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玉树地震感人事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2年前 (2022-09-05) 黑客业务 144 2

目录介绍:

玉树地震的感人事迹

14日玉树地震中,本已及时逃离的孤儿院义工“阿福”冒险折返废墟,英勇地救出了三名孤儿和一名教师,却在6.3级的余震中被残余的楼房压倒而遇难。这位把死在公益道路上视作上天恩赐的热心人,用无私大爱谱写了“生命之歌”中一段可歌可泣的尾声。

4月17日,玉树县慈行喜愿会孤儿院里,原本四层楼房的地方只留下一堆瓦砾。院旁的空地上,一个长长的木箱上盖着一张干净的床单——这是孤儿院工作人员为46岁的香港义工黄福荣特意制作的简易棺木。

没有鲜花,没有遗像,只有孤儿院孩子和老师们整齐摆放的救灾食品作为祭品,寄托他们浓浓的哀思。孤儿院副院长阿周说:“他是一个无私的人。”

14日玉树地震中,本已及时逃离的孤儿院义工“阿福”冒险折返废墟,英勇地救出了三名孤儿和一名教师,却在6.3级的余震中被残余的楼房压倒而遇难。这位把死在公益道路上视作上天恩赐的热心人,用无私大爱谱写了“生命之歌”中一段可歌可泣的尾声。

14日清晨,由民间公益人士筹建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里,19名年龄稍大的孤儿已经去上学,孤儿院里留下了“阿福”、三名年龄较小的孤儿、两名老师和院长等人。忽然间,玉树发生7.1级强震,一阵地动山摇之后,孤儿院的楼房轰然倒塌了一半!

“当时,阿福和另一名老师很幸运地逃了出来,”阿周说。但三名孤儿和一名老师被埋在了废墟之中,所幸一块巨大的水泥天花板和地面形成了一块三角形的空间,四人头露在空间外面,一半身子被埋在了下面。

阿福立即钻进那片三角形空间,从后面将四人用力往外推。当他刚把四人推出废墟后,余震又将未垮塌的一半房屋震垮,阿福顿时被压在沉重的水泥天花板之下!

“我们着急地刨,刨了两个小时才把阿福刨出来。刨出来的时候,他还有气息,不停地问着:孩子和老师如何了?可是大概20分钟后,他就没有气息了。在场的两名医生也没能把他抢救过来……”阿周回忆说。

阿福的朋友、这家孤儿院的一位筹建者赵林说,阿福是香港一名一般的货车司机,每月工资只有一万多港元,在香港这个高消费的城市根本不够花,同时阿福有严重的糖尿病,每天都需打胰岛素,却还要省吃俭用把钱攒起来从事公益事业。每年阿福有三个月的假期,全部用来在各地从事公益活动。

据了解,阿福多少年来一直为“中华骨髓库”扩容捐助和大力宣传,曾经徒步从香港走到北京,为中华骨髓库筹款;在1991年华东水灾期间,阿福知悉后宁愿放下工作,四处向司机筹款;2008年汶川地震后,阿福又在灾区做了3个月的灾区重建志愿者。

“我们平时经常在网上聊天,他多少乎不聊自己的私事,我们的谈话内容是纯粹的公益话题。当时,赵林对阿福开玩笑:“你身体不好,能上高原么?万一死了如何办?”但阿福的一句话,让赵林这个从事了11年公益事业的 “老公益”感动良久。阿福当时回答说:“在公益和奉献爱心的道路上,如果我死了,是上天对我的恩赐。”

——“黄福荣”先生个人生迹

黄福荣生于1964年07月06日,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人,从2002年开始在内地做善事。于2010年4月14日在青海玉树地震中抢救被压孤儿不幸牺牲。港府追封黄福荣金英勇勋章,成下葬景仰园第一人。

