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遗留堰塞湖-512大地震堰塞湖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2年前 (2022-09-25) 黑客业务 257 1

目录介绍:

汶川地震后的堰塞湖是怎样形成的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堰塞湖的形成有四个过程,一是原有的水系;二是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三是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四是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

512大地震完成的堰塞湖什么时候炸的

堰塞湖——由于地震而造成的山体滑坡,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唐家山堰塞湖是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堰塞湖。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造成唐家山大量山体崩塌,两处相邻的巨大滑坡体夹杂巨石、泥土冲向湔江河道,形成巨大的堰塞湖。堰塞坝体长803米,宽611米,高82.65至124.4米,方量约2037万立方米,上下游水位差约60米。6月6日,唐家山堰塞湖储水量达超过2.2亿立方米,6月10日1时30分达到最高水位743.1米,最大库容3.2亿立方米,极可能崩塌引发下游出现洪灾,为汶川大地震形成的34处堰塞湖中最危险的一座。

解决方案——搭“空中通道”开挖溢洪槽,一条由绵阳南郊机场到唐家山的“空中通道”,用以运输重型器械和兵力。空投坝顶的武警水电部队将开挖溢洪槽,破解悬于北川和江油之上的堰塞湖。

2008年6月7日7时零8分左右唐家山堰塞湖湖区泄流槽过水。围堰过水高程为740.30米至740.40米之间。

四川汶川堰塞湖水深最深有多深

739.37米,5·12大地震后,地震堰塞湖的形成及其排险除危是万众瞩目的典型事件。当时高悬其上的堰塞湖给地震灾区群众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面对灾难,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尽力减小灾难造成的损失,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英明决策,集全国之力,攻坚排难。而当时对地震堰塞湖的认识和处置,既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科学财富,也给后来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与持续发展提出了长远课题。在汶川地震10周年之际,让我们以著名的唐家山堰塞湖为例,再一次认识地震堰塞湖,体味其自然之力,探索其治理之道。

“堰塞湖”,汶川地震后普及程度最高的科学名词之一

10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在横断山脉东缘的龙门山高山峡谷区,在此环境下极易引发大量的崩塌、滑坡,并堵塞山区的河流,从而形成堰塞湖。当时得到媒体充分报道的北川唐家山堰塞湖,举国关注,并使“堰塞湖”成为地震后普及程度最高的科学名词之一。

汶川地震后,有关部门通过卫星和航空遥感图像解译以及现场调查,发现至少形成了257处大大小小的地震堰塞湖。当时,国土资源部通过媒体公布了具有高危险情的堰塞湖36处,其中,位于北川县城上游约6千米的湔江上的唐家山堰塞湖,因为规模最大,对下游的威胁也最大,成为了排险除危的头号目标。

地震山崩堵江形成堰塞湖和人工筑坝修建水库,从效果上看,虽然都是改变原来的河流地貌,变河为湖,但和人工筑坝截流相比,堰塞湖还是有诸多不同。

首先,地震堰塞湖的形成,用不着像人工筑坝那样,耗费许多时日,自然之力在弹指之间,就会移动巨量的土石,截断江河。以唐家山堰塞湖为例,其坝体的堆积方量高达2037万立方米,而灾区内规模最大的紫坪铺水库主体工程的土石方填筑量和混凝土浇筑量,总共也才1580万立方米,且工程耗时5年方告竣工,而地震堰塞湖天然堤坝的形成只需要短短几分钟。四川地震灾区的堰塞湖绝大部分都是在8.0级主震发生的很短时间内,完成崩塌滑坡堵江的。

其次,堰塞湖的坝体结构远不如人工大坝那样坚实,自然崩滑堆积的土石较为疏松,湖水可透过坝体向下渗漏,并带出构成坝体的泥砂物质,从而破坏坝体的稳定。

再次,人工水库的蓄水量和下泄流量,可通过大坝的闸门进行调节与控制,而堰塞湖形成后,它的变化全凭自然之力,当水位升高漫过坝顶时,它会凭借坝体上下的水位落差,形成跌水,猛烈冲刷坝体,导致溃决,为湖水排泄打开一条天然通道,并使溃决口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度。溃决洪峰过后,湖水的排泄回复到较为平稳的过流湖泊的自然流态。

湖水漫坝、溃决成洪的危险就像高悬的达摩克利斯剑

正因为地震堰塞湖在形成后,必然要经历湖水漫坝、溃决成洪的过程,这种危险就像高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所以成为震后次生灾害关注的焦点。唐家山堰塞湖所在的湔江往下称通口河,它在江油青莲镇附近汇入涪江。涪江沿岸有绵阳、三台和射洪等重要城镇以及宝成铁路、成绵高速等交通干线,为预防溃坝洪灾,下游组织了大规模的疏散撤离。

5·12地震后,党和政府组织有关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堰塞湖进行排险除危。根据实际情况,主要就是采用爆破或人工开挖的方式,降低坝体高度或拓宽泄水口,在湖水漫坝前尽量减小库容,以期降低溃坝泄洪时的水头高度,_小洪水对下游的影响。而一旦湖水溃坝下泄,这时坝体的溃决程度就非人力所控。全溃?半溃?几分之一溃?这取决于坝体结构、水位落差、河床形态等诸多自然因素。

人工大坝顶面是平的,高度一致,而堰塞湖的大坝因为是自然崩塌堆积,表面起伏嵯峨,湖水漫坝也必定会从最低的凹口处开始下泄,而这个天然凹口,也是人工开挖降低坝高的最佳位置。

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专家充分讨论、研究,最后唐家山堰塞湖排险也正是选择了坝体顶部的最低凹口进行导流渠施工。开挖前,坝顶凹口的最低海拔高度为752米,水位到达此处时的最大库容约3亿立方米。排险施工从5月26日开始,由海拔752米的高程下挖,当时湖水水位已达724米左右,并且以平均每天约2米左右的幅度上涨,这样留给人们的施工时间只有10天左右,时间非常紧迫。所幸的是,原计划10天的工程,在5月31日提前完成, 结果仅仅用了5天时间,就挖出了一条长近500米、宽约50米、深约12米的泄洪槽。开挖的土石方约13.6万立方米,这相对于巨大的堰塞坝,好比九牛一毛。但已经把坝顶凹口的高度有效地降至740米,相当于减少了唐家山堰塞湖库容约5000万立方米,约占总库容的六分之一。

来源:大自然探索

汶川地震后在唐家山形成了什么?

汶川地震后在唐家山形成了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是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堰塞湖,地震后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的唐家坝堰塞湖位于涧河上游距北川县城约6公里处,是北川灾区面积最大、危险最大的一个堰塞湖。

库容为1亿立方米。体顺河长约803米,横河最大宽约611米,顶部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石头和山坡风化土组成。截至21日17时,库内水位为716.01米,比20日上涨了2.55米,相应容积为0.977亿立方米,上下游水头差为52米。严重威胁下游居民。

灾区形成的堰塞湖,一旦决口后果严重。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发生,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随时可发生重大洪灾。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破坏性不亚于灾害的破坏力。

形成原因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

堰塞湖的形成有四个过程,一是原有的水系;二是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三是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四是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9-26 01:01:05 回复

    目录介绍:1、汶川地震后的堰塞湖是怎样形成的2、512大地震完成的堰塞湖什么时候炸的3、四川汶川堰塞湖水深最深有多深4、汶川地震后在唐家山形成了什么?汶川地震后的堰塞湖是怎样形成的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