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常识问答汇编pdf下载-志愿者基础知识培训ppt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14) 黑客团队 103 2

目录介绍:

佛教常识问答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第一届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编撰,是了解佛教的基础性读物。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的志愿常识

如何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要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应该履行下列手续:

(1)由本人向所在地的青年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在所在地青年志愿者组织设立的志愿服务站申请、登记,并填写必要的表格,写明自己的姓名、年龄、特长、职业及可参加活动的内容、时间等基本情况后领取志愿者徽章和服务证;

(2)青年志愿者组织在确认申请人具备青年志愿者的条件后,要提出审核意见并通知本人;

(3)经过本人申请并审核合格的青年志愿者,必须服从志愿者组织或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的安排,并切实履行青年志愿者的义务。

志愿者的基本常识

志愿服务工作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志愿服务工作基础知识:

志愿服务、义务工作、志愿者

志愿服务或义务工作都来源于英文的Volunteer service,在本质上说都是一样的,都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而提供的服务。

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志愿者是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及精神,在不谋求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服务事业,为改进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人。在香港,志愿者被称为“义工”,志愿者行动叫做义务工作。在台湾,志愿者称为“志工”。

在西方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志愿者是职业之外的“不受私人利益或强制法律驱使的人们的努力”,其目的在于改进社会,提供福利。

二、公益、公益活动

公益:公益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是公众的利益,多指卫生、救济等群众福利事业。它的实质应该说是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

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活动。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等。

三、慈善、慈善组机构

慈善:对人关怀,侧重指对人关怀而富有同情心。

慈善机构:民间非营利性组织,由捐赠人提供财产并由它自己的职员进行管理,以其收入服务于对社会有益的目的。

四、公益和慈善的区别与联系公益事业受益面广;慈善事业受益面小,只限于特定群体的人。

公益事业的特点主要有:①外在性。属于公益事业的部门和企业及其活动一般处在直接生产过程、个别经营活动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之外,独立存在、并行运转,并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②社会性。大部分公益事业主要依靠社会投资和建设,资金依靠国家财政解决,投资主要表现为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③共享性。公益事业的服务是为许多单位和居民共享的。④无形性。公益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大多是无形的服务,而不是有形的物质产品。⑤福利性。公益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带有很大成分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性质。

慈善事业:私人或社会团体基于慈悲、同情、救助等观念,为灾民、贫民及其他生活困难者举办的施舍、救助活动的统称。其活动对象、范围、标准和项目,由施善者确定。慈善事业常常采用一定的组织机构来进行,这类从事慈善事业的社会团体和工作机构统称为慈善团体,社会福利院、国际SOS儿童村、各种志愿者服务队等。

大致来说,“公益”是一个大的概念,泛指为社会大众谋利益的所有活动,其中也函盖了“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而广义的“慈善”概念中既包括对受助对象的物质、经济帮助,也包括义工的义务劳动。

五、志愿服务工作的五个特性:

自愿性、无偿性、业余性、公益性、组织性。

六、志愿服务工作的类别

(一)

任何一项有利于改善社会的公益服务,都属于志愿工作的范畴。

(二)志愿工作的服务范围:直接服务、间接服务。

(三)现在常见的服务内容:帮困助残、助学助弱、支教支教、科技推广、义务献血,环境保护,心理咨询、法律维权等。

七、志愿服务工作的特征。

(一)自愿。即主观自觉选择,没有强制性。

(二)不图物质报酬。即动机上不追求物质报酬,但不否定开展志愿服务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三)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即服务的内容应是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和困难群体的利益,不是社会非困难群体的小团体利益;同时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能够通过正常的市场交换获得的服务(困难群体除外),一般不能作为志愿者服务的内容。

(四)奉献自己的力所能及。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智力、经验的人是志愿者外,出于自愿的献血、捐献骨髓、捐款捐物的人,也是志愿者。

