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三纲五常指什么-三纲五常的全文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2年前 (2023-03-02) 黑客团队 245 1

目录介绍: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西汉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政治家董仲舒在他的著作《春秋繁露》中提出三纲五常这一道德规范.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条封建道德原则,要求为臣、为子、为妻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个封建道德教条.“仁”即爱人、孝悌、忠恕等.“义”指封建道德规范和标准.“礼”是各种封建礼仪、制度和规范.“智”为判别是非之心.“信”系忠诚守信.这些都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纲最早源于先秦时期,董仲舒加以改造而成“王道之三纲”.五常则是由董仲郐在孔孟宣扬的仁、义、礼、智基础上,再加上“信”而成的,即“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

三纲五常是什么

三纲五常的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泛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伦理道德标准。三纲五常,汉语成语,拼音是sān gāng wǔ cháng,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三纲指父子、君臣、夫妻之间伦理逻辑。五常传说不一,通常指仁、义、礼、智、信。简称纲常。 出自《白虎通义·三纲六纪》。

出 处:《论语·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例 句:五四运动前夕的新文化运动,对维系封建社会的~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3-03-03 03:55:33 回复

    于先秦时期,董仲舒加以改造而成“王道之三纲”.五常则是由董仲郐在孔孟宣扬的仁、义、礼、智基础上,再加上“信”而成的,即“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三纲五常是什么三纲五常的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