产生的是横向破坏力,而房子中梁的横向抗震力是最强的,所以梁一旦被破化,那柱也就快了;而破化或受损的柱是承受不了原设计所要求的压力的,从而产生房子跨踏,所以严格来说是柱子有破坏的时候才会跨)

(4)跨踏方式主要分两种:①垂直跨踏:这种情况很少,1是房子内各柱子都受损或大多受损,前提:角柱必须受损,因为只要有1根角柱还是好的,在跨踏的过程中它还是有一定的力在支撑房子,这样房子肯定会倾斜跨踏而不是垂直跨踏;2是地震在房子下方产生凹陷。②倾斜跨踏:这种情况发生几率在跨踏中占百分之98以上,因为造成倾斜跨踏的原因很多种。

科学分析:什么样的房子在地震中容易倒塌

汶川大地震伤亡很大,许多人提出疑问:为什么倒塌的多是学校与医院的建筑?我自己住的房子安全吗?我想用这个帖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建筑的抗震性,告诉你什么样的建筑容易被震倒,也希望建筑业的同行来补充、交流。

这得先简单解释两个地震名词:震级、烈度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现在我们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里氏分级标准,最高9级。

烈度:是指地震的所造成的破坏程度。最高12度。

震级越大破坏力就越大,烈度也就越大。比如:据国家公布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

烈度十一度是什么感觉呢?在划分表上没有写,只是说:普遍倒塌。了解唐山地震的人都知道,整个唐山当时就是普遍倒塌了。如果地震烈度达到十度: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人会有抛起感,房屋大多数倒塌。达到九度:行动的人摔倒,房屋严重破坏,修复困难;

我所生活的这个地区现在执行的设计标准为:七级烈度设防,也就是说地震烈度过了七级房屋倒塌就不能算人家的设计与施工有问题了。(国家在1990年就开始要求建筑设计必须考虑地震烈度设防)

影响建筑物抗震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想到哪写到哪,欢迎同行补充):

一、地质情况,我们建筑上讲什么都得是有根的,除非你要的是海市蜃楼。建筑最基本的根就是基础,地基必须落在坚硬的地质上才行,如:岩石、坚硬土、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砾石层等。如果建筑物下边的地质情况不好,再结实的建筑也等于零,我记得当年唐山地震时就出现过房屋沉入地下的事情。

二、建筑的结构设计:国家虽然在1990年就要求设计时考虑地震因素了,但这也就是在近几年才得以重视,一栋建筑物的抗震性在设计时其实就已经决定了,如果建筑物在设计时只考虑到5级烈度设防,怎么能要求它抗住7级烈度的地震呢?

三、材料的使用:

这次地震中倒塌严重的学校与医院多数是因为楼板使用的是预制板,倒塌的建筑物中幸存的部分主体往往是楼梯间,这就是因为楼梯是钢筋混凝土现浇筑的,其抗震性要远远强于预制混凝土板。楼板使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近年的框架结构建筑多是这种设计)的就比使用预制板的要结实的多,虽然各地区近年来大多已经开始不许在公共、住宅建筑中使用预制板了,但现有楼房中最多的还是预制板楼。

材料的材质对建筑物的结实程度也起很大的作用。例如建筑中钢筋使用的是小厂生产的非国标产品,其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达不到要求,就容易在地震时发生建筑的梁、板、柱脆断情况。说白了就是钢筋起不到“筋”的作用,太容易断了。其它的材料也是如次。

四、施工质量:质量当然太重要了,但已经经过验收、检验合格的房屋,我们一般人又怎么能轻易发现质量问题呢?就是发现了也会被告之是个小瑕疵。我看这个还是别再讨论了吧。

五、什么样的房子比较容易倒塌:

按结构分抗震性从强到弱为:钢结构、框剪结构(框架加剪力墙,高层一般都是这样的)、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砖石结构是最差的,有地震最先倒的就是石头房子。

什么样结构的房子抗震性能最好? 木结构?土结构?砖+水泥结构?现代钢筋结构?