(五)非本职职责范围内。比如自来水公司修理水管的职工,如果他正在值班、正在岗位上,为用户提供了优质的修理水管服务,那是本职工作,不是志愿服务;如果他不在值班、不在岗位上,是利用业余时间自愿且不取报酬地为他人提供了修理水管的服务,那他就是志愿者了。 背景资料:热心公益,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讲“仁者爱人”,其精神要义便是要求人们将仁爱由己推人,由内推外,由近推远。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墨子主张“兼爱”,希望“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与儒家思想一脉相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爱国情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奉献精神;“疾恶如仇,见善若渴”的高贵品质;“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广阔胸怀和友善;“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高风亮节,无不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辉。但曾几何时,社会价值观发生混乱,是非不辩、善恶不分、明哲保身、见利忘义。甚至发生了救人者舍生取义,被救者漠然离去,救人者见义勇为反被污蔑的令人痛心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改善社会风气才成为时代进步发展的迫切要求。“公德盛则其群必盛,公德衰则其群必衰”,让我们携起手来,高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旗帜,恪守公共道德,传播社会文明,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开展志愿服务知多少知识问答活动

1、问:什么是志愿服务?

答:志愿服务是通过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社会事业。

2、问:什么是志愿者?

答:志愿者是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志愿服务的人。

3、问:什么是志愿精神?

答: 我国对志愿精神的表述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种精神既继承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也体现并塑造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道德观念,同时也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2001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志愿精神的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

4、问: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宗旨是什么?

答: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宗旨是:服务社会,帮助他人,完善自己,弘扬新风。

5、问: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口号是什么?

答: 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口号是: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

6、问: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标志是什么?

答: 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是在广泛征集、严格筛选的基础上,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陈磊设计的。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又是英文“志愿者”的第一个字母“V”,为红色。国案中央是手的造型,也是鸽子的造型,同时也是“青年”英文的第一个字母“Y”,为白色。标志寓意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出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表达“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志愿者主题。

7、问: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服务领域有哪些?

答:为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志愿服务需求,各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海外服务等不同领域探索实施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志愿服务项目。目前,已动员1亿多人次的青年为社会提供了超过45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在服务社会、教育青年、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8、问: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组织网络是怎样的?

答:主要由以下三个网络组成。一是协会网络,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35个省级协会、2/3以上的地(市)级协会及部分县级协会组成。二是专门协调指导机构网络,1998年8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正式成立,负责规划、协调、指导全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并承担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的职能,山西、广西、广东、上海、贵州、重庆、辽宁、湖北、四川、河南、北京、湖南等省(区、市)也陆续成产了相应的专门工作机构。三是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网络,目前全国已有30000多个社区志愿者服务站,与数十万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共同构成了中国志愿服务的基层组织网络。

9、问:什么是注册志愿者?

答:注册志愿者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在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注册登记、参加服务活动的志愿者。

10、问:成为注册志愿者有哪些条件?

答:凡年满14周岁、具有奉献精神、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能够根据自身愿望和条件至少选择一个志愿服务项目从事一定时间志愿服务工作、遵纪守法的都可以到志愿者注册机构登记成为注册志愿者。登记注册机构一般设在县级以及县级以上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注册志愿者每年服务不能低于48小时。

志愿者的基本知识

★认识世界★传承文明 ★创新理论★ 咨政育人 ★服务社会

来源:青岛市志愿服务总队

一、 什么是志愿者组织?

联合国将志愿者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二、志愿者精神是什么?

