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导游带团摄影常识-一日游导游带团流程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2年前 (2022-11-24) 黑客团队 175 4

目录介绍:

导游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

导游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1. 热情友好、爱岗敬业

导游员应该性格开朗、待人热情、活波睿智、富于幽默感。导游员在接待过程中应该热情地关心每一位旅游者,经常嘘寒问暖,提供富有人情味的服务,使旅游者产生一中宾至如归的感觉。

导游员应该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热爱导游工作,真诚热情地为旅游者服务,精力充沛地投入旅游团的接待工作中。导游员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不怕吃苦、任劳任怨,出色地完成旅游接待任务,让旅游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2. 态度乐观、不惧困难

导游员在旅游接待过程时,经常会遇到各种意料不到的困难。例如飞机航班延误、旅游途中遇到车祸、旅游团内有人生病、旅游团内个别旅游者对旅行社的某些安排表示强烈不满等。在困难面前,导游员应该表现出乐观的态度,让旅游者觉得困难并不像原先想象的那么严重,增加克服的勇气。因此,导游员必须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应丧失信心。那种一遇困难就惊慌失措、怨天尤人的人,决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员。

3. 意志坚定、处事果断

坚定的意志和处事果断的工作作风,是导游员成功地带领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无论担任领队、全程陪同还是地方陪同,导游员都必须在旅游者面前表现出充分的自信心和抗干扰能力。导游员应该坚定不移地维护旅游者和旅行社的正当权益,坚持要求有关方面不折不扣地执行事先达成的旅游合同或其他合作协议。

在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时,导游员应能保持冷静,头脑清醒,善于透过纷乱复杂的表面现象,迅速找到问题的实质,果断地采取适当措施,尽快将问题解决好。

4. 待人诚恳、讲求信誉

导游员必须具有待人诚恳的品质,无论对旅游者还是对旅行社,都必须讲求信誉,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一切事情必须光明正大,不得背着旅行社同旅游者、旅游中间商或其他旅行社做私下交易。导游员不应做假帐,虚报各种开支,也不能欺骗旅游者,损害旅游者的利益。导游员不得讲有关他所服务的旅行社或的旅游者坏话。这样既不公平又不明智,最终会让人对导游员产生恶劣的印象。

5. 文明礼貌、举止端庄

整洁的衣着、端庄的仪表和潇洒大方的言谈举止,会给导游员增添几分气度,而衣着不整、形象邋遢、口出秽言的导游员则使人感到不可信任。因此,导游员的衣着必须整洁、得体;仪表端庄、大方;表情要自然、诚恳、稳重,让人看上去总是精神饱满、朝气蓬勃。在接待旅游者的过程中,导游员要讲求礼貌服务、使用礼貌语言,面部应经常带着微笑,使旅游者感到舒心、满意。

6. 顾全大局、团结协作

导游员在接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同许多部门、单位、企业和个人进行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有时会因各种原因同这些部门、单位、企业和个人发生误会或甚至冲突。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导游员应以大局为重,在一些非原则的问题上委曲求全,尽量向对方解释,设法取得谅解,以消除误会、加强合作。

另外,导游员在接待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旅游者的情绪,发现不和谐的苗头时,应及时加以调解,使整个旅游团在团结和睦的气氛中顺利度过旅游全过程,留下对旅游活动的美好印象。

7. 身体健康、性格开朗

导游员应该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精力旺盛、充满朝气。旅游接待工作既是一项十分繁重的脑力劳动,也是非常艰巨的体力劳动。导游员每天不仅要提供大量的导游讲解服务,还要从生活的各个方面照顾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导游员经常是全团中第一个起床和最后一个就寝的人,而且要经常面对各种意料不到的困难,需要不断的解决问题、调解各种纠纷、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些工作会消耗导游员的大量脑力和体力,有时会弄得导游心力交瘁。

