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 1、2020山东事业单位考试历史常识俄国十月革命考点?
- 2、事业单位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都考什么呢?
- 3、事业单位笔试中常识类试题占比大吗?都有哪些考试内容?
- 4、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古代史书体例是什么?
- 5、事业单位考试的人文历史常识怎么快速复习资料
- 6、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2020山东事业单位考试历史常识俄国十月革命考点?
考点一:俄国十月革命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结果、意义、性质
1917年11月7日,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并且成功攻下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在攻打冬宫的同时,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这次大会非常的重要,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一)会议的主要内容
1、这次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这条措施通过立法的方式保证了苏维埃的政治权利,也是此次会议最核心的内容。
2、为了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这次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就公正的和约进行谈判,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后来苏维埃政权和德澳集团达成协定,并且签署《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3、《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制定这一法令的目的,是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这一措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通过调整土地所有制,其实也就是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
4、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次代表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啦。
(二)会议的最终结果和特点
新建的苏维埃政权不仅拥有行政权和司法权,而且拥有立法权。这次大会后,一批工人、农民和士兵代表走上了各级苏维埃的领导岗位,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或监督权的实施。
(三)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1、性质: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是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
2、意义:(1)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3)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被认为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事业单位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都考什么呢?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人文、历史、公文写作、道德、国情市情、时事常识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主要为客观性试题。题型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写作等。
政治:主要测查应试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的斗争及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特色;学习理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等。
经济: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了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认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以及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法律: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法学的基本理论、我国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法律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主要包括正确认识我国国家性质、经济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熟悉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商法等主要实体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理解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经济领域的相关法律关系等;了解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主要程序法及其实际运用。
管理:该科目主要测查应试者对管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方法与管理工具、管理绩效、战略管理等各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公文写作: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公文和常用事务文书相关知识的了解与实际运用能力。主要包括:熟悉公文的含义、特点、作用、分类以及公文的行文规范、语言规范、处理规范及其它相关知识;把握常用法定公文的含义、特点、种类及写作要求;把握常用事务文书的含义、特点及写作要求。
人文历史:知识点比较杂,包含了文化常识、历史常识、文学常识等内容
道德: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公民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认识理解,考查应试者的基本道德素质及修养。主要包括:了解道德的含义、特征及作用,理解把握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含义、特点及其主要内容。
时事政治: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对社会和事物的观察、思考和知识积累的程度。考试内容涉及近一年来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包括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
事业单位知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制度。主要测查应试者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认识了解。
事业单位笔试中常识类试题占比大吗?都有哪些考试内容?
你好!事业单位考试中常识占比并不大!因为考试的范围比较广,涉及到公基和行测。公基的包含着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法律、政治、历史地理等等,要求考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行测的内容是包含着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等!所以每一种知识点的占比都不是很高!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古代史书体例是什么?
