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我国各省名称及古代叫法
1、北京:战国时期称蓟,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京城。辽国称燕京。金国改称京都。元朝称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称北平,永乐帝朱棣改北平为北京。简称京。
2、天津:明朝,燕王为争夺皇帝位,在这里发兵渡河南下,打败他的侄子明惠帝而篡了位。为纪念在这里渡河起兵,所以称「天津」,意即天子经过的渡口,简称津。
3、上海:北宋初期,这里已形成居民点,从这里上海洋,所以称上海。上海原来是捕鱼的地方,当时渔民创造了一种捕鱼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编成,插在水中),后来邕改为沪,所以上海简称沪。
4、重庆:重庆古称“巴”,商周时期为巴国首都。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5、黑龙江省:由黑龙江而得名。因为江水呈黑绿色,蜿蜒地流着象条游龙。简称黑。
6、吉林省:清朝在松花江沿岸建立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满语吉林是『沿』的意思,乌拉是「大川」的意思。就是沿着松花江的城市,后来建省时,就用它命名叫吉林省。简称吉。
7、辽宁省:由于它在辽河流域,取辽河永久安宁之意,简称辽。
8、河北省:相对于黄河为北。唐朝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为河北道,1928年称河北省。因代属冀州地区,所以简称冀。
9、河南省:相对于黄河为南,主要部分在黄河以南,因为古代属豫州地区,所以简称豫。
10、山西省:相对于太行山为西。明朝设置山西省,春秋时是晋国领土,所以简称晋。
11、山东省:相对于太行山为东。明朝设置山东省,春秋时是鲁国领土,所以简称鲁。
12、湖南省:相对于洞庭湖为南。由于湘江纵贯全省,所以简称湘。
13、湖北省:相对于洞庭湖为北。清朝时省会武昌属鄂州管辖,所以简称鄂。
14、浙江省:境内的浙江盘回曲折,浙江就是富春江。简称浙。
15、江西省:唐朝为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清朝时改为江西省。因赣江纵贯全省,所以简称赣。
16、陕西省:是指现在的河南省陕县西南陕陌以西的地区称陕西。简称陕。古代时是秦国领土,又简称秦。
17、安徽省:以清朝时的安庆府(今安庆)和徽州府(今歙县)的头一字组成。因境内有皖山(天柱山),因而简称皖。
18、江苏省:是以清朝时的江宁府(今南京市)和苏州府(今苏州市)的头一个字组成。简称苏。
19、甘肃省:是以古代甘州(今长掖),肃州(今酒泉)的头一个字组成,简称甘。境内的六盘山又叫陇山,故又简称陇。
20、贵州省:明朝设置贵州省。简称贵。因古代属黔中郡,所以简称黔。
21、四川省:唐朝初年现在的四川省剑阁以南设东川,西川。这里的川,是平川广野的意思。宋代分设益州,榨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元朝设四川省,简称川。三国时是蜀国领土,所以简称蜀。
22、云南省:因为在云岭以南而得名。相传汉武帝时有人在白崖看见彩云,派人追?彩云到这里,因为设立的县在彩云的边,所以叫云南,简称云。因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国,故又简称滇。
23、广东省:五代时叫广东。明朝设广东省,因为古代是百越(粤)地区,所以简称粤。
24、福建省:古代设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个州,取前两个州的头一个字就是福建。明朝设福建省,因是闽族人居住地区,所以简称闽。
25、台湾省:古代台湾称「夷州」或「流求」,又称「东番」、「北港」、「大员」、「大湾」,后来又改为「台湾」,清光绪年间建立台湾省,简称台。
26、青海省:因青海湖而得名。1928年建青海省,简称青。
27、海南省: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明属广东省;清仍之,正式称琼崖为海南岛;简称琼。
28、宁夏回族自治区:这里原为古代西夏地区。取夏地安宁的意思,因此叫宁夏。1928年设宁夏省。1958年设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
29、广西壮族自治区:明朝初年建广西省,1958年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因古代是桂林郡,故简称桂。
30、西藏自治区:元朝、明朝称西藏地区为乌斯藏,「乌斯」是藏语「中央」的意思,藏是「圣洁」的意思。因为它在中国西部,称西藏。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简称藏。