香港义工黄福荣曾不顾家人反对,参加 “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义举,在“414”玉树地震时,本已逃出生天,但当获知尚有1名教师及3名学生走避不及,被压在倒塌的瓦砾堆中后,即不理危险,立即折返孤儿院救人,未多少再发生余震,部分摇摇欲坠的房屋亦告坍塌,黄福荣惨遭活埋,稍后被救出惜证实不治不幸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对于黄福荣舍已救人的英雄事迹,有网络称其为“伟大的志愿者”,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代表香港政府对其家属表示沉重哀悼,并表达以最崇高的敬佩。

“512”汶川地震惨痛未忘,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昨发生七点一级强烈地震,导致至少四百多人死亡、逾万人受伤,香港义工黄福荣在救人过程中英勇殉难。

居民超过十万人的玉树州、玉树县两级政府所在地结古镇是重灾区,因当地大部分民居都是抗震能力很差的土木结构,地震发生时,逾九成民居倒塌,未倒塌的房屋也多数出现裂缝,在余震中不断摇晃,地震还引发多宗火灾。

地震造成州政府办公楼部分倒塌,当地最好的玉树宾馆被震裂。结古寺宾馆完全倒塌,有多人被埋,救援人员在现场听到废墟下有呼救声。其中四十六岁香港义工黄福荣,在一间倒塌的孤儿院中参与救人时,刚刚救出三名孩子及一名老师时,还有两老师待援,黄正欲回身抢救时,却不幸牺牲性命。

绰号“阿福”的香港义工黄福荣,在2008年四川大地震时,虽身患顽疾,仍走到灾区最前线协助灾民;昨天青海大地震,他亦在倒塌的孤儿院奋不顾身救人,可憾一腔无私的热血,最终埋在一堆无情的瓦砾中。内地网民对其舍己为人的精神十分敬佩,纷纷在网上留言哀悼,“阿福,你是真正的烈士,一路好走!”

四十六岁的黄福荣,未婚,生前在港经营货柜车运输公司。 2001年,“阿福”在内地一间书店,读到罹患白血病和脑癌的“双癌少校”隋继国的著作《挑战死亡 白血红心走天涯》,对隋利用生命中仅剩的时间做善事大为感动,透过书店联络对方,结伴从北京徒步南下往深圳,宣传骨髓捐赠。 2002年1月,他再从港出发,徒步上北京为宣传骨髓捐献并为中华骨髓库筹款,更捐上自己毕生的积蓄。

翌年,隋和其多少名在内地认识的血癌病友先后离世,他大受打击,后发现自己患上肺结核和糖尿病,情绪更形低落,一度一蹶不振。直至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灾民惨况再次触动阿福的善心,坚持带病独往重灾区协助灾民。

近年,阿福再积极参与内地慈善工作,本月初经兰州抵达青海玉树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做义工。昨晨地震时,该院的楼房倒塌,阿福本已成功逃生,但得悉有三名孩子和三名老师被埋,再走回灾场协助营救,据闻成功救出四人,惜救人未能自救,客死异乡。

香港特区驻京办首席入境事务主任曾国卫表示,驻京办昨午四时许接获黄福荣家人求助,并即时联络青海当局,而黄的家人计划今日出发到当地,驻京办会派员同行并尽力提供协助;另驻京办暂时只收到一个求助个案

熊宁, 青海, 天使, 感动中国, 地震西安市民争相为玉树捐款捐物——

“那里物资一定匮乏,我们应帮助受灾同胞”

熊宁去世后,西安市碑林区委宣传部的张红喜编写了《感动中国的天使——熊宁》一书,记录了熊宁赴青海玉树的感人事迹。玉树发生地震后,昨日一整天,张红喜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了,“很多同事和朋友都打电话给我,说想给玉树捐款捐物,问我咋捐?”