8. 遵纪守法、依法办事

导游员应该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自觉维护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严格地按照旅行社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导游员应该熟悉有关旅游行业和消费者权利的各项法规,能够运用法律保护旅行社和旅游者的正当权益,并勇于同各种违反国家法律和旅行社规章制度的行为作斗争。

9. 勤奋好学、不断进取

导游员应该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勤奋好学,不断用各种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导游员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通过实践进行学习和锻炼,将书本知识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另外,导游员还应虚心的向他人学习,向同事学习,向旅游者学习。不仅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还要了解他们的失败经验,避免重蹈他人的覆辙。

导游员在学习书本知识和他人的经验时,切不可照抄照搬,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和分析,找出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知识和经验加以运用,并努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总结出具有独创性的经验和理论,用以指导自己今后的旅游接待工作。

导游人员应该从哪几方面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

1、在仪容方面,导游服务礼仪有哪些具体的规定?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不仅是导游员个人文明的表现,也是导游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上岗时,导游员更应保持良好的仪容修饰。

(1)头发应保持清洁和整齐。注意经常梳洗,不存有头屑,长短适宜,不梳怪异发型。头发被吹乱后,应及时梳理,但不可当众梳头,以免失礼。

(2)牙齿应保持洁净。导游员要经常开口说话,洁白的牙齿给人以美感。故此,导游员应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带团前忌吃葱、蒜、韭菜等易留异味的食物,必要时可用口香糖或茶叶来减少口腔异味。

(3)为保持面容光泽,女士可施淡妆,但不要浓妆,不当众化妆或补妆。男士应修短鼻毛,不蓄须。

(4)注意手部清洁。指甲应及时修剪,不留长指甲,指甲内不藏污纳垢,不涂抹有色指甲油。

2、导游服务礼仪在服饰穿戴方面的规定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在服饰穿戴方面,导游员除了遵循职业工作者的基本服饰礼仪规范要求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应按照旅行社或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统一着装。无明确规定者,则以选择朴素、整洁、大方且便于行动的服装为宜。带团时,导游员的服装穿着不可过于时尚、怪异或花俏,以免喧宾夺主,使游客产生不必要的反感。

(2)无论男女,导游员的衣裤都应平整、挺括。特别要注意衣领、衣袖的干净;袜子应常换洗,不得带有异味。

(3)男士不得穿无领汗衫、短裤和赤脚穿凉鞋参加外事接待活动。女士可赤脚穿凉鞋,但趾甲应修剪整齐。穿裙装时,注意袜口不可露在裙边之外。

(4)进入室内,男士应摘下帽子,脱掉手套;女士的帽子、手套则可作为礼服的一部分允许在室内穿戴。无论男女,在室内都不可戴墨镜,如有眼疾非戴不可,则应向他人说明原因。

(5)带团时,一般除了代表本人婚姻状况的指环外,导游员的饰物佩带不宜过多。

3、带团过程中,导游员在站、坐、走的基本仪态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

合乎规范、优雅大方的工作仪态是导游员带团的基本礼仪要求。

(1)站姿。导游员的站姿应稳重、自然。站立时,身体直立,挺胸收腹,双肩后展,两臂自然下垂(除手持话筒外),两脚或同肩等宽,或呈"V"字型,身体重心可轮流置于左右两脚之上。手的位置有三种摆法:一为侧放式,即双手分别放置腿的两侧;二为前腹式,即双手相交于小腹前;三为后背式,即双手相握放置腰际处。无特殊情况,双手忌叉两腰,或插在衣裤袋中,或将双臂相绕置于胸前。

(2)坐姿。端稳是导游员坐姿的基本要求。即便是在行进的汽车上,导游员也应注意保持规范的坐姿,双手可搭放在座位的扶手上,或交叉于腹部前,或左右手分放于左右腿之上。双腿自然弯曲,两膝相距,男士以一拳为宜;女士双膝应并拢,切忌分腿而坐。此外,无论男女,坐姿均不可前倾后仰,东倒西歪,不高翘二郎腿,脚底示众,不随意抖动腿脚。

(3)步态。步态是导游员最主要是一种工作姿态,如前行引导,登山涉水,导游员无不靠行走来完成其导游工作。带团时,导游员的步态应从容、轻快,即上体挺直,抬头含颔,收腹挺胸,身体重心略向前倾;双肩放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步幅适中、均匀,步位平直。行进中,避免弓背、哈腰、斜肩,左右晃动,双手插袋,步伐滞重,更不得随意慌张奔跑。

4、在语言的表达方面,导游员应如何体现自身良好的礼仪素养?

