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 1、2019国考行测常识知识点——中国五大戏剧
- 2、2019国考行测常识三大关键答题技巧
- 3、2019国考常识判断四大解题技巧举例分析
- 4、2019国考常识判断考什么?
- 5、2019年国考行测主要考察什么知识?内容有啥变化?
- 6、2019国考行测文学常识类比推理解题思路
2019国考行测常识知识点——中国五大戏剧
2019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积累,中国五大戏剧是京剧、黄梅戏、评剧、昆曲、豫剧。
简介如图:
2019国考行测常识三大关键答题技巧
2020年国考行测常识题这3大答题技巧
公考行测常识题考的范围很大,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所以有什么好的技巧来解答行测常识题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以下三个解题技巧,希望能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首尾两端法
有关历史事件排序的选择题通常要求考生判断一连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此种题型可以采用首尾两端法进行判断(从头或从尾判断),即从这一串事件的头或尾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无需对各事件的具体时间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节省行测常识时间,提高效率,甚至能大大提高命中率。
二、题干分析法
题干分析法,主要适用于题干很长或者带有词语定义的行测常识题目。2019年xx省考是非常严谨的考试,一般不会有废话,题干长就会提供相对较多的信息,尤其是对于词语定义这样的题目,定义本身可能就是答案,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考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和斟酌题干上面,然后根据分析,对照选项,就能很快得出答案。
三、词义联想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且具有客观性。在解题的过程中,如果对于所考知识点不熟悉,发散性的联想思维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词义联想法是指根据题干和选项中的信息词进行联想,从而选出与信息词有关联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的做法。
2019国考常识判断四大解题技巧举例分析
1.研究真题,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积累
国考常识判断有这些特点:一是喜欢用传统文化结合天文地理知识进行考察,例如通过古诗词考察气候、节气和传统节日;二是喜欢和时事政策相结合,这里给广大考生一个建议,可以把科技常识同国家大政方针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例如:十八大报告里对于科技发展的重点提出要求,指明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所以大家可以就这几个领域分别复习基本知识和当下取得的成就,想必会有不错的收获。总结一句,也就是说以政治为主线,对其他知识点顺藤摸瓜。除了十八大报告外,“十二五规划纲要”、“政府工作报告”都可以作为复习的主线。
2.语意判断法
常识判断部分很难碰到“熟面孔”,此时一定不要紧张,即便你对题目中的知识点知之甚少,只要利用语意理解法,结合题干和选项间的联系依然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例如: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下列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是:
A.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投标、营销、参展和宣传等活动
B.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的准入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C.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机构应享受税收优惠
D.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国家社会管理政策与文化创新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对时事政治有一定的理解。首先通过语意判断可以有效地排除干扰选项,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先来分析题干,问“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是哪个选项,所以根据语意可以得出,这个题目的主体必须是政府,而且必须投入到保障政策中去。A选项属于政策支持,但不涉及投入问题,也不属于保障政策,保障政策属于转移性支付,具有无偿性;B选项依然是政策扶持;C选项也是政策扶持,均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后只能选择D选项。
3.价值判断法
所谓价值判断就是根据当下社会的公序良俗来判断题干与选项的价值匹配度,从而来做出题目的方法。举个例子:
下列关于推进“十二五”期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耕地资源有限,要加大耕地保护力度
B.提高森林蓄积量和覆盖率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C.提高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以降低能耗总值和排放水平
D.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护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
【解析】首先可判断出题干的价值是节约和保护环境。A、B、D的做法和这一价值都是相符的,但C选项“提高化石能源消费如石油”这种做法和题干的价值是相违背的,这样判断题目就容易多了。一般而言,第一步,看题干价值,然后看选项。如果两者相背则不选,两者价值相符的话再对比题干的语意符合度,符合题意的为最佳选项。
4.联想排除法
所谓联想排除法,就是遇到题目时,虽然不了解相关知识点,但可以联想与题目相关的知识进行综合排除,这种方法在做题当中也是十分有效的。看下面这道题目:
关于中药,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A.辛味药:连翘、杏仁 B.甘味药:当归、人参
C.酸味药:陈皮、连翘、黄连 D.苦味药:黄柏、乌梅
【解析】我们先看A选项,辛味药,大部分考生可能没有什么概念,但看到其中的杏仁,就会有点印象了:杏仁生吃是很苦的,所以很少生吃,很明显,杏仁应该归于苦味药中,A选项排除;B选项没有明显的信号可以做题,先跳过直接看C选项,C选项中的陈皮和连翘很多考生可能没印象,但关于黄连,大家都会因为一句歇后语“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对其有一定了解,所以黄连明显不属于酸味药,予以排除;D选项中的乌梅大家可联想日常中的饮食体验,很好排除,属于酸味药。故答案选B。
2019国考常识判断考什么?
常识判断部分,考察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地理、人文、物理、化学、医学,从2010年将政治经济也加入到国考考试当中,从2011年开始考查内容加入了国情、人文。对考生的考察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难度较几年前有所增加。
2020年国考常识判断:关于商标的那些事儿
一、商标是什么?
商标权,是指商标所有人对其商标所享有的独占的、排他的权利。在我国由于商标权的取得实行注册原则,因此,商标权实际上是因商标所有人申请、经国家商标局确认的专有权利,即因商标注册而产生的专有权。
二、如何取得商标?
