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近代最强地震史-江苏地震最高等级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2年前 (2023-01-16) 黑客业务 184 3

目录介绍:

1979年江苏省发生了6.0级地震,是全省吗?我想了解一下,有知情人士吗?

你好,不是全震,只是局部地区。只是溧阳县。

溧阳1974年4月22日曾发生过一次5.5级地震,两次地震的震中位置才相距3公里,震源深度也相当,可视为同源地震。

溧阳地区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较强地震,因而5年内的连续两次地震,虽属中等强度,也造成了比较重的灾害和较大的社会影响。震中地区由于建筑材料缺乏,普遍采用泥土墙,夹心墙和空斗墙承重,强度不够,房屋质量差,许多房屋倒塌。地震造成死亡41人,重伤500人,轻伤2900人,牲畜损失1.2万多头,农村民房倒塌和破坏达34万间。容量百万立方米以上的9座水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数百处涵洞、闸门受到破坏,几十座桥受损。地震有感范围包括徐州、上海、武汉、南昌、南京和合肥等城市。

共损坏房屋80919间,其中倒塌9233间,严重损坏20959间,一般损坏50727间,直接经济损失3236万元

我是93年的学生,爷爷给我说过这件事,半夜大队发广播体提醒大家,全民警惕,全家都要搬出来住防震棚。

根据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的数据记载,1979年江苏确实发生了Ms6地震,但是不是全省。下面是数据记载:

发震时刻(北京时) 纬度(度-分) 经度(度-分)

1979/07/09 18:57:23.1 31°27" 119°15"

深度(km) 震级 烈度

12.0 6.0 VIII

ps,楼上的朋友,你见过江苏有过8级地震么?要是说你是杜撰的我还信,可是《中国近代地震目录》 怎么会犯错把震级说成8级。这差距可真心大了…

苏州市历史上总共发生了多少次地震?

1990年2月10日01时57分常熟-太仓交界处发生5.1级地震,直接死亡26人,经济损失达1.75亿。

苏州历史上几乎没有破坏性地震,虎丘塔就是最好的证明,仍然屹立不倒,下面给你看看的中国的主要地震带。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请问。。江苏省哪年发生过地震?

在江苏省西南部溧阳市境内的上沛公社,1974年5月22日发生5.5级地震;5年以后,1979年7月9日,在原地区又发生6.0级地震。两次地震的震中相距3公里,震级和震源深度相当,可视为同源地震。溧阳地区很多年以来,没有出现过较强地震,因而5年内重复的两次地震,虽属中等强度,也造成了比较重的灾害。

两次地震的重灾区主要是农村,极震区村落密集,人口众多。又由于建筑材料缺乏,房屋质量差,普遍采用泥土墙、夹心墙和空斗墙承重,强度不够,破坏较大。1979年地震时,全县41个公社中,16个破坏较重。据统计,整个灾区死亡41人,重伤500人,轻伤2900人;牲畜损失1万2千多头。农村民房倒塌和破坏达34万间,为1974年地震时毁坏数的14—15倍。震区于1974年以前修造的容量百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15座,1974年地震时均未受损,1979年地震时其中的9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此外,500多处涵洞、闸门受到破坏,20座

江苏南通历史上所发生过的地震

刚查的历史资料,原来四川汶川一带在历史上就是地震多发带,而且都是发生在20世纪。

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县以北60公里的叠溪镇发生震级为7.5级的大地震,震中烈度10度,震源深度为6.1公里。据史料记载,地震发生时,地吐黄雾,城郭无存;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坠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600米,叠溪镇从此不复存在。震前该地异象迭出:犬哭羊嘶,蛇出鼠惊,乌鸦惨啼,母鸡司晨。据说有一个牧童竟然飞越了两重山岭。

巨大山崩使岷江断流,壅坝成湖,波及都江堰。震后一个多月,岷江上游阴雨连绵,江水骤涨,各海子湖水与日俱增。震后的第45天,叠溪海子瀑溃,积水倾泻涌出,急流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急涌茂县、汶川,造成了我国地震史上罕见的次生水灾。

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之间发生7.2级地震。地震属震群型,主震之后又发生22日6.7级地震和23日7.2级地震。这次地震有感范围较大,西至甘肃高台,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东至长沙,最大半径1150公里。震后连降暴雨,造成山崩、塌石、泥石流等,致使农田、道路、河床等破坏严重,通讯中断。地震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山区,加之震前已有预报,采取了人员撤离的措施,因此,人员伤亡仅为800余人,其中轻伤600余人。

前两次地震间隔时间为43年,而上次地震距这次汶川大地震为32年,可见汶川本身就是地震多发带,应是地震工作者重中之重的监测地区!!

重视科学!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南京历史上有过什么地震?

有过,但震中大都不在南京,或者是小地震,或被附近地震波及

1624年最大地震墙垣动摇城垛倒塌

目前在历史文献上可以查到的南京最大地震,发生在明天启三年(1624年2月10日),地震为6级(震中在邻近的扬州,亦有专家认为在南京),为南京历史上破坏程度最为严重、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据《明实录》载:“天启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申时四刻,忽觉地震失常,令行通查府属州县有无伤损等因,当据上元、江宁、句容等县各称:地从西北方震起向东南去,墙垣动摇,屋脊梁柱俱各有声,城垣墙垛倒塌……”

