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发生大地震怎么办-古代有大地震吗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2年前 (2022-09-26) 黑客业务 134 2

目录介绍:

古代有哪些防震措施?

没有高层,都是木造结构,防震效果挺好的。

我觉得我们古代的建筑其实很抗震的,现在经常地震的日本很多房子就是木质结构。日本用这个方式告诉了我们,木质结构抗震。而且木质结构真的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就拼接上的。我又一次去参观古代建筑,说真的,那么复杂的结构我都看不懂怎么拼上的,不靠钉子,就是木头之间相互连接。

一般古建筑都是砖石和木材为主的,有井干式、穿斗式和抬梁式。其实这就是利用了木材柔和的质感,因为柔和有韧性,所以面对地震的时候不会容易折断,房屋自然而然就不会因为地震就倒塌了。不过如果是十级强震也是扛不住的。

我看过一个实验,故宫的模型对抗十级地震,结果可想而知,不过故宫没有在地震中被彻底损毁,只是窗户门框和一些不太稳定的地方倒塌,大部分还是完好的。说真的,我觉得古代人的智慧真的难以想象。

虽然古代人不会像我们现代有这么多实验的机会,可能这就是口口相传出来的结果。总的来说,古建筑抗震的灵魂就是榫卯了,没有榫卯那么我们不可能看到古建筑如此顽强的屹立不倒。现在可见的古建筑都是经历了无数的考验才能存在于世的,对于防震的借鉴意义很大。

除此之外,我觉得古代没有防震技术了,如果没钱搭不起木头房子,那么我猜可能就是用泥土和草木之类的混合在一起建筑房子,不过不结实。古代还是有缺陷的,面对地龙翻身的时刻,我觉得人们可能都是在祈祷和躲避吧。

在古代发生地震,人们是怎么预防和处理的?

根据史书记载,古人将地震称作地动,而地震的后果都是“有声如雷”、“坏人庐舍”、“地裂涌出水”“山谷禽兽惊走”、“屋瓦皆堕”等等,可以说对环境破坏和对人员伤亡都比较惨重。由于这些史官都紧缩在宫内,他们记载的大部分都是皇宫内的情况,至于田间乡野史官是无法得知的,到了今天,我都可以通过摄像头,公开透明地显示于公众面前,那么古代人遇到地震都是怎么办的?

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没有掌握地震发生的规律,准确预测尚存在困难,但是我们的古人在受到打击和毁灭性的同时,却表现出了超人的意志和惊人的生命力,并逐步积累了相关经验,于是,中国成为地球上最早进行地震预测的国家,并提出相关理论。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周臣伯阳甫曾称“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地震”,他认为地震是因为阴阳失衡造成的,这里的“阴”指的就是地,“阳”指的就是天,发现了地震与天体、自然界的某种关系。

东汉时期,中国的预测地震就更厉害了,张衡发明了人类第一台地震预测报仪器——地动仪。据悉,有一次在京都洛阳城内,地动仪报警西北发生地震,当时大家都没有感觉到余所以不相信,几天后甘肃那边来人报信说发生了地震。除了地动仪,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自然征兆都会伴随有地震发生,如“水动则地震”、“水位变异见震”、“水动则地震”等。另外,聪明的古人还善于利用鸡、狗、蛇等动物的反常行为,进行地震预测。

这些预测手段,已被现代地震科学证明是正确的,行之有效。预测很重要,为了减少和避免地震造成的伤亡和破坏,采取防震和抗震措施也是很重要的,古人都找出哪些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在房屋抗震方面,古人就常常使用竹子和木头等材料建房屋,因为竹木性质柔韧,质轻、耐震性高,是很好的抗震建筑材料。另外根据中国古代建筑物的考察来看,他们对抗震的设计和施工有着丰富的知识经验。

为了经久耐用和安全可靠,在动土兴工时,古人很注意地基牢固、建筑物结实,整体性好。例如,建于隋代河北赵县,横跨洨水的赵州桥,距今都有一千年左右的历史了,而且它是位于地震较多的地震区,经过多次地震依旧巍然屹立。

所以我们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研究的,更要不忘初心,避免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这样愚人又愚己。而反观日本是地震频发的国家,日本的建筑师会在设计建筑时,会严格按照《建筑基准法》的抗震要求,这点是值得学习的。

如果在古代发生了地震,古代政府会怎么做?

