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 1、魔戒3部一共花了多少投资??谁能告诉我
- 2、最终幻想电影的观看评语
- 3、盘点口号响亮但票房惨淡 亏损巨大的10大电影
- 4、跪求《黑客帝国》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观后感~要求将这三部影片融入到一篇观后感中,字数不少于两千字。
魔戒3部一共花了多少投资??谁能告诉我
魔戒3部曲总共2.7亿美元的投资
对于魔戒的热爱之情我们已经表达了很多,现在开这个贴主要是想通过一些更充实的文字表达对这部杰作的敬意和热爱。关于这部影片,可说的话题实在太多,所以出发点集中一点——先从最形象的视觉特效聊起吧。
最近的这次世纪之交,出现了3部在视觉效果上出类拔萃、登峰造极的幻想题材作品,99年的星战前传1,是CGI制作的代表,同年的黑客帝国1,同样用到了CGI,但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子弹时间”,却是以传统设备创造出的摄影神话,2001年的魔戒首部曲,是视觉效果相对最复杂的,而它在视觉效果上的成功,除了新西兰的美丽风光,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纯手工工艺的精雕细琢。
片头序幕中的第二纪元大战,蓝幕(或者是绿幕?)起了大作用,Weta的电脑好好地震撼了我们一把。而随着镜头开始一步步把我们带入到中土世界中去,剧组和Weta也越来越多地展示出他们精妙的手上功夫。夏尔,是剧组一年辛勤耕耘的成果,本是一块荒草地,被种上了各种花花草草,加之悉心呵护,开拍时便成为了霍比特人的世外桃源。当然霍比特人的居所——袋底洞——的内景是在摄影棚里搭建的,同样布满了汗水——因为要根据巫师和霍比特人不同的身材准备两套不同比例的内景,再加上镜头里效果的衔接,才塑造了可以用电脑简单解决却难以达到如此精致的画面。
接下来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土世界的几大标志性建筑(类似现在地球上的埃菲尔铁塔、金字塔、长城)——巴多尔塔、米那斯魔谷尔、米那斯提利斯、奥桑克塔,有些在首部曲只是惊鸿一瞥,到后两部才露出全貌,它们都是Weta的能工巧匠手工打造的大比例模型,而且为了不同距离、角度的镜头,还制作了不同比例的完整和局部模型和场景,再加上电脑的合成,才有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大场面。
同样,第一部中的精灵栖息地瑞温戴尔和洛斯罗林安,魔瑞亚,冈多古代国王雕像,第二部中的圣盔谷,第三部中的黑大门、奥斯基利亚斯,等等景点场景,无不是以模型+布景,辅以电脑修饰,创造出一个只存在于胶片上的中土文明。
模型是为了表现一些大规模建筑的全景,以营造大全景镜头中恢宏的气势,而只要有可能,剧组就会选择真刀真枪,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第二部中罗汉国的王宫梅杜西金殿(就是罗汉公主伊奥文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在一个全年平均风速150公里/小时的山谷,花了整整8个月的时间大兴土木,一座无法住人(内部是剧组拍摄期间的食堂)的雄伟宫殿拔地而起,而电脑只是修补了屋顶(好像是因为风太大,所以屋顶很难完成吧)和错落在各个山间的篱笆和茅屋,所以当罗汉国的主题音乐配合着画面奏响时,我们才有了头皮发麻的感觉。
其他的绝大多数场景,除了纯自然风景的,几乎都少不了剧组的辛勤劳作,因为这是地球上无证可靠的中土世界,没有什么现成的人类文明痕迹可以作为替代,只能靠电影人的努力将之付诸实现。
