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 1、安全健康小常识有哪些?
- 2、简短的安全常识简短有哪些?
- 3、中小学生安全常识100条
- 4、有哪些安全常识?
- 5、安全小常识
- 6、日常安全常识有哪些
安全健康小常识有哪些?
做好安全防护
1、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如出现干咳、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报告给班主任。
2、疫情防控期间,书包里需要提前准备防护物品:口罩、纸巾、湿巾、免洗手消毒液等,并熟悉正确的使用方法。
3、开学后,学生在上、下学途中尽量做到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最好采取步行、自行车、私家车方式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或校车时应当注意个人防护,不与他人交谈,与他人保持合理间距,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上学到校或放学到家应当及时洗手。
调整日常作息
1、改变不规律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平衡每日的营养摄入。
2、建议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9小时,大学生每天睡眠时间8小时。
3、减少长时间久坐,加强锻炼。保证每天1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多做家务,养成健康体魄,还可以与家长一起做饭,学习领悟合理营养膳食。
调整心理状态
中小学生应该科学认识病毒和疫情,学习正确的防护知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不要不以为然而疏忽大意,也不必担心危险而畏惧出门上学。留意身心变化,接纳自身情绪。疫情压力下或产生不良情绪,这是正常反应,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
学习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或用运动、音乐、倾诉来转移注意力、增加积极体验。与家长、老师、朋友等多交流分享心理状态,缓解紧张情绪;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简短的安全常识简短有哪些?
简短的安全知识:
1、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
2、不能随意倾倒液化气残液,因为液化气残液,一旦遇到明火,将会发生一连串的燃烧爆炸。所以,应将液化气残液交由充装单位统一回收,不得自行处理。
3、教育孩子不玩火,不玩弄电器设备。平时要把打火机等火种放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不准小孩开启煤气、液化气开关;不能让小孩在有可燃物的地方放烟花爆竹。
4、生活中不要乱丢烟头;不能躺在床上吸烟,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吸烟。
5、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中小学生安全常识100条
1、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
2、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应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注意来往车辆,在确认安全后通行,不准追逐、奔跑。
3、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
4、不准爬越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5、不要在道路上玩耍、坐卧停留或进行其他妨碍交通的行为。
6、不要进入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或者有隔离设施的机动车车道。
7、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不满16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电动车。
有哪些安全常识?
一、用电安全常识
1、正确放置电器,避免超时间使用。电器应放置在无阳光直射或阴暗的地方,保持通风良好,电器使用一段时间,要让其适当休息,尽量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电器周围禁止放置易燃物品。
2、电器严禁“带病”使用。当电器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用,例如异味、冒烟、震动、噪音增大、温度升高应立即切断电源,并请专业人员检修,不要自行拆开电器,以防损换电器内部元件。
3、不用湿手、湿布接触带电的灯头、开关和插座。使用电熨斗、电吹风等电器时,人不要离开。不私自或请无资质的装修队及人员铺电线和接装用电设备。
4、冰箱应避免紧贴墙放置。墙面在潮湿天气里,受潮程度很大,并通过冰箱的小孔影响到里面的部件,从而导致冰箱内部受潮,因此摆放冰箱的位置要注意,冰箱与墙壁要保持一定距离,并且优先选择通好位置。
二、冬季旅游安全常识
1、保暖很重要
冬季,很多山区、空旷地、水域附近土地的气温都会很低,所以御寒衣服(羽绒服、帽子、手套、围脖)一定要穿好。
需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减少皮肤暴露的部分,防止冻伤。最好是随身携带一些必备药品(如防冻膏、维C等)和保温杯(可以用来暖手)。
如果带着相机和手机出行,一定要注意相机和手机的保暖。这是因为在低温的环境下,电池的耗电量会增大,甚至有些手机会出现冻关机的现象。因此最好是随身携带备用电池,或者借助体温来保暖,这样就既可以美美的拍照,也可以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第一时间打出电话。
2、出行要注意防滑
冬季许多景区的地面会有结冰积雪的现象,所以一定要穿具有防滑鞋底的鞋子。在这里,还有一个小技巧教给大家:每次下车时先注意脚下是否有水或冰面,迈步子时膝盖微弯曲,保持重心向前,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摔倒的几率。
如果是驾车旅行,则要特别注意当天的天气情况,以防路面结冰而导致车滑,所以冬季驾车旅行防滑胎也是必备。
3、野外玩耍要注意雪盲症
如果是在晴朗的天气里来雪地,一定要注意雪盲症现象的出现。雪盲症是由于白雪地对紫外线吸收较少、反射较强,从而导致强烈的紫外线摄入人眼发生光化作用的一种现象。雪盲症会导致眼睛畏光、流泪、有异物感、不能睁开、有剧烈灼烧感,是多见于冬季的一种疾病。
故大家在冬季出行时,不要贸然进入未开发地带和偏远地带,如果选择徒步在雪地行走,切记一定要带好相应的越野设施。
4、注意切莫湿手摸冰铁等物品
在冬天,如果刚刚洗过手,切记一定不要去触摸放在外面的铁或者是冰块等物品。这是因为铁的导热性好,所以当冬天气温低时,湿手触摸会导致手上热量迅速传导,同时手上的水也会迅速放热结冰,因此会有“粘手”的感觉。严重者,则确实会被“粘”上。
5、一定要注意冰面
北方冬天的河道会冻上从而形成厚厚的冰层,看上去十分的结实,因此经常会有人在上面玩耍。但实际上,很多河流只是表面结冰,里面还是活水,有些冰层还会因天气原因而产生裂缝,极易发生危险。
所以在冰层还没有彻底冻死、或者天气转暖的时候,切记不要在冰上行走或者开车,以防意外的发生。即使是在冰冻期已经结成厚冰层的河道上,也不要往无人去的地方走,或者在注明冰面有危险的地方行走。
6、切勿酒后驾车!
