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人文历史常识ppt-甘肃省的人文历史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16) 黑客团队 124 5

目录介绍:

甘肃的历史文化?

甘肃历史悠久,是中国远古人类的主要聚居地和古代农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追溯到史前时期,甘肃气候还是比较温暖、湿润,草木茂盛,河流纵横。根据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证 明,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有先民曾在甘肃活动,如今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在甘肃已 有千处以上。西周时期,秦人先祖定居于现在的甘肃天水一带,后又向关中发展;秦统一全 国后,遂设立了陇西郡,筑起西起临洮、东北至陕北的秦长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 战乱迭起,以河西走廊为中心的青海、宁夏、新疆、内蒙等广大地区,经历了前凉、后凉、 西凉等“五凉”政权。隋唐时期是陆上中西贸易丝绸之路繁荣的顶峰,也是甘肃历史上政治 、军事、文化的鼎盛时期,出现了政治家李渊、牛僧孺及著名诗人李益、传奇作家李公佐等 ;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创建于东晋,历经北魏、西魏、北周,至隋唐基本上形成了今日的 规模。元代建立大一统帝国后,创立行省制度,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设甘肃行中书省,治所设 张掖,除辖今日甘肃大部分地区外,兼领今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于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甘肃省的行政区划。

明清时期,陆上中西交通贸易有所恢复,中原同边疆的交流日益繁荣。但随着千百年来国家经济文化重心东移和海上交通的发展,甘肃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与文化发展已比不上过去。在建置上,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改陕西右布政使司为巩昌布政使司,次年又改为甘肃布政使司,将治所从巩昌(今陇西)移至兰州,奠定今日甘肃省的格局。

1949年8月甘肃解放以后,即成立甘肃行政公署,辖 ll个分区(专区、市),73个县(区)。1950一1957年,先后成立天祝、东乡、肃北、张家川等一批民族自治区(后改为自治州、自治县)。1958一1965年,全面调整区划,大规模并县,直至1984年底,又做了个别调整。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全省设7个行政公署、2个自治州、5个省辖市,下设68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ll个市辖区、7个地辖市。

谁给我讲下甘肃文化和历史以及它的们变迁??

甘肃在古代那是相当牛逼的一个地方.华夏文明的真正发源地之一.唐代以前历史名人比比皆是.更是对华夏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最早人文始祖伏羲甘肃天水人.女娲天水秦安人.大地湾遗址.轩辕黄帝甘肃天水清水县人.周先祖.最早也在甘肃庆阳实现农耕文明.秦国.秦文化发源地甘肃陇南礼县.飞将军李广.天下第一李姓李渊甘肃陇西郡.比比皆是.但是到了糖以后甘肃就落魄了.几乎都后来现在没怎么出过人才.也许跟甘肃人口落末有关.唐代引进大量的外来民族.如最早的波斯.阿拉伯人陆续在此移居.后来形成大量的民族.生根发芽.迫使跟当时中原土著争夺生存空间.至始很多土著往南迁移.大量当地人口凋零.给外来民族腾出更多空间.此余后的两千年甘肃几乎没出什么能人的原因.后来又因阿拉伯后裔繁衍速度之快.甘肃几乎处于少数名字同化的边缘.到了宋元明清时期.甘肃的土著人口大量的凋零.形成了现在一种局势.这也是后来在外省人眼里甘肃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感觉.其实甘肃就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尤其是甘肃东南地区.但是因为外来民族的入侵早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华夏文明就是不断的搬迁史中发展的.汉人一心求和避让的性格.个人打扫门前雪.的状态下.繁衍生息.华夏 除了秦朝以外很少有大量扩张的局势.其他朝代几乎都是死守状态

甘肃的历史是什么

甘肃建省约有700多年的历史,从春秋时开始萌芽算起,迄今己达2200余年。先秦时期,中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凉二州,旧称“雍凉之地”。

商代,居于泾河、渭河流域尚处于氏族部落阶段的周朝的祖先周部落,改善耕作,开拓了我国最早的农业。周文王灭商以前,战败了西戎混夷,把境域扩展到密。

这一时期,甘肃境内有羌方、共、密等方国部落。西周时,秦人的祖先在省境东部,即天水地区定居下来,开始了由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缓慢过渡,而游牧生活仍占居主要的地位。

秦朝时期,公元前688年秦国在己被征服的邽戎、冀戎地区,设邽县(天水麦积区南)、冀县(今甘谷县),这是中国历史上建立最早的两个县。

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

扩展资料:

汉、唐以来,甘肃就成了中西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孔道。汉朝张赛出使西域,唐朝僧人玄奖西去印度取经,都取道甘肃,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省内有我国伟大艺术宝库教煌莫高窟,还有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石窟等重要文物古迹。我国新石器时代产生的实用面优美的工艺品一一甘肃彩陶,以其历史悠久、丰富多彩而著称。

位于甘南夏河县的拉卜楞寺为我国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位子平凉西郊的崆峒山是全国道教源地之一。武威出土的东汉铜奔马,亦轰动国内外。

甘肃省出土的汉简、魏晋壁画墓也都是十分宝贵的历史遗存。甘肃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内蒙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地形复杂,海拔大都在一千米以上。