除了场景,还有非常费人工的一块,就是道具、服饰和化妆,这些在好莱坞的大制作里也往往是讲求真材实料的,但要如此大规模地完成这些风格各异、种类繁多的造型,又要符合托尔金文字中的神韵,难度可想而知,从几位工作人员日复一日地把几十万片的塑料圈拼成影片所需的锁子甲,结果磨平了自己的指纹就可见一斑。
当然仅靠手工是无法应付影片中的诸多大场面的,所以CGI必不可少,数次出现的万人级别的大战场景,以及各种运动环境(如建筑倒塌)和怪物都是Weta digital的杰作。但在这样一部从内容到制作都相当古典的作品中,CGI始终都是配角,虽然在很多媒体上它被作为重点来宣传。在这些场景中,不论是大军、建筑还是怪物,大多都不是纯CG的3D建模,而是先从真实环境取材,再用CGI加上动作效果,比如先制作建筑和怪物的模型,描入电脑后再进行动画处理,以保证材质的真实质感。而大军的话则是先拍摄数十人至数百人的镜头,然后复制。动作设计上则很好地利用了动作捕捉,双塔中的格鲁姆就是模型、动画和动作捕捉合成的典范,就连人物的表情都是从替身演员安迪的脸上捕捉下来的。
CGI虽然是电脑的工作,但也离不开人工,制作上同样马虎不得,而由于处理的对象是动态效果,信息量更大,所以往往更加需要精益求精,而且魔戒中几乎没有纯CGI镜头,所以和实景、模型在镜头动作和光线上的合成就更为复杂,很多镜头都花去了数周乃至数月的制作时间。所以到了第3部,由于赶工的缘故——放映日期和前两部一样都在年底,后期制作的时间没有变,但是需要处理的特效镜头差不多相当于前两部的总和——尽管还是保持了业界一流的水准,但和前两部相比部分场景还是可以看出些许力不从心的痕迹。
概括一下魔戒的视觉特效制作,就是在各方面追求最良好的质感,也就是说能用实景就不用模型,能用模型就不用CGI。这不是对新技术的抵触,而是对艺术品质的追求,事实上,不少的镜头和场景都是通过后期数字处理来进行色彩和光线上的调节的,因为这既方便又能够保证效果,总之一切以最终效果为重。
给这个章节做一个总结:魔戒的视觉特效从整体上并非是通过技术上的创新而达到现在的地位,同星战前传和黑客帝国相比,它在技术创新上处于下风,但这种技术上的保守却正好契合了影片所需要的氛围,同样是幻想题材,星战和黑客在形式上更有一种天马行空的洒脱,而魔戒从骨子到外表都是一部古典主义史诗。在制作环节和制作过程上,它秉承了电影工业的传统,但通过无比精心的雕琢和打磨,加上原著和剧组人员的奇思妙想,才成就了从业内到影迷甚至原先部分非影迷群体(比如说我)的大力追捧。我不知道剧组在新西兰的和他们的美国同行的收入对比,也不知道他们的工作量超出美国同行有多少(超出应该是肯定的了),但我知道魔戒3部曲总共2.7亿美元的投资和为时5年的制作周期,如果放到好莱坞是绝对行不通的,交给另一群人也难以达到现在的效果。
托尔金创造了中土世界,而彼得.杰克逊和他的同伙把这个世界当了真,不但自己神游其中,还把它在胶片上变成了现实,从而使得更多人从此也拥有了另一个世界。
最终幻想电影的观看评语
最终幻想的观后感篇1
《最终幻想》是一部日本同名电视游戏的第七作,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3D动画电影,它以其感人的剧情、唯美的音乐、人性化的人设、出色的系统,成为当年乃至整个最终幻想系列中一大难以逾越的经典。
这部影片讲述了主角们打到赛菲罗斯,拯救星球免于巨大陨石的侵袭后两年,神秘的怪病“星痕症候群”在各地陆续传出病例。而主角克劳德在与爱莉斯死别后,便郁郁寡欢。某日突然出现了与赛菲罗斯有未知关联的神秘3人组,除了直接对克劳德造成威胁之外,还进行着一连串神秘的计划,将已回归各自生活的主角们,再次卷入风波中~