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的牛华是这些人中的一位。“那里现在还挺冷的。”得知玉树地震后,牛华打算将家里的厚衣服整理一下,给玉树灾区寄过去。“我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有钱出钱,有力就出力吧。”牛华说,自己从电视上看到玉树县房屋倒塌很严重,很多部队都赶去救援,“这个时候,那里的物资一定非常匮乏,民众在物资和心理上都特别需要支援。我们更应该发扬大家庭的温暖,去帮助那里受灾的同胞。”

隆基集团总裁李瑞斌则打算立即号召员工和身边的亲友为灾区募捐。熊宁去世后,隆基集团曾组织志愿者成立了一个“熊宁爱心团队”赴玉树献爱心。“玉树是熊宁生前援助过的地方,也是她人生的最后驿站,作为熊宁爱心团队的我们,应当继承她的遗志和精神。”李瑞斌说,他们打算举行捐款仪式,呼吁员工和亲友捐款,帮助灾区购买急需物资。

最美的天使——熊宁(1978-2008)

熊宁,女,汉族,1978年出生,生前系陕西省西安市个私业主,青年志愿者。

熊宁长期以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关心孤残儿童,募集善款善物,发动和带领朋友到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当义工,为孤残儿童联系收养人士,并多次到青海省西宁市、玉树州孤儿学校捐款捐物。2008年初,玉树州发生了特大雪灾,熊宁得知这一消息后,前往青海省玉树州灾区捐送救灾物资。2008年3月10日遭遇车祸,不幸遇难。“没有惊天动地,一切都很普通;一个女孩儿用自己的善良,感动了一座古城;不是大智大勇,一切都很淡定,一个青年用自己的生命,让两个民族为之动容……”如今,熊宁的汉白玉雕像耸立在霸陵墓园新区“名人天堂”,雕像旁边一块黑色的墓碑上镌刻的诗文,高度概括了这位“爱心天使”“西安最美女孩”熊宁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熊宁用29岁的生命,划出了一条理想追求者的人生轨迹,为当代青年树立了楷模。她在汉藏人民心中筑起一座爱的丰碑。熊宁的事迹和“熊宁现象”在青海、陕西乃至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妇联和陕西、青海等地组织授予她“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陕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三秦巾帼女杰”“青海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授予熊宁同志为“玉树州2008年度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玉树州荣誉公民”、“玉树县荣誉公民”等荣誉称号。

义工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

在青海玉树一家孤儿院做慈善义工的香港人黄福荣,14日在协助搜救孤儿院被困师生过程中遭遇余震不幸罹难。连日来,黄福荣舍身救人的事迹在香港和内地广为传颂。

黄福荣的姐姐黄月秀16日在香港接受专访时说:“感谢所有人的关心。希望福荣的故事能令其他有心人多做善事,帮助有需要的人。”

黄福荣本是到青海玉树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做义工,于8日到达玉树。14日地震发生后,孤儿院受到严重损毁,本已跑出倒塌院舍的黄福荣,得知3名孩子和3名老师仍被困后,即折返现场协助搜救。其间余震频发,黄福荣在一次余震中不幸罹难。

46岁的黄福荣,原是香港一名货车司机。他生活并不富裕,论_文_先_生_网但多年来热心公益,足迹遍及大江南北。2002年,他用7个月时间独自从香港步行到北京,为中华骨髓库筹款,还捐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黄福荣到四川灾区做了两个月义工,为受灾民众运送物资。

目前,黄福荣的家人已抵达青海,16日同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人员由西宁乘车前往玉树处理善后事宜。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已发出唁电,对黄福荣舍己救人表示敬意,对其不幸离世表示沉痛哀悼,并派员专程到黄福荣家中看望,慰问其家属,协助善后。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称黄福荣代表了“香港精神”;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表示,将向授勋委员会建议追授黄福荣金英勇勋章。