两汉、新莽、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241次地震和16次山崩。其中有31次地震发生在京师地区。文献记载地震有“地动”、“坏城垣”、“山崩水出,坏城郭室屋”、“杀人”、“蓝田地沙石壅坝水”、“岸崩,江水逆流”、“地裂压杀人”、“丘山陷”、“地坼裂,水泉涌出”、“飞泉涌出”、“地陷裂”、“水涌井溢”、“隐隐有声,屋瓦摇”、“有声如雷”、“殷殷有声”、“野雉背雊”等。例如汉元帝建昭二年十一月,齐、楚地大雨雪,深五尺,树折屋坏。结果发生地震。汉成帝河平三年二月丙戍,犍为、柏江地震山崩,皆壅江水。江水逆流,坏城,死十三人,地震积二十一日。百二十四动。有的年成,一年数震。晋武帝大康九年正月、四月,七至八月,九月,十二月,全国有十二处发生地震。晋惠帝元康四年二月,五月,六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全国十八处发生地震。不过。古代因为没有大城市,地震伤人者不多。但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天监十一年,北魏宣武帝永平五年、延昌元年四月的一次大地震,震区包括京师及并、朔、相、冀、定、瀛六州;恒州之繁吁寺、桑乾、灵丘、肆州之秀容、雁门地震陷裂,山崩泉涌,死五千三百一十人,伤二千七百二十二人,牛马杂畜死伤者三千余。算是这个时期因地震而死伤人数最多的一次了。

古代地震了有人管吗,古代发生地震是怎么办的

大约200年前,即清嘉庆25年(1820),河南许州(即今许昌)发生过一次地震。当时没有科学的测量方法,但从破坏力来看,起码也有七级!受灾村庄多达169座,共震塌瓦房9100多间,草房16940多间!压死百姓430多人,伤者590多人——估计一般轻伤还未计算在内。

地震仪

地震发生后,省里立刻派员前往踏看、评估灾情。只是那时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估计省领导(藩司)亲临视察,往返就得上十天半月。

地震发生在农历6月26日,等到情况基本摸清,上报朝廷,已是8月初。老皇帝嘉庆在地震发生时尚在人世,却于7月“驾崩”。新皇帝道光“览奏且惧且悯”,催促地方大员“赶紧抚恤”。

古代抚恤金的发放,并无明文规定,往往是查看此前的“成例”。经查,此前嘉庆20年陕州地震的抚恤方案是:死者“大口”(成人)每人白银二两,“小口”(儿童)每人七钱五分。对于伤者,则根据伤情轻重,酌情发给医药费。而震塌的房屋,对无力整修者,瓦房每间补银一两,草房补银五钱。——本次地震即照此标准发给。

自然,这些钱对于受灾百姓,只是杯水车薪。根据当时粮价换算,一两银相当于今天的四百元左右。一位死者发给抚恤银二两,不知够不够买一副薄皮棺材?一间倒塌房屋补银一两或半两,只相当于三四百元,比起重建之费,也还差得远——不过救灾从来是“救急不救贫”,受灾百姓得此赈助,也应不无小补。

道光在谕旨中还特别提到:对于“无地贫民”及“鳏寡孤独”,再由“常平仓”拨给一个月救济口粮。标准是“大口”三斗(约40斤),“小口”一斗五升(约20斤)。——“常平仓”是古代官府特设的粮仓,目的是调节粮价、储粮备荒,平时是不能随便动用的。

或谓:六月底发生地震,八月份才拿出赈济方案,不亦晚乎?其实,地震一发生,乡邻保甲间的自救活动已在第一时间展开。而州县官府在勘察灾情的同时,也会发起救助、赈济工作。

根据当时的法律规定,地方上发生各种灾情并达到相当程度,有关官吏接到申报不即亲自踏看并报告上级者,或上级接报后不派员踏看查验者,要“各杖八十”。而所派官员不亲自前往踏看,或敷衍了事、只听基层干部(“里长甲首”)“朦胧供报”,甚至“通同作弊、瞒官害民”的,“各杖一百”,永不叙用!

法律同时还规定,地方官员凡遇“岁饥”,可“先发仓廪赈贷”,然后“具奏请旨宽恤”。这就给了地方官员临机处置、“先斩后奏”的权力。不待最高统治者“吐口”,即可动用国库物资以纾民困。而由皇帝认可的赈济资金,一般也是由省级府库先行给付,事后“造册”到户部报销。

当然,不仅是施赈放贷,发生灾情后如何晓喻大众,如何蠲免租赋,如何平抑物价,如何劝捐筹款,如何以工代赈、如何维护治安……也都有例可循。历朝都有有心人辑录案例、法规,编纂成书,总结成一套有条不紊的完整程序,成为各级官员救荒赈灾的座右宝典。

总而言之,在那个没有飞机、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面对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我们的先辈运其仁心、尽其所能,做得很不错,值得我们尊重并学习。