从最近几年的试题来看,文学常识是事业单位考查的侧重点之一,所以就为大家讲解一下我们中国古代文学当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古代史书体例。
史书体例,主要有六种:包括了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通史和断代史,下面就分别为大家做一个详细介绍。
一、编年体
编年体,是按年月日顺序记载的中国史书体裁。现存文献最早起源于中国的春秋时期,数量极多。如:《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简称《左传》;《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我国编年体通史的杰作,北宋司马光(1019—1086)主编,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
编年体史书利于考察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可避免叙事重复。缺点是记事按年月分列杂陈,不能集中叙述每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难以记载不能按年月编排的事件,往往详于政治事件而忽略经济文化。
二、纪传体
纪传体是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
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也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史书,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起,一直到作者所生活的汉武帝太初年间结束,上下三千年,共计一百三十篇,篇目分别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本纪以历代帝王为中心,表为大事年表,书记礼制、官制及经济制度等,世家、列传及各诸侯国以及武帝以前的各类重要历史人物,少数民族,邻近国家的史实,其中世家与列传就占了一百篇。
《史记》既是不朽的史着,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善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鲁迅甚至把《史记》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纪事本末体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史书体例。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纪事本末体,既不同于编年体之以纪年为主,也不同于纪传体之以传人为主,而是以记事为主,把历史上的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无论是编年体还是纪传体,在记事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正式创立此种体例。其后,用此体改编或创作的史书很多,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张鉴《西夏纪事本末》、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近人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等,贯通古今,自成系统。这是各朝代的纪事本末。
四、国别体
国别体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又称国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它最初的记录者可能是各国的史官,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生动得多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的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晋陈寿《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五、通史
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与断代体史正好相反。
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也可称为通史。因为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还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著名的通史.“通史”可以理解为贯通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或世界的从最早文明到史书作者所处年代的历史。
既然叫通史,就首先要求叙述的内容广泛,所有重要事件和研究课题(军事、文化、艺术)涉及内容不深但都要涉及到。其次要求在叙述中体现历史发展脉络或贯穿其中线索,给人一种整体的认识。
六、断代史
断代史的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分为12篇纪、8篇表、10篇志、70篇传,共100篇,80来万字。记事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4年,共229年历史。
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史,除了《史记》以外,均为断代史。以上的六种体例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史书体例。
事业单位考试的人文历史常识怎么快速复习资料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中公教育有出专门针对事业单位考试的复习资料,您可以选择购买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效果会更好的。
海南事业单位考试一般事业单位的考试内容都是考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包含:法律、政治、经济、行政管理、公文写作、道德、时事政治以及各类常识知识。
》》2015海南事业单位招聘汇总《《
更多事业单位信息请关注:海南事业单位招聘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重点如下:
第一章,政治。专题一,国际组织。专题二,党的重要会议总结。
第二章,经济。专题一,汇率。专题二,新兴产业。专题三,新能源,专题四,能源。专题五,微观经济。专题六,经济常考专有名词汇总。
第三章,法律。专题一,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专题二,产品质量法与食品安全法。专题三,反不正当竞争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专题四,个人所得税法。
第四章,文化。专题一,世界遗产。专题二,传统节日。专题三,书法艺术。专题四,绘画艺术。专题五,戏曲艺术。专题六,建筑艺术。专题七,散文名篇。
专题八,瓷、绣、茶。专题九,古代称谓。专题十,成语典故。专题十一,世界文学。专题十二,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专题十三,中国古代法学家及法律格言。
第五章,科技。专题一,中医药。专题二,医学常识。专题三,生物常识。专题四,家居常识。专题五,出行常识。专题六,环保常识。专题七,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八,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专题九,中国近现代科技成就。专题十,中国军事知识总结。
第六章,地理国情。专题一,浩瀚星空。专题二,人类航天史。专题三,天文文化和天文学发展历史。专题四,七大洲四大洋。专题五,世界地理之最。专题六,世界人文地理。专题七,中国领土与边疆。
专题八,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专题九,中国的湖泊。专题十,中国的岛、半岛和群岛。专题十一,著名的地貌类型。专题十二,中国人文地理。专题十三,灾害防治与灾害避险。
公共基础
《公共基础》是中国石化出版社2012年出版图书,作者是圣才学习网。共分3篇11章,根据新指定教材《公共基础》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精心编写了约2000道习题,其中包括了部分历年真题。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主要为客观性试题。题型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写作等。政治:主要测查应试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
史纪事本末》、张鉴《西夏纪事本末》、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近人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等,贯通古今,自成系统。这是各朝代的纪事本末。四、国别体国别体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又称国
各部,并且成功攻下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在攻打冬宫的同时,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这次大会非常的重要,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一)会议的主要内容1、这次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德素质及修养。主要包括:了解道德的含义、特征及作用,理解把握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含义、特点及其主要内容。时事政治: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对社会和事物的观察、思考和知识积累的程度。考试内容涉及近一年来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