奉献--“奉献”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比如1938年,白求恩大夫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为八路军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帮助创办了军区卫生学校,亲自编写各种教材并讲课。1939年秋,他在抢救伤员时因不幸感染病毒而牺牲。白求恩大夫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这种国际主义精神也是奉献精神的重要体现。

友爱--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不论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如无国界医生,他们不分种族、政治及宗教信仰,为受天灾、人祸及战火影响的受害者提供人道援助,他们奉献的是超国界之爱。1999年10月15日,无国界医生组织因“一直坚持使灾难受害者享有获得迅速而有效的专业援助的权利”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互助--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

进步--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

三、 志愿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

1、遵守道德规范,具有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工作负责。

2、具有亲和力,身体和心理健康。

3、具有一定的关于文明创建、生活常识、社交礼仪、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知识。

4、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5、要虚心听取组织的意见,要始终保持与组织的联系;

6、积极提供建议改善服务。

7、有责任心、恒心,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尽力完成工作;

8、主动学习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参与服务;

四、志愿服务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1、着装整洁

着装应注意干净清洁,衣服的款式要尽量合身,领口开得太低,太紧身的衣服应该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应注意,内衣不能外露更不能外穿。

2、面容洁净

头发要勤于梳洗,女士发型发式应该朴素美观,佩戴的发卡、发带式样应该庄重大方。面部注意清洁与适当的修饰。男士应剃净胡须、刮齐鬓脚,不留小胡子和大鬓角。女士可适当化妆,但以浅妆、淡妆为宜,不可浓妆艳抹,并避免使用气味浓烈的化妆品。做到勤洗澡、勤换衣袜、勤剪指甲、勤漱口,内衣、外衣经常保持整洁,特别是衣领袖口要干净。工作前忌吃有异味的食物。

3、交谈文明有礼

不使用粗话,脏话、黑话、气话,要说文明语言。交谈中要经常使用的礼貌用语是: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在交谈中,语言必须准确,包括发音标准、清晰、音量要适中,语速要适度,口气要谦和,讲话的口气一定要平等待人,不要随便教训、指责别人。交谈中还要注意"四有四避",即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识,要避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交谈时要神态专注,要用词委婉,礼让对方。在交谈中,应该注视对方的双眉到鼻尖的三角区域内,听话者要表现得神态专注,是对说话者的尊重。

五、 志愿者在文明创建中应做些什么?

1、 带头管好自己的嘴,自觉遵守市民文明公约,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喧哗;

2、 带头管好自己的手,自觉爱惜公共财物,保护公共环境,不乱堆乱放,不乱倒乱泼,不乱扔乱画;

3、 带头管好自己的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绿灯,不乱穿行,不践踏草坪;

4、 我们要争当文明使者,以文明的方式影响他人,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带动他人;

5、 上路纠察劝导,对不文明行为举止及时制止、劝导,帮助改正,

如乱吐乱扔、乱贴乱画、乱倒乱泼、乱停乱靠、闯红绿灯、不走斑马线等不文明行为;

6、 上路清扫保洁,集中对成年垃圾、建筑垃圾、城市“牛皮癣”、卫生死角进行清运清洗清扫;

7、 上门扶贫帮困,对“三无”人员、“五保”人员、低保人员等困难群体给予关注,了解困难,解决困难;

8、 入户宣传劝导,对城区居民、店铺业主以及街头行人进行长期宣传,力求城市文明创建达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效果。

9、 不断学习进取,增强道德观念,法律意识,遵做遵纪守法的文明市民。

编 辑:刘 坚

刊发:山东省社科联科普部

投稿邮箱:kpb88888@163.com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14 15:16:47 回复

    目录介绍:1、佛教常识问答电子书txt全集下载2、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的志愿常识3、志愿者的基本常识4、开展志愿服务知多少知识问答活动5、志愿者的基本知识佛教常识问答电子书txt全集下载第一届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编撰,是了解佛教的基础性读物。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的志愿

    1
  • 访客 2022-07-14 13:40:07 回复

    志愿者?要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应该履行下列手续: (1)由本人向所在地的青年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在所在地青年志愿者组织设立的志愿服务站申请、登记,并填写必要的表格,写明自己的姓名、年龄、特长、职业及可参加活动的内容、时间等基本情况后领取志愿者徽章和服务证;(2)青年志愿者组织在确认申请人具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