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 1、关于清明节,幼儿园老师可以告诉孩子哪些知识?
- 2、清明节安全小常识(30字左右)
- 3、清明节温馨提示语幼儿园
- 4、关于清明节学生放假前安全工作教育有哪些
- 5、清明节安全教育内容有什么?
- 6、清明节安全教育内容有哪些?
关于清明节,幼儿园老师可以告诉孩子哪些知识?
我朋友红缨幼儿园给我的,分享给你,希望能帮到你!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1]
要谈清明节,需从一个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热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节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食备好的热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6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地球公转一周为黄经360度,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时定为春分,而后每运行15度有一个节气,共有二十四节气。因此,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于闰年的原因,所以会相差两天。
节日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4]
荡秋千
清明上河图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4]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
清明节扫墓
《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1965年开始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4]
植树
清明节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我国就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4]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4]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
清明节安全小常识(30字左右)
一、要注意交通安全
二、要注意发生紧急情况时自护自救工作
三、要注意做好传染疾病的预防工作
四、加强室内通风,做好居室消毒
五、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做好保暖预防工作,加强体育锻炼,配备必要预防药物
清明节温馨提示语幼儿园
清明节温馨提示语幼儿园如下:
1、严格遵守森林防火“五个带头、五不准”,倡导文明祭祀、生态祭祀。
2、严格遵守防火规定,出入林区主动上缴“火源”、主动防火登记。
3、避免去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建议外出佩戴口罩,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 随时用洗手液洗手。
4、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5、不信谣、不造谣,发布和传播信息以正规媒体为准。
6、遇有险情,及时拨打 119、12119 等报警电话,并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关于清明节学生放假前安全工作教育有哪些
1、注意交通安全。清明节外出扫墓行走小心,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在马路上追逐,不并排行走,不坐三无危险车,更不准骑自行车。
2、注意用火安全,自觉保护环境。同学们回去告诉家人,不要在街道小区、公路等场所烧纸,严禁在树林、草坪或建筑物下烧纸。到坟前墓地扫墓烧钱的更要注意,一定要等到香烛纸钱等燃尽之后方可离开墓地、以防止发生火灾。
扩展资料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春祭节日。清明是亲近自然、品味春天、激发生命活力的时节。
清明是传承民族信仰、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是人们亲近自然、珍重生命的重要时间。清明祭祀是文化表达,是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留下的优良传统,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
清明节安全教育内容有什么?
一、出行安全
清明节假期全国统一放假,假期车流量大,街道、道路拥挤。
因此在清明节假期,家长带孩子出行一定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1、清明期间,交通拥挤,请大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自觉服从交警的指挥。
2、驾车出行时,要保持适当的车速和安全间距,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3、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4、乘车注意乘车安全,不要乘坐三无车辆,以防发生交通事故或发生敲诈等案件。
5、乘车时,车辆行驶的过程中都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窗外。
6、驾车出行时,在前排乘坐时应系好安全带。
7、在没有交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8、假期中各类人员流动频繁,乘车外出途中,注意保管好自身财务,以及照看好孩子。
9、切忌酒后驾车、疲劳驾驶,如遇道路较窄情况请减速慢行。
10、在登高祭祖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心,注意山体滑坡。
二、消防安全
扫墓祭祖、焚香烧纸活动频繁,加之春季大风天较多,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在此期间,为大家提供清明祭扫防火安全小常识,提醒大家在祭祀扫墓时谨记消防安全。
1、扫墓时首先要清除坟墓周围干枯的杂草和树叶,以免烤燃引发火灾。
2、扫墓时,不要点燃纸钱等物,不要燃放烟花爆竹。
3、祭扫时不要随意乱扔烟头,祭扫完毕后应确认余火已完全熄灭后方可离开。
三、饮食安全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稍不注意就会传染疾病,危害健康。
“病从口入”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在清明节假期,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
1、不要在途中购买来路不明的食品,尤其是熟肉、熟菜等。
2、购买食物时一定要注意生产日期,以防食物过期变质。
3、真空包装食品打开后千万别放太久,一经打开,要立即食用。
4、饮食要清淡,多以清补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防上火。
5、清明节是很多疾病发生的时节,这个时候就需要忌食易发的食物。
6、不随便吃野菜、野果,以防中毒。
7、旅途中应保证每天喝一定量的水,但饭前不要大量喝水。
8、要按时用餐,不要在餐间多吃零食。
9、吃东西时切忌狼吞虎咽,吃东西时不要同时做别的事情。
10、吃东西前,要洗手,避免细菌进入口中。
四、防溺水安全
春季以后,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将进入高发季。
清明节假期,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1、不要私自在河边、湖边、水库边、水沟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
2、不要擅自与他人结伴在靠近湖边、河边等地方玩耍。
3、不要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到靠近有水的地方。
4、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玩水。
5、不要在没家长陪同时,自行到河边钓鱼、捞虾。
6、未成年人参与水上游乐项目,必须有成年人带领。
7、乘坐观赏船、游船等,务必要穿好救生衣。
8、上下船时遵守秩序,不要在船上打闹、戏水,以免落入水中。
9、假若不慎溺水,一定要镇静,不要慌乱,边呼喊边自救。
清明节安全教育内容有哪些?
1、交通安全牢记心中:
据媒体报道,今年清明出游人次高达1亿,大部分都是“补偿式出游”。
不管是回乡扫墓,还是外出旅游,家长和孩子务必要注意出行安全。
2、交通安全:
家长要遵守交通规则,反复叮嘱孩子,给孩子做好榜样。
不醉驾,不疲劳驾驶,及早规划出行路线,尽量错峰出行。
3、财产安全:
出门尽量少带财产,记得贴身藏好,其他贵重物品要保管好。
不要给孩子太多钱,以免孩子乱花钱或乱买东西。
4、人身安全:
外出保持警戒心,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要提防陌生人,防止诈骗。
教孩子防拐骗的知识,时刻留意孩子,避免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
5、外出记得戴口罩:
目前,我国仍有零星病例出现,病毒尚未被完全消灭。
坚持防疫,配合防疫,不掉以轻心,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孩子负责。
6、人员少流动:
离乡较远的家长和孩子,尽量不要回乡祭扫,减少人员流动。
密切关注国内防疫情况,远离中高风险地区,建议就地追思。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通安全。1、清明期间,交通拥挤,请大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自觉服从交警的指挥。2、驾车出行时,要保持适当的车速和安全间距,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3、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
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1965年开始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