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一下之后还会地震吗-地震后还会再震吗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6-30) 黑客业务 189 3

目录介绍:

小地震后会有大地震吗?

频繁小地震之后不一定会有大地震,而大地震后一定会有频繁小地震。因为地震是地壳内部应力和压力的释放,在频繁小地震之后板块运动的应力和压力得以释放就不一定会产生大地震,而大地震后出现的频繁小地震都是余震。

地震是大地构造活动的结果,所以地震的发生必然和一定的构造环境有关。同时,地震不是孤立发生的,它只是整个构造活动过程中的一个事件,在这个事件之前,还会发生其他事件。如果能确认地震前所发生的事件,就可以利用它作为前兆来预测地震。

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以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地震通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可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有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如果来地震了,但只是摇晃了一下,之后还会不会地震?

地震发生时,震中区的人是先感到上下震荡,后感到左右摇晃。

原因是地震波的纵波传播速度快,首先到达地表面,人们感到上下颠簸。几秒钟后横波传到,人们感到左右摇晃。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

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扩展资料:

地震成因:

地震是一个平凡的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地壳结构的复杂性和震源区是直观的,关于地震的特殊结构,它是如何繁殖和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问题,到目前为止,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是现在科学家们接受的解释是,构造地震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由于地球无休止地旋转,它的内部物质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地球表面周围的地壳或岩石圈也在不断地形成、演化和运动,为全球构造运动作出了贡献。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描述和分析,先后形成了关于地壳结构和海陆变化的各种假设、概念和理论。

地震以后还会再震吗?

地震以后会有余震,在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通常的情况是一次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有一系列余震,其强度一般都比主震小。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达几天甚至几个月。

地震序列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发震机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有共同的发震构造的一组地震的总称。

一个地震序列中最强的地震称为主震,主震前在同一震区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前震;主震后在同一震区陆续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余震。

扩展资料:

前震、主震、余震是地核移动的表现形式(应力积累释放除外),地震开始移动,岩浆就发生波动,推动地壳振动,称为前震;

岩浆发生顶头峰时产生的振动是主震,残余岩浆的波动,地核的复原间接的推动地壳振动是余震,由于地核的复原比原先移动的动量大,故余震比前震大。

地震前后相当于岩石蠕动应变恢复过程。前震、主震、余震是一次地震的分解现象,国外很多人把时间间隔不大、同一地点的地震分别列为次数是不对的,没有认识到地核移动的根本规律,也有的余震间隔数天。

大地震一次后几十年还会有大地震吗?

地震是不可预测的,而且地震几十年后是否有地震也是无法推测的。

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其中地震波又分为S波及P波。地震可由地震仪所测量,地震的震级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通常以“里氏地震规模”来表示。

扩展资料:

避震要点

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2、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

3、应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4、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以保护头颈部;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眼睛;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5、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

地震后还可能有更大的地震吗,有哪些科学知识?

为什么有的地震破坏力很大,而科学家却说地震是自然现象?地震后还可能有更大的地震吗?事实上,地球每天发生的地震平均可以超过一万次以上,只不过由于距离、位置和程度不同,导致了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被人体觉察到。而地震的本质又是地壳在释放能量,引起了地面在这个过程中发生震动,所以科学家们将地震称为一种自然现象。简而言之,那些对人类生活造成巨大威胁、让大家担心害怕的灾难性地震,仅占据了地震中的极小一部分。

地震后还可能发生更大的地震吗?事实上,地震之后是否还有可能发生更大的地震,这是一个难以准确判断的问题,正如我们无法实现地震的预测一样。通常情况下,倘若已经发生的地震已经具有较大震级和破坏力,便会被大概率视为已经释放了大部分能量,之后即便发生地震也往往是震级相对更小的余震。

但是,如果当前地震的震级较小,且该地区位于地震带上,则需要结合过去较长一段时间的地震记录,来了解其能量释放规律,但这也难以得出肯定的答案。简单来说,如果要区别某次地震是上一次地震的余震,还是一次新的地震,可以根据一些特征来进行区分。

余震和主震的发生地是相同的,并具有时间上很接近的特点,而它的地震强度也明显弱于主震,余震甚至可以持续数月的时间。当然,也有可能在某次大地震之前还有所谓的前震,我们将这种类型的构造地震称为地震序列。

为什么有的地震破坏力很大?众所周知,地震可以根据震源的深度划分为深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浅源地震这三种,而绝大多数破坏性极强的地震都是深度小于60公里的浅源地震。并且,浅源地震的发生频率更高,这种地震类型所释放出的能量大约可以占据地震的85%左右(陆地上可超过95%)。比如,大家还记忆犹新的汶川8.0级大地震,便是震源深度在10到20千米、且拥有巨大破坏力的浅源地震。

与此同时,汶川8.0级大地震的发生原因,便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其实,地震也可以根据形成原因进行分类,但不同于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又被称为断层地震的构造地震,则占据了其中更大一部分。在现有记录中,于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智利的8.9级大地震,是人类已知的震级最大的构造地震。

从本质上来说,构造地震的发生原因大部分都是地壳出现断层,因为这种地震类型很少有发生在岩石圈上地幔位置。一旦构造运动中的地壳出现变形,岩石就会因为无法承受而发生断裂,而这个过程所积累的大量能量则需要在某个时间进行释放,地震波导致地面震动的根本原因就是地壳释释放这些能量。

为什么有的地震破坏性特别大?虽然,以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来说,暂时还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地震的预报,但是,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并没有停止研究地震发生的规律。比如,在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重要信息:为什么有的地震破坏力明显高于其他地震?至少对于构造地震来说,地震的强度很可能跟构造板块本身的粗糙程度有密切关联。

简单来说,也就是那些岩石更粗糙的更坚固,因而也更能抵抗地震会出现的华东情况,但由于人类对地震的记录时间相对于地球的年龄来说还比较短,所以,还不能肯定的说这样的情况就可以完全避免发生较大的地震。在以后的时间里,科学家们将根据更多实际地震的数据来检验这个结果的准确性,目前这项新的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上。

地震一次后还会有大的地震吗?

地震一次后不会有大的地震。

地震: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其中地震波又分为S波及P波。地震可由地震仪所测量,地震的震级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通常以“里氏地震规模”来表示;烈度则透过“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表”来表示,某地点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致该地点地壳运动的猛烈程度,是由震动对个人、家具、房屋、地质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来定。在地球的表面,地震会使地面发生震动,有时则会发生地面移动。震动可能引发山泥倾泻甚或火山活动。如地震在海底发生,海床的移动甚至会引发海啸。

分布: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中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传播方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横波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

破坏: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滑坡、泥石流等),海啸、地光烧伤等。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01 04:05:22 回复

    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地震通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可能引起火灾、水

    1
  • 访客 2022-07-01 08:59:28 回复

    之后板块运动的应力和压力得以释放就不一定会产生大地震,而大地震后出现的频繁小地震都是余震。地震是大地构造活动的结果,所以地震的发生必然和一定的构造环境有关。同时,地震不是孤立发生的,

    2
  • 访客 2022-07-01 03:19:56 回复

    壳运动的猛烈程度,是由震动对个人、家具、房屋、地质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来定。在地球的表面,地震会使地面发生震动,有时则会发生地面移动。震动可能引发山泥倾泻甚或火山活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