喝酒时,人在酒精的刺激下会变得兴奋,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喝多,当酒精在人体血液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及控制能力就会下降,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也随之下降。
对于酒后驾车者而言,其血液中酒精含量越高,发生撞车的几率越大。当驾驶者血液中酒精含量达80mg/100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时的2.5倍;
达到100mg/100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时的4.7倍。即使在少量饮酒的状态下,交通事故的危险度也可达到未饮酒状态的2倍左右。
三、交通安全常识
1、不要把马路当运动场。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小朋友在马路上相互追赶着玩,这样做很危险。因为马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速度很快,就算立即停车,由于惯性也会继续向前冲很远,很可能撞到马路上正在奔跑、玩耍的小朋友们。
2、小朋友一定不要在井盖上踩着玩,有些下水井盖没有盖严实,一旦踩到这些下水井盖,小朋友们就有掉下去的危险。走路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脚下,绕开下水井。
3、每个孩子都活泼好动,所以驾车行驶时,不要忘记按下安装在门内侧的安全插栓。以免孩子在玩耍时误开车门、车窗。
4、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儿童乘车必须坚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即使只行驶两公里的路程,也必须把孩子固定在安全座椅上。
5、不要坐在开动的车厢座位上看书,不要向车内外乱扔东西,不要吃东西,尤其是冰棒和串烧。
四、防洪安全常识
1、洪水来了,按照预定路线转移、避难,注意扶老携幼,相互帮助。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无法步行转移了,要使用事先备好的船只或门板、木床等漂浮物,做水上转移的工具。
2、当洪水来得很快,大水已经进屋了,要急速爬上屋顶、墙头或就近的大树上,暂时避难,等待救护人员转移。不能只身游水转移。
3、土墙、干打垒住房或泥缝砖墙住房,只能做暂时避难场所,因为经水一泡,它们随时会有坍塌的危险。
4、假如没有大树、院墙,屋顶又一时爬不上去,应抓住固定物不放,并呼救他人搭救脱险。
五、防暴安全常识
1、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2、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
4、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5、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湍急、混浊及夹杂泥沙时,可能是山洪爆发的前兆,应离开溪涧或河道。
6、暴雨中开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注意预防山洪,避开积水和塌方路段。
7、注意街上电力设施,如有电线滑落,即刻远离并马上报告电力部门。
8、如住所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应撤离居所,到安全地方暂避。
安全小常识
根据生活和工作中发生的意外的常见程度,主要有以下的急救常识:打“120”报警电话要点、止血方法、脑溢血急救方法、呼吸困难急救方法和癫痫发作的急救措施。
1、打“120”报警电话要点
我国各地的急救电话号码统一规定为“120”(北京地区也可拨“999”)
拨打“120”时,要准确说明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确切地址、联系电话;患者患病或受伤的时间,目前的主要症状和现场采取的初步急救措施;报告患者最突出、最典型的发病表现;过去得过什么疾病,服药情况;约定具体的候车地点,地点要具有标志性,容易找到。
2、正确的止血方法
出血之后首先要抬高受伤的部位,用清水清洁污染的伤口,如果伤口流血较多要先止血再清洁,然后用消毒的纱布或者是干净、透气、吸水性好的敷料敷住伤口,用手按压5—10分钟,确实流血不止要及时去医院。
重要提示:不能将伤口进行捆扎,可能会造成局部缺血坏死。
3、脑溢血急救方法
患者突发脑溢血,要立即拨打120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让患者平卧床上,保持周围环境安静,不可猛烈摇动昏迷者,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或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出现窒息;如伴有发热,可用冰袋、冷毛巾敷在患者额头,降低局部温度,有利于脑保护。
4、呼吸困难急救方法
