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 1、溺水的安全知识有哪些
- 2、防溺水安全知识有哪些?
- 3、关于防溺水的小知识
- 4、防溺水安全知识内容
溺水的安全知识有哪些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防溺水安全知识有哪些?
防溺水安全知识:
一、溺水致死的原因
1、大量水藻、草类、泥沙进入口鼻、气管和肺,阻塞呼吸道而窒息。
2、惊恐、寒冷使喉头痉挛,呼吸道梗阻而窒息。
二、防溺水知识要点
1、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河边、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上课期间或上学途中,千万勿去玩水,游泳。
3、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学生不慎掉进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未成年人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三、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情况
1、不小心从池边、岸边或薄冰等处落入水中。
2、在水中突然滑倒后站立不起来或嬉水时,被人按压而不能自控等情况。
3、准备活动做的不充分,又急于下水马上就进行剧烈运动;有时过于逞 强,不自量力或游泳时间过长而造成疲劳过度。
4、突然呛水,不会调整呼吸;带在身上的浮具脱离或破裂漏气沉入水中。
5、游泳技术没掌握好,在水中遇到碰撞等意外造成惊慌失措、动作慌乱。
6、在水温过低的水域里游泳而产生的抽筋现象。
7、入水方法不当,撞到墙壁或石头等硬性物体而受伤所造成的意外事故。
8、冒险潜水,(由于憋气时间过长,造成心肌缺血或中枢神经系统工作骤停等现象)。
9、被溺水者紧抱不放的其它游泳者。
10、游泳场所的设施不当或在急流、有旋涡、有大风浪的海或湖等水域里游泳。
四、游泳小常识
1、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成年人),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
3、参加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被污染的(水质不好)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大的地方;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
5、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五、施救常识
1、下水前应准备一块结实足够长的长条布或毛巾,救生圈。
2、如果决定下水救人,尽量不要让溺水者缠上身。如在游向溺水者时,与溺水者正面相遇,必须立刻采用仰泳迅速后退。
3、在溺水者抓不及处,将布或毛巾,或救生圈递过去,让溺水者抓住一头,自己抓住另一头拖着溺水者上岸。切记,勿让溺水者抓住你的身体或四肢。若溺水者试图向你靠近,立刻松手游开。
4、如必须用手去救,且溺水者十分张皇失措,则应从背接近溺水者,从背后把溺水者牢牢抓住,抓住溺水者的下巴,使溺水者仰面,使溺水者的靠近自己的头,并用力用肘夹住溺水者的肩膀。
关于防溺水的小知识
炎炎夏日已经到来。游泳安全渐成为安全教育的热点话题。凉爽的海滨、河流和小溪给人带来欢乐享受之余,也潜藏着安全危机,游泳前多一分准备和清醒,就可以带给我们欢笑,更可以避免可能的后悔与遗憾。那么防溺水安全知识有哪些呢?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防溺水安全知识是对大家的提醒,应该时刻警惕溺水的危害,做好防患于未然。
防溺水安全知识内容
一、预防溺水要牢记“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二、预防溺水要牢记“四不要”:
1、不在无家长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戏水。
3、注意安全警示,不到无安全措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4、家长以及学校要严格教育学生不要到河边、水沟、水渠等有水的地方玩耍或钓鱼,以防不测,造成伤害。
三、预防溺水要牢记“八”
1、避免去近几年有人挖(采)沙的河道游泳。
2、避免去水库主干渠游泳。
3、避免在危险地段推拉玩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等。
4、避免雨中、雨后在河道、湖塘、井池边行走,避免雨中单独过桥(渠道、堤坝等)。
5、避免去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游泳,如正午暴晒期间、高温季节、天气多变时刻等。
7、避免到污染严重、水质差的水域游泳。
8、避免到深水区、冷水区游泳。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
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