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 1、小学必须掌握的35个成语故事和100个国学常识,赶
- 2、小学必背的35个成语故事和100个国学常识,值得为
- 3、国学常识竞赛200题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 4、国学小名士题库带答案
- 5、特级语文教师最全国学常识一百条
- 6、国学基本常识
小学必须掌握的35个成语故事和100个国学常识,赶
狐假虎威,愚公移山,掩耳盗铃,盲人摸象,井底之蛙,此地无银三百两,井底之蛙,刻舟求剑,如鱼得水,螳螂捕蝉,自相矛盾,半途而废,不耻下问,南辕北辙,悬梁刺股,橘蚌相争,纸上谈兵,调虎离山,亡羊补牢,买椟还珠,千金买马骨,画蛇添足,杯弓蛇影,按图索骥,叶公好龙,暗度陈仓,背水一战,谈虎色变,三人成虎,对牛弹琴,塞翁失马,指鹿为马,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画龙点睛,
小学必背的35个成语故事和100个国学常识,值得为
35个经典成语故事
1、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4、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6、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
7、卧薪尝胆(勾践)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三顾茅庐(刘备)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9、孺子可教(张良)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
10、四面楚歌(项羽)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国学常识竞赛200题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月亮。
“婵娟”本义为形容词,形容所有美好的东西。《康熙字典》:“凡物有色态曰婵娟。(白话:凡是有美好姿色体态的都可说婵娟)”如《孟浩然词》:“花婵娟,沃春泉。竹婵娟,笼晓烟。雪婵娟,不长姸。月婵娟,眞可怜。”
国学小名士题库带答案
国学小名士电视大赛节目旨在让青少年通过对国学经典的诵读,把传统经典中的正能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比赛题库及答案,希望对小朋友学习国学有帮助!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题库(1)
1.“枯藤老树昏鸦”的后两句是什么?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梨花带雨”最初形容谁的样子?(杨贵妃或杨玉环)
3.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的是“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哪一位?(唐伯虎)
4.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记载宗庙祭祀的乐歌是什么?(颂)
5.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故人是指唐代诗人谁?(孟浩然)
6.孔子被后人奉为“至圣”,而被奉为“亚圣”的则是谁?(孟子)
7.在唐代诗坛被称为诗鬼的是?(李贺)
8.在“说唱脸谱”的歌中,张飞是黑脸还是白脸?(黑脸)
9.唱词“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出自哪部戏曲?(《花木兰》)
10.被苏拭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王维)
11.“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是谁的词?(温庭筠yun)
12.“如胶似漆”现在多描写夫妻恩爱,请问它原指什么关系?(君臣)
13.成语“芒刺在背”说的是汉宣帝见到谁的感受?(霍光)
14.“桃园三结义”关羽和张飞叩拜刘备时,行的是稽(qǐ)首礼还是顿首礼?(顿首礼)
15.李白的《长干行》产生了两个成语,一个是“青梅竹马”,另一个是?(两小无猜)
16.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写在哪个季节?(秋天)
17.“无边落木萧萧下”的下一句是什么?(不尽长江滚滚来)
18.“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上一句是什么?(天街小雨润如酥)
19.“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哪部著作?(《孟子》)
20.“四海之内皆兄弟”出自《论语》还是《孟子》?(《论语》)
21.“古来稀”是指老人多少岁?(70岁)
22.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什么?(《孙子兵法》)
23.“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哪位历史人物?(诸葛亮)
24.“日日思君不见君”的下一句是什么?(共饮长江水)
25.著名民乐作品《二泉映月》一般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二胡)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指哪座山?(泰山)
27.“荆轲刺秦”刺的是谁?(秦始皇或嬴政或秦王)
28.“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荀子)
29.“冲冠一怒为红颜”最初是描写谁在发怒?(吴三桂)
30.民间的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哪一个人物?(屈原)
31.成语“美轮美奂”是用来形容房屋还是衣着?(房子)
3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亭”在哪?(安徽省滁州市)
33.自称“白衣卿相”的北宋词人是谁?(柳永)