玉树地震中的感人事迹

一、香港义工黄福荣舍己救人,英勇献身

4月14日,玉树州结古镇一间孤儿院坍塌,6名孤儿及老师被压在废墟下。逃过强震的香港义工黄福荣两次冲入废墟进行营救,但在余震造成的二次坍塌中深陷废墟,当场罹难。

这是在玉树灾区现场牺牲的第一位志愿者。黄福荣,这位普普通通的货车司机,默默而来,壮烈而去,让我们又一次见证了中国志愿者身上可贵的道德力量和精神品质。当他的生命在废墟中戛然而止,当他的故事在记者的笔端传扬开来,我们铭记的是一个平凡而又非凡的生命。

生与死,这是人生的一个永恒主题。在灾难面前,这样的问题真真切切地冲进了普通人的生活。这些天,玉树地震中出现的那一个个生死故事,正是普通人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回答。而黄福荣的生死抉择,又一次让我们领悟了这些答案中蕴含的崇高和伟大——为了别人的生,不惜自己的死。躲过劫难的他,本可以选择生,却义无反顾地冲到了死亡的边缘。在瓦砾掩埋他的一刹那,他燃尽了最后一丝生命之光,照亮了他人逃离死亡阴影的道路。

黄福荣牺牲了,但他背后仍挺立着无数像他这样富于爱心和勇气的志愿者。每一次危难来临之际,他们总是及时地来到那些陷于困境的人们的身边。当人们需要站立的时候,他们扶一把;当人们饥渴的时候,他们送上粮和水;当人们流血的时候,他们包扎伤口……他们忙碌的身影,出现在汶川地震的现场,出现在洪水淹过的村庄,出现在西南干旱的土地……他们总是捧着一颗热心,把别人的甘苦当作自己的甘苦,视别人的亲人为自己的亲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他们的座右铭。他们走到哪里,就为哪里带去了温暖。

帮助他人,奉献社会,这是志愿者身上共同的表征。志愿服务,是个人爱心的体现,更是社会责任的担当。当志愿者伸出友爱之手,他们传递的是温情,是关爱,也是理念和责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是一个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实现和谐的必要元素。在这个意义上,黄福荣的牺牲不仅彰显了个人的生命价值,而且蕴含着更为深远的社会意义。

黄福荣走了,但把志愿者精神留给了社会。它是一盏不灭的灯,仍旧照亮着我们的心。

二、女子把4亲人遗体送回老家

喜绕右手吊着绷带,从医疗点换药回来,疲惫地坐在一块木板上,一开口眼泪就掉下来。这个30岁的女人一家6口中有4人遇难。

“地震时我埋得不深,挣扎了出来。”她说,“我急忙去挖家里人,挖了半天,右手使不上劲,才发现4根手指都被压断了。”

最先挖出来的是她母亲,已经停止了呼吸。她相信,其他亲人还活着,又继续挖。挖出来6岁的大儿子,也死了,犹有余温的小脸上蒙满了尘土。

这时邻居来帮忙,带来了铁锹。她相信丈夫一定还活着。“我刚出来时还听见他叫了两声我的名字,可是挖出来一看……”喜绕已经泣不成声。她还有最后一线希望,就是3岁的小儿子,然而小儿子也不幸遇难。

14日傍晚,喜绕的亲戚们从100多公里外的囊谦县老家赶来,看到的是4具遗体和一个神色呆滞的女人。不幸中的万幸是她父亲此前外出,安然无恙。

那几天,喜绕感觉不到困,感觉不到疼,母亲、丈夫、儿子的样子一遍遍在脑海里闪现。特别是丈夫,那个比她大4岁、个子不高、瘦瘦的老实男人,在建筑工地上打工,一天挣五六十元钱,辛辛苦苦养活一家人。他很勤劳,平时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只有地震前一天,给家里盖了个装干牛粪的小棚子,实在累坏了,就睡了个懒觉。

喜绕和亲戚们租了辆农用车,一路颠簸着把4个亲人的遗体送回老家。尽管日子过得很艰难,没有多少积蓄,可是她要求丧事严守藏族传统习俗,细节一个都不能少,要让他们死得有尊严。

