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地球所王飞-中国地震局王涛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2年前 (2023-03-11) 黑客业务 174 5

目录介绍:

湖北省地震局历任局长

姚运生,男,1962年10月出生,1983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学专业,1990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专业硕士学位,1998-1999年在日本研修,2003年获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2001年被评为研究员,2003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2008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曾任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党组书记、局(所)长,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武汉科技创新基地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导师。

地震预警的应用案例

旧金山地震提前10秒被预测 未来可提前50秒

2014年8月2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北部地区发生6.0级地震。此次地震为当地25年来最强烈的地震,造成至少170人受伤,旧金山地震发生10秒前,美国伯克利地震学实验室的一个地震警报系统成功探测到了这次地震,并向地震学家发出了预警。

尽管该实验室开发的这一实验地震警告系统还处于演示阶段,仅向一小部分测试用户推送信息,但该系统提前探测到了24日的地震,并向实验室人员发出警告。提前10秒钟发布地震预警,可以让人们有时间进行躲避,从而减少在地震中受伤或死亡的风险。科学界希望这一系统最多可在地震来临前50秒向民众发布地震预警。 首都圈

首都圈是以国家首都城市为核心形成的都市圈,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也中国东部地震多发区之一,1976年唐山地震就发生在这一区域。此次系统覆盖了北京、天津、唐山、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沧州、大同等首都圈区域13万平方公里范围。当首都圈及周边区域发生地震时,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7秒内为民众和重大工程发出警报,减少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

据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暾介绍,首都圈地震预警系统应用了该所自主研发的ICL地震预警技术。该技术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来自中国地震局等国内外专家的支持下研发的,经过大量汶川余震检验而逐渐完善与成熟,形成了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预警技术。

中国首次实现微博自动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2013年1月5日13时6分14秒四川绵竹(N31.7,E104.1)发生3.0级地震,发送本信息时(13时6分23秒)地震横波还有15秒到达成都,预计烈度0.0度。此次微博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是由电脑自动发送,该预警信息在通过微博发送的同时,也通过计算机、手机、专用预警接收服务器、电视等实时同步发布。

此次地震预警信息是由在汶川区域布设的预警试验网发出,目前,仅四川境内,仪器已覆盖了包括汶川、青川、都江堰、龙门山断裂带在内的广大地震多发区域。

中国首家预警机构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从2008年汶川地震后开始研制地震预警技术;在来自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局、福建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成都市防震减灾局等单位专家的帮助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初步掌握了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的核心技术,且已经将这些技术融入到其开发的软硬件一体化系统中,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

从2010年底开始,研究所已经先后在2万余平方公里的汶川余震区域【见下图一】(包含18个县市,覆盖了四川省、甘肃省、陕西省三省交界区域)布设了预警试验网络【见图二】,自2011年4月15日起,已经对试验区域内发生的110次余震实现了预警,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参试人员先收到预警短信,然后才感觉到地震(在四川省地震局台站管理中心、成都市防震减灾局等单位都安装了接收终端,并进行了实时录像)。

图一汶川试验区域图 图中方框表明地震监测设备布设区域,其中的小圆点表示监测设备。图二

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展示平台。该平台展示了台站监控(左上屏)、实时数据流(左下屏)、预警警报窗口(右上屏)、烈度速报输出(右下屏)

中国建成世界最大地震预警网 覆盖约6.5亿人

2013年初中国地震局提出用五年时间建设具有5000余台地震预警监测仪的中国地震预警网。

2014年10月20日,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宣布,在科技部、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应急办、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及其他市县地震部门等支持下,中国25个省市部分区域已建成5010个地震预警台站,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覆盖约6.5亿人,是世界最大预警网。

该预警网的核心技术是中国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该技术在吸收国内外,特别是日本地震预警技术并进行重大技术创新,经过汶川大量余震试验完善而形成的,其关键技术指标(盲区半径、响应时间、误报率)世界领先,是国内目前唯一已服务民众和工程的地震预警技术。

目前,该地震预警系统已连续预警景谷6.6级地震、鲁甸6.5级地震、芦山7级强震等18破坏性地震,无误报和漏报。同时已逐步在学校、社区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高铁、化工、地铁、核反应堆等重大工程中开展地震预警应用。由此,中国成为继日本、墨西哥后,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

汾阳市防震减灾中心怎么样

好。

1、待遇优厚。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是中国地震局直属事业单位,是国家地震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技术支撑、条件保障和队伍培训机构。该企业是国家企业,待遇优厚。

2、科技资源雄厚。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由原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所仪器厂、中国地震局宣教中心及北京香山地震综合实验台等4个单位(部门)为主整合组建。机器多,科技资源雄厚。

