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冬和季养生小常识-冬季养生方法和要点,冬季养生常识中药大全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2年前 (2022-11-25) 黑客团队 329 5

目录介绍:

中医养生之四季养生

四季养生就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来养生。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之四季养生,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之四季养生

春季

春季养生保健的佳品为芹菜。它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其香味能健脾,增加食欲。常食用可促进 儿童 生长发育。芹菜性味甘凉,可治疗高血压。

夏季

夏季要面临着暴雨天气,应从生活起居来养生保健。饮食要祛湿防病,如少食用烧鸭烧鹅、牛羊肉;穿衣应选择质地干爽·透气性的面料,如亚麻衣物;居住环境要注意通风,衣服被子要常拿出太阳底下晒,要及时增减衣物,不要淋雨,切记防受寒;出行要做好防雨避雷 措施 。

秋季

秋季乃养生保健之最适季节。首先要调饮食,可喝些绿豆汤,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也可食用鱼、泥鳅等肉类;其次要祛暑热,勿于烈日下暴晒,要及时补充水份,可多喝些淡盐水、菊花茶、酸梅汤等清凉饮料;其三要防风寒,开空调或风扇不应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最后要注意睡眠充足,要注意劳逸结合,有一个良好的生活规律,一定要午睡,哪怕时间很短。

冬季

冬季进补。但不要地域不分‘滥补’,辩证不清‘乱补’,老少不辨‘蛮补’及无虚盲目‘求补’。冬季可食用些北、血豆腐、北菇加山药、胡萝卜等。

中医四季养生

一年四季的气候轮换,自然状况改变之下,人们的生理状况也会受影响。在不同的时节,我们需要摄取不同的养分来补充身体的需求,一年四季,你的餐单也要跟着换不停。 中医认为世界事物并非独立分离的,而是处于相互和谐状态。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关系及规律有独特的见解;他们以一个整体观来认识世界,更创立阴阳、五行理论去解释各种复杂现象。而人类是一个有机整体,属于自然界的一份子;因此一定受外界环境气候所影响,相应地也会根据需要,产生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反应。举例如不同季节,身体脉搏现象,包括节奏、速度、搏动量、张力方面都有转变。春天偏向弦脉,脉管张力增加;夏天偏向洪脉,脉势盛大骤来骤去;秋天偏向浮脉,手指轻按皮肤表面即能清楚触到搏动;冬天偏向沉脉,轻按不明显,要重按才能感到脉动起伏。一般在辨症时,中医师都会考虑到这些因素。另外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都有季节性;春天好发温病;夏天易中暑;秋天有燥症;冬天有冻伤。由此,我们需要作出不同的饮食调整。

适四时

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顺应季节气候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吕氏春秋》说:“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所谓害,就是指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 大寒 、大热、大燥、大温等反常气候,中医称为“六淫”。

节饮食

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内经》对饮食不节的危害,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多食盐,则脉凝泣变色,多食苦,则皮枯而毛衰……”等多处论述。孙思邈对饮食宜忌的论述更全面、更科学,除“食不可过饱,务令简少”,“常宜温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等常识外,还对饮食 方法 、饮食卫生重笔描写,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语”,“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勿饮浊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这对避免损伤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预防传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常运动

人是有机的整体,常运动会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早在汉代,华佗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提醒人们经常活动筋骨以祛病延年。

顺性情

指要健康长寿,须按年龄规律自身颐养。孙思邈分析老年人说:“人年五十以上,阳年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与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性情变异。”这就告诉我们,人在进入老年期后,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我们要爱护、体贴老人,顺其性情以调之,以利他们尽享天年。

服药饵

人生在世,享赋各异,况病魔无情,难免伤人。因此,服食药饵也是养生学内容之一。古人重视服药饵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并拟定了许多延年益寿的药饵、药方。但是,养生不可单靠服药饵,否则,“虽常服药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说情志