将患者放于平整地面上,若出现呕吐物、分泌物要及时清除,托住下颚抬头,最大限度打开呼吸道;保持周围环境保持安静;若患者呼吸困难并伴有粉色泡沫样分泌物,可能是急性心衰,要让患者保持半卧或者坐位,减少肺充血,增加腹部呼吸。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拨打120急救。
5、癫痫发作的急救措施
癫痫发作有时是非常突然的,突遇这种情况的时候,重要的是保护气道、防止误吸。患者可能会咬伤嘴唇和舌头,必要时可考虑将纱布或者压舌板垫在他的上下齿之间;患者抽搐痉挛停止、进入昏睡状态后,使患者处于侧卧位,将头转向一侧,适当拍拍背,让患者口中的唾液和呕吐物流出,避免窒息,同时舌根也不易后坠而阻塞气道。
但需要注意的是,癫痫发作期,不要强行按压患者四肢,过分用力可能造成肌肉拉伤。若癫痫持续发作,应及时就医。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一、急救的误区
1、流鼻血时仰头
正确做法:坐下来,身体稍微前倾,张开嘴巴,用嘴呼吸;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朝后脑勺方向挤压10分钟,以稍有痛感为宜。如血流不止,应立即就医。
2、烧烫伤涂牙膏
正确做法:立即用凉水冲洗患处,抑制高温对皮肤的损伤,降低感染危险;用纱布包裹患处,保持其清洁和干燥。如果伤处起了水泡,切勿随意刺破,严重时要马上就医。
3、喉咙卡刺硬吞食物
正确做法:能看见的刺就直接用手或镊子取出;若看不见或当事人已不能说话,应及时就医。
4、老人摔倒急忙扶
正确做法:怀疑有骨折时,可就地保暖、止痛,防止休克;如出血应马上止血、固定;若怀疑脊柱骨折或情况较严重时,应保持老人身体不动,就地等待120急救。
5、止血时用力捆扎
正确做法:让伤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用清水清洁污染的伤口,出血速度快时应先止血;用消毒纱布或干净透气、无黏性、吸水性好的敷料覆盖伤口,用手按压5-10分钟。
6、溺水后倒过来控水
正确做法:将溺水者平放,迅速撬开其口腔;清除口、鼻内异物;要抬高其下巴,因为溺水后舌头会后坠,堵住气道;如溺水者停止呼吸,应尽快施行人工呼吸;一旦溺水者心跳停止,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二、家庭急救箱药品清单
家里配备一个急救箱,放一些必要的急救用具和药品,有助于及时救护突发伤患者。
急救箱可放置以下物品:消毒好的纱布、绷带、胶布,脱脂棉、三角巾;体温计、医用的镊子和剪子;外敷药可准备酒精、紫药水、红药水、碘酒、烫伤膏、止痒清凉油、伤湿止痛膏等;内服药可配置解热、止痛、止泻、防晕车和助消化等类型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掌握6个家庭急救小常识,以备不时之需
日常安全常识有哪些
独自在家时应锁好防盗门,来人时先观察后询问,若是陌生人,坚决不开门。遇到陌生人在门口纠缠并坚持要进入室内时,可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
夜间返家时应注意到家之前提前准备钥匙,不要在门口寻找,打开房门后迅速进屋,并随时注意是否有人跟踪或藏匿在住处附近死角。若送朋友回家,等朋友平安进入再离开,尽量乘电梯不走楼梯,若发现可疑现象,切勿进屋,并立刻报警。
日常外出做到随身带钥匙、出门即锁门。遗失钥匙时应尽快通知家人,并视情况配换新锁。
外出旅游时应做到 “五关”:即关好水、电、气、门、窗。并请朋友、邻居代为处理信件、报纸、小广告等,以免盗贼就此判断家中无人。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回收,不得自行处理。3、教育孩子不玩火,不玩弄电器设备。平时要把打火机等火种放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不准小孩开启煤气、液化气开关;不能让小孩在有可燃物的地方放烟花爆竹。4、生活中不要乱丢烟头;不能躺在床上吸烟,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吸烟。5、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
定距离,并且优先选择通好位置。二、冬季旅游安全常识1、保暖很重要冬季,很多山区、空旷地、水域附近土地的气温都会很低,所以御寒衣服(羽绒服、帽子、手套、围脖)一定要穿好。需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减少皮肤暴露的部分,防止冻伤。最好是随身携带一些必备药品(如防冻膏、维C等
心危险而畏惧出门上学。留意身心变化,接纳自身情绪。疫情压力下或产生不良情绪,这是正常反应,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学习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或用运动、音乐、倾诉来转移注意力、增加积极
后坠而阻塞气道。但需要注意的是,癫痫发作期,不要强行按压患者四肢,过分用力可能造成肌肉拉伤。若癫痫持续发作,应及时就医。向左转|向右转扩展资料一、急救的误区1、流鼻血时仰头正确做法:坐下来,身体稍微前倾,张开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