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古代称西域,公元前一世纪起,成为汉王朝的一部分,因为是新开辟的疆土,习惯上称新疆。清光绪年间设置新疆省,解放后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
32、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聚居地区,清朝时,为区别外蒙古,习惯上称为内蒙古。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所有简称中最长的一个。
33、香港:宋代以前,香港是海上渔民捕鱼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后,岛上有个小村,叫“香港村“,香港因此得名。1997年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取全称中的“港”字作为简称。
34、澳门:澳门名字最早记录于明朝史书,叫做“蚝镜”(濠镜),意为海湾如明镜,盛产“蚝”。后又称做“澳”,1999年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
扩展资料
中国有23个省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个自治区。
1、二十三个省:河北省(冀)、山东省(齐)、辽宁省(辽)、黑龙江省(黑)、吉林省(吉)、甘肃省(陇)、青海省(青)、河南省(豫)、江苏省(苏)、湖北省(鄂)、湖南省(湘)、江西省(赣)、浙江省(浙)、广东省(粤)、云南省(滇)、福建省(福)、台湾省(台)、海南省(琼)、山西省(晋)、四川省(川)、陕西省(陕)、贵州省(黔)、安徽省(皖)。
2、四个直辖市:
(1)重庆,简称渝或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
(2)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所在地,也是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3)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沪杭甬大湾区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4)天津,简称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3、五个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通称内蒙古,简称“蒙”。首府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较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为“新”。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3)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首府银川市,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 ,是中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4)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区内的桂林、阳朔一带是世界闻名的景旅游区,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
(5)西藏自治区:简称“藏”。是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首府是拉萨。
4、两个特别行政区:
(1)澳门,简称“澳”,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西岸,北邻广东省珠海市,西与珠海市的湾仔和横琴对望,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临中国南海。
(2)香港,简称“港”,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中国华南地区,珠江口以东,南海沿岸,北接广东省深圳市,西接珠江,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着珠江口相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省份简称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有哪些