1)钢结构一般来说钢结构建筑抗震性能最好,由于钢结构质量轻,地震力是等于质量×所受到的地震加速度,所以钢结构在地震中承受的地震力小,尤其是钢框架厂房附以轻质屋面板、彩钢板维护墙的钢结构在汶川8.0级地震中表现的非常好,在极震区北川县城3幢钢框架厂房都在轻微破坏和基本完好之间。在整个震区的该类结构除几幢建筑维护墙有破坏,绝大多数都基本完好。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仅次于钢结构,尤其以框架-剪力墙结构表现的好。虽然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较重,但是它的延性好,能承受较大的变形,使得在地震中它的抗震性能要优于砖混结构。在极震区的映秀镇和北川县城由于地震动强度达到了11度,很多钢筋混凝土结构遭到了严重破坏或倒塌,在其他地震影响区毁坏概率要小的多。它的破坏特点是非承重墙体出现剪切裂缝,底层柱头破坏,底层倒塌,倒毁等。3)砖混结构:砖混结构由于其重量较大、是脆性材料,其抗拉、抗剪、抗弯强度均较低,因而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差。在国内外历次强烈地震中,砌体结构的破坏率高。本次地震也不例外,大量的砖混结构地震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地震中进行过抗震设防的砖混结构基本达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在极震区北川县城和高烈度区绵竹市的汉旺镇有很多设防砖混结构没有倒塌或部分倒塌。4)底框架结构:这类结构具有钢筋混凝土和砖混材料的力学特性。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砖混的转换层由于刚度设计的不合理经常造成转换层的砖混结构墙体剪切破坏,甚至该层坐层现象。5)木结构结构:木结构材质韧性好,是榫卯方式进行连接和固定,所以结构的整体性较好。而且,木结构较轻说承受的地震力小,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要优于未设防的砖混结构。即便是发生破坏,也不会完全倒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此类结构的破坏特点是,维护墙体破坏,6)土结构包括土坯墙和夯土墙承重的结构。由于生土的材料性能差,即便是在6度区就开始产生破坏,在7度或8度区就会产生大量的严重破坏和倒塌。

什么样的房子抗震能力强

据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 5月12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目前已造成650多万间房屋倒塌,2300多万间房屋损坏,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部分城镇夷为平地。

地震对于建筑物为何会拥有如此巨大的破坏力?地震中决定房屋损毁的因素究竟有哪些?灾区新建房屋应当注意哪些问题?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我国建筑领域的专家——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马宝民、贺小岗。

“山崩地裂”时房子如何倒下?

记者:人们常说,地震来袭时地动山摇,房屋随之倒塌。那么,地震到底是以什么方式来破坏建筑的?

专家:由于建筑物依附在地球表面,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方式主要受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影响。简单地说建筑物破坏有三种方式:上下颠簸、水平摇摆、左右扭转。多数时候,还是三种方式的复合作用。

地震波传播方式有纵波、横波、面波,由于地球表层岩性的复杂性,传播过程中也会出现像激流中“漩涡”的复杂情况。

纵波使建筑物上下颠簸,力量非常大,建筑物来不及跟着运动,使底层柱子和墙突然增加很大的动荷载,叠加建筑物上部的自重压力,若超出底层柱、墙的承载能力,柱、墙就会垮掉。底层垮掉后,上面几层建筑的重量就像锤子砸下来一样,又使第二层压坏,发生连续倒塌,整个建筑直接“坐”下来。

面波使建筑物水平摇摆,相当于对建筑物沿水平方向施加了一个来回反复的作用力,若底部柱、墙的强度或变形能力不够,就会使整栋建筑物向同一方向歪斜或倾倒,在震区常常看到这种现象。

第三种作用是扭转。引起扭转的原因是有的地震波本身就是打着“旋儿”过来的,也有的情况是因为面波到达建筑物两端早晚的时间差引起的。这种情况引起建筑物扭动。建筑物一般抗扭能力较差,很容易扭坏。震区有的房子角部坍塌,多属这种情况。

一旦碰到上下颠、左右摇、扭转,三种方式共同发生,破坏力就更加可怕。在离震中较近的范围,往往三种方式交织作用,所以破坏力很大。

破坏与震级、烈度有何关系?