语言是导游服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导游员的服务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语言的表达能力。导游员驾驭语言的能力越强,信息传递的障碍就越小,旅游者满意的程度也就越高。可见,导游语言的表达事关导游员自身价值的实现。

就一般而言,导游员语言的表达应力求做到:达意、流畅、得体、生动和灵活。这是导游讲解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要求。

(1)达意。语言的达意是要求导游员所传递的信息不仅应准确,而且还要易被游客理解。达意的导游语言,一是发音正确、清楚;二是遣词造句准确、简洁;三是表达有序,条理清晰。切忌空洞无物、言过其实,更不该无中生有、胡编乱造。

(2)流畅。流畅即要求导游员的语言力求表达连贯,无特殊情况,一般言语中间不作较长时间的停顿,语速适中,快而不乱,慢而不滞。口语表达中过多的重复和停顿以及不良的习惯无疑都会影响游客的倾听效果。

(3)得体。所谓得体,就是言语运用要妥当,有分寸。得体的导游语言必须符合导游员的角色身份,以做到真正体现对游客的尊重为前提。在带团过程中,应多用敬语和服从语和委婉、征询的句式与游客交流。此外,还应避免游客的言谈忌讳。

(4)生动。生动是导游语言最为突出的特点。导游员在讲解内容准确的前提下,应以生动、有趣且具感染力的语言活跃气氛,增添游客的游兴,以趣逗人。照本宣科、死板老套不可取,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32626136"黄色幽默"和低级趣味的笑话更应杜绝。

(5)灵活。灵活强调的是导游员的语言表达应做到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导游员在讲解时必须充分考虑游客的文化背景、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及职业特点等异同,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决定内容的取舍和表达方式的选择,以提高游客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5、导游员在日常的导游活动中应注意的礼仪有哪些?

(1)在带团时,导游员应于出发前10分钟到达集会地点;游客上车时,导游员应主动、恭敬地站立于车门口,欢迎每一位游客,并协助其上下车,待客人上齐后方可上车。

(2)游客落座后及时清点人数。清点人数时,有条件者可使用计数器清点,亦可用默数或标准点人数法清点,即右手自然垂直向下,以弯曲手指来记数。忌用社旗来回比划,也不能用手拍打客人的肩背部位,更不得用单手手指对游客头部或脸部指指点点。

(3)在车上作沿途讲解时,导游员站姿要到位,表情自然,与游客保持良好的"视觉交流",目光应关照全体在场者,以示一视同仁。手持话筒,音量适当,规范讲解。手势力求到位,动作不宜过多,幅度不宜过大。

(4)到达目的地前,应提前将即将进行的活动安排、集会时间和地点等相关信息明白无误地向全体游客通告,并再次告知旅游车的车牌号码及司机姓名,以方便掉队者的寻找。

(5)带团期间,导游员应随时提醒客人注意行路安全, 凡遇难以行走或拐弯之处,应及早提醒客人多加注意,对年老体弱者更应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导游员的行走速度不宜过急过快,以免游客掉队或走失。

(6)带客游览过程中,导游员应认真组织好客人的活动,做到服务热情、主动、周到。导游员讲解应内容准确、表达流畅、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手法灵活。此外,还应注意给客人留有摄影时间。

6、在带团过程中,导游员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1)导游员应将表明自己工作身份的胸牌或胸卡,如导游证或领队证,按有关规定佩戴在上衣胸前指定的位置。