大约1.4~0.8万年前农业(包括种植业与畜牧业)逐渐产生,农业部族逐渐形成,农业部族为了争夺土地和农业成果产生战争,农业战争与内部治理产生了农业部国。距今八千年前,农业部族发展成为农业部国国邦国。农业经济、原始国家和语言文字,就是文明时代的三大标志。所以我国具有至少八千年的文明历史(如果把农业部族计算进去而剔除语言文字标准就是大约一万年文明历史)。农业部族与部国就是原始国家,也是我国一级行政区划~政区的开端和基础。
八千年前到伏羲时期就是邦国争战时期。伏羲首先统一泛黄河流域(淮黄济海滦),创立了部邦共主统一制度或邦国共主统一制度,统一了就没有黑暗的战争了,所以叫做“泰昊”或“太皞”,伏羲叫太昊帝或太皞帝,那个时期也叫“昊”;伏羲继承华胥文明治世,合称“华昊”。神农首先统一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扩展到江河地区,神农来自南方,所以叫“炎”,神农叫炎帝;炎帝统一时期的叫“赤县”。赤县与华昊时期合称“赤昊”或“赤华”。轩辕完成了泰东地区的邦国共主统一,扩展到整个东亚大陆,土地色黄,所以那个时候叫“黄”,所以轩辕叫黄帝。轩辕完成泰东大统一,以天帝为最高神的天教产生,认为天神帮助轩辕统一,所以轩辕统一时期叫“神州”。神州与泰昊合成称“神昊”,与“华胥”合称“神华”;黄帝与炎帝合称“炎黄”。伏羲、神农、轩辕就是逐渐造成泰东统一的帝王,合称三皇。其后五帝(少昊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帝)继承和巩固了这种部邦共主统一制度。为了消除部邦战争建立和平,部邦共主统一制度规定天下所有部族与部邦都必须是共主统一下的一级行政区的机制,因此那时并没有现在概念的国家,我们叫“天下”,而不叫国家。只不过科技条件限制,当时不知道天然大封闭的泰东之外还有“优好土地”,我们的“天下”只是政治概念的天下,不知道的地区只是天子共主统一制度的逻辑规定,地球只是名义上属于天子统一范围。由于中部条件最好,部邦实力最强大,共主都出自中部邦国,所以“中国”就逐渐成了中部共主(天子)直辖邦国的代名词。但是,当时知道的地区都有一个字号叫“华”~因东方君子之国的文明始祖“华胥”和像莲花的华山得名,华才是我们祖国的正式名称和第一名称。所以部邦共主统一制度时期,我国的一级政区是部国,也叫方国、部邦、邦国,邦国是最早的诸侯国。
夏禹打破共主制度实现共主世袭制度~家天下,世袭共主就是天子(天教认为共主是天帝嫡长子后裔在地上替天行道才叫天子),商周继承这种家天下的世袭共主世袭制度。夏朝是第一个世袭王朝,所以“夏”逐渐成为中部优好地区,也指中部文化发达封国的人族~夏人,“夏”与“华”也合称“华夏”,表示文明封国与天子直辖邦国。相应地,边地条件恶劣地区的方国与部族地区的东夷、北狄、西羌、南蛮,以东夷最强大,所以笼统地称作“夷”。后来产生了“夷夏”之争辩。因此,夏商周时期是天子封国统一制度或者共主封国统一制度,一级政区是封国,也叫诸侯国、方国(封国又分五服)。世袭天子统一的一家天下即天朝又叫王朝,因此天子封国制度也叫天朝封国统一制度或王朝封国统一制度。所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封国时期,天子也有自己直辖邦国,也是大多出自中部,所以“中国”一词发展成为天子直辖邦国的含义,在封国挑战天子权威时,又进一步发展成为正统天子或正统帝王的含义。
东周时期天教信仰动摇,天子失去权威,封国自行其是,甚至争夺天子争夺天下帝王(楚国最先称“王”),封国发动兼并战争,直辖的封国面积空前扩大,于是为了便于管理,诸侯国们建立了郡县制度。最后,秦国直接灭了周朝天子而取代周朝,并灭了中部六大诸侯国建立秦朝,并逐渐灭了边地一些封国~方国,不能灭的边地封国保留封国地位。于是秦朝把郡县制度扩展到灭了封国的地区,没有消灭封国的地区保留封国制度。郡县是直辖的一级行政区,方国变成藩国是原有的封国制度。因此,秦朝不但替代周朝重新实现了统一,而且是第一个实行一级行政区为郡县直辖制度的王朝。秦朝是郡县直辖为主兼藩国间辖的混合统一制度~郡国统一制度,郡与藩国都是一级行政区,县二级直辖政区,县下还有三级政区~亭(乡)。此后汉新魏晋也继承了郡国统一制度(西汉与西晋一度复古实行封国制度导致封国叛乱而失败)。因此秦汉新晋时期是郡国混合统一制度,一级行政区就是郡与藩国。凡是没有设计郡县制度的地区,名义上都是天子藩国地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泰东又产生大战乱,直辖的郡逐渐变成州或府,与郡同时存在。隋唐再次大统一,以“道”取代直辖郡,辽宋金以“路”替代直辖的“道”和郡,但是道与路都是中央派遣官吏临时巡察,没有常设机构,只是名义上的一级行政区。而“州府”是设置了机构的一级行政区。同时,边远地区保留藩国间辖统一制度。所以,魏晋南北朝及隋唐辽宋金时期,是州府直辖与藩国间辖的州国混合统一制度,州国就是一级行政区,还有名义上的“道国”或“路国”混合统一制度。
