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 1、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 2、初中地理知识
- 3、七年级上册的地理知识点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地理知识点有哪些?下面请跟我一起来学习下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目录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巧记地理知识15法
中考地理知识点梳理之亚洲地理
中考地理知识点整理之世界地理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1 我国位于 东半球, 北 球;在 亚欧 大陆的 东部, 太平洋的 西 岸。
2 我国陆地面积 960万 平方千米,共 20个邻国。 (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3 我国的行政区划分 省 、 县 、 乡 三级。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 23 省,5 自治区, 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
4 我国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多 、 人口增长快 。
5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不均,以 黑河 和 腾冲 一线为界, 东 多 西 少。
6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 , 小聚居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西北 、 西南 和 东北 地区。
7 填出下列民俗所属的主要民族:那达慕大会 蒙古族 ,泼水节 傣族 (孔雀舞、竹筒饭、高脚楼) ,长鼓舞 朝鲜族 ,锅庄舞 藏族
8 我国地势特点 西高东低 , 呈阶梯状分布 ;
9 我国地形特点 复杂多样 , 山区面积广大 ;
10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 祁连山 —— 横断山 , 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 —— 太行山 —— 巫山 ——雪峰山
11我国气候特点:复杂多样 , 季风气候显著
1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13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4 我国温度带划分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15我国干湿地区分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16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 —— 阴山 —— 贺兰山 ,季风气候最典型 的特点是 雨热同期 ,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灾害也较严重,如夏季风异常带来 水旱 灾害,冬季风异常带来 寒潮 和冻雨。
17我国南北方河流比较,南方河流流量 大 ,汛期 长 ,原因在于降水 多 ,雨季 长 。
18 自然资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如:水(土地、生物) 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 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19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总量丰富 , 人均不足
20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 每一寸土地 ,切实 保护 耕地 。
2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不均匀,地区分布:东 多 西 少, 南 丰 北 缺 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22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节约用水 , 保护水资源
23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修水利工程 ;解决时间分布不均, 修水库 ,试举一例:三峡 解决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试举一例:南水北调
24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业是“ 先行官 ”,农业是“ 基础 ”工业是“ 主导 ”
25我国交通运输业以 铁路运输 为主,大连的主要铁路线是 哈大 线。
26我国农业 种植 业主要分布在 东部季风区 ,又以 秦岭 —— 淮河 一线为界,分为北方 旱 田区和南方 水 田区
27我国四大牧区主要有 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28我国林区主要分布在 东部季风区 (东部季风区、西部非季风区)三大林区: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西南林区(横断山区),东南林区(人工林)
29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主要是 辽中南 、 京津唐 、 沪宁杭 、和 珠江三角洲 基地。(辽中南: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0我国最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是 北京中关村 。大连计划发展成为中国的“班加罗尔”(班加罗尔是 印度 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以下我国部分之最
31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黑龙江省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地势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 最高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面积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青海湖
巧记地理知识15法
学习地理需要记忆许多知识,这里有知识巧记15法供参考。
一、谐音记忆法。
运用该法可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经过 总结 抽象编成顺口 溜、趣味语言好学易记。如地壳的物质组成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为:氧、硅、铝、 铁、钙、钠、钾、镁等元素,可记为“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二、精编提纲法。
地理课内容多而复杂,要想全部记忆不可能也不必要。精编 提纲,就是把教材内容归类,列出重点,把需要记忆的知识尽量集中,使内容系统 有条理,而且概括,方便记忆。
三、单字记忆法。
就是通过减少记忆语言数量从而达到易记目的,把一长串地 理语言简成一些单字便于记忆。如:我国 200mm 等降水量线为张家口—兰州—拉萨— 喜马拉雅山一线,可记为:张、兰、拉、喜一线;农业商品率高的国家为:美国、 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荷兰、丹麦,可记忆为美、加、澳、法。新、 荷、丹等。
四、歌诀记忆法。
就是把一些地理事物等编成歌诀,帮助记忆。这样节奏感强, 便于背诵。例如,我国的主要煤矿可编成以下歌诀:鸡西鹤岗平顶山,阜新峰峰和 开滦,太原大同阳泉煤,淮北徐州加西山。
五、类似联想记忆法。
有些地理事物之间在性质、成因、规律等方面有类似之 处。通过类似联想有助于发现地理事物的共性,强化记忆。例如,里海与日本的面 积大约均为 37 万平方千米。又如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气候区内的自然带均为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六、游戏记忆法。
有的地理知识可以适合做游戏,可通过此法帮助记忆,寓学 于乐。例如复习长江、黄河时,学生可分为两大组,分别代表长江和黄河;每大组 再分为三小组,分别代表上、中、下游。这样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根据有关内容, 开展答题接力游戏。
七、关系联想记忆法。 根据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从属、并列等关系增强知识 记忆的 方法 。如因果关系:地球自转一地转偏向力一盛行风向一洋流的流向;从属 关系:总星系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月系;并列关系:风化作用一侵蚀作用一搬运 作用一沉积作用一团结成岩作用。
八、综合记忆法。 把零散的地理现象与地理事物进行组合。概括,把它们联系 起来进行综合记忆。如夏季风及雨带的推移可归纳为具有“三停两跳”来加以记忆:5 月停在南岭,6 月跳到长江中下游,停留 1 个月左右,7~8 月跳到华北、东北。