2001年发布的1002号推荐信地震行业标准的编号是什么

1990年至1997年为地震标准化工作起步阶段。

改革开放后,标准化工作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颁布实施后,地震部门按照国家部署,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推进地震标准化工作的设想。

1991年,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作为牵头单位,开展标准化研究工作,并参与国家地震标准化工作管理。

1994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复《国家地震局标准归口管理范围》,授予地震行业标准代号为“DB”。

1996年,在国家地震局设立技术监督处,承担地震标准化归口管理职责,负责管理地震行业标准化工作。同时,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挂牌成立地震标准化研究室。

1997年,成立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编号为225。

三、 突破阶段

1998年至2009年为地震标准化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阶段。

机构改革后,中国地震局将推进地震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明确的职责和任务纳入防震减灾业务体系,相关职责部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培训普及标准化知识,提升全系统标准化意识,不断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

结合重大项目的实施、行业科研专项和标准化专题的研究,将一批已有成果转化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进了一批地震行业急需的观测能力建设和观测方法标准研制。

1999年,首批3项地震国家标准《地震震级的规定》(GB 17740−199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GB 17741−199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和《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199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发布。

1999年发布的《中国地震烈度表》

2000年,中国地震局首次发布了《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并于2008年进行了首次修订。

2006年起,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部署,中国地震局积极参与并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开展地震应急避险服务标准研制与推广应用。

至2009年底,累计发布实施了27项地震国家标准和57项地震行业标准。震级标准、烈度标准、安评标准、区划图标准、观测环境保护标准及台站建设标准、观测方法标准、仪器标准等,成为行业管理和开展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重要技术支撑。

《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DB/T 1—2008)(中国地震局,2008)建立的地震标准体系框架

南极也有地震台:在最南端聆听地球“心跳”

南极作为地球上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多年来吸引了众多科学家来此探寻未知世界的奥秘。

前不久,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南极长城站地震台改建任务圆满完成,新一代长城站地震台正式运行,标志着中国在南极进行地震观测的基础设施和数据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您知道吗——南极也有地震台。南极地震观测是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85年建成投入使用的长城站地震台,一直承担着中国在南极的地震观测任务。那么南极会发生地震吗?建在南极的地震台将派上哪些用场?就让两代参与过南极科考的地震科学家为我们讲述在南极建地震台和地磁台的故事。

开启南极科考新篇章

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和最干燥的大陆,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几千万年来,这个地球的最南端常年被冰雪覆盖,冰雪平均厚度已达2000米。

南极又是一个神秘诱人的地方。那里有纯粹而原始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奇妙美丽的风光,也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

为揭开南极洲的神秘面纱,数以千计的科学家前赴后继,直至上世纪50年代,才开启了南极考察的新纪元。“在1957年到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世界上集中了12个国家的1000多位科考人员,对南极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开展了极光、地磁、宇宙线、气象和大气环境、地震等观测。这次考察也使人们认识到:南极洲是地球物理学家的天堂。”曾参与我国第二次南极科考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林云芳回忆道。

1984年11月20日,我国首次赴南大洋、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考察队于翌年的2月15日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南极长城站胜利建成。1985年11月,第二次南极科考中,“地震和地磁”被列入了科学考察项目,并确定建立中国南极长城地震台和地磁台。林云芳也踏上了前往南极的征程,但真要开展南极实地考察并非易事。

去时带了28个大箱子,装满了地磁和地震观测仪器,建设南极地震台站的重担落到林云芳一个人身上。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一个低气压地区,与我国西藏地区相仿,初到该地的人连走路都喘得厉害。在林云芳的印象里,南极的气候瞬息万变,有时一天会出现一年四季的天气过程,晴空万里之后即刻飞沙走石,棉花状的飞雪中夹杂着冰雹,一天之内积雪可达1米厚,最大风力有12级。

短暂的科考期间,林云芳经历了很多:从刚到长城站时搭起的野外帐篷很快被狂风刮倒,到目睹因恶劣天气,一架 旅游 飞机在长城站附近的冰山失事。“我们自己建地震台、地磁台、地震地磁记录室,必须克服天气因素,争取时间,才能多获取南极的地震地磁数据记录。”

正如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监测志》中提及:“南极开展地震地磁观测,成为中国固体地球物理科学界走向全球地震地磁观测 科技 舞台的里程碑。”

南极是否有地震

一旦在网上搜索“南极有地震吗”等类似问题时,常常会得到这样的解答——“地震几乎遍于世界各地,包括陆地和海洋,但南北两极地区却从未有过任何地震的记录。这一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质学界的一个谜。”