我个人以前并不是很喜欢日本的动漫,但是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对动漫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想这也是《最终幻想7》的魅力所在吧。我觉得电影的动作场景很唯美,而且也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电影中的主人公克劳斯,身为第一战士,有着自己的任务和责任,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坚韧的精神是我所欣赏的。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反派大BOSS名字是萨菲罗斯,很帅,很强,很拽,很有气势,我超喜欢他!那头银发多么飘逸,那身衣服多么YY,那个身材多么完美,那个声音多么在缓和里透着无敌的魄力,以及那个一举手的呼风唤雨是帅得多么惊天地泣鬼神……唯一有印象的就是在萨菲罗斯同志刚出来的时候那个一抬眼一微笑,然后“好久不见了,克劳德”,当时就把我完完全全地推倒,那是何等力拔千钧的气势啊!总之,这部电影带给我最大的就是视觉上的冲击,让我改变了对动漫的看法,喜欢这部电影,顶一个。
最终幻想的观后感篇2
看了《最终幻想》,除了感怀高超的制作技术外,更多的是对电影中那个岌岌可危的星球的感叹。
被战争的硝烟包裹着的世界,傀儡般暗无天日的生活,精锐战士终究走上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保卫星球、为所爱的人战斗的勇士和为了遥远沉睡的欲望洒血的敌人。
电影中碰撞的金属震撼着我的耳膜,也鼓动着我的心,仿佛是两个背道而驰的兄弟,即将踏上征程时,灵魂深处发出的呐喊。克劳德,一个在失去的打磨中丧失斗志的人,最终因为对星球、对孩子们的爱,投入到战斗中去。
当他冲向高空、飞旋而出的那瞬间,竟像极了百合中的蝶,傲慢执着而不屈。那才是他,真正的他……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我就喜欢上了克劳德。我爱他的眼睛,爱他的眼神如生命之河汩汩流动的水那般,平静而清澈。透过他的眼睛,仿佛可以看到他的心,渡尽劫波后变得愈加成熟,担负着生命的重量依然坚定如初。
当情绪蔓延开来,思念潮涌而至,面对故去的战友、爱人,他终于放开了心头沉重的枷锁,因为他要带着他们的精神活下去。
明天,还是后天,被污染的地球怎么办?是否会有贪婪的人妄想去统治,或是将自己残害生灵的手段修饰为“改造”;当欲望席卷而来的时候,你是否会站出来,为保护我们所爱的人背水一战?
生命之河定会流逝流逝,污浊沉降,高洁浮现……
最终幻想的观后感篇3
2001年,《最终幻想:内在精神》横空出世,震慑了每个人的眼球,然后迅速地从人们记忆中消失,之后人们再提起她,多数都是作为票房惨败的典型。
她的预告片的确精彩,即使在今日看来,依然是近乎完美的三维图像。
荒原上的美丽少女,面对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强光,她抬起手遮住了眼睛。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风中飘荡的她的头发。轻柔飘逸,纤毫毕现,完全可以作洗发水的广告。
在这之前,银幕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轻盈的头发,我特指动画。
那一年最好的三维动画片是Shrek。可是单从三维图像来说,Shrek和最终幻想相比,犹如我的涂鸦对比蒙娜丽莎。
所以你可以想像,这部预告片刺激了多少唾液腺。
可最后这电影却惨败得一塌糊涂。投资1.37亿美元的电影,最后票房只有3.2千万美元。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说法是,以《最终幻想》系列游戏作为顶梁柱,RPG游戏的.制作王者,Square公司赔掉了大半条命,不得已只能和Enix合并,变成了Square Enix公司。
