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历史上有大地震吗-长春今天是不是地震了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14) 黑客业务 88 5

目录介绍:

长春什么时候地震过

长春没有强烈地震,因为不在地震带、断裂带上,地质情况非常稳定,最高只经历过2-3级地震,震中也都不在长春。最近一次是2008年。

吉林省会不会发生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2014年5月27日15时52分 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 北纬44.7度, 东经124.1度)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 7公里。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2014年5月27日15时49分 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北纬44.7度, 东经124.1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 9公里。

对于长春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大地震、发生过多少地震,我们了解得不多。我们目前了解的长春历史地震情况是:

1、地震观测记录所记载的最大地震为1960年4月13日榆树市土桥镇5.8级地震。

地震观测记录所记载的距离长春最近的5级以上地震为1966年10月2日5.2级地震。另外,与九台市毗邻的永吉县(属吉林市)缸窑镇于1937年6月11日发生过5.0级地震。

2、史料记载长春附近最大地震为1119年2月发生在农安—松原一带的6.8级地震。

3、在长春境内尚未开展详细的地震考古工作,但是近年来长春周边的地震考古取得了新进展。2011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在吉林省舒兰县和黑龙江省通河县境内开展伊通—依兰断裂带地震考古研究,分别发现了该断裂带近三千年以来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有力证据。值得注意的是,这条断裂带横跨长春以南的奢岭、双阳一带,长春附近历史上是否也发生过强烈地震?有待于今后开展详细研究。

为什么长春那一带老是地震?

长春地区地处松辽短线盆地边缘,历史上只有范家屯发生过一次5.2级地震。由于东北地震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弱,同时考虑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范家屯地震,因此长春的民用建筑抗防烈度标准为7度。根据范家屯地震的历史,长春市被定为重点监测防测区。

长春有记载的最大地震

1、地震观测记录所记载的最大地震为1960年4月13日榆树市土桥镇5.8级地震:

2、史料记载长春附近最大地震为1119年2月发生在农安—松原一带的6.8级地震:

长春是地震带么,发生地震的几率高么,历史上长春有过地震么.

一) 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

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大量资料的统计表明,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即在一个时间段内发生地震的频次高、强度大,称之为地震活跃期;而在另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地震相对频次低、强度小,称之为地震平静期。根据地震发生的特征,又可在活跃期中划出若干"活跃幕"。本世纪以来,我国已经历了4次地震活动期,第四个活动期大体是1966-1976年。在这10年间,我国大陆共发生14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造成27万人死亡和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根据多数专家的研究判定,九十年代到下世纪初可能是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的第五个高潮期,其间可能发生多次7级,个别甚至更大的地震,强震的主体活动地区将在我国西部,东部地区中强地震活动也将相对活跃。

(二) 地震灾害的特点

1、 突发性

地震一般是在平静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自然现象。强烈的地震可以在几秒或几十秒的短暂时间内造成巨大的破坏,严重的顷刻之间可使一座城市变成废墟。尤其发生在夜间的地震,后果更为严重。如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凌晨3点42分,当时人们正在酣睡,事先毫无警觉,结果伤亡惨重,造成经济损失上百亿元以上。

2、 成纵性

在一个区域,或者一次强烈地震发生后,为调整区域应力场,或岩石破裂的延续活动,往往在某一时间内地震活动呈成纵性出现,连续造成灾害。

3、 续发性

强烈的地震不仅可以直接造成建筑物、工程设施的破坏和人员的伤亡,而且往往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造成更大的破坏。如由地震灾害诱发的火灾、水灾、毒气和化学药品的泄漏污染,以及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还有滑坡、泥石流、海啸等次生灾害等等。以及上述灾害所造成的社会各种损失。1923年9月1日的日本关东大地震引起火灾,造成136处起火,烧毁45幢房屋,有5.6万人被烧死,其中大部分人因窒息死亡。

(三) 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地质构造影响,因而它有一定的规律,最明显的是成带性。全球的地震主要分布在: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这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带,全球80%的地震和释放的地震能量75%,就集中在这条带上。二是欧亚地震带,全球15%左右的地震发生在这条带上。

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影响,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据统计,我国大陆7级以上的地震占全球大陆7级以上地震的1/3,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2;全国有41%的国土、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或7度以上地区,6度及6度以上地区占国土的面积的79%。

(四)地震的成因假说

全球地震为什么集中在上述两大地震带上呢?它的成因机制是什么?这是地震学科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目前有几种假说:有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等。现在比较流行的为大家所接受的是板块构造学说。1965年加拿大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威尔逊首先提出"板块"概念,1968年法国人把全球岩石圈划分成六大板块,即欧亚、太平洋、美洲、印度洋、非洲和南极洲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也是火山、地震较为集中的地带。板块学说是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等学说的综合与延伸,它虽不能解决地球运动的所有问题,却为地震成因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个方向,并打开了新的思路。

...

刚才长春有木有地震呀?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4月22日17时1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交界(北纬42.9度,东经122.4度)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长春不在地震带上,历史上也没有发生过大的地震,没关系。

参考下图:我国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2000年

感兴趣的可以参考《中国国家地理》2008.6地震专辑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14 08:29:04 回复

    性,即在一个时间段内发生地震的频次高、强度大,称之为地震活跃期;而在另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地震相对频次低、强度小,称之为地震平静期。根据地震发生的特征,又可在活跃期中划出若干"活跃幕"。本世纪以来,我国已经历了4次地震活动期,第四个活

    1
  • 访客 2022-07-14 12:40:06 回复

    毁45幢房屋,有5.6万人被烧死,其中大部分人因窒息死亡。(三) 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地震的地理分布受地质构造影响,因而它有一定的规律,最明显的是成带性。全球的地震主要分布在: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这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带,全球80%的地震和释放的地震能量75%,就集中

    2
  • 访客 2022-07-14 14:23:27 回复

    发生过多大地震、发生过多少地震,我们了解得不多。我们目前了解的长春历史地震情况是:1、地震观测记录所记载的最大地震为1960年4月13日榆树市土桥镇5.8级地震。地震观测记录所记载的距离长春最近的5级以上地震为1966年10月2日5.2级地震

    3
  • 访客 2022-07-14 14:33:00 回复

    了新进展。2011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在吉林省舒兰县和黑龙江省通河县境内开展伊通—依兰断裂带地震考古研究,分别发现了该断裂带近三千年以来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有力证据。值得注意的是,这条断裂带横跨长春以南的奢岭、双阳一带,长春附近历史上是否也

    4
  • 访客 2022-07-14 16:20:54 回复

    纵性出现,连续造成灾害。 3、 续发性 强烈的地震不仅可以直接造成建筑物、工程设施的破坏和人员的伤亡,而且往往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造成更大的破坏。如由地震灾害诱发的火灾、水灾、毒气和化学药品的泄漏污染,以及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还有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