据地震部门推测,三百多年前的这次南京古地震达到6级以上,影响所及,遭受破坏的州县多达10个,距震中最远的240多公里,地震有声有方向的州县有8个,离南京最远的达300多公里;地震有声无方向的州县有4个,离南京最远的250多公里。“南直应天府、苏、松、凤、泗、淮、扬、滁州等处同日地震。”据“常州、镇江、扬州等府称:地震有声,自西南来,屋瓦摇落,房窗斜倾,且多倒塌。一连两次,移晷方定。”当时的民间史家金日升在他的《颂天胪笔》中留下了其亲身所经历的地震现状记录:“天启壬戌(癸亥)十二月二十二日,应天府申时地震,声如巨雷,两个时方止。常、镇、扬、泰州俱然,摇倒民房无数,压死多命。《明实录》亦证实:“扬州倒卸城垣三百八十余垛,城铺二十余处。”此次地震损失惨重,由此可见一斑。

1668年山东地震波及南京“人立俱仆”

据资料记载,南京历史上曾发生过数次地震。如499年8月4日,在南京发生4.75级地震。《南史·齐本纪》记载:“地震。自此来岁昼夜不止,小屋多坏。”《南齐书》则称:“七月,地日夜十八震。”南京地方《上江两县志》记录得更为详细:“秋七月辛未(8月19日)淮水变赤如血,建康大风十围树及宫舍民屋皆偃拔,京师地震。丁亥涛水入石头,漂刹缘淮居民。”在这次地震约50年后,南京又发生了一次5.25级地震。“江左地震,江左尤甚,坏屋杀人,地生白毛,长二尺。”清康熙七年(1668年)7月,在山东郯城发生8级大地震,余震波及南京。“戌时,江南地震,自西北起东南,屋宇摇撼,河水尽沸,约一刻止。翌日遍地生白毛。两越亦于是日地震。继而北直、山东、河南皆以地震告。五省同时同刻,真古今异变。”“六月十八日戌时,江宁府属地大震,水翻波斗,屋倾墙圮,人立俱仆。”清代徐岳的《见闻录》就记录了这次地震的感受:“七年地震时,在江宁病目。早寝,初觉床帐飒飒有声,尤疑猫攫鼠,鼠奔窜声。少顷大动。下床履地如立车辆上,始知地震。恐屋塌,急趋出空院,则数起数伏。连日大震,各省俱震,声如战斗,倒坏官民房屋不计其数,压死男妇亦不考,山东尤甚云。自西至东,不时摇动,甚至地裂数十丈,深不可测,如黄水涌河。”山崩地裂,十分可怕。

1712年12月22日,南京高淳、仪征等地又发生地震。

1976年唐山地震后南京街头巷尾盖满防震棚

如今南京的年轻人多没有经历过地震,老南京则不同了,1977年溧水4.6级地震和1979年溧阳6.0级地震都曾使南京遭到轻微破坏。此外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他们还“体验”过大地震将要发生的恐慌。

老南京余闻告诉记者,1976年他才二十来岁,唐山地震伤亡巨大的消息传到南京后,市民都很恐慌,谣传南京也很快要地震。当天晚上,所有的市民都不敢在家里待了,纷纷将床搬到空旷的大街小巷,一时间,街头巷尾到处是单人床、双人床,甚至还有用门板搭建的简易床。大伙儿聚在一起,既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街坊邻居又可以聚在一起乘凉聊天,害怕的是地震会突然光临。

在街头睡了一夜后,第二天市民就开始搭建防震棚,一时间,有塑料布出售的商店门口排起了长队,全市的塑料布和帆布库存很快被抢购一空,竹子木头也很紧俏,一些单位甚至将包装袋发给了职工。一天之内,南京市民的屋前屋后就搭满了防震棚。危难时刻现邻里真情,一些青壮年劳力主动帮那些老弱邻居搭棚子,搬家具。

在防震棚住了半个多月之后,地震还没有来,大伙儿也放下心来,一些人逐渐搬回了家,但棚子却没拆,随时“待命”,直到几个月后才逐渐消失。

隋唐之前南京小震多

南京历史上很少有大地震,不过隋唐之前却小震频发,史官对此也作了详细的记载。

晋太康二年(281)二月淮南、丹阳地震;晋太康八年(287)八月丹阳地震;晋太康九年(288)正月江东四郡地震;晋太康九年(288)四月江南八郡国地震;晋太康十年(289)十二月丹阳地震;晋太兴三年(320)五月丹阳等地震;晋太元二年(377)春夏屡有暴风折木,地连震;晋太元十七年(392)六月建康地震,涛水入石头,毁大航漂船舫。十二月,地震;宋升明三年(479)二月,建阳门地震;

梁天监五年(506)十一月,建康地震;

梁普通三年(522)正月,建康地震;

梁普通六年(525)十二月,建康地震;

梁中大通五年(533年)正月,建康地震;

梁大同三年(537)十月,建康地震;

陈祯明元年(587)正月,建康地震。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3-01-16 05:27:24 回复

    连震;晋太元十七年(392)六月建康地震,涛水入石头,毁大航漂船舫。十二月,地震;宋升明三年(479)二月,建阳门地震; 梁天监五年(506)十一月,建康地震; 梁普通三年(522)正月,建康地震; 梁普通六年(525)十二月,建康地震; 梁中大通五年(533年)正月

    1
  • 访客 2023-01-16 07:33:31 回复

    震。当天晚上,所有的市民都不敢在家里待了,纷纷将床搬到空旷的大街小巷,一时间,街头巷尾到处是单人床、双人床,甚至还有用门板搭建的简易床。大伙儿聚在一起,既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街坊邻居又可以聚在一起乘凉聊天,害怕的是地震会突然光临

    2
  • 访客 2023-01-16 10:10:08 回复

    ,全县41个公社中,16个破坏较重。据统计,整个灾区死亡41人,重伤500人,轻伤2900人;牲畜损失1万2千多头。农村民房倒塌和破坏达34万间,为1974年地震时毁坏数的14—15倍。震区于1974年以前修造的容量百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15座,1974年地震时均未受损,1979年地震时其中的9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