人要健康长寿,清志调畅是一个重要条件。陶弘景在《养生延寿录》中提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戒私欲

养生求静,使身心处于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地,也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心胸坦荡。孙思邈说:“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故善养生者“勿汲汲于所欲”,“心无妄念”,“所至之处,勿得多求”,“旦起欲专言善事,不欲先计较钱财”。

远房室

指性生活有节制。人的生长发育赖于肾精,肾精充盈则生生不息,人的生命活力和抗病能力强。欲保肾精,必须节制性欲,倘贪色好艳,纵欲无度,势必损精害体折寿。

饮药酒

《黄帝内经》上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夏季三个月,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上下交合,植物开花结果。夏季属火,五脏中对应的是心,心火克肺金,所以在夏季,人们可以适当地多吃些辛味的东西,少吃苦味的东西,有助于补益肺气。夏季养生要保住好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夏季昼比较长,所以人们的睡眠质量要保持好,药酒在帮助睡眠这方面是经过中药研究所的研究进行研究的,他们研究方面认为药酒在某些方面可以调节身体的物理方面,在物理方面药酒的调节可以舒缓压力,安神补血,在夏季药酒可以减少烦躁,减少夏季带来的不安,夏季气候燥热,以热者凉之,燥者清之的原则,清燥解热乃夏季之要道。现在药酒在不同的方向进入脾胃帮助降火消炎。药酒是传承了不同的理论学说。现在的药酒选择要从客观的方面进行考察,不能盲目。夏季养生选择药酒要多注意。现在市面上卖的药酒例如“妙沁药酒”“鸿毛药酒”这两种药酒比较得到社会的信赖。

冬天养生的小知识

一、冬季养生要注意什么

1、冬季养生注意事项

中医预防疾病的重点就是养生,养生的目的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但无论哪一种养生之道,都必须“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也就是要与外环境的节律同步。对于人类来说,由于独特的生理结构与生活方式,在冬天,更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以藏为主,不做虚寒的人。而且许多“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女性在冬天里经常有手足冰冷的感觉。所以,冬天更要注意应季的保养,有时候也许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稍微多加注意,就可以改善体质。

1.1、美丽“冻”人有害健康

许多爱美的女同胞即使在冬天里也喜欢穿短裙或短裤,或因为怕显得身材臃肿,只是穿上薄薄的一层衣服,以保持其体态风度。但如果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来看,冬天 “藏”为主,身体肌肤要避免暴露在外界。虽然爱美是年轻女性的天性,但即使爱美,也不应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1.2、不要在冬天减肥

爱美的女孩子们,一年四季都想减肥。事实上,无论是节食、运动或者药物利尿的减肥方法,都是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的热量而减肥。这在中医属于“泄”的范畴,不适于在冬天里进行。在自然界,小熊都懂得要在冬天时吃得胖胖的,以顺利过冬。所谓适者生存,生物自有适应自然的生存方式,难道人类反而不能做到吗?

1.3、不要过量熬夜

冬天里黑夜时间长,白天时间短。人们也应顺应自然,增加睡眠时间,方可补养元阴元阳。事实上,冬天熬夜的伤害比平常更大,最好尽量不要晚睡。冬季讲究“闭藏”,讲究“去寒就温”。

1.4、避免“冷”健身

冬泳、冷水浴,听起来似乎很健康。但从中医的角度看,其实并不适合女性。范宇鹏医生说,现代多数女性因为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不规律,体质以偏虚为主,冬泳尤其不适合。事实上,无论是冬泳或是洗冷水澡,看似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其实身体要耗费很多的阳气去抵御寒冷,对本来就体质偏虚的女性来说尤为不宜。如果长期采取“冷”健身的方式,甚至还容易引起一些内科、妇科疾病,所以说“去寒就温”是冬季养生的不二法则。