34.唱词“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出自哪个剧种?(黄梅戏《女驸马》)
35.“人生七十古来稀”出自哪里?(杜甫《曲江二首》)
36.“你走你的阳关道”中的“阳关道”在现在哪个省?(甘肃)
37.“不惑之年”指多大年龄?(40)
38.“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上一句是什么?(我劝天公重抖搂)
3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作者是谁?(龚自珍)
40.“诗佛”指的是谁?(王维)
41.“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后两句是什么?(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4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作者是谁?(李绅)
43.“鳏寡孤独”中的“鳏”是指什么?(老而无妻)
44.“不分青红皂白”中的“皂”是什么颜色?(黑色)
45.“大禹治水”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黄河)
46.李白的“蜀国多仙山”是对哪座山的称赞?(峨眉山)
47.“道可道,非常道”的下一句是什么?(名可名,非常名)
48.古琴曲《关雎》取材于哪部著作?《诗经》
4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哪?(《岳阳楼记》)
50.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著作?(《山海经》)
51.《秦王破阵乐》中的“秦王”指唐代的谁?(李世民)
52.“老骥伏枥”中的“枥”指什么?(马槽)
53.“成也萧何败萧何”是在感慨哪位英雄的经历?(韩信)
54.“万松书院”与哪个民间爱情故事有关?(梁山伯与祝英台)
55.“头悬梁、锥刺股”中“头悬梁”的人是谁?(孙敬)
56.“金声玉振”中的“金”和“玉”各指什么乐器?(钟、磬)
57.秦始皇在哪座名山举行封禅大典?(泰山)
58.古代“六艺”指什么?(礼、乐、射、御、书、数)
59.并称“韩柳”的是哪两位文学家?(韩愈、柳宗元)
60.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孙思邈)
61.“诗圣”指的是谁?(杜甫)
62.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哪部著作?(《诗经》)
63.岁寒三友指什么?(松、竹、梅)
64.“五行”指什么?(金、木、水、火、土)
65.“三百千”中的“百”是指哪部作品?(《百家姓》)
66.陕西省著名的“无字碑”与哪位帝王有关?(武则天)
67.《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孙武)
68.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为“令爱”还是“令正”?(令正)
69.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欧阳洵)
70.京剧服装中男性角色蟒袍上的动物是什么?(龙)
71.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是马致远的哪一首词?(《天净沙·秋思》)
72.“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把夫妻头发绑在一起吗?(是的)
73.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数九天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的?(冬至)
74.“长短句”是哪种文学体裁的别名?(词)
75.“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什么?(乐曲)
76.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旗袍是“左襟压右襟”还是“右襟压左襟”?(左襟压右襟)
77.“诗仙”指谁?(李白)
78.“沉舟侧畔千帆过”的下一句是什么?(病树前头万木春)
79.“诗狂”是指唐代哪位诗人?(贺知章)
80.“自缘身在最高层”的上一句是什么?(不畏浮云遮望眼)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题库(2)
81.阿房宫是哪一朝代最重要的宫殿建筑群?(秦代)
8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作者是晏殊还是晏几道? 晏殊
83.“知天命”一般指多少岁?(50岁)
84.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动脉还是静脉呢?(动脉)
85《梅花三弄》是传世名曲,其中“三弄”指的是“演奏次数吗”?(是)
“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河南)
87.文房四宝指什么?(笔、墨、纸、砚)
88.《天仙配》属于什么曲种?(黄梅戏)
89.传说中被称为“酿酒始祖”的是谁?(杜康)
90.中医四诊包括什么?(望闻问切)
91.“瘦金体”指谁的书法?(宋徽宗赵佶)
92.《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的作者是谁?(杨慎)
93.请问,峨眉山位于我国哪个省份?(四川)
94.“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哪部著作?(《淮南子》)
95.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什么?(土地之神)
96.古人出门的时候很讲究着装,其中就有“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的着装要求。这句话出自哪部著作?(《弟子规》)
97.“三苏”苏洵、苏辙和苏轼,请问哪位辈分最高? (苏洵)
98.书法中“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谁?(王羲之)
9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的“佳节”是指什么?