(2)带团时,导游员应自觉携带旅行社社旗,行进中,左手持旗,举过头顶,保持正直,以便队尾的团友及时跟进。将社旗拖于地面或扛于肩头都是不合乎规范的做法。

(3)手持话筒讲解时,话筒不应离嘴过近,也不要遮住口部。

(4)团队离开活动场所之前,应及时提醒游客注意安全,随身携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

(5)带团购物必须到旅游定点商店,客人下车前,要向客人讲清停留时间和有关购物的注意事项。

(6)讲解时不得吸烟,进入室内公共场所,应将烟掐灭。

(7)带团行走时,不应与人勾肩搭背;候车、等人时不宜蹲歇。

导游在对待游客方面的技巧与方法

导游的带团艺术是指什么呢?导游的带团艺术,是指导游根据旅游团的整体需要和不同游客的个别需要,熟练地运用能提高旅游产品使用价值的方式、方法和技巧的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导游在对待游客方面的技巧与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导游在对待游客方面的技巧与方法

首先应该遵循导游的工作程序,并且注意在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使导游工作更主动有效,同时也使游客更轻松地获得身心的满足。导游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有效地引导游客购物

游客外出旅游,在食、住、行、游、购、娱的消费结构中,购物占了一定的比例。游客多多少少都有购物的需求,关键是看对于如何引导,让游客够得舒心、钱花得甘心。导游应本着对游客有利的原则,重视并做好这项工作。导游在为游客做购物指导时应注意,以满足游客的需要为出发点,熟悉商品知识,当好游客的参谋。

2.向游客推荐好的附加旅游项目

有很多旅行社都会给游客提供一些可供他们选择的、需额外支付费用的附加旅游项目,以达到满足游客不同的兴趣需求。这是导游帮助游客规划他们的空闲时间的一项很吸引人的举措。

3.选择合理的工作位置

在旅游过程中,无论是乘坐交通工具还是在游览途中,导游应该选择接近游客及靠近通道的座位,这样一来比较方便照顾游客,二来也容易给游客安全感。

4.给游客留有充分的摄影时间

俗话说,入园游览留下的唯有足迹,取走的只有镜头。外出旅游,照相机是游客不可或缺的。导游应该鼓励游客抓紧时间多拍一些反映风土人情和美好景色的照片。在旅途中,导游可以和司机商量好,在不影响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在一些有特色的地方,多停几次车,让游客有比较充分的时间拍摄。

5.在接待散客团时,导游应注意以下几点

尽快记住散客的姓名、容貌特征,并设法了解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特别注意散客的行李;要将散客托付的事情记下来,并及时去做,然后把结果告诉他们;让散客之间做自我介绍,这样便于相互帮助;导游的识别标记要鲜明,便于散客识别。

导游人员在带领游客进行参观游览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告诉游客游览时间和上车时间

导游人员应该根据团队实际情况、带团经验准确预计游览时间和上车时间。准确控制游览时间,是为了保障下一个游览项目的顺利进行,但前提条件是导游员必须给游客充足的游览景区(点)的时间。

(2)说明游览线路

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旅游风景区一般面积都较大,而且游览线路往往较隐秘,因此导游人员自己首先要熟悉景区游览路线,避免走回头路,线路安排不能断径绝路。如果是自己不熟悉的景区,最好自己提前去踩线。带领游客到达景区后,应在导游示意图前讲清行走路径。

(3)提醒游客注意事项

在参观游览前,导游人员应该提醒游客相关注意事项。如注意人生和财产安全、遵守景

区(点)规定等。

1)游览自然景区(点)的注意事项,如登山:

a.登山游览安全第一,请听从导游的指挥和安排,切忌擅自单独行动。

b.不要穿皮鞋以防止脚被扭伤,尽量穿旅游鞋或软底布鞋,女同志不要穿裙子。

c.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d.照相取景时注意安全,互相礼让,不要拥挤。

e.山上气候多变,登山前请带好雨衣,以备下雨;下雨时,切不可撑雨伞,防止人

伞一起被风吹走。

f.山上物品价格较贵,登山前自备少量的点心和饮料。

g.年老体弱者请事先备好拐杖,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一定要带好必备的药品,以防