1.5、不要做出汗太多的运动

运动有益身体,但如果从养生的角度上看,在冬天里不要做太过激烈、出汗太多的运动。中医认为,汗液属于“津液”范畴,剧烈运动后,毛孔开张,阳气随汗液外泄,易造成“气津两伤”的格局。冬季以“封藏”为本,是需要“保存实力”的季节,阳气外泄,津液损伤,容易出现易疲乏、易感冒、头晕、手足冰凉的症状。

而至于适宜运动量的限定,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经常运动的人也许打半天羽毛球都没出汗,而很少运动的人稍稍活动就全身是汗了。

2、冬季养生小常识

2.1、养生保健的.最佳时间

冬季养生小常识首要的是注意养生保健最佳时间。实验证明:早晨5-6时是生物钟高潮,体温上升,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

2.2、注意保暖

冬季养生小常识之一是注意保暖。按时收听天气预报,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增添衣服,添置保暖设施。睡前用热水泡脚10分钟

2.3、房间温度要适宜

如果开空调温度不宜过高,冬季养生小常识之一是房间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房间内外温差4-5度为宜。

2.4、开窗通气

冬季养生小常识之一是牢记每天上午9-11时,下午2-4时开窗通气效果最佳。

了解了冬季养生该注意的事情,那么冬季养生又该吃什么?又该怎么吃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二、冬季养生该吃什么

1、多吃碗豆。 这是因为豌豆中含有大量丰富的铜元素、铬元素、胆碱元素、蛋氨酸元素、维生素C元素等。而这些含有大量丰富的铜元素、铬元素、胆碱元素、蛋氨酸元素、维生素C元素等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在冬季里健康的养生。

2、多吃土豆。 这是因为土豆中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C元素、钙元素、磷元素、镁元素、钾元素等。而这些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C元素、钙元素、磷元素、镁元素、钾元素等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在冬季里健康的养生。

3、多吃南瓜。 这是因为南瓜中含有大量丰富的糖类物质、维生素物质、蛋白质物质、钾物质、钙物质、镁物质、硒物质、铁物质、锌物质等。而这些含有大量丰富的糖类物质、维生素物质、蛋白质物质、钾物质、钙物质、镁物质、硒物质、铁物质、锌物质等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在冬季里健康的养生。

4、多吃茼蒿。 这是因为茼蒿中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物质、氨基酸物质、蛋白质物质、胡萝卜素物质、钠物质、钾物质等。而这些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物质、氨基酸物质、蛋白质物质、胡萝卜素物质、钠物质、钾物质等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在冬季里健康的养生。

5、多吃西红柿。 这是因为西红柿中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C物质、维生素E物质等。而这些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C物质、维生素E物质等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在冬季里健康的养生。

6、多吃生菜。 这是因为生菜中含有大量丰富的膳食纤维元素、维生素C元素、铜元素、铁元素、锌元素等。而这些含有大量丰富的膳食纤维元素、维生素C元素、铜元素、铁元素、锌元素等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在冬季里健康的养生。

三、冬季养生小食谱

1、木瓜雪梨牛奶汤

木瓜四分之一个(约半斤)、梨一个(约半斤)、枸杞约二十粒、冰糖一两(可依个人喜好增减)。

做法:

将木瓜洗净去皮剖成两半,用勺挖去籽;梨去皮后和木瓜分别切成橘瓣状,枸杞洗净。然后加约1L水,烧沸后下木瓜、梨、冰糖,加盖用大火烧沸后改小火煮25分钟。 最后放入枸杞续煮7、8分钟。起锅即可食用。

2、百合鹌鹑汤

鹌鹑两至四只,胡萝卜两根,百合半两,蜜枣六枚。

功能:

滋阴健肺,止咳补气,久咳虚喘者为合,清润滋补,合全家老少饮用,秋冬季更是合时汤水。

制作方法:

鹌鹑洗净,去肠杂;红萝卜去皮洗净,切成小块;一齐放入煲内,加百合,蜜枣,五碗清水,煲三个钟点。即可

3、猪尾黑豆汤

猪尾一条,黑豆四两,黑木耳一两 。

功能:

猪尾是壮腰补脊椎的胶质食材;黑豆滋阴,补中益气;黑木耳丰含蛋白质,多糖类,以及灰分。可以滋养益胃,防血管硬化。

制作方法:

猪尾冲洗乾净,斩成小块;木耳先浸发;然后把两样材料和黑豆一齐放入煲内,加水四至五碗,煲三至四个钟点。

4、经典十全大补汤

党参、炙黄芪、炒白术、酒白勺、茯苓、肉桂、当归、熟地、炒川芎、炙甘草、羊脊骨、生姜、葱、黄酒、花椒、食盐各适量。

制作方法:

羊脊骨清洗干净。锅中清水烧开后,将羊脊骨放入水中汆烫,捞出备用。砂锅注入清水,大火烧开,依次放入羊脊骨、葱、姜、花椒和中药包,再倒入一汤匙黄酒和少许盐。盖上盖子文火煲2个小时。

中医秋冬时令养生的方法

时令养生主要是要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气候选择不同的养生方法。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时令养生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秋冬养生的方法

调节饮食。

秋冬季节天气比较干燥、寒冷,根据天气的特征,需要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多吃一些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还有多吃些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少吃些辛辣的食品;

预防秋日乏困。

秋季乏困主要是补偿盛夏气候环境带给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从而导致人体出现疲倦、乏困、精神不振作等等现象。所以说秋冬季节更应该多加注意,多加进行体育锻炼来预防秋日的乏困现象;

多加注意休息。

秋冬季节人体很容易乏困、精神不振作,所以说要多加注意休息,养成好的睡眠习惯,晚上一般8-9小时睡眠,晚上睡眠不足的话,中午可以午休进行调整,同时睡眠也不宜过多;

补充充足的水分。

秋冬季节是个干燥的季节,同时也是人体也容易缺水的季节,所以说每天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多喝水,能够促进人体的新城代谢的功能,排除体内的毒素,有益身体的健康;

注意多加锻炼身体。

秋冬季节多加注意锻炼,能够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能够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锻炼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的,可以试着每天早上跑跑步、散散步、练练瑜伽等等;

注意保暖、增加御寒能力。

秋冬季节,温度降低,所以要多加注意御寒,防止感冒等发生,同时也可以多摄入含糖、脂肪的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但是也要多加进行锻炼的哦;

注意皮肤保湿。

秋冬季节天气特点是干燥、寒冷,同时皮肤也很容易干燥、脆弱,可以多加注意皮肤的保养的工作,多加注意皮肤的清洁、保湿的工作;

精神的调养。

秋冬季精神调养要做到情绪稳定、胸怀开朗、心情舒畅而达到养精蓄锐。由于气候变化不定,冷暖交替,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一定影响,从而给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要学会在心理上进行适当的调适,正确的去把握自己的情绪,也可以多学着去与别人交流,多多参加户外的活动,来调整自己的心理;

秋冬季养生小常识

1、养阴注意多喝水

干燥的秋冬季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补水必不可少。一个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

虽然为了健康、减肥、美容等推荐每天多多饮水,但是在不口渴的情况下,一次性饮用大量的水,违反生理需求,就会造成反效果,水分超越身体必要量,细胞中水分含量上升膨胀,最坏的结果会引起“水中毒”,危害生命。正确的饮水量要根据个人每天的日常活动量进行调节,正常情况下,每天至少饮用1.5~2L水。每次的饮水量控制在1~2杯。

2、穿衣注意保暖

有些人比较粗心,天冷了没有及时添加衣服;有的人为了漂亮,本来穿得就少,还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风大的时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会肚子疼、拉肚子,这是胃肠道的一种自然反应,最好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多穿点,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严实点。