1.注册原则:即商标专用权的取得必须进行商标注册(商标可以不注册,但不注册就得不到法律保护,也不能获得独占使用权,别人也可以用同样商标)。
2.先申请原则:谁先申请并符合申请条件,谁就可以获得。
3.授予商标权的情形:
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4.不授予商标权的情形:
(1)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2)仅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3)缺乏显著特征的。
前款所列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
三、商标权也有有效期?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核准之日算起。期限届满可以续展,每次续展有效期为10年,续展次数不受限制。
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商标注册人应当在期满前十二个月内按照规定办理续展手续;在此期间未能办理的,可以给予六个月的宽展期。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十年,自该商标上一届有效期满次日起计算。期满未办理续展手续的,注销其注册商标。
四、商标被侵权?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近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故意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提供便利条件的;
5.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五、商标权被侵权了怎么办?
1.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标局主管全国商标注册和管理的工作。
2.法律保护商标权有三种方式:
(1)被侵权人有权要求工商管理部门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封存或收缴侵权人的商标标识、消除现存商品或包装上的标识、处以罚款等。
(2)被侵权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对于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除追究行政、民事责任外,构成犯罪的,对其直接负责人员还可以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商标终止
1.因注册商标法定有效期限届满又末办理续展注册,导致注册商标注销,商标权因而终止。
2.因商标注册人自动申请注销注册而导致商标权终止。
3.因注册商标争议被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注册商标,而导致商标权终止。
4.因商标注册人死亡或者终止而导致商标权终止。
5.因商标注册不当,被商标局撤销注册或者经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注册,而导致商标权终止。
6.因商标注册人违反商标法规定被商标局撤销其注册商标,导致商标权终止。
2019年国考行测主要考察什么知识?内容有啥变化?
大部分考生可能认为行测考试主要是通过不断刷题来提升自己,这个不可否认,但是最后该如何刷题,你们有认真的想过吗?在刷题之前,做好哪些准备能够让你的努力事半功倍呢?如果你真的想要行测考个满意的成绩,那么:
首先,你得知道行测到底考察什么。以下是历年行测的考试题型以及考试题量:
向左转|向右转
其次,只知道题型和题量还不够,你得知道每种题型的具体考察内容。例如数量关系会考计算问题、行程问题、排列组合、几何问题等;资料分析会考增长、比重、平均数、倍数等;判断推理会考图形推理、逻辑判断、类比推理、定义判断等;言语理解与表达会考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和文章阅读等。知道题目类型还只是一个开始,具体有多大难度以及怎么解题,这个最快的掌握方法是把近几年的国考真题都拿出来做一下。
考生常犯的误区之一:感觉真题很宝贵,每年的就那么一套,近五年的也就五套,写完就没有了,想留到考试之前去写,我想说这样的想法是非常不明智的!原因有两点:首先第一个是,国考真题卷是一个让你了解国考考情的最好方法,听别的同学说,听老师分析这些永远都没有你自己亲身感受来的有效,毕竟每个人对题目的难度感受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擅长领域也是不一样的,与其听别人说,不如自己去亲身感受一下!第二个原因是,现在离国考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你现在做一遍国考真题,一个月以后拿出来再做一遍,你早就忘记了之前的题目了,可能你对题目有印象,但是要解出来,你还是得思考。
再次,是对每种题型的具体做法以及解题技巧要有所了解。国考的行测考试时间紧、题量多,没有好的解题方法根本没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
考生常犯的误区之二:备考的时候认为只要题目会做了就行,刷了大部分的题,觉得自己所有题目都会做了,盲目自信,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殊不知大部分的考生其实跟你一样,题目给足够的时间确实是可以做出来的,问题就在于考试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找到最优方法来解题、节约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个是一定要花时间来限时训练的,最少需要十五天,多则需要一个月时间来练习。
最后,考场上要懂得取舍。国考题目大约10%的题目是比较难且耗时间的,考试时间有限,这些题目即使做出来性价比也是极低的,这也就需要我们能够识别那些我们不会做以及没找到快速解题方法,用笨方法会消耗大量时间的题目,我们要学会舍弃。最快的速度判断出来然后放弃,先把有把握的能很快做出来的题目,能拿到的分数尽量拿到。不纠结在性价比低的题目上,最后所有会做的题做完以后,有时间再回过头来思考。
2019国考行测文学常识类比推理解题思路
2019年度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之类比推理文学常识类题:
类比推理中常识关系,有位置关系、组成关系、功能关系、职业关系、引导关系等。
文学常识考查形式一般为:作品与作者(作品与人物),作品与体裁、出处,典故等。
行测类比推理题解题思路:
先弄清题干所给的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逻辑关系。
找题干逻辑关系的方法有:遣词造句法和横纵对比法。
明确各种关系之间的细微差别。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是各样的,其中有些关系是非常相近的,容易混淆,应注意区别。
1)词项之间的前后顺序。
2)合理利用背景常识。
[示例]焚书坑儒:羸政( )
A.长平之战:王翦 B.背水一战:张良
C.破釜沉舟:项羽 D.陈桥兵变:赵括
【答案】C。解析:赢政实施了焚书坑儒的政策,项羽采取了破釜沉舟的策略赢得了巨鹿之战。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析和斟酌题干上面,然后根据分析,对照选项,就能很快得出答案。三、词义联想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且具有客观性。在解题的过程中,
意符合度,符合题意的为最佳选项。4.联想排除法所谓联想排除法,就是遇到题目时,虽然不了解相关知识点,但可以联想与题目相关的知识进行综合排除,这种方法在做题当中也是十分有效的。看下面这道题目:关于中药,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A.辛味药:连翘、杏仁 B.甘味药:当归、人参C.酸味药:陈皮、连翘
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此种题型可以采用首尾两端法进行判断(从头或从尾判断),即从这一串事件的头或尾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无需对各事件的具体时间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节省行测常识时间,提高效率,甚至能大大提高命中率。二、题干分析法题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