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总结-如何了解古代的知识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2年前 (2022-09-24) 黑客团队 159 2

目录介绍:

如何学习古代文化常识

学习古代的文化常识,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在一个朝代中,它为什么会产生,和上个朝代有没有联系,有什么联系,下个朝代继承了哪些,改变了哪些。第二个是古代和现在的联系,时代不一样了,某个文化点又怎么改变了,例如我们现在怎样理解《论语》,哪些地方不适用了,哪些方面还有用,哪些方面部分有用。

对于中国古代文化而言,怎么才能深入了解它呢?

作为实用主义的代表,中国的古代文化其实是一部中华大地生存发展百科全书。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一点点开拓和守护至今,为了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前仆后继,诞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文学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于是他们佩剑而行走遍山河大地,用文字铭刻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为古代地理文化风貌描形绘影。

科技

古人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于是有《管子·地数篇》勘探矿物、西周发明圭表观测天象、张恒发明相风铜鸟观测风向,为了更好地生存,他们发明和著述了数不胜数的应用科技文化。

医学

古人说:“阴阳平则天地合而人气宁”,于是有扁鹊望闻问切,华佗制麻沸散,创五禽戏,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本着悬壶济世的理念,这些医者孜孜不倦的钻研。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饮食

古人说“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于是中国有八大菜系,满汉全席,无数美味佳肴,从色香味意形五方面满足人民“食色性也”的原始欲望。

除了文学、科技、医学、饮食古代文化还拥有艺术、民俗、哲学等等或五彩缤纷或深邃玄奥的文化瑰宝。

中国作为唯一绵延至今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代文化可谓纵贯古今,将其比喻成一本中华文明百科全书毫不为过。

与这本书籍为伴,中国人何其幸运。怪不得培根曾言“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中国古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我们要一直传承下去。

高中必须掌握的古代文化常识有哪些?

1、《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晋侯、秦伯

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周朝时期,受分封诸侯的爵位共有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由此可见当时晋国的级别比秦国要高。

3、大夫

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4、《战国策》

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5、东向

在中国古代,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是以向南的座位为尊的。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再其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位是向西的座位,因此古人常常以请人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

高中必须掌握的古代文化常识有哪些?

1、《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晋侯、秦伯

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周朝时期,受分封诸侯的爵位共有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由此可见当时晋国的级别比秦国要高。

3、大夫

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4、《战国策》

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5、东向

在中国古代,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是以向南的座位为尊的。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再其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位是向西的座位,因此古人常常以请人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

学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常识的方法措施

想要学习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要明确基本的世界观,以及学习的方法。

一、基础世界观

要学习传统文化起码要先接受先贤的世界观,你俩要先在一个语境里,才可能稍微明白点先贤在讲什么,而不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

华夏先贤们书写的典籍出现在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分科之前,是先贤言行的记录,所以拿西方研究文史哲的思路来学习华夏典籍窃以为不太合适。先秦元典代表着古人看待世界的角度和行为方式,所以真正的传统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哲学、思想可以概括的。既然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指的上承先秦时期的干货,那么自然不包后来从天竺传来的佛教。

二、开蒙第一步

汉字表达了形声意三方面的信息,包含着华夏先祖对自然真实的认识。或者说,汉字是承载华夏先祖对自然真实认识的一种载体。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图画,一段动作,一个立体的场景,乃至一段“自然真实”。所以不明白文字背后的自然真实含义,那么对经典的理解就会浮于表面,或者师心自用,自己胡编。

就比如《三字经》里提到的:“性相近,习相远”

习在《说文》里是“数飞也。”其实说的是小鸟拍打翅膀的样子。小鸟想要飞翔,需要不断的重复的拍打翅膀。所以习字其实代表着重复的不停的行动。所以这句话说得是后天的行动的积累是每个人变得不同的关键。而不是简单的学习的意思。

所以当我们越来越贴近文字背后的自然真实含义,就越容易明白典籍中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古人言简意赅,好不夸张的说,有时候一个字就是一篇文章,就是一个图书馆。

所以开蒙认字其实是第一步。在古代这是小孩子们的必修课。

三、学习套路

说完了上面的,才跟大家聊聊学习的方法。古人学习经典讲究师说家法。现代人没有这个条件,但是有一些共通的方法是要知道的。

第一,学之以专。专可以先简单的理解为专注,认真。而且这不是说简单的看书时认真,而是广义上的专注,全身心的投入,不断探索,这样才有可能触碰到典籍叙述的干货,或者说真正的有可能理解一点典籍在说什么。而不是浮皮潦草,看过一点就觉得自己咋样了的那种啦。夫子学琴的故事可以了解一下哈。

第二,学之以序。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序列。学习讲究序列,就像先学小学数学,然后才能学懂初中、高中乃至高等数学一样。学习传统文化依然也需要讲究序列,从基础到高深,而不是好高骛远,小孩耍大刀啦。《三字经》就算是基础啦,是开蒙的重要书籍。大家往往低估了严重低估了应麟先生的水平。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9-24 09:31:08 回复

    人以食为天”,于是中国有八大菜系,满汉全席,无数美味佳肴,从色香味意形五方面满足人民“食色性也”的原始欲望。除了文学、科技、医学、饮食古代文化还拥有艺术、民俗、哲学等等或五彩缤纷或深邃玄奥的文化瑰宝。中国作为唯一绵延至今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代文化可谓纵贯

    1
  • 访客 2022-09-24 01:23:17 回复

    后才能学懂初中、高中乃至高等数学一样。学习传统文化依然也需要讲究序列,从基础到高深,而不是好高骛远,小孩耍大刀啦。《三字经》就算是基础啦,是开蒙的重要书籍。大家往往低估了严重低估了应麟先生的水平。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