(重阳节或重九节、晒秋节、老人节)
100.吃粽子、赛龙舟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的习俗?(端午节)
101.“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位女词人?(李清照)
“乞巧节”指中国哪个传统节日?(七夕节)
102.“金陵”是哪座城市的古称?(南京)
10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兄弟苏辙、子由)
104.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说的是唐代哪位诗人?(贾岛)
10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出自哪首诗?(王湾《次北固山下》)
106.“但愿苍山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出自哪一首诗?(于谦《咏煤炭》)
107.郑谷“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指的是谁?(李白 )
108.“中国四大名园”中位于北京的是?(颐和园)
109.在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中有一种味美但内脏有毒的鱼叫什么?(河豚)
110.“三不知”出自《左传》,分别指“事情的开始”、“经过”和什么?(结果)
111.古人一般用“高足”指称什么?(别人的学生)
11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是谁说的?(孟子)
113.王驾“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描写得是哪一个传统节日?(社日/春社)
114.“孟襄阳”指的是唐代哪位诗人?(孟浩然)
115.“君子惠而不费”的下一句是什么?(劳而不怨)
116.“一曲新词酒一杯”的下一句是什么?(去年天气旧亭台)
117.“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勾践)
118.“五柳先生”指谁?(陶渊明、陶潜)
119.“我舞影零乱”的上一句是什么?(我歌月徘徊)
120.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描写是那次战乱之后?(安史之乱)
121.“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出自哪里?(《弟子规》)
122.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什么?(驾车)
123.“仓廪实则知礼节”的下一句是什么?(衣食足则知荣辱)
124.《十面埋伏》是古琴曲还是琵琶曲?(琵琶曲)
125.《霸王别姬》属于什么曲种?(京剧)
126.请问京剧中典型形象包拯属于什么脸?(黑脸)
127.“出师一表真名世”中提到的《出师表》的作者是谁?(诸葛亮)
128.孔子“闻过则喜”说的是谁?( 仲由/子路 )
129.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关于“读书境界”的论述,第三层是什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30.“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出自哪首诗歌?(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31.平常体育报道中经常用到“收官之战”一词,其中“收官”二字最初用在哪一项活动上?(围棋)
特级语文教师最全国学常识一百条
1.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的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 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3、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4、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5、“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6、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7、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8、关于获取知识 9、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 10、第一次学习新教材 11、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 12、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 13、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 14、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 15、怎样检查练习本 16、学科教学中的学生积极活动的内容 17、教给学生观察 18、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 19、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20、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 21、兴趣的秘密何在 22、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23、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 24、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 25、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26、要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 27、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 28、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 29、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30、谈谈直观性问题 31、给准备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 32、怎样在学龄前期研究儿童的思维 33、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 34、怎样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智力 35、怎样培养记忆力 36、要爱惜和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力 37、培养儿童对图画的爱好 38、怎样训练儿童流利地书写 39、教给儿童用左、右手都会工作 40、动手和智慧 41、智育的真谛 42、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 43、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 44、给复式教学的学校教师的建议 45、教师应当写哪些计划 46、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 47、怎样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 48、要思考,不要死记!