选择冬装的首要标准就是保暖。在众多的衣料中,羊毛、氯纶、腈纶、蚕丝、醋脂粘胶棉保暖性最高,而锦纶、丙纶、涤纶的导热性较高,不太适合用于御寒。衣料中所含的空气越多,保暖性就越好。厚的羊毛织物和蚕丝含空气量大,保暖性就好。尤其是羊毛织物的气孔不是直通的,因此,保暖性更佳。

3、朝喝盐水晚喝蜜

入秋后会经常觉得口渴,光喝白开水,不能抵御秋燥。人体水分,很快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所以,应该“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就是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举三得。

盐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清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淡盐水,有利于降火益肾,保持大便通畅,改善肠胃的消化吸收等。蜂蜜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的作用。每天睡觉之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温开水调服,不仅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还有镇静、安神、除烦的作用。此外,盐水和蜂蜜水还有防止血压升高的效果。盐中含有大量的钠,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而蜂蜜中钾含量较高,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钠。

4、饮食注意预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秋分养生虽然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吃多了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

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比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能有效预防秋燥。若出汗较多,还可适量补充些盐水。秋分的药膳可善用百合,比如:百合莲子羹、百合莲子瘦肉汤、银耳百合羹等。

5、洗澡时间不要太长

秋冬季洗澡的时间不要太长,这样会使皮肤表层的油脂失去保护,让皮肤更加的干燥瘙痒,严重还会引起皮肤发皱、脱水。建议盆浴时间20分钟最好,淋浴的`话3至5分钟即可。很多人很喜欢热水澡,尤其有些鸡皮肤的妹子,有“滚烫的水能洗去鸡皮肤”的心理。但是其实水温过高也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让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的干燥。建议洗澡水温在24度至29度最佳。

秋冬季洗澡不要太勤快,很多人认为洗多了身体才会越来越干净,其实这样做只会让皮肤越来越干燥,反而会加重皮肤瘙痒的问题。导致表皮变弱,受到细菌和真菌的侵入,造成其他皮肤感染。

6、多睡一小时

中医认为,秋冬为阴令,秋时阴收,冬时阴藏。故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藏之道也。所以秋冬之季养生,注重阴之收藏及睡眠质量提高,则事半功倍。“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具体睡眠时间,建议每晚亥时(即9点-11点)休息,争取在子时(11点-1点)入睡。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正常人睡眠时间一般在每天8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头北脚南定位准确。人体随时随地都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睡眠过程中,大脑同样受到磁场干扰。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姿势,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使睡眠更加香甜。睡觉姿势张弛有度,身睡如弓效果好,向右侧卧负担轻。

7、多运动防秋乏

要避免中午感觉疲乏,让全天都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多数健身教练的建议是多做些中等强度的锻炼,也就是让心跳达到目标心率70%至80%的运动。专家说:“要倾听你身体发出的声音,如果你处在压力很大的工作环境中,那么剧烈运动或许不能让你感觉更舒服。做修复瑜伽效果可能会更好,这样你的大脑能够放松下来。”

健身专家称,理想的安排是一周进行两到三次高强度锻炼,并加入瑜伽、健走或负重训练等强度较低的项目。即使在不疲劳的时候,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也会觉得舒适。伸懒腰时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

8、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

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葡萄可以预防疲劳,有益气、补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

9、记得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身体抵抗外来侵害时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活力都和维生素有关。因此,秋冬季感冒流行季节,别忘记每日服用维生素C片剂,也可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例如猕猴桃、橙子。

为使呼吸道黏膜经常保持湿润,还要补充维生素A,最佳来源是茴香、胡萝卜和甘蓝。此外,经常吃一小撮核桃仁或葵瓜子,它们富含维生素E。

10、注意心理调节

造成秋季抑郁症的原因主要是秋季阳光照射少,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出现了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他们往往觉得自己活着是有罪的,显得自卑、自闭,临床表现为情绪变得易怒、忧郁、易疲劳、精力衰退、注意力分散等,最后甚至会自伤、自杀。