实际上,谜底早已揭晓。第二次南极考察度夏期间,地震台站获得了1986年2月25日至3月25日的地震记录资料。一个月内,共记录到两次3至4级近震、4次远震;此外,中国南极长城站地震台实现数字化观测后,从2010年底至2011年底,数字化宽频带地震记录仪还捕捉到发生在南极地区的百余次地震,其最大震级达里氏4级左右,最小震级约为0.5级。可见“南极无地震”一说并不准确。

在普通人看来,南极是位于地球一隅孤僻独立的冰雪大陆,与我们生活的绿色世界隔着千山万水,似乎没有必要开展大规模科学考察活动甚至是地震观测。其实不然,人类经过200多年坚持不懈的 探索 ,随着对南极考察的深入,越来越认识到南极洲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地震监测也不例外。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南极地区曾发生火山喷发,并伴有大量小地震。因此,许多在南极有基地的国家纷纷设立了永久或流动的地震及火山观测台网。

“南极地震台可以记录到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地震和南极地区的小地震及火山活动。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这些资料对研究全球地震、中国地震、南极地区小地震和火山的成因机制等都十分重要。”林云芳表示,如果能与周围基地的国家合作,联成一组遥测记录台网,还可利用这组台网记录的资料探究南极大陆地壳和地幔的深部结构,助力我国全球地震观测网络建设。

林云芳介绍,南极地区还是地磁极所在地。这里的地磁场变化要比中、低纬度地区复杂丰富得多,不仅可用于研究极区特有的各种地磁变化形态,还可用于研究极区电离层电流体系引起的全球范围的地磁变化。

台站“改头换面”能力强

长城站地震台建成使用至今已走过34年,是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服务国家安全、推动极地地震观测科学发展、提升我国极地观测和科学研究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但近年来,因地震台初建时期所使用的材料和仪器装备等技术原因,加之长期受到南极地区极端灾害性天气影响,长城站地震台观测房受损严重。

“特别是去年3月,长城站遭遇罕见大风,地震台观测房损毁严重。”常利军说,恢复并改善南极地震观测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成为当时非常急迫的任务——长城站地震台站改建项目被列入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任务。2018年12月,常利军随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赴长城站开始实施地震台改建任务。

改建工作持续了两个多月,在长城站多次统一协调下,10余名后勤保障人员和科研人员齐心协力,克服了南极冰天雪地的极端气候影响,利用站上装载车、吊车、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完成了老地震台建筑垃圾分类清理、材料和设备的运送、新地震观测房地基的开挖浇筑等工作,并布设了新购置的极地版低温宽带地震仪。

要知道,地震台位于距离长城站区南面500米的“八达岭”山上。那里山高坡陡,冰雪很厚,如何将近3吨重的地震观测房运上去,对常利军和他的队友们来说是一个极大考验。

“改建后的地震台采用在极端环境下也能防潮、抗风、抗压的材料,极大保障了地震台连续观测的稳定性;并具备远程实时监控能力和数据传输功能,可实现长期无人值守情况下的正常运行。”常利军说。

常利军期待,未来地震科研工作者能够立足于我国南极科考站,深入南极内陆新增固定地震监测台站,使得地震观测分布更加均匀。更重要的是,如果将南极地震台的观测数据与我国大陆地震观测台网所得资料结合,还会大幅提升我国地震监测能力。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3-03-11 06:21:51 回复

    材料和仪器装备等技术原因,加之长期受到南极地区极端灾害性天气影响,长城站地震台观测房受损严重。 “特别是去年3月,长城站遭遇罕见大风,地震台观测房损毁严重。”常利军说,恢复并改

    1
  • 访客 2023-03-11 14:01:33 回复

    目前唯一已服务民众和工程的地震预警技术。 目前,该地震预警系统已连续预警景谷6.6级地震、鲁甸6.5级地震、芦山7级强震等18破坏性地震,无误报和漏报。同时已逐步在学校、社区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高铁、化工、地铁、核反应堆等重大工程中开展地震预警应用。由此,中国成为继日

    2
  • 访客 2023-03-11 09:58:01 回复

    训普及标准化知识,提升全系统标准化意识,不断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 结合重大项目的实施、行业科研专项和标准化专题的研究,将一批已有成果转化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进了一批地震行业急需的观测能力建设和观测方法标准研制。 1999年,首批3项地震国家标准《地震震级的规定》(GB 177

    3
  • 访客 2023-03-11 16:50:53 回复

    成都市防震减灾局等单位专家的帮助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初步掌握了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的核心技术,且已经将这些技术融入到其开发的软硬件一体化系统中,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

    4
  • 访客 2023-03-11 08:45:24 回复

    起步阶段。 改革开放后,标准化工作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颁布实施后,地震部门按照国家部署,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推进地震标准化工作的设想。 1991年,由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