东部是土层肥厚的黄土高原,西南部是祁连山地和甘南高山草原,西部是土壤肥沃的河西走廊,北部为阿拉善高原,有巴丹吉林沙澳。我国第二大河流—黄河,流经甘肃。

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极为有利。甘肃的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特征。全省干早缺雨,温差较大。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热,春秋转瞬即逝。

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从西北往东南,由摄氏零下十四度递升到零上四度: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从祁连山向北和向白龙江流域,由摄氏十六度递升到二十六度。

年平均降雨量在三十毫米至六百毫米之间,从东南往西北递减。西北部日照充足,但春季风沙大。东南部夏季多暴雨,并有冰雹为害。甘肃地域辽阔,地区差异显著。

为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糜子、谷子、高粱、黄豆、蚕豆、青稞、筱麦等二十多个品种。兰州一带盛产瓜果和水烟。

甘甫南部的高山草原所产的.河曲马”和“欧拉羊”,均以品种优良闻名全国。甘肃野生动物资源也比较丰富,省内出产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世界珍贵野生动物。

还有梅花鹿、麝等名贵动物以及雪豹、雪鸡、沙鸡、白唇鹿、野骆驼等稀有动物。甘肃的陇南山地,盛产三百多种中药材,是一座天然的中药材宝库。甘肃当归,数量、质最均名列全国首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肃

o甘肃的地理位置及其历史

地理位置:1.甘肃省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域辽阔。

2.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大部分位于中国地势二级阶梯上。3.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历史:先秦时期,中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凉二州;西周时,秦人的祖先在省境东部,即今天水地区定居下来,开始了由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缓慢过渡;秦一统天下,设置36郡,甘肃仍属于陇西郡和北地郡。西汉增设武威郡、酒泉郡、天水郡、安定郡、武都郡、张掖郡、敦煌郡、金城郡;东汉时隶属凉州;三国时期沿袭东汉建制。西晋时期隶属凉州、秦州和雍州;南北朝时期,甘肃先后为北魏、西魏、北周的统治地区。隋统一中国,裁并郡县。省内共设16郡,76县。唐时期,唐代改郡为道,省境分属关内道、陇右道和山南道,共辖22州;北宋年间,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元时期,设甘肃行中书省;明时期,改省设司,省境属陕西布政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清时期,设陕西右布政司,后改甘肃布政司;1912年,省境又划分为宁夏(原朔方)、西宁(原海东)、兰山、泾原(原陇东)、渭川(原陇南)、甘凉(原河西)、安肃(原边关)七道;1927年,撤道为省,1929年分出青海和宁夏两省区;1949年8月26日,成立甘肃行政公署;1950年1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辖今甘肃、内蒙古西部。1954年,根据内务部的通知,将撤销的宁夏省并入甘肃省;1957年,以1929年的原宁夏省行政区域为基础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甘肃的地理概括和风土人情

甘肃靖远历史,答:西部名城酒泉,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元代设甘肃省,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我不知道国家为何限制甘肃发展。省会为兰州。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位于黄河上游,简称甘或陇,居西垂和风。甘肃(Gansu Province),为“嫘祖始蚕”。 秦非子:秦国的先祖非子生活于公元前900年左右,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她发明了养蚕,风姓。 嫘祖:其实风土人情。传为西陵氏之女,为伏羲之妹,人首蛇身,三皇之首。对于概括。 女娲:中华上古之神,瑶池王母宫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17 03:11:34 回复

    缓慢过渡;秦一统天下,设置36郡,甘肃仍属于陇西郡和北地郡。西汉增设武威郡、酒泉郡、天水郡、安定郡、武都郡、张掖郡、敦煌郡、金城郡;东汉时隶属凉州;三国时期沿袭东汉建制。西晋时期隶属凉州、秦州和雍州;南北朝时期,甘肃先后为北魏、西魏、北周的统治地区。隋统一中国,裁并郡县。省内共设16郡,76县。唐

    1
  • 访客 2022-07-17 03:53:33 回复

    面优美的工艺品一一甘肃彩陶,以其历史悠久、丰富多彩而著称。位于甘南夏河县的拉卜楞寺为我国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位子平凉西郊的崆峒山是全国道教源地之一。武威出土的东汉铜奔马,亦轰动国内外。甘肃省出土的汉简、魏晋壁画墓也都是十分宝贵的历史遗存。甘肃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内蒙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

    2
  • 访客 2022-07-16 22:20:57 回复

    期隶属凉州、秦州和雍州;南北朝时期,甘肃先后为北魏、西魏、北周的统治地区。隋统一中国,裁并郡县。省内共设16郡,76县。唐时期,唐代改郡为道,省境分属关内道、陇右道和山南道,共辖22州;北宋年间,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元时期,设甘肃行中书省;明时期,改省设司,省境属陕西布

    3
  • 访客 2022-07-17 03:21:56 回复

    凉二州,旧称“雍凉之地”。商代,居于泾河、渭河流域尚处于氏族部落阶段的周朝的祖先周部落,改善耕作,开拓了我国最早的农业。周文王灭商以前,战败了西戎混夷,把境域扩展到密。这

    4
  • 访客 2022-07-17 06:31:29 回复

    雨量在三十毫米至六百毫米之间,从东南往西北递减。西北部日照充足,但春季风沙大。东南部夏季多暴雨,并有冰雹为害。甘肃地域辽阔,地区差异显著。为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糜子、谷子、高粱、黄豆、蚕豆、青稞、筱麦等二十多个品种。兰州一带盛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