晒晒太阳,是比较适合季节性抑郁的方法。一般的症状,在换季的时候会有所发展,其表现主要有没有精神、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下降等,但是这些不良的表现,在阳光照耀下会逐渐消失。还要适当补充营养。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对人们的精神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多疑症的人,如果缺乏某种营养物质,也是有可能会引起忧郁症的,因此,大家多吃含维生素B的食物,这种食物有:鱼、粗粮等。

为什么要冬季养生,冬季养生小知识

冬季气温骤降想要温暖过冬除了靠暖气、多穿衣服难道只能这样吗,当然不是,寒冷的冬天除了保暖至关重要,适当滋补、坚持 养生 尤其至关重要,只有滋补好身体、才能温暖 健康 度过冬天,在冬日里也会导致多旧病复发和加重特别是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因此,冬天我们更加要注重冬季 养生 。

为什么冬季要 养生 ?

中医巨著《黄帝内经》中曾提出: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意思是高出寒冷地,人的寿命长,地处气温低,人的寿命短。

寒冷使细胞分裂,新陈代谢也慢,所以衰老来的晚,寿命自然长,因此,冬季 养生 也要遵循低温,帮助身体平稳过冬,下面给大家几点建议,帮助大家缓解寒冬寒气的入侵;

多饮水

虽然冬天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份的滋养,以温水和茶水为主,冬季多病毒,人体免疫力弱,可以经常喝牛奶和花茶,能够更好地抗菌消炎,提高身体免疫力。

出点汗

冬季要适当运动筋骨,这样才能强身体,立冬后气温低,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活动,突然进行剧烈运动,极易发生损伤,因此,锻炼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比如甩手、伸臂、踢腿等等,以提高鸡肉与韧带的伸展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尽量避免运动损伤。

调气神

冬天寒冷,易使人情绪低落,对于心中的不良情绪,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立冬后,可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因为光照时间短,是情绪抑郁的一个原因,当黑夜来临,人体大脑松果体的退黑激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

保睡眠

冬季 养生 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养精蓄锐,固本培元,保证充足的睡眠,周末的时候适当睡个懒觉也是非常不错的,安神又解乏,从而有利于身心 健康 。

需进补

冬季 养生 要科学进补,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牛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术后病人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该季节的补益佳品。

保护脚

冬季 养生 滋补汤

肉苁蓉海参瘦肉炖汤

准备材料:取苁蓉90克,海参60克,枸杞子30克,猪瘦肉90克,清洗干净,肉切块备用。

1、再把全部准备好的材料放入炖锅内,加开水适量

2、然后盖上盖子,用中火隔开炖3-4小时,调味即可使用。

苁蓉海参瘦肉炖汤功效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肉苁蓉羊肉汤

1、准备食材,羊肉300克,苁蓉20克,清洗干净备用

2、加入适量的水,炖1-2个小时熟透即可加入调料食用。

肉苁蓉羊肉汤的功效:此汤对于老年人体质虚体倦乏力,性功能减退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肉苁蓉炖鸡

准备食材:白酒50-100克,肉苁蓉30克,黑公鸡1只,葱段、姜片、胡椒粉、味精、精盐各适量。

1、将鸡宰杀,去毛和脏,洗净后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放入沸水锅中汆透,捞出洗净,沥去水分。

2、将鸡块、肉苁蓉一起放入沙锅内,放入葱段、姜片,注入白酒和适量清水,用旺火烧沸,改用小火炖至鸡肉烂熟,拣去葱段、姜片,加入精盐、味精、胡椒粉,即可食用。

肉苁蓉炖鸡的功效:肉苁蓉为中药,能补肾益精、强筋健骨、润肠通便。白酒有温脾胃、破症结、助药力、厚肠胃、通行血脉、驻颜色的作用。公鸡补虚温中、补虚损。

此菜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可治疗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肾炎、性机能障碍等症。