古代地震了怎么办

中国古代的防震和抗震措施

为了减少和避免地震造成的伤亡和破坏,采取防震和抗震措施也是很重要的。中国先民在这一方面也曾经累积了不少的经验,找出一些可行办法和措施。

在房屋抗震方面,中国先民曾经得到很多的切身经验。台湾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一省,古代台湾的中国先民在兴建城市时,即已注意到‘台地(指台湾地区)罕有终年不震’这个特点,而采取一定的抗震措施。例如在淡水,有的城墙便是用竹子和木头等材料建成。用竹木建城,不但就地取材,经济方便,更重要的是竹木性质柔韧、质轻、耐震性能高,是很好的抗震建筑材料。其他震区的中国先民也有这种经验,例如云南经常发生地震的地方,常采用荆条、木筋草等材料编墙,也是根据这个道理加以选择的。

中国先民在动土兴工,建造房屋、桥梁、高塔、寺庙时,为了要经久耐用和安全可靠,一般很注意地基牢固、建筑物结实,整体性好。特别在多震地区,他们更注意到地震之威胁,慎重考虑这些问题。由中国古代建筑物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先民在这一方面的杰出智慧,他们对抗震设计和施工有很丰富的知识。例如,建于宋代的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高达60多公尺的木塔,和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横跨洨水的赵州桥,距今都有一千年左右的历史了。它们都位于地震较多的华北地震区,经过多次不同程度的地震震撼,到现在还巍然屹立,不仅可证明中国先民在建筑技术上的卓越成就,而且也可供作今人研究建筑物抗震性能之用。

大震之后,房屋有的倒塌,有的遭遇到破坏,而且余震不停,生命财产继续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形之下,怎样防震抗震呢?这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古书上也记载了不少中国先民的办法,大致是:多以木板、席、茅草等物搭棚造屋或趋避空旷地方,以减免伤亡和损失。这方面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宋代之后史不绝书,例如:‘居者惧覆压,编茅为屋’、‘于场圃中,戴星架木,铺草为寝所’、‘于居旁隙地,架木为棚,结草为芦’等等。这些办法在防震抗灾中,确曾发挥了有效作用。在史书上也有明确的记载,例如清宣宗道光十年(西元1830年)四月二十二日,河北磁县发生7.5级大震,震后余震不止,到五月初七日又发生了一次强余震,‘所剩房屋全行倒塌,幸居民先期露处或搭席棚栖(栖)身,是以并未伤毙人口(故宫档案)。由于这些防震抗震的措施,简易安全,行之有效,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古代中国先民不但有很多震前震后的防震、抗震知识,而且在强震发生来不及跑出屋外的危急时刻,怎样采取应变措施,避免伤亡,也有很宝贵的经验。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西元1556年)一月二十三日,陕西华县发生8级大震,这一次大震的生还者秦可大,根据他亲身经验和耳闻目睹的事实,写了一本重要的着作——‘地震记’,提出了大震应变措施。他说:

‘……因计居民之家,当勉置合厢楼板,内竖壮木床榻,萃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力不办者,预择空隙之处,当趋避可也。’

在地震预报技术还不理想的今天,地震突然发生,来不及跑出屋外,就躲在坚实的家俱下,以免砸伤压毙,这在今日防震抗震中,仍然是一件重要的措施。可见四百多年前,秦可大所提出的这个办法很有价值。

要看更详细的 请点 参考资料

古代是怎么救援地震的

1. 预备仓

预备仓是明代所独有的制度。前代地方政府管营的,多为常平仓,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平抑谷价,兼有灾荒救济功能。而明代预备仓,有前代常平仓遗意,但又略有不同,以救济灾荒为重要目的,“支给官钞和籴”。

洪武元年,太祖命湖部尚书杨思义令天下立预备仓,以防水旱。各州县分别于东、南、西、北设预备仓四所,于居民从集之处置仓,“官为籴谷收贮,以备赈济,就择本地年高笃实民人管理”。

预备仓之规制,一般分为门楼或前厅与仓廒两部分。

预备仓赈济方法,为常年籴谷储备,荒年放赈于民,俟秋成抵斗还官。

预备仓由政府建立,初期从民间选派老人管理。明中期革去所设仓官,改由地方政府直接管理。

预备仓之政,明初以后不久即多有废弛。于谦巡抚河南、山西,曾振作预备仓之政。周忱巡抚江南,为弥补预备仓之废弛,别立济农仓,成为当时的榜样。

明初以后预备仓的废弛,除了地方官吏不用心之外,地方财政状况紧张是一大原因。(因为),洪武以后中央不再出钞用于地方预备仓建设,而且对地方的索取有增无已,地方政府的各项开支也在不断增加,已无多少库存粮钱用于预备仓,因而令预备仓之积储出现问题。