关于《最终幻想》电影版为何会失败,一般认为和她的剧情设置有关。说她的剧情太过复杂,美国人看不懂,所以票房失败。
我觉得这个说法并不见得有道理。《最终幻想》电影版中最重要的概念,不外乎就是星球的灵魂盖娅。而盖娅这个概念几乎出现在每一部《最终幻想》的游戏中,这些游戏在西方也很畅销啊。
而且早在1999年的科幻电影中,就有了《黑客帝国》。概念复杂,还不是一样大卖。
我认为《最终幻想》电影版的失败的确和她的剧情有关系。剧情的核心是盖娅,大部分情节是和外星的幽灵作战。这些情节放在《最终幻想》的游戏中去都没有问题,游戏中还有大量的魔法和召唤兽呢。
可是《最终幻想》的游戏都是设置在架空的世界中,常常是Steam Punk的风格,就算是飞艇和魔法同时出现,也不会有人觉得奇怪。
可是《最终幻想》电影版的故事很明确地设置在21世纪的地球,纽约附近。和现实世界如此切近,偏偏要应对的却是幽灵,而解决办法是地球的灵魂。这给人的感觉就太疏离了,很难投入情节。
至于电影画面,虽然女主角Aki的形象近乎完美,但是在当时看来,也能看出电影制作上捉襟见肘的痕迹。只有Aki一个人有飘逸的长发,其他每个人,不是短发,就是光头,或者戴着帽子。而且所有人的衣服都有些紧身衣的走向。可以看出来,当时Square虽然把多年作RPG的老本全砸进去了,可还是无力制作第二个长发。
而且,用我今日的眼光来看,虽然绝大部分画面都制作得非常精美,但是还是有一些场景的渲染,有些草率。个别人物的动作,甚至包括Aki的几个小动作,依然不太自然。
无论如何,Aki依然是三维动画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形象。
前些日子,我还看了《最终幻想:降临之子》,被极大地震撼了一把。
《降临之子》是Square Enix(对,现在后面必须加上Enix了)在2005年推出地三维动画片。故事情节上,延续了最成功地最终幻想游戏《最终幻想VII》的剧情,算是《最终幻想VII》的后传。
而这部动画片的画面,无疑是树立了新的标杆。女主角Tifa如何漂亮就不多说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看了10多分钟后,Tifa都出场了,我都还在怀疑,这是一部全三维动画电影,还是真人动画结合电影。
这就是《降临之子》胜出《内在精神》的地方。内在精神的人物虽然精美,但还是有浓浓的数码味。而《降临之子》却让我不能一下子断定这是动画还是真人。实在是境界上的差别。
01年的《最终幻想:内在精神》耗资1.3亿美元,那么05年的《最终幻想:降临之子》花了多少钱呢?我查了一下,没有查出来。
但是看看《降临之子》的剧情,非常简陋小气,别说和波澜壮阔的《最终幻想VII》游戏版相比,就是和被广为诟病的《内在精神》相比也远远不如。最多也就是一个OVA的级别。看起来并不象是什么大投资。
而且《降临之子》的公映地区,只有日本、韩国和意大利,在其他国家地区,只发行了DVD和VHS。所以这电影的发行量也很小。但是并没有爆出赔本的消息,可以估计,这部电影的投资也不大。
这就很让人唏嘘了。当年把Square赔得倾家荡产的电影,如今看来,效果还不如一个OVA级别的小制作。只能说是技术进步得太快了。
盘点口号响亮但票房惨淡 亏损巨大的10大电影
1.《一步之遥》
上映前保底10亿,甚至破纪录都被认为是很轻松的事情,谁知道最后票房仅5亿多点,让保底方亏了个底朝天。
上映前很多人预测最低10亿,因为当时煎饼侠都1.6亿了,而万万网剧一点也不比煎饼侠弱,可最后票房仅仅3.21亿,虽然还是赚钱了,但离目标差距很大。
3.《大话西游3》
电影上映前韩庚出席发布会称10亿只是小目标。可惜最后票房6.31亿,还不到目标的一半,也是醉了。