蒙古族打败汉族取得泰东统一政权,建立了元朝,把宋代的“路”改为“行省”,设置半常驻机构,同时还有常设机构的“州府”。元朝把青藏高原变成直辖统一地区,并在北亚建立省级行政区。元朝在武力开拓地区,实行“汗国”间辖统一制度制度,而且汗国下还有汗国,并且保留了名义上臣服的“藩国间辖制度”。明清继承元朝行政区划制度,并且完善了省辖机制,保留藩国间辖统一制度。因此,元明清都是行省直辖统一制度与藩国(汗国)间辖统一制度兼有的省国混合统一制度。行省与藩国就是一级行政区。
明清全面返古唯儒唯农极端专制,禁锢了泰东华人的文化思创力,造成极端落后愚昧的落后贫穷态势,被西方全面赶超任意侵略宰割,不但藩国间辖统一制度坍塌丧失天子宗主权,而且直辖地区也失去大片固有领土(被俄罗斯等侵占最多),民国推翻满清王朝,引入西方“国家”概念,继承了元明清的省级行政区划制度,建立“国省”行政区划制度。共和国有继承民国的国省行政区划制度。这就是现在的国下有省的行政区划的由来。
因此,我泰东神华的行政区划制度发展历史,就是从部国战乱催生共主部邦统一制度,依次发展到天子封国统一制度,郡国混合统一制度,州国(道路藩国)混合统一制度,省国混合统一制度,再到当今的省县行政区划制度。
古代地区划分从小到大
每一个朝代的行政区划分都略有不同。秦朝的行政区由小到大为:亭(里)、乡、县、郡。汉朝时在秦朝的基础上,于郡上面还加了一个州,即为亭(里)、乡、县、郡、州,一直延续到隋朝,到了唐朝出现了变化。
唐朝在州上面加了一个道,改亭为里,即为里、乡、县、郡、州、道,宋朝时改道为路,改里为保,即为:保、乡、县、郡、州、路。元朝时行省制开始使用,行政区由小到大为:村、乡、县、郡、路、道、行省。明朝时为:村、乡、县、府、(道)、省(布政司)。
州:
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舜时,从冀州析分出并州和幽州,从青州析分出营州,故有十二州。
汉代,由于疆域的扩大,新增加了两个州,一个是南方的交州,一个是北方的朔方。
后来,朔方并入并州,雍州改为凉州,梁州改为益州。这样,东汉时就有十三个州:司隶(直辖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益州、荆州、交州。比如,江西省在汉朝时属于扬州范围内。
晋初分为十九州,在东汉的基础上将凉州分为雍、凉、秦三州:
将益州分为梁、益、宁三州,将幽州分为幽、平两州,将交州分为交、广两州。
州在汉到南北朝时期,一般都是监察区,有时也是1级行政区。但从南北朝开始,州的数目越来越多,范围却越来越少。
隋朝时,天下已经有了两百多个州,所以,隋朝将州县制改为郡县制,但不久又恢复为州县制。
唐朝,又恢复了州县制,此时州的数目已经有三百多个了。此时的州虽然是行政区,但已经不是1级行政区了,其上还有道。
宋朝的州和唐朝一样,仍是二级行政区,之上还有路。
明朝改州为府,只留少数直隶州直辖于省,散州隶属于府。
郡:
战国时期,各国就开始不同程度地实行郡县制,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征服南粤后,增加到四十郡。此后,历代都有郡,只是数量逐渐增多而范围逐渐缩小。隋朝一度取消了郡,唐代则是州郡迭改,但都是行政区域。
宋代废郡,此后,作为1级行政区名称,郡完全消失在历史当中了。
国:
汉代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国是诸侯王的封域,也是1级行政区划名称,地位相当于郡。
汉代朝廷对诸侯国的管制很严,诸侯国的国相一律是由朝廷任命,不是诸侯王任命的。国相地位相当于郡的太守。(可以参考削藩、七国之乱)
道:
道始行于唐,不过当时属于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只不过后来逐渐实化为1级行政区域。
太宗贞观年间,全国划分为十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玄宗开元年间,析分为十五道,即从关内道分出一个京畿,从河南道分出一个都几,再把山南道分为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把江南道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
路:
宋代的路初始是为征收税赋转运漕粮而划分的区域,后来逐渐演变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 区的性质,成为1级行政区。全国分为十五路,后来增加为十八路、二十三路,和今天的省区已经大致相似。如福建路、河北路、广东路、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陕西路、江南西路(江西)等和今天的省区大致相同。
元代也有路,不过已经从宋代的1级行政区降为二级行政区了,相当于宋代的州府。
省:
本是朝廷官署名称,如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