万一,若感到不适,千万不要勉强。

h.若晚上住宿在山上,一定要注意保暧,防止感冒。

i.睡觉前如有条件可以热水烫脚,以消除疲劳。

j.景区内除规定地点以外,严禁吸烟。

k.山上气候比山下气温要低许多,山上房内比较阴冷潮湿,请旅游者注意备好衣服,

尤其是需在山上住宿的游客更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2)游览人文景观的注意事项,如参观寺庙:

a.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道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主持僧人称其为“长老”、

“方丈”、“禅师”。喇嘛庙中的僧人称其“喇嘛”,即“上师”意,忌直称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

b.忌礼节失当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c.忌谈吐不当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d.忌行为举止失当游历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同时,也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无知而做出不礼貌的事。

(4)导游员应该注意参观游览时的工作位置

1)游览行进时的导游员的位置

在景区(点)游览时,导游员因职能不同,应分别处于不同的位置,即地陪要在团队的前面,起引导游游览及讲解的作用,全陪在队伍的末尾,照顾游客,防止游客走失,领队要在团队的中间,照顾游客,避免游客走失或发生意外事件等。

2)景点游览时的讲解位置

导游员在讲解时要选择好自己的站位,最佳位置——说话时面对所有的游客,同时便于为游客指示景物,又不能遮挡游客的视线。

(5)给游客摄影留下时间

在实际的导游工作中,当导游员带领游客参观游览景区(点)时,每一位游客都希望不仅把美景留在记忆中,更希望把独特的景观“留到自己的相册中”。

实际生活中,游客重游同一景区(点)的机会不多,特别是海外游客,也许一生中就来一次,因此游客都希望能留影作纪念。同时,游客回家后,都希望有机会向亲朋好友介绍自己的游览经历,这时,对拍照是最好的一种介绍方式。通过让亲朋好友看照片,也可让游客感到一种满足。因此,导游员在带领游客游览景区(点)时,不仅要通过精彩的讲解让游客获得知识与娱乐,同时,在游览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观赏与讲解的有机结合,要留出时间让游客自己去体味。同时,要用摄影家的眼光,指导游客拍照留念。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拍到满意的照片。但同时要注意,不能因拍照而影响了正常的游览活动,对个别的摄影爱好者,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他们长时间逗留而影响整个旅游团的行程。

(6)调节好游客的体力

旅游活动必然要消耗一定的体力。游客必须保持充沛的体力,才能保证游览活动顺利进行,达到游客预期的旅游目的,满足游客的旅游动机。在调节游客体能方面,导游员要注意调节游客的生理状态,做到松驰、运动、休息和睡眠的有机结合。

导游应该注意哪些礼仪?

1、在仪容方面,导游服务礼仪有哪些具体的规定?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不仅是导游员个人文明的表现,也是导游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上岗时,导游员更应保持良好的仪容修饰。

(1)头发应保持清洁和整齐。注意经常梳洗,不存有头屑,长短适宜,不梳怪异发型。头发被吹乱后,应及时梳理,但不可当众梳头,以免失礼。

(2)牙齿应保持洁净。导游员要经常开口说话,洁白的牙齿给人以美感。故此,导游员应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带团前忌吃葱、蒜、韭菜等易留异味的食物,必要时可用口香糖或茶叶来减少口腔异味。

(3)为保持面容光泽,女士可施淡妆,但不要浓妆,不当众化妆或补妆。男士应修短鼻毛,不蓄须。

(4)注意手部清洁。指甲应及时修剪,不留长指甲,指甲内不藏污纳垢,不涂抹有色指甲油。

2、导游服务礼仪在服饰穿戴方面的规定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在服饰穿戴方面,导游员除了遵循职业工作者的基本服饰礼仪规范要求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应按照旅行社或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统一着装。无明确规定者,则以选择朴素、整洁、大方且便于行动的服装为宜。带团时,导游员的服装穿着不可过于时尚、怪异或花俏,以免喧宾夺主,使游客产生不必要的反感。