4.《爵迹》
当初郭敬明和制片方的设想是爵迹系列票房达到几十亿,毕竟是大投资大制作嘛,谁知道第一部就惨败,票房仅3.81亿,续集估计也无望了,口碑更是滑到谷地。
5.《封神传奇》
当初上映时号称“逆天神作”,10亿保底,目标25亿,口号喊的比谁都响。可惜结局很惨淡,号称5亿投资,最后票房仅2.81亿,只能拿到1亿多点的分成,亏了4个亿。
6.《太极侠》
打折太极的名号,想要吸引观众,票房仅有2732万人民币+10万北美票房,电影的投资约2500万美金(1.5亿人民币),亏损在1.4亿人民币以上。
当年《生死时速》《黑客帝国》系列爆红的基努·李维斯,如今在好莱坞过气了,多部作品票房惨败,只能跑来中国捞钱。但他联合万达影业的《太极侠》,选择了自导自演,带上老搭档“天下第一武术指导”袁和平,还提拔武术冠军陈虎,带着《步步惊心》“玉檀”叶青当花瓶,意图大展拳脚。但《太极侠》依靠万达强大的院线,首日排片那么贼老高,依旧摆脱不了票房惨败的命运。陈虎不断地打通关,太极功夫和龟元气功都上了,却丢了脑子。面对莫文蔚、任达华打酱油,面对无脑闯关烂片,面对老李结尾刻意送死,全球观众愤怒了,并选择不买票,《太极侠》赔了一亿四人民币。本片北美市场获得了10万美金票房,更让基努·李维斯创造了耻辱性记录。
7.《寻龙夺宝》
票房3290万人民币,投资却两亿人民币,亏损在1.8亿以上。豆瓣影评更是低的不可想象,看来劣质产品用户还是能分辨的。
8.《投名状》
由陈可辛导演,汇集大牌明星,李连杰、金城武、 刘德华、 徐静蕾、郭晓东等加盟打造的一部清末战火题材电影,本来应该是大笔赚得的,结果却亏损:约1.2亿以上吗,看来大牌有时候也不管用。
9.《太极》系列
两部片别看有2.6亿票房,目测亏损额度在1.1亿以上。而曾指导《双瞳》《风声》的陈国富导演,由于《太极》系列《一九四二》相继票房惨败,彻底滚出了华谊兄弟。
10.《七剑》
武侠大师徐克导演的《七剑》阵容强大:甄子丹、黎明、陆毅、孙红雷,女主角都是杨采妮、张静初、金素妍这号的,乍看挺唬人。可惜兵器、爆炸、拳脚都上了,画面乌黑脏乱,服装一塌糊涂,剧情胡编乱凑。徐克导演糟蹋了梁羽生原著《七剑》不说,还让孙红雷装腔作势,摇头晃脑狂笑耍白痴,想好看?难矣。除了“七剑”看夕阳,陆毅煽情放马,还有点武侠情怀。其它时间?台词雷人,想怎么傻就怎么傻,陆毅、杨采妮几个农民,去一趟天山,拿几把破剑,没练啥武功,瞬间成绝世高手?扯!大反派孙红雷,犹如大傻子一样追着七剑跑,他带人都抓着甄子丹了,把“七剑”的兵器都抢了,居然让人瞬间给灭了,更扯到了极限。
这片号称投资一亿多,据说戏才拍完不到1/3,但钱却已经花了预算的接近1/2,因此最终搞成了“豆腐渣工程”《七剑》票房仅为8345万,让投资人王勇都气疯了。其结果是票房仅有8345万, 投资在1.4亿人民币,亏损大约1.1亿以上。
了解更多影视相关内容,关注吾影掌微信公众号:wyzfilm
跪求《黑客帝国》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观后感~要求将这三部影片融入到一篇观后感中,字数不少于两千字。
一口气看完《黑客帝国》三部曲,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本书,这本书叫《苏菲的世界》,在书中苏菲遇上了一位哲学老师艾伯特,苏菲随着艾伯特学习了从古自今所有重要的哲学家,终有一天,她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于是她跟着艾伯特逃离了书本,也就是逃离了作者的虚构。当时我就产生了奇异的感觉,如果我自己也是生活在一个被人虚构的世界呢,那么所有一切都不是自己想做的,而是迫不得已的,更确切的是任人摆布的。如果自己的世界的虚假的,那么周围人的世界也是虚假的,人类的历史也是虚假的,那么真实在哪里呢?