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50、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 51、要使知识"活起来" 52、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呢? 53、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 54、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55、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56、让孩子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58、"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 59、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60、必须教会少年阅读 61、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62、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63、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 64、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 65、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 66、劳动和智力发展 67、通过劳动发展学生的个人才能和爱好 68、一般发展与掌握基本知识 69、教学中的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 70、要敢于鼓励学生"超大纲" 71、教学方法问题 72、少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73、青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75、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 76、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 77、怎样教会头脑迟钝的学生解应用题 78、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 79、教育和自我教育 80、要保持"水源的清洁" 81、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 82、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 83、"思考之室"--我们的阅览室 84、我们的"家长学校" 85、农村学校的特殊使命 86、致未来的教师 87、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 88、教师们的教育观点的一致 89、怎样听课和分析课 90、我怎样写教育日记 91、我怎样领导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 92、我的简单经历、在职进修和我们办学的一些成绩 93、关于和谐的教育的一些想法 94、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 95、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 96、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 97、怎样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98、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 99、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 100、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
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第38条:怎样训练学
38、怎样训练儿童流利地书写
阅读和书写是学生的两种最必要的学习工具,同时也是通往周围世界的两个窗口。学生如果没有流利地、快速地、有理解地阅读和流利地、快速地、半自动化地书写的技能,他就像半盲目的人一样。我认为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早在三年级、最迟在四年级,就要使学生能够笔不离纸地写出较长的词,能够眼睛不看练习簿地写出词甚至短句来。书写过程的半自动化是提高读写水平以及全面地自觉掌握知识的极为重要的条件。学生应当不再思索这个或那个字母怎么写法以及各个字母怎样连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才有可能去思考怎样运用语法规则和他所写的东西包含什么意思。这种流利书写的技能还能逐步地训练出运用语法规则的半自动化技能:儿童已经不必去思考某一个词应当怎样写,因为他已经多次地写过这个词了。
所有这一切——快速地书写字母和词,以及在正字法方面逐步获得半自动化的技能;在书写的同时进行思考,——都应当齐头并进。培养快速书写的技能,首先要求对手的小肌肉进行一定数量的操练性练习。多年的经验证明,这种练习应当比写字先行一步。我的意思是说,先要让手(包括右手和左手)做一些精细的劳动动作。在入学前的一年时间里,就应当让儿童做这样一些作业,如用小刀(雕刻刀)和剪刀雕刻和裁剪纸板和纸张,雕刻木料,编结,设计和制作小型的木质模型等。精细的劳动动作能训练手指动作的协调和节奏,形成手指的灵巧性和对小图案(实质上字母也相当于这种小图案)的敏感性。
还应当尽力使小孩子的劳动动作成为一种审美的创造活动。在儿童制作的物品中,要多让他们重复圆形的、椭圆形的、波浪形的线条,让他们从小就习惯于进行那些要求高度机敏性的精细而平稳的动作。
经验证明,如果儿童完成过足够数量的精细的劳动动作,那么他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做好了流利书写的准备。当然,有系统的书面练习还是不可缺少的。
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其中一条建议的读后感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前不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它是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也有许多心灵感触,在此谈谈我的体会。
“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书中提到这个问题就是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没有兴趣的指引和铺垫,学生会觉得学习变得枯燥无味,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
“追求知识的愿望,是靠儿童的虽不轻松然而快乐的、诱人的、出于自愿劳动所创造的千万条根须日以继夜、不知疲劳的工作来滋养的。然而只有使力量的付出跟儿童的自尊感密不可分的时候,他的劳动才能成为快乐的、诱人的、自愿的劳动。必须使儿童感到自己是一个劳动者,使他为自己的努力所达到的劳动成果而感到自豪。培养自豪也就会意味着在儿童心灵中树立一种要成为思考者的愿望。”
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读后感《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语文课,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作为语文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语文,才能对学习有兴趣,只要有兴趣,才能学好语文。因为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我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兴趣。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的不到的,没有观察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性,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去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既增加了语文的趣味性,又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语文教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主动积极的学习,才能有效的培养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智力兴趣关系密切,有意识的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热爱学习与情感,并对所教学科产生兴趣。
因此,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顺利掌握知识,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添学习兴趣,使设计的教法符合学生的学法,持之以恒地结合知识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引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求知识的钥匙,可以增添学习兴趣。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4.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的介绍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位新锐校长给教师的建议,也是copy一位教育改革者的畅想。他关注教师的知生命质量,走进教师的心灵世界,并努力为教师增添职业欢乐。本书部分文章在《全球教育展望》、《道上海教育》等杂志上选登后,立即引起广泛反响。
