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疫情防控安全小常识有哪些?
疫情防控安全小常识:
一、外出须知
外出采购应该就近选择附近的超市或者在营业的便利店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提前确定好采购物品,合理分配采购人员(尽量选择年轻人出门,避免老人和孩子等),减少外出人员和时间。同时在途中要远离人群密集处,保障他们的安全。
面对电梯按钮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区域,应该使用面巾纸、消毒纸等隔开,避免直接用手触碰。一旦触碰以后,及时洗手、消毒。
二、回家清洁须知
外出归来,清洁到位,当我们外出回家时,进门后进行进行彻底的清洁,防止将病毒携带至家中。需要记住,尽量不出门,回家四件事,口罩正确弃,手机要消毒,善用清洁台,咳嗽不恐惧。在回家后,一定不能忘记洗手。
三、室内通风有讲究
开窗通风,有效降低空间内的致病因子浓度,太阳光直接照入室内,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进行消毒、杀菌,通风时长要达到30分钟。一般来说,每天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就足够了。
房间较小或感觉寒冷的情况下,开窗时间应缩短一些;房间较大、室外无风或较暖和的情况下开窗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些。
四、健康锻炼不能少
早晨起床后,要及时开窗透气。最好在早中晚各开窗通风三次,每次15分钟为宜。这样既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又抑制了细菌滋生。
扩展资料:
疫情期间个人防护注意事项:
1、合理安排出行
倡导市民群众就地过节,坚持非必要、不出行,减少人员流动;如必须出行需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形势,服从当地疫情防控要求,错峰出行、做好防护。无特殊情况,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的相关地区,不要跨境出行;建议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假期不要出行。
2、避免聚餐活动
倡导健康、简约的生活方式,节日期间尽量不扎堆、不聚集,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提倡家庭聚餐聚会控制在10人以下。严控各类节庆、团拜、展销等大型活动,能不举办的一律不办,能用线上方式的不搞现场活动,必须举办的要减少频次、缩小规模。
3、注意饮食卫生
请在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冷链食品,不采购没有明确来源信息的食品,尽量避免手部直接接触冷冻食品。储存和加工食物时,砧板、菜刀、餐具等生熟分开、及时清洗。肉蛋海鲜等食物烧熟煮透。倡导公筷公勺,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疫情防控小常识20条是什么?
疫情防控小常识
1、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2、进入办公楼时,请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从指定通道进入办公楼,低楼层尽量采取走楼梯方式,并第一时间到楼层卫生间洗手消毒。
3、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以上,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须佩戴口罩。
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入厕后充分洗手。若感觉身体不适,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心慌、胸闷等症状,请自觉检测体温,必要时可观察休息或到医院就诊。
4、参加外单位组织的会议,建议全程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应减少会议,能不开的尽量不开。
如确需集中开会,建议采取电视电话会议等形式,控制会议时间、会议规模及参会人数,做好会场消毒、会场通气及人员防护工作,会议期间须全程佩戴口罩。茶具用品建议使用一次性杯具或者开水浸泡后消毒柜消毒。
5、采取分散错时用餐,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同一办公室内干部职工建议错时取餐并尽量单独用餐。往返食堂请全程佩戴口罩。餐具由食堂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统一清洗消毒。
6、下班时,请及时洗手并佩戴口罩外出。回到家中第一时间摘掉口罩并洗手消毒,同时使用消毒湿巾或75%医用酒精对手机和钥匙进行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7、外出采购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
8、建议尽量减少公务来访,严控外来人员,多采取电话办公、网络办公的形式。如因工作原因确需公务来访,请告知来访人员须全程佩戴口罩,进入机关大院时自觉进行体温检测,并介绍有无湖北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无上述情况且体温正常,方可入院公干。
10、文件运转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建议指定专人负责文件交换等工作,避免交叉感染。尽量采取网上公文交换,减少纸质文件传递。如确需传递纸质文件,请全程佩戴口罩并在传递前后均需洗手消毒。
疫情防控知识10条有哪些?