三、15岁男孩废墟中为姐姐挖书

即使是废墟也能看出扎西大通村曾经的繁华。一户院子里,砖石下露出两辆已经扭曲变形的小轿车。这个紧挨“青藏川边贸易中心”玉树县城的村子,近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

一队解放军战士正在帮索南加巴家从废墟中抢挖东西,这个15岁男孩关心的是书。

地震当天,他和姐姐把80多岁的爷爷挖了出来。而后,姐姐一直在医疗点照顾爷爷,索南加巴就在废墟中挖书,已经挖了三四天。他的一双小手上沾满了泥土,划了好几道口子,最深的一道从拇指直划到手掌。

“我挖的是姐姐的书,她马上要高考了,这些书很重要。”他说。他家在牧区,四年前被父母送到扎西大通来,这里可以上比较好的小学。邻居们都说,11岁才读一年级的索南加巴学习成绩很好,是个“书虫子”。

在扎西大通的每户人家,都能听到这样令人感叹的故事。

“生活会慢慢好起来的。”索南加巴这样说,巴毛这样说,喜绕也这样说。

汶川地震中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有哪些?

1、一名“乡官”与500名游客 

记者到四川省茂县渭门乡采访,正赶上100多名游客重访地震时受困并被救的地方,人们跳起羌舞,锣鼓喧天。据乡里人说,每年都有上千人回来“感恩”。

当年,地震发生时,渭门乡纪委书记杨康军大喊一声“地震了!”就跑出办公室,准备直奔乡政府北边、村民最多的椒园村窄溪组。然而,半路上却遇到了更凶险的事情。

咆哮的飞石砸向公路上正在行驶的九寨沟回成都的旅行团车辆,短短一段路上,两辆旅游车眼睁睁被掩埋,十几辆车被砸得七零八落。“先救人!”

杨康军顾不上四散的飞石,和周围的人一起搜救游客。在黑水河边一块青石下,他发现了一辆没有被砸毁的车辆,车上有23人。

杨康军迅速集结惊恐的游客,一边盯着山上的飞石,一边指挥通过。一名美国游客迟迟不敢迈步。情急之下,杨康军猛然一把将他推过正在飞落石头的塌方口。

“你侵犯了我权利!”美国游客冲着杨康平大喊。杨康军也急了:“维护你的权利,就保护不了你的生命!”游客顿时安静了。

12日当天,杨康军一直在不断滚落石块的山间公路上寻找,和民兵共搜救出500多名游客。如果说灾难来临时不容多想,接下来的等待却最难熬。

果然,到了第三天,3名游客偷偷跑了,但因没找到路又回来了。许多游客开始绝望,心理到了崩溃的边缘。

他们不知道,当地的乡亲们正冒着生命危险将一封封“鸡毛信”传递出去。15日,15名伞兵降落在茂县政府广场上,一度与外界失去联系46小时之久的茂县告别了“孤岛”。

从12日地震发生,到19日游客全部转移,8个昼夜,包括渭门乡救助的500名游客在内,偏远的羌城茂县共平安转移7683名幸存游客,创造了救援奇迹。

2、父母身体守护,女童劫后余生

5月13日,在北川县城一处严重损毁的屋角处,救援官兵发现了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她被两个不幸遇难的大人护在身下,扑闪的大眼睛里充满生的渴望。

两个大人就是她的父母,人们见此情景无不肃然起敬,他(她)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搭建了生存的空间。

这幢房屋的断墙残垣死死地压在两个大人身上,而小女孩的腿脚又在大人身下,丝毫不能移动。救援官兵心急如焚,却苦于没有合适的工具,无法将孩子救出。

直至14日9时40分左右,随着人们的欢呼,一名救援队员终于从危墙下面抱出了小女孩。这时距离大地震已经过去了40多个小时,顽强的小女孩在父母的保护下熬过了雨夜和余震,战胜了死神!