记者:在这次地震中,大量建筑物受到毁灭性破坏,这究竟与地震的震级有关系呢?还是与烈度有关系?

专家:我们先要搞清震级和烈度两个概念,不少人弄不清楚。震级是用来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描述地震引起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不止一个,一般情况下离震中越近破坏越大,烈度就越高,远离震中烈度减小。例如唐山地震,震中区烈度是11度,影响天津是8度,影响北京是6度。

有的人说某建筑能抗几级地震,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应该说,某建筑物的设防烈度是多少度。

建筑物的受损情况除了与震级作用大小有关外,还跟场地条件、设计、施工等多种因素有关。

我国对建筑物的抗震标准有何规定?

记者:您刚才谈到建筑物的设防烈度。那么,我国对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四川地震灾区执行的是什么标准?

专家:我国1989年以后制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设防目标要求建筑物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所谓“大震不倒”是指地震发生时,实际地震烈度比抗震设防烈度高1度到1.5度时,建筑物应当不倒塌。

我国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一般设在6度到9度。因为地震发生时,烈度达到10度的范围不是很大,达到11度的只有震中及附近地区。多数房子的使用寿命是5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50年内多数并不发生地震,但又不能不设防,若设防标准过高,又不地震,投入的财力就是浪费,我们还没有那么大的财力。目前,北京的建筑设防烈度是8度,四川绝大部分地区是7度。全国有一个烈度区划图,是根据历史记载经反复研究作出的。全国抗震设防都依据同一规范,是同一个标准。

什么样的房子抗震能力强?

记者:在地震灾区,我们看到同一地区有些建筑物全部垮塌,有些建筑只是局部损坏,这是什么原因?

专家:在地震面前,建筑物是否垮塌,或者损坏情况怎样,与房子本身的抵抗力密切相关。

决定房子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有许多方面:

一、房子的体形。体形规则、均匀、对称的房子抗震能力强。上大下小头重脚轻的房屋体形叫竖向不规则,平面局部凸出的L形、“丁”字形体形叫平面不规则,一头沉一头轻的叫扭转不规则,不规则建筑抗震能力都较差。

二、房子的结构形式。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要比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剪力墙弱。底层框架上部砖混、带转换层的房子、底层空旷的房子、板柱体系的房子抗震能力都比较差。底层弱容易“坐”下来。

三、房子的施工质量。照图施工、技术到位,房屋质量就好。否则设计再好,施工质量差也会出问题。

四、房子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标号够不够,钢筋是否合格,有没有偷工减料等都很重要。

五、房子的建设年代。较早的房子依据的抗震设防标准相对较低。由于认识水平和财力的增长,后建的房子抗震能力相对较强。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14 03:27:40 回复

    地震中的抗震性能要优于未设防的砖混结构。即便是发生破坏,也不会完全倒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此类结构的破坏特点是,维护墙体破坏,6)土结构包括土坯墙和夯土墙承重的结构。由于生土的材料性能差,即便是在6度区就开始产生破坏,在7度或

    1
  • 访客 2022-07-14 04:39:47 回复

    前的老房子和现在的房子(因为你说是32层,也只有现在的技术才能达到)在抗震等级和做法上有本质的区别;(1)一般在5及(包括5及)以下是不会跨的(但可能会有墙体断裂,因为是填充墙,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但绝

    2
  • 访客 2022-07-14 01:39:41 回复

    震中烈度为十一度。烈度十一度是什么感觉呢?在划分表上没有写,只是说:普遍倒塌。了解唐山地震的人都知道,整个唐山当时就是普遍倒塌了。如果地震烈度达到十度:骑自行车的人会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