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盗取人脸信息-人脸识别盗取信息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17) 黑客软件 140 5

目录介绍:

人脸识别技术有哪些潜在的隐私安全风险?

对于人脸识别,多数人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它的方便快捷,恨的就是安全风险。嫌疑人“AI 换脸”骗过人脸识别实施犯罪在警方今年破获的两起盗用公民个人信息案中,值得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都是利用“AI 换脸技术”非法获取公民照片进行一定预处理,而后再通过“照片活化”软件生成动态视频,骗过了人脸核验机制,得以实施犯罪的。

专家表示,目前最简单的人脸识别,只需要采集、提取人脸上的 6 个或 8 个特征点就能实现。而复杂的人脸识别,则需要采集、提取人脸上的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特征点才能实现。相比于解锁手机,“刷脸”支付、“刷脸”进小区等应用,采集的人脸特征点更多,安全性自然也更高。

此外,目前已经研发出了专门针对生物特征的活体检测技术,可有效识别扫描对象的生命体征,大大降低了识别系统把照片或面具当人脸的风险。

经调查发现,在某些网络交易平台上,只要花 2 元钱就能买到上千张人脸照片,而 5000 多张人脸照片标价还不到 10 元。

这些包含个人信息的人脸照片如果落入不法分子手中,照片主人除了有可能遭遇精准诈骗,蒙受财产损失之外,甚至还有可能因自己的人脸信息被用于洗钱、涉黑等违法犯罪活动,而卷入刑事诉讼。在专家看来,当下人脸识别技术的风险点,更多集中在存储环节。由于人脸识别应用五花八门,也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大量的人脸数据都被存储在各应用运营方,或是技术提供方的中心化数据库中。

数据是否脱敏、安全是否到位、哪些用于算法训练、哪些会被合作方分享,外界一概不知。而且,一旦服务器被入侵,高度敏感的人脸数据就会面临泄露风险。

父母让我把笔记本摄像头驱动卸了,说有黑客会利用它盗刷身份证人脸识别,这是真的吗?太恐怖了!

的确是的,现在笔记本摄像头是最容易被黑客攻克的地方,很多人的隐私会被泄露,还有盗刷信用卡和支付宝,的确是真的。

人脸识别技术有哪些潜在的隐私安全风险

事实上,人脸识别技术尚不成熟,存在的漏洞还很多。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人脸识别技术被高估了,还远远达不到指纹或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那么高的准确度。人脸识别目前有两大风险问题难以解决。第一个风险是可复制性。人每天都暴露在外面,通过拍照完全可以获得一个人的脸部特征,并进行复制。另一个风险是不稳定性。脸部画上浓妆、过敏、受伤、整容都会导致脸部特征发生很大变化,影响人脸识别准确率甚至无法识别。

随着仿真头套、全息投影、人脸跟踪等技术的发展,未来人脸识别攻击的成本将大大降低,由此产生的黑客攻击将大量发生。不法分子会通过伪造人脸识别攻破系统,进而窃取机密信息。这看会造成数据泄露事件频发,给数据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可复制性的问题。相比之下,采用密码算法来保护数据安全显得更为稳定可靠。密码由人脑记忆或保存在其他介质中。相对于每天都暴露在外的人脸,密码不易被复制,因而从这方面来说窃取难度高于人脸识别。密码也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如KernelSec方案就将密码算法采用银行级RSA公钥算法(1024bit)和军工级RC4对称加密算法(256bit);运行中涉及的密钥、安全策略采用阅后即焚的方式,一次一密,将密钥的安全级别做到了最高。

此问题由colorreco人脸识别回答。

人脸识别技术有哪些潜在的隐私安全风险?

人脸识别技术尚不成熟,存在的漏洞还很多。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人脸识别技术被高估了,还远远达不到指纹或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那么高的准确度。

人脸识别目前有两大风险问题难以解决。第一个风险是可复制性。人每天都暴露在外面,通过拍照完全可以获得一个人的脸部特征,并进行复制。另一个风险是不稳定性。脸部画上浓妆、过敏、受伤、整容都会导致脸部特征发生很大变化,影响人脸识别准确率甚至无法识别。

随着仿真头套、全息投影、人脸跟踪等技术的发展,未来人脸识别攻击的成本将大大降低,由此产生的黑客攻击将大量发生。不法分子会通过伪造人脸识别攻破系统,进而窃取机密信息。这看会造成数据泄露事件频发,给数据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扩展资料:

提高人脸识别安全性的措施

一方面,是要提高研发能力,提高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活体检测的准确率 ;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则是注意区分身份识别的使用场景,在涉及隐私、支付等高级别安全场景使用时,将生物特征与多种因子相融合,多个方面同时发力,从而提高安全门槛,保障用户安全。

由此可见,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需要搜集诸如面部特征、指纹、虹膜等数据,而这些数据关系到老百姓的个人隐私,更涉及公民安全等法律问题,是否该交由企业存储,未来的数据安全如何保障,成为接下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背后,哪些问题值得深思?