同时也会想起另一部美国电影,彼得威尔的《楚门的世界》,楚门从小到大生活在一个人造摄影棚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他所设,连女朋友都是,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不对劲,就好像电脑系统的漏洞一样。人类具有崇尚自由和揭露真相的天性,因此楚门也像苏菲那样逃出了那个虚假的世界。
但是这两个例子不能完全概括《黑客帝国》中所讲述的真实与虚无的关系。《黑客帝国》所要讲的东西也不仅限于此。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说,存在不等于活着。动植物也活着,它们虽然存在,但并不需要思考存在的意义。人是唯一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生物。一个东西只是在己(in itself)而人类却是为己(for itself)。他还说,人的存在比任何其他事情都重要。我存在的这个事实比我是谁要更加重要。
海德格尔也指出生存问题总是通过生存活动本身来澄清的。人的本质乃是为了替这个在者保管在的真理而消耗。存在主义者人的存在必定就有人的意义,然而意义并不固定不变,意义随着此时此地的变化而改变。而虚无主义者则否定人的存在具有意义。
另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阐述的是,西西弗受到惩罚,每天重复的要把同一块石头推到山顶,尽管这样的存在是荒诞的,但是他是幸福的。因为他不用去考虑的生存的意义,他的任务就是推石头。
《黑客帝国》就是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无论人生存于一个多么荒诞或者虚无的世界,他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在某种意义之中,如果有一些必须的事情去做,那么他是幸福的。
观众在看《黑客帝国》的时候,觉得一开始难以接受,我自己就先楞了一会儿,第一遍的时候根本没看懂,不过随着好奇变为一定要深入了解华卓斯基兄弟在描述一件什么事情的强烈的透视欲之后,我又坐下来看了三遍,我的意思是三部曲各看了三遍,我看着这个故事、不断的在展开、持续,然后自我解析,像这样的过程可以带给我更丰富、更深入的意义。这也是我们原有的架构,也是我们在第二集都同意的一些基础,其一就是要尼欧继续在母体王国中学习,而有更新更拓展的认知,他已经知道了有祭师的存在,并且代表一中女性,还有造物主,代表了较为雄性、理性与数理的方式,还有那个法国人,他拥有不可思议的,快乐的能力,一种糜烂的快乐能力,这个不断演进的母体,这些强调的因素在于母体就是三大界之一,这三界依然是分裂的,是分崩离析的。
尼欧一开始只是个真实的躯壳,后来变成瞎子,现在他看得见世界的光,他的确面对一个有光与能量的世界,在《黑客帝国》三部曲中,记得金色的光芒永远是心灵的象征,所以,他开始看到这个世界,一个光芒与能量的世界,他必须成为世界的光芒,而史密斯,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已疏远的灵魂,史密斯用他的方法来撕裂与破坏,但他是属于邪恶的一方,而尼欧最后得投降,让史密斯进入他体内,然后尼欧进入史密斯,最后影片呈现给我们的
便是融合的画面。
在最后的二十分钟是最不能错过的,他们从躯壳的世界转换成蓝色,尼欧是瞎的,他看不到,他们向你显示,性灵的、光亮的世界,当他与之结合之时,就可拯救这些区域,这些处于战争中的区域,如过你朝这方向看,影片开始就是如此,我认为这是非常防御性的解释,然后你再回头看所有三部曲,你会发现这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它变成很有特色,突然间,这些事物,从法国人到祭师说的,“你看看?我是电脑程式,是机器来的” 你会目瞪口呆的说:“哇”,起初,这很惊讶,但它变成整体的一部分,而且紧密连接。
从创世大爆炸,到每一个母体的开始,在我们的文明中并没有这种现象,无论是美国文明还是世界文明史,要将《黑客帝国》三部曲作为一个完整的系列加以阅读或观看、诠释,这三部曲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每一部分都在对我们透露其他部分的内涵。
共有三界:身、心、灵。就是锡安、母体与机器三界,三大王国都持续的在改变与演进,我们很快就可以看到这类的演进,是以一种非常快的速度在进行。