一、处理食物时注意生熟分开
在处理生鲜、冷冻食物时要特别注意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二、排队等候时保持一米距离
新冠病毒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喷溅传播,排队等候时人员容易聚集,应注意保持1米以上距离。
三、清洁时别忘手机等小物件
新冠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手机、鼠标、键盘等高频接触的小物件尤其要注意清洁,定期消毒。
四、使用公厕期间全程佩戴口罩
公共厕所容易藏污纳垢,加上人员流动较大,若消毒不及时,环境中容易残留病毒。进入公共厕所时应先戴好口罩。
五、在电梯、电影院等密闭场所时注意个人防护
在狭小的空间,人与人之间距离小,环境密闭、空气不流通,更利于新冠病毒传播。
六、戴口罩时要正确佩戴
口罩是预防新冠病毒的重要防线,正确佩戴口罩除了能预防新冠肺炎,还能预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
七、上班途中需谨慎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八、入楼工作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九、上下班路上
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十、公务出差
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乘坐的车辆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
疫情防控小常识20条
防疫小知识20条:
●生活规律:生活不规律易令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因此应保持充足睡眠,藉以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经常开窗通风:室内环境密闭,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勤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的作用。每天早、中、晚均应开窗通风,开窗时间以上午9:00-11:00或下午2:00:-4:00为最佳,每天开窗3-4次,每次通风时间不短于15分钟。在室外无风的情况下开窗的时间应该较长些,保证室内空气产生对流。
●正确使用空调:使用空调时,房间温度最好控制在24-26摄氏度,且开启空调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使用空调的两小时以后开窗换气,保证室内外空气交换。避免冷风直吹,且要定期清洗空调。
●注意饮食:清淡饮食,戒烟戒酒。
●做好清洁消毒:日常保持房间整洁。处理冷冻食品的炊具和台面,病人及访客使用的物品和餐饮具,要及时做好消毒。
●保持厕所卫生:勤清洁厕所,马桶冲水前盖盖,经常开窗或开启排气扇,保持地漏水弯有水。
●戴口罩:就医时,拥挤时,乘电梯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要戴口罩。最好购买正规企业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N95),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型号。
●勤洗手:通过洗手,保持个人手部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注意纸巾不要乱丢。
●少聚集:疫情期间,少聚餐聚会,少走亲访友,少参加喜宴丧事,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文明用餐:不混用餐具,夹菜用公筷,敬酒不闹酒,尽量分餐食;食堂就餐时,尽量自备餐具。
●处理食物时注意生熟分开
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频频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因此在处理生鲜/冷冻食物时要特别注意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遵守1米线:排队、付款、交谈、运动、参观时,要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
●在车站、机场、码头等要主动配合监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尽量减少滞留时间。
●乘车期间,保持手卫生,尽量少碰触扶手等物体,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
●尽量使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支付方式付费。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结束后,正确洗手,确保手部卫生。
●前往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时,遵守场所管理规定,进入场所时按要求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等。列好购物清单,尽可能减少购物逗留的时间。购物、结账时尽可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优先选择非接触扫码方式付费。乘坐电梯时,优先使用扶梯,如果必须乘坐厢式电梯,应佩戴口罩。
●清洁时别忘手机等小物件,新冠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手机、鼠标、键盘等高频接触的小物件尤其要注意清洁,定期消毒。
疫情防控10条小贴士是什么?
疫情防控10条小贴士如下:
1、预防千万条,口罩第一条!
2、无事不出门,别去凑热闹!
3、出门戴口罩,回家先洗手!
4、发现疫情要报告,你好我好大家好!
5、佩戴口罩你我他,健康守护靠大家!
6、居家防护不添乱,配合排查不添堵!
7、勤洗手、勤通风、勤锻炼,自我防护很重要!
8、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科学防控是正道!
9、全面发动,全民动员,全力排摸坚决打赢防疫战!
10、居家是最好的防护,预防是最好的治疗!
疫情防控安全小常识
时刻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养成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少聚餐,分餐制等良好卫生习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疫情防控安全小常识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手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要密切关注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佩戴好口罩后尽快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全力配合治疗。
购物、结账时尽可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尽可能减少购物逗留的时间。优先选择非接触扫码方式付费。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展资料:疫情期间个人防护注意事项:1、合理安排出行倡导市民群众就地过节,坚持非必要、不出行,减少人员流动;如必须出行需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形势,服从当地疫情防控要求,错峰出行、做好防护。无特殊情况,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的相关地区,不要跨境
佩戴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在车站、机场、码头等要主动配合监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尽量减少滞留时间。●乘车期间,保持手卫生,尽量少碰触扶手等物体,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尽量使用扫码支
慢性病患者、孕妇等假期不要出行。2、避免聚餐活动倡导健康、简约的生活方式,节日期间尽量不扎堆、不聚集,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提倡家庭聚餐聚会控制在10人以下。严控各类节庆、团拜、展销等大型活动,能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