为了督促地方官建设预备仓,明中期开始朝廷对州县预备仓积储规定限额。弘治时定预备仓积谷标准,以完成好坏作为州县官奖惩的依据。弘治三年定,“有司每十里以下,务要积粮一万五千石。。。。。。每三年一次盘查,有司少三分者,罚俸半年;少五分者,罚俸一年;少六分以上者,九年考满降用”。

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地方官为达到朝廷规定的积谷数额,不得不广开渠道,多方设法筹集仓粮。中期以后预备仓积储主要来自赃赎与劝捐。与之相应,朝廷也颁布了各种相关规定。政府屡次申令不需将赃罚、纸赎作别项花销,须用于备赈。罚赎及积谷数额,州县每月都须上报。“州县上中下不等,每年各有月报。数额多者数百金,极少也百余金。一半春夏积银,一半秋冬积谷。凡州县之可以罚人银谷者,皆为朝廷有备赈之政。额定月报,故可因之罚人也。”为劝奖捐输,政府规定,“凡民愿纳谷者,或赐奖敕为义民,或充吏,或给冠带散官”。

尽管多渠道筹措仓谷,但地方政府仍很难达到中央政府规定的数额。弘治年间,江西“六十九县,总计一万一百四十五里,谷以一里千石计之,尚该一千一十四万五千石。见在所积,十未及一,约少九百万石。每谷五石作银一两,该银一百八十万两。尽括司府库藏,不尽一十万两,籴本羞涩,力难求济。是外非重罚罪囚,则勒劝大户。”

嘉靖后期,朝廷不得已逐步减少定额。嘉靖四十三年十月,直隶巡按御史纁言:“各府县岁派积谷之数,徒资贪吏掊克,无益实用。中间廉靖者,往往首鼠两端,不能自决。今上策莫如罢之,不则稍减其数,庶官民两便。”部覆将数额减半。

尽管朝廷三令五申,但明后期预备仓废弛的势头仍难以扼制。“有司沿为具文,屡下诏申饬,率以虚数欺罔而已。”虽有备荒之名而无备荒之实,灾荒屡见,万姓流离。至于泰昌、田启、崇祯,尤不可闻。”崇祯时陈正龙说:“至于今日,天下皆无复有预备仓。”

2.义仓

由于地方财政捉襟见肘,预备仓的建设难以达到要求,不能满足备荒的需要,因而有不少地方利用民间的财力,在预备仓之外建立义仓。按义仓之制,始于隋文帝开皇五年,系应度支尚书长孙平之奏请设立。

明代义仓与预备仓政废弛后不久已出现,而大量出现则约在嘉靖之后。

义仓与预备仓一样是由政府发起设立的,并派佐贰官进行监督管理,但其守护出纳,则仍从民间公正富厚之家选派。其仓本,主要出自民间。

3.社仓

社仓之制始于南宋朱熹。“社之名起于古之国社、里社,故古人以乡为社。”社仓设于乡间村落,为乡民的自治备荒组织。

陈正龙曰:“隋社仓、唐宋义仓,一事而异其名者也。”这是从社仓与义仓积储皆来自民间捐助这一共同点来说的,明代文献中也常将二者混用。但实际上社仓与义仓是有区别的。义仓建于城镇,一般附于预备仓,社仓则建于乡间“村落适中之处”;预备仓、义仓一县一般只设一两处,社仓则可有多处;义仓由政府主导进行管理,社仓则由民间自行管理。相对于预备仓、义仓来说,社仓是基层社会的备荒组织,离普通百姓更近。

与预备仓、义仓相比,社仓的优点是明显的。沈鲤将其归纳为八条(原文很长,这里省略)。

撮其要者,不外社仓设于乡里村社,便于就近救济;众多社仓分担了预备仓独木难支的赈济负担;社仓没有预备仓实施赈济过程中里胥作弊侵渔的问题;社仓之众相互救济,与保甲、乡约相配合,利于敦民化俗。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9-26 05:50:07 回复

    的制度。前代地方政府管营的,多为常平仓,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平抑谷价,兼有灾荒救济功能。而明代预备仓,有前代常平仓遗意,但又略有不同,以救济灾荒为重要目的,“支给官钞和籴”。洪武元年,太祖命湖部尚书杨思义令天下立预备仓,以防水旱。各州县分别于东、南、西、北设预备仓四

    1
  • 访客 2022-09-26 10:32:17 回复

    时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估计省领导(藩司)亲临视察,往返就得上十天半月。地震发生在农历6月26日,等到情况基本摸清,上报朝廷,已是8月初。老皇帝嘉庆在地震发生时尚在人世,却于7月“驾崩”。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