(2)无论男女,导游员的衣裤都应平整、挺括。特别要注意衣领、衣袖的干净;袜子应常换洗,不得带有异味。

(3)男士不得穿无领汗衫、短裤和赤脚穿凉鞋参加外事接待活动。女士可赤脚穿凉鞋,但趾甲应修剪整齐。穿裙装时,注意袜口不可露在裙边之外。

(4)进入室内,男士应摘下帽子,脱掉手套;女士的帽子、手套则可作为礼服的一部分允许在室内穿戴。无论男女,在室内都不可戴墨镜,如有眼疾非戴不可,则应向他人说明原因。

(5)带团时,一般除了代表本人婚姻状况的指环外,导游员的饰物佩带不宜过多。

3、带团过程中,导游员在站、坐、走的基本仪态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

合乎规范、优雅大方的工作仪态是导游员带团的基本礼仪要求。

(1)站姿。导游员的站姿应稳重、自然。站立时,身体直立,挺胸收腹,双肩后展,两臂自然下垂(除手持话筒外),两脚或同肩等宽,或呈"V"字型,身体重心可轮流置于左右两脚之上。手的位置有三种摆法:一为侧放式,即双手分别放置腿的两侧;二为前腹式,即双手相交于小腹前;三为后背式,即双手相握放置腰际处。无特殊情况,双手忌叉两腰,或插在衣裤袋中,或将双臂相绕置于胸前。

(2)坐姿。端稳是导游员坐姿的基本要求。即便是在行进的汽车上,导游员也应注意保持规范的坐姿,双手可搭放在座位的扶手上,或交叉于腹部前,或左右手分放于左右腿之上。双腿自然弯曲,两膝相距,男士以一拳为宜;女士双膝应并拢,切忌分腿而坐。此外,无论男女,坐姿均不可前倾后仰,东倒西歪,不高翘二郎腿,脚底示众,不随意抖动腿脚。

(3)步态。步态是导游员最主要是一种工作姿态,如前行引导,登山涉水,导游员无不靠行走来完成其导游工作。带团时,导游员的步态应从容、轻快,即上体挺直,抬头含颔,收腹挺胸,身体重心略向前倾;双肩放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步幅适中、均匀,步位平直。行进中,避免弓背、哈腰、斜肩,左右晃动,双手插袋,步伐滞重,更不得随意慌张奔跑。

4、在语言的表达方面,导游员应如何体现自身良好的礼仪素养?

语言是导游服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导游员的服务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语言的表达能力。导游员驾驭语言的能力越强,信息传递的障碍就越小,旅游者满意的程度也就越高。可见,导游语言的表达事关导游员自身价值的实现。

就一般而言,导游员语言的表达应力求做到:达意、流畅、得体、生动和灵活。这是导游讲解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要求。

(1)达意。语言的达意是要求导游员所传递的信息不仅应准确,而且还要易被游客理解。达意的导游语言,一是发音正确、清楚;二是遣词造句准确、简洁;三是表达有序,条理清晰。切忌空洞无物、言过其实,更不该无中生有、胡编乱造。

(2)流畅。流畅即要求导游员的语言力求表达连贯,无特殊情况,一般言语中间不作较长时间的停顿,语速适中,快而不乱,慢而不滞。口语表达中过多的重复和停顿以及不良的习惯无疑都会影响游客的倾听效果。

(3)得体。所谓得体,就是言语运用要妥当,有分寸。得体的导游语言必须符合导游员的角色身份,以做到真正体现对游客的尊重为前提。在带团过程中,应多用敬语和服从语和委婉、征询的句式与游客交流。此外,还应避免游客的言谈忌讳。

(4)生动。生动是导游语言最为突出的特点。导游员在讲解内容准确的前提下,应以生动、有趣且具感染力的语言活跃气氛,增添游客的游兴,以趣逗人。照本宣科、死板老套不可取,"黄色幽默"和低级趣味的笑话更应杜绝。

(5)灵活。灵活强调的是导游员的语言表达应做到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导游员在讲解时必须充分考虑游客的文化背景、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及职业特点等异同,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决定内容的取舍和表达方式的选择,以提高游客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5、导游员在日常的导游活动中应注意的礼仪有哪些?