若机器真正是在中心,若机器真正是纯洁的灵魂,那么是人类的堕落与虚荣,使机器因而转变,是人类造成的,不是机器造成的;当你否定灵魂,当你远离灵魂,当你对抗它,拒绝它,它就会像地狱之火一样出现,换句话说,它会像恶魔般想要毁灭你,换句话说,只要你对它友善,机器便会停止攻击,因为他们就像不再是受到上帝的爱拒绝的,或是被灵性拒绝,或是被灵性排挤,所以史密斯与尼欧融合为一,成为物质与反物质的共同体,机器停止攻击,光芒开始笼罩三界,
《黑客帝国》里的精神层次:华卓斯基兄弟是综合东方、西方、北方与南方的精神,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犹太哲学,可以看到禅学,还可以看到诸如此类的道家哲学,基督徒有个神秘论调:地狱是被上帝之爱拒绝的火焰。
真理回到根源,它没有回到世界,他真正的回到万物之源的基础,我相信他与崔妮蒂都是,母体正在转变,而机器世界恢复光明,照耀锡安,他们被整合,不再分开,不再处于战争中,最后的信念,但我总是相信,总是相信。
诚如各位所知的,这世上有两个非常普通,却有不同形式的,心灵解放教派,一个是释迦牟尼佛祖,另一个就是耶稣基督,耶稣基督的形态是神人合一,而其他人被拯救,但并没有得到光或性灵,然而在佛教传统或西方的秘教,包括神秘的基督教,每个人都有性灵,而且可被解放。
华卓斯基兄弟做的电影代表什么,在于他们将其他的变化做得很民主化,如果他们继续做下去,让每个人都拥有性灵,就像尼欧与崔妮蒂,这两兄弟有点像在玩弄这个观点,并将未来的观点留给观众,但在这部电影中有点像救世主留下的伏笔,当他们融合之后再拯救这个世界,让他们变得完整、痊愈,留下一部分的伏笔——救世主是民主化的,套入爱默生深奥的说法:“每个人深入的挖掘他或她的灵魂。”建立其独特的关系,与比他们更大的事物,尤其是拥抱爱的信念者建立其关联,这是在自然之中,这是在历史之中。
华卓斯基兄弟真的想收录一种丰富的哲学、心灵,社会,政治的论述,在这与众不同的故事中,这是令人敬佩的,视觉的刺激,那是突破性的,一种荧幕的呈现,这是一个伟大的作品,你可以从千百个角度和千百个方向来阅读,更好的是华卓斯基兄弟没在舆论上说出他们的解释,因为他们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另一件事是你也可以从动作片的角度来看,上千万的人看过也很欣赏,即使只是单纯的享受,欣赏艺术的乐趣也行,最好的是,你可以愈看愈深入,当我们谈论到海德格和奥义书及叔本华和柏拉图,爱默生,各位想想?华卓斯基兄弟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因为他们了解这东西,一个如此大成本的电影,绝对是稀有的,他们是在宣扬艺术,而不仅仅是票房。
曾有人说过:“这是一种现象,这不愧为不朽之作。”让我用爱默生的名言作为注解,爱默生说:“历史只是无稽之谈,倘若它与我自己的存在与转变无关”。换句话说,历史是自我的故事,而你说的就是教化,我相信我们有看到还有就是一种平等化,当人变成神,让神变成人类,而且不造成混乱,但失去神力之后,就只是一个平凡的他,一个落入凡间的神,那就是我们在这部影片里看到的,我要拿你跟我在一开始就指出的事,作为结论,我要大声的对影评家说:“ 不去了解整个三部曲,你就无法了解《黑客帝国》,他们在最后的二十分钟有许多的关键,我的意思是,谁会想到,机器是光的产物?“如果你能像我一样看到他们就知道他们是光做的”。
这部戏变成高竿的棋赛,不像一般善恶对决这类“好人/坏人”等无聊的东西,一般的电影大都如此,我想从哲学的层面来说,如果我们看威廉·詹姆士的著作《信仰的意志》,他的论述正好呼应克里佛的《信仰的道德》,我们就会发现信仰的中心,是一些状态,是在这些状态下,该信仰哪个,该相信什么,信仰的意义何在,就是在那种哲学的层次上,但却是以后现代主义的形式来表现,而且又兼具荷马的风格类型,从维吉尔、亚历山大波普到可斯卡山扎基1938年的《奥德赛》,我们开始在电影艺术里体察到政治美学,生存的价值,与心灵的复杂性。
我认为这部影片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电影之一,所谓的力作,都是呈现出来的影象,这是批评,以某种方式来说是对一个主权的控诉,是非常不同与维吉尔的,但同时他也涉及到我们个体的生活与其意义,以及我们群体的生活与各种权利组织的关键,权势的结构,顺应与服从的形式等等,
历史之作,必将带来历史性的转变,华卓斯基兄弟哪怕就只是导演了这三部电影,也必将永载电影史。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那么是人类的堕落与虚荣,使机器因而转变,是人类造成的,不是机器造成的;当你否定灵魂,当你远离灵魂,当你对抗它,拒绝它,它就会像地狱之火一样出现,换句话说,它会像恶魔般想要毁灭你,换句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