救出的小女孩梳着两条小辫子,除了右额上一块已经结痂的伤疤外,脸上只有一些灰尘,清秀的面容惹人喜爱。

但小女孩的右腿因长期受压迫,已经严重坏疽。小女孩的思维清晰,她告诉人们她已经三岁了,叫宋欣宜。

3、我必须活下去,因为有很多我爱的人在等我

他坚持了79个小时,却没能坚持最后的10分钟。陈坚,一个26岁的青年,妻子怀孕,他却在废墟下压了三天三夜。被救援人员发现的时候,他还活着。

并说,“我必须要活下去,因为还有很多我爱的人在等我”。救援人员用了整整6个小时,才把他救出来。可是,当花了一个多小时,将他抬下艰险山路的时候。

陈坚终因体力不支,停止了呼吸,在场很多救护的人喊他,“你这个傻子,你都挺了三天三夜了,这会儿你还挺不住吗?你的老婆还在等着你,你的娃儿还没生出来呐。”

但他最终都没能再睁开双眼。因为有爱,陈坚努力活着,因为妻子怀孕,陈坚努力坚持着,英雄的陈坚是所有人崇拜的汉子。

4、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人们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身亡!

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他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插上了生命的翅膀。

5、一个人的重生

“医生,我圆满完成了今天的任务!”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黄莉终于用“左手”将小圆柱插进了指定的圆洞里,脸上露出孩子般的兴奋与得意。

对于常人而言,这个动作轻而易举,但对于靠“机电手”来完成的黄莉来说却艰难异常。“再继续坚持康复训练一些日子,我会越来越习惯使用这只‘机电手’的。”黄莉笑着说。

今年36岁的黄莉是地震极重灾区都江堰市人,一年前的那场灾难中,黄莉在黑暗的废墟下艰难坚持了96个小时后被幸运救出,却永远失去了左臂和双腿。

成为四川灾区7000余名因灾致残者中的一个。“我觉得自己已经成了个废人,这辈子就这么完了。”回忆起当时的心境,黄莉的表情异常沉重。

“我真想自杀,让自己从噩梦般的生活里结束,也让家人得到解脱。”就在黄莉最痛苦的时候,廖卉像个大姐般出现在她的面前。廖卉是广州的一名心理志愿者。

决心帮助黄莉重拾生活信心。每天上班前,廖卉都要先去医院,将亲手煲好的汤放在黄莉的病床前,下班后,又到医院探望黄莉,将一天的新鲜事与她分享。渐渐地,黄莉又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一个人是不可能坚强的,坚强的背后是大家的支持。现在,我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别人坚强的理由。”在广州的医院治疗期间,黄莉加入了广州的“赵广娟生命热线”。

并郑重宣誓成为一名心理志愿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是幸福和快乐的,我感到自己还有用。”回到成都后,黄莉很快开通了“黄莉心声热线”。

每天打进电话的求助者,通话时间短则半个小时,长则超过一个小时,有时候整个晚上电话就没有停过。但黄莉并不觉得累。

她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爱和坚强是可以传递的。我要把爱的力量传递下去,让生命不断接力。”黄莉坚定地说。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9-05 20:20:52 回复

    “孤岛”。从12日地震发生,到19日游客全部转移,8个昼夜,包括渭门乡救助的500名游客在内,偏远的羌城茂县共平安转移7683名幸存游客,创造了救援奇迹。2、父母身体守护,女童劫后余生5月13日,在北川县城一处严重损毁的屋角处,救援

    1
  • 访客 2022-09-05 12:47:45 回复

    三名孩子及一名老师时,还有两老师待援,黄正欲回身抢救时,却不幸牺牲性命。绰号“阿福”的香港义工黄福荣,在2008年四川大地震时,虽身患顽疾,仍走到灾区最前线协助灾民;昨天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