元代以中书省为央府,又在路之上设行中书省(相当于中书省驻各路的办事处或者中书省行署),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正式称为一级行政区划名,简称省。
府:
依唐代制度,大州称府,因为这些州都置有都督府或都护府,唐代府隶属于道,宋代隶属于路。
元代的府,有的隶属于路,有的直辖于朝廷,明清改州为府。
军:
军是宋代的行政区划名。一个军等于一个州或府,隶属于路。宋代的平定军即清代的平定州,宋代的南安军即清代的南安府。
县:
县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的基层行政区划名。秦代的县属于郡,汉代的县属于郡和国,后代的县属于州或府。现在的县属于地级市或地区。
古代中国的道、路、府等行政区域名称
1、道
“道”在汉朝开始出现,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 唐初分天下为十道,仅为州县之上的一种监察区。但节度使制掌握地方实权后,“道”日渐演变为对一个节度辖区的称呼,和初唐、盛唐时的意义有所不同。
宋代地方监察区不使用“道”而改用“路”,字不同义相通。而辽朝因循唐朝旧制仍使用“道”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元朝建立后,行省成为一级行政区划,行省下设有道,道下有“路”的行政区划单位。
至明清时期,“道”成为省之下军区的通称,如“福建省台厦道”或“台湾道”,但明朝及清朝意义上稍有不同。其中,也有人把清朝的道与省、府、县相提并论,称之为四级地方行政机构。民国初年在省以下府以上设道。
2、路
古代中国的路始于宋代。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唐中叶后,道实际上已名存实亡,节度使所辖之地虽不少称道,但道制行政区划已混乱不堪,到了宋朝,最高行政区划是“路”,路略似唐之道,是仿唐代的道制而置,“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的性质,然后转化为行政区。
3、府
汉至南北朝多指高级官员及诸王治事之所为府。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府要比县高一级。府的长官叫做知府、都尉等。
扩展资料: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曾经在省下设道为次级行政区划单位,并曾计画废省置道,将全国划分为70多个道,但之後并未采用此规划,道这个行政区划也被废除。
至今,朝鲜及韩国仍在使用道,为一级行政区,等同于许多国家的行省 ,而范围和规模则相当于中国的地区/地级市。日本明治时代前,各地也有道的设置,但目前只剩下一个:北海道,与都、府、县同级,习惯上统称为都道府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和
百度百科-路
百度百科-道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安徽省(皖)。2、四个直辖市:(1)重庆,简称渝或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2)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
到这里,因为设立的县在彩云的边,所以叫云南,简称云。因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国,故又简称滇。23、广东省:五代时叫广东。明朝设广东省,因为古代是百越(粤)地区,所以简称粤。24、福建省:古代设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个州
有路。明朝改州为府,只留少数直隶州直辖于省,散州隶属于府。郡:战国时期,各国就开始不同程度地实行郡县制,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征服南粤后,增加到四十郡。此后,历代都有郡,只是数量逐渐
、青海省(青)、河南省(豫)、江苏省(苏)、湖北省(鄂)、湖南省(湘)、江西省(赣)、浙江省(浙)、广东省(粤)、云南省(滇)、福建省(福)、台湾省(台)、海南省(琼)、山西省(晋)、四川省(川)、陕西省(陕)、贵州省(黔
是宋代的行政区划名。一个军等于一个州或府,隶属于路。宋代的平定军即清代的平定州,宋代的南安军即清代的南安府。县:县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的基层行政区划名。秦代的县属于郡,汉代的县属于郡和国,后代的县属于州或府。现在的县属于地级市或地区。古代中国的道、路、府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