人脸识别作为一种新的科技应用,不但被社会各界所看好,而且目前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比如现在你去银行办理一些业务,就需要对着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进行相关的操作。从应用的角度来看,人脸识别技术具有安全、便利这两个最大的特点,比如,我们以后在很多消费场景中,既不用支付现金,也不用手机扫码,只需要“刷脸”就可以了。 

但是技术向来都是一把双刃剑,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背后,也可能意味着不安全。 但真正的原因却是担心自己的人脸信息被人私自采集,由此带来各种安全隐患,损害了自身的利益和安全。

在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随意采集人脸信息很难保证数据安全。一旦数据因为黑客侵入、员工倒卖、企业私自使用等原因泄露,人脸等“不可更改的”生物识别信息就会流入网络黑灰产市场,可能造成很大的社会危害。

人脸识别技术尚不成熟,存在的漏洞还很多。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人脸识别技术被高估了,还远远达不到指纹或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那么高的准确度。人脸识别目前有两大风险问题难以解决。第一个风险是可复制性。人每天都暴露在外面,通过拍照完全可以获得一个人的脸部特征,并进行复制。另一个风险是不稳定性。脸部画上浓妆、过敏、受伤、整容都会导致脸部特征发生很大变化,影响人脸识别准确率甚至无法识别。

随着仿真头套、全息投影、人脸跟踪等技术的发展,未来人脸识别攻击的成本将大大降低,由此产生的黑客攻击将大量发生。不法分子会通过伪造人脸识别攻破系统,进而窃取机密信息。这看会造成数据泄露事件频发,给数据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人脸识别有哪些风险?

人脸识别有什么风险吗

事实上,人脸识别技术尚不成熟,存在的漏洞还很多。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人脸识别技术被高估了,还远远达不到指纹或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那么高的准确度。人脸识别目前有两大风险问题难以解决。第一个风险是可复制性。人每天都暴露在外面,通过拍照完全可以获得一个人的脸部特征,并进行复制。另一个风险是不稳定性。脸部画上浓妆、过敏、受伤、整容都会导致脸部特征发生很大变化,影响人脸识别准确率甚至无法识别。

随着仿真头套、全息投影、人脸跟踪等技术的发展,未来人脸识别攻击的成本将大大降低,由此产生的黑客攻击将大量发生。不法分子会通过伪造人脸识别攻破系统,进而窃取机密信息。这看会造成数据泄露事件频发,给数据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可复制性的问题。相比之下,采用密码算法来保护数据安全显得更为稳定可靠。密码由人脑记忆或保存在其他介质中。相对于每天都暴露在外的人脸,密码不易被复制,因而从这方面来说窃取难度高于人脸识别。

密码也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如KernelSec方案就将密码算法采用银行级RSA公钥算法(1024bit)和军工级RC4对称加密算法(256bit);运行中涉及的密钥、安全策略采用阅后即焚的方式,一次一密,将密钥的安全级别做到了最高。

人脸识别或信息泄露面临更大安全隐患

人脸识别在安防、金融、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智慧校园应用中,门禁出入口、人员识别、消费支付,甚至开始在课堂上识别学生面部表情,找出不专心的学生。

前几日,旧金山市颁布的新条例决定禁止全市53个部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其中就包括旧金山警察局。人脸识别技术在美国的争议一直不断,反对者普遍认为,如果不对这项技术进行规范,将会为政府提供前所未有的权力来跟踪人们的日常生活,侵犯人们隐私,这与健康的民主不相容。同时,“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测试了亚马逊的人脸识别系统,发现人脸识别系统的准确性并不高。

除了人们日常感觉到的认为,含有人脸识别技术的摄像头侵犯了人们的隐私外。另外,由于人脸特征信息作为高敏感性信息,会有不法人员企图通过不法手段获取这些信息。虽然目前不管是政府、研究单位还是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安全保障,但还是存在人脸信息泄露的风险。

从技术层面讲,人脸识别技术的大规模使用,人脸是无法复制的,但是基于人脸特征点的信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17 23:25:14 回复

    器被入侵,高度敏感的人脸数据就会面临泄露风险。父母让我把笔记本摄像头驱动卸了,说有黑客会利用它盗刷身份证人脸识别,这是真的吗?太恐怖了!的确是的,现在笔记本摄像头是最容易被黑客攻克的地方,很多人的隐私会被泄露,还有盗刷信用卡和支付宝,的确是真的。人脸识别技术有哪些潜

    1
  • 访客 2022-07-17 19:24:03 回复

    一次一密,将密钥的安全级别做到了最高。此问题由colorreco人脸识别回答。人脸识别技术有哪些潜在的隐私安全风险?人脸识别技术尚不成熟,存在的漏洞还很多。相关业内人士表

    2
  • 访客 2022-07-17 20:28:30 回复

    、全息投影、人脸跟踪等技术的发展,未来人脸识别攻击的成本将大大降低,由此产生的黑客攻击将大量发生。不法分子会通过伪造人脸识别攻破系统,进而窃取机密信息。这看会造成数据泄露事件频发,给数据安全带来严峻挑战。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可复制性的问题。相比之下,采用密码算法来保护

    3
  • 访客 2022-07-17 23:34:41 回复

    “AI 换脸技术”非法获取公民照片进行一定预处理,而后再通过“照片活化”软件生成动态视频,骗过了人脸核验机制,得以实施犯罪的。专家表示,目前最简单的人脸识别,只需要采集、提取人脸上的 6 个或 8 个特征点就能实现。而复杂的人脸识别,则需要采集、提取人脸上的数

    4
  • 访客 2022-07-17 18:00:57 回复

    支付,甚至开始在课堂上识别学生面部表情,找出不专心的学生。前几日,旧金山市颁布的新条例决定禁止全市53个部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其中就包括旧金山警察局。人脸识别技术在美国的争议一直不断,反对者普遍认为,如果不对这项技术进行规范,将会为政府提供前所未有的权力来跟踪人们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