肉苁蓉乌龟煲汤

材料:肉苁蓉30克,覆盆子15克,乌龟肉500克,细盐适量。

做法:将肉苁蓉,覆盆子在300毫升淡盐水中浸泡30分钟,再将龟肉连壳和肉苁蓉,覆盆子,淡盐水一起倒入砂锅中,加冷水浸没,先用旺火烧开,加半匙细盐,改用小火慢慢煨炖4小时, 直到龟甲散开,龟肉酥烂。

肉苁蓉乌龟煲汤的功效:肉苁蓉和乌龟肉煲汤食用具有补肾益精,滋阴补血之功效,适宜于肾虚不固,遗精,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神经衰弱等症调理,炖汤的时候加入五子养精汤和石斛浸膏剂各一汤匙,可增强益肾壮阳和固精强肾之功效。

肉苁蓉猪肝煲汤

材料:肉苁蓉25克,猪肝100克,食盐适量。

做法:将猪肝洗净切片,加水两碗同肉苁蓉同煮,煮至汤剩一碗后,加食盐调味食用,连饮多次。

肉苁蓉猪肝煲汤功效:肉苁蓉和猪肝煲汤食用可生精补血,对男性肾阳亏损,女性阴气不治,都有补益作用,此汤是男女均宜的和缓滋补药膳,补而不燥,滋而不腻。

肉苁蓉羊肾煲汤

材料:肉苁蓉20克,羊肾1只。

做法:将肉苁蓉,新鲜的羊肾切开洗干净,挑去羊肾表面白色的筋膜,放入洗干净的肉苁蓉,加水煮汤,大火烧开后趁着水滚加食盐调味。

肉苁蓉羊肾煲汤功效:肉苁蓉性温味甘,具有补肾壮阳,填精补髓,养血润燥的功效,羊肾味甘性温,主治肾虚劳损,能补肾气,益精髓。肉苁蓉和羊肾搭配煲汤食用,可以固本培元补肾气,使人肾脏更好,血气足,气色更好。

冬季 养生 除了注意保暖,不要过多的进补或肉类食物过多饮用,也要多吃蔬菜水果,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 养生 的根本目不仅仅是延年益寿,更重要的是提高我们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养生 就是管理 健康 管理生活管理生命。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11-25 13:39:52 回复

    梗死因此,冬天我们更加要注重冬季 养生 。 为什么冬季要 养生 ? 中医巨著《黄帝内经》中曾提出: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意思是高出寒冷地,人的寿命长,地处气温低,人的寿命短。

    1
  • 访客 2022-11-25 11:06:03 回复

    补虚温中、补虚损。 此菜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可治疗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肾炎、性机能障碍等症。 肉苁蓉乌龟煲汤 材料:肉苁蓉30克,覆盆子15克,乌龟肉500克,细盐适量。 做法:将肉

    2
  • 访客 2022-11-25 12:09:08 回复

    ,有益身体的健康; 注意多加锻炼身体。 秋冬季节多加注意锻炼,能够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能够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锻炼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的,可以试着每天早上跑跑步、散散步、练练瑜伽

    3
  • 访客 2022-11-25 09:45:27 回复

    苁蓉,加水煮汤,大火烧开后趁着水滚加食盐调味。 肉苁蓉羊肾煲汤功效:肉苁蓉性温味甘,具有补肾壮阳,填精补髓,养血润燥的功效,羊肾味甘性温,主治肾虚劳损,能补肾气,益精髓。肉苁蓉和羊肾搭配煲汤食用,可以固本培元补肾气,使人肾脏更好,血

    4
  • 访客 2022-11-25 18:34:14 回复

    生素C元素等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在冬季里健康的养生。 2、多吃土豆。 这是因为土豆中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C元素、钙元素、磷元素、镁元素、钾元素等。而这些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C元素、钙元素、磷元素、镁元素、钾元素等可以有效的帮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