5.全国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有哪些
全国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有:1、许建平:许建平同志现担任江苏省南通中学教务处主任,是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南通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中语会常务理事,南通市中语会常务副理事长,04年荣获南通市 *** 首届“园丁奖”。
2、陈石林:湖南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从事高中教育37年。
任教毕业班20届。辅导学生创作发表习作200余篇。
在省级及以上媒体、单位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编著7部,获得课题奖5项、荣誉称号2项。专业著述累计110余万字。
3、程红兵:安徽六安人,1982年大学毕业开始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上海市市级骨干教师带教导师。上海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国务院 *** 特殊津贴获得者,上海市市级骨干教师带教导师。
4、杨生春:广西龙胜县人, *** 党员,大学本科毕业,研究生学历。中学特级教师,桂林市“21世纪园丁工程”B类培养对象,桂林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国家级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
5、张孝纯:张孝纯,名世继,以字行,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创始人 。三岁时,过继给伯父张麟阁,从此接受严格的家庭教育。
6岁时,在伯父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已能背诵“三百千”和《古唐诗合解》中的全部五七言绝句,并开始写五绝诗。参考资料:陈石林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百度百科。
6.高中语文必知的100个文化常识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秦大明123
高中生必知100条涉考文化常识
1、【十二生肖】〖中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
3、【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4、【古代主要节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7.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怎样通过阅读发展知识
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读”是基础,要读懂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的重复作品内容.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
以下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内容,只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即可.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个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很灵活,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89《怎样听课和分析课》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书中生动、详细的介绍了100条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教学的精彩条目,用生动的教育教学案例,深入浅出的为教师朋友提出建议,文字通顺流畅,极便阅读。书中有《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教师应当写哪些计划》、《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怎样听课和分析课》等吸引人眼球的精彩文章,这些文字,字字句句打动我的内心,促使我不断的问自己:我的工作合格吗?我在课堂上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吗……
那么,要做怎样的老师呢?结合自己学科和教学的特点,我认为:
1、要做善于沟通的教师:与学生进行真诚的沟通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第一步。课堂上,少一些责怪和训斥,多一些鼓励与支持,少一些怀疑和不屑,多一些信任和真诚。与学生交个朋友,把心掏出来与她(他)交流,他(她)怎么会拒绝与您的沟通呢?由于学科的特殊性,让我没有像其他学科老师那样多的机会与学生见面或交谈,一周仅有的40分钟,是我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时刻,每分每秒,我热情释放自己的能量,真诚地邀请学随我一起遨游艺术的殿堂,通过音乐、美术感受人间的真、善、美、丑,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个怎样的人。一堂课里,学生从最初走进教室的吵吵嚷嚷变的安安静静,从最开始书写其他学科作业到认真听我讲课,从这些细微的变化中,我领悟到做教师的魅力,我尝到沟通的甜果。
2、要做会思考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思考,不要死记”。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要老师教给学生的一个学习方法,可故事的背后,我理解到的另外一层意思却是:教师自己也要学会“要思考,不要死记”的方法。平日,面对教材,我们开动脑子思考,分析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面对学生,我们开动脑子思考,不同的学生要用哪些合适的方法对待;面对困难,我们开动脑子刻苦钻研;学会因材施教,才能育人得当。我是个脑子笨拙的人,但我相信,我学着思考、坚持思考,终有一天我会学会思考,也一定能教会我的学生思考。
当然,做教师,还要乐于奉献、富有爱心、进取创新……
《给教师的建议》 ,到今天,我认为自己仍然没有很好的将他读完,可它已经让我爱不释手,摆在枕边,它真正能够让我掩卷沉思时反省自己,使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
这本书,我会一直读下去,用一辈子。
国学基本常识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本指国家一级的学校。《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周礼·正义》:“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周代的“国学”只是国家所办的“贵族子弟学校”。 《唐会要》中也说:“贞观五年以後,太宗数幸国学、太学,遂增筑学舍一千二百间。” 近代意义的国学概念,是在清末明初形成的。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章太炎在其《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记的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学应用。
今天我们所指的“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对当代社会仍具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 现时,“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学术意义范畴的“国学”定义。
(国学是泛指不能具体而指,是个概念事物不是某一具体事物。就像“白马非马”的哲学命题,是马,但白马、黑马、大马、小马、瘸马都不能等同于马,而马却包括所有的具体马。)
辞海中说国学:1、是指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2、指西周设于王城及诸候国都的学校。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3、
参加,考上为“举人”。)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4、【古代主要节日】元日:正月初一,
历?(韩信) 54.“万松书院”与哪个民间爱情故事有关?(梁山伯与祝英台) 55.“头悬梁、锥刺股”中“头悬梁”的人是谁?(孙敬) 56.“金声玉振”中的“金”和“玉”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