(1)在带团时,导游员应于出发前10分钟到达集会地点;游客上车时,导游员应主动、恭敬地站立于车门口,欢迎每一位游客,并协助其上下车,待客人上齐后方可上车。

(2)游客落座后及时清点人数。清点人数时,有条件者可使用计数器清点,亦可用默数或标准点人数法清点,即右手自然垂直向下,以弯曲手指来记数。忌用社旗来回比划,也不能用手拍打客人的肩背部位,更不得用单手手指对游客头部或脸部指指点点。

(3)在车上作沿途讲解时,导游员站姿要到位,表情自然,与游客保持良好的"视觉交流",目光应关照全体在场者,以示一视同仁。手持话筒,音量适当,规范讲解。手势力求到位,动作不宜过多,幅度不宜过大。

(4)到达目的地前,应提前将即将进行的活动安排、集会时间和地点等相关信息明白无误地向全体游客通告,并再次告知旅游车的车牌号码及司机姓名,以方便掉队者的寻找。

(5)带团期间,导游员应随时提醒客人注意行路安全, 凡遇难以行走或拐弯之处,应及早提醒客人多加注意,对年老体弱者更应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导游员的行走速度不宜过急过快,以免游客掉队或走失。

(6)带客游览过程中,导游员应认真组织好客人的活动,做到服务热情、主动、周到。导游员讲解应内容准确、表达流畅、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手法灵活。此外,还应注意给客人留有摄影时间。

6、在带团过程中,导游员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1)导游员应将表明自己工作身份的胸牌或胸卡,如导游证或领队证,按有关规定佩戴在上衣胸前指定的位置。

(2)带团时,导游员应自觉携带旅行社社旗,行进中,左手持旗,举过头顶,保持正直,以便队尾的团友及时跟进。将社旗拖于地面或扛于肩头都是不合乎规范的做法。

(3)手持话筒讲解时,话筒不应离嘴过近,也不要遮住口部。

(4)团队离开活动场所之前,应及时提醒游客注意安全,随身携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

(5)带团购物必须到旅游定点商店,客人下车前,要向客人讲清停留时间和有关购物的注意事项。

(6)讲解时不得吸烟,进入室内公共场所,应将烟掐灭。

(7)带团行走时,不应与人勾肩搭背;候车、等人时不宜蹲歇。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11-24 21:29:42 回复

    后漱口。带团前忌吃葱、蒜、韭菜等易留异味的食物,必要时可用口香糖或茶叶来减少口腔异味。(3)为保持面容光泽,女士可施淡妆,但不要浓妆,不当众化妆或补妆。男士应修短鼻毛,不蓄须。(4)注意手部清洁。

    1
  • 访客 2022-11-24 19:39:42 回复

    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d.忌行为举止失当游历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同时,也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因

    2
  • 访客 2022-11-24 17:41:25 回复

    散客之间做自我介绍,这样便于相互帮助;导游的识别标记要鲜明,便于散客识别。导游人员在带领游客进行参观游览时,应注意哪些事项?(1)告诉游客游览时间和上车时间导游人员应该根据团

    3
  • 访客 2022-11-25 00:56:53 回复

    度不宜过急过快,以免游客掉队或走失。(6)带客游览过程中,导游员应认真组织好客人的活动,做到服务热情、主动、周到。导游员讲解应内容准确、表达流畅、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手法灵活。此外,还应注意给客人留有摄影时间。6、在带团过程中,导游员还应注意哪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