九、直观形象法。 就是对地理事物的特点、特征,利用现有或自制模型、图片, 帮助记忆。例如,利用地球仪可以便于理解记忆经纬度的划分;利用《中国政区图》 便于记忆各省市区的位置;利用沙土堆成的山地模型,便于理解记忆山地的地貌类 型与等高线。另外,还可借助别的事物来加深记忆。例如,在复习亚洲时,可以借 助左手,使手背向上弯曲,按地图的方位放好,拇指表示阿拉伯半岛、食指表示印 度半岛,中指表示中南半岛,无名指表示朝鲜半岛,小指表示堪察加半岛。这样, 亚洲的几大半岛和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就完全形象地表示出来了。
十、理解记忆法。
许多地理知识仅靠死记硬背不仅记忆难度大,而且也记不牢 固。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容易记并记得牢。该法就是在弄懂地理原理的基础上来 记忆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如:气旋、反气旋的风向。气旋:空气从四周辐合流向 18 中心;反气旋:风从中心流向四周。另外,还应记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这 些道理弄懂后,对北半球气旋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反气旋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就易于 记忆了。
十一、图示记忆法。 许多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在记忆中容易混淆,往往会搞错, 通过绘图可以帮助记忆。如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当冬季吹东北风时,洋流呈反时针 方向流动,夏季则正好相反。
十二、形象特征记忆法。
抓住地理知识的特征进行记忆,是记忆地理数据的好 办法。如吐鲁番盆地最低处在海平面以下 155m,可记成“一五得五”;撒哈拉沙漠 面积 770 多万平方千米,可以记成“7 减 7 等于 0”。
十三、设问巩固记忆法。 通过设问强记、反复巩固记忆,可刺激大脑神经加速 记忆。但这种记忆属短时强记,容易遗忘,这就需要不断巩固,与遗忘作斗争。其 方法可采用不断设问、回忆或练习运用来进行。
十四、压缩与字头记忆法。 记忆大篇幅知识时,可“抽筋拔骨”地记住其中关 键词语,回忆时由此提示全部记忆内容。如记忆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可压缩为:西山 中原东高地。又如记忆黄河的水文特征又可压缩为:上游流稳水清,中游流急沙大, 下游流缓沙沉。当记忆一组知识时,可把每部分的字头(或字尾)抽出并排列起来, 编成生动有趣的 句子 ,方便记忆。如我国北方的五大产棉省可记为东(山东)西 (山西、陕西)南(河南)北(河北) 。
十五、比较异同记忆法。 找出地理知识相近部分的异同点,进行分析,从中来 比较,加强记忆。例如,我国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的情况,就可以从 成因、分布、构成、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记忆。
总之,只要肯动脑筋,联系地理课的特征,就能够总结出多种多样的巧记妙法, 就可以做到记而不忘且生动有趣。另外,既要善记,又要巧记,只有这样,才能达 到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
中考地理知识点梳理之亚洲地理
地形地势
1.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洲;
2.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3.亚洲地面起伏大,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
4.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复杂多样的气候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除温带海洋性气候之外,其他气候类型均有分布。
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
学习方法 指导:
1.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位置、范围
(1)纬度位置:
第一步:说出其南北大致所跨的纬度范围;例:某区域大致位于北纬35度至北纬12度之间。
第二步:说出其所处的主要五带位置;例: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第三步:有重要纬线穿过要加以强调;例:北极圈穿过俄罗斯北部,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
(2)半球位置
第一步:说出东西半球或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例:东西半球分界线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两条经线相对组成的经线圈。
第二步:说出区域所在的半球,并说明其位于分界线的某个方向。比如大部分位于西经20度以东,所以位于东半球。如果跨两个半球,一定要强调,某条分界线穿过该区域。
(3)海陆位置
第一步:说出其所在更高一级区域内的方位:如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
第二步:说出其四面八方相邻、相望、相连的地理区域名称。如亚洲东临太平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中考地理知识点整理之世界地理
世界海陆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各大洲的分界线
①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黑海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②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③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④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3、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
4、六大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5、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6、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中低纬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世界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世界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
7、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8、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9、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10、(教堂,圣经,耶稣)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05地球和地图
1、地球是球体(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麦哲伦环球航行;登高望远;月食;卫星图片)
2、地球自转的周期:一天(24小时) 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a、昼夜交替;b、产生地方时差异(例如后半夜起来看巴西的世界杯 足球 赛):
3、地球的公转周期:一年(约365天)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变化(a)任何一天,赤道地区均昼夜平分。(b)任何地点,春秋二分均昼夜平分。(c)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向北方向昼越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越向南方向昼越长。(D)凡太阳直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c、五带划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影子长短变化)
4、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A: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无指向标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纬网纬线代表东西方向,经线代表南北方向B:(分子相同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5、海拔: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6、相对高度:把两个海拔相减。
7、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代表坡越缓。
8、地形部位识别:山顶(画有黑色三角形▲)、山脊(凸低为高)、山谷(凸高为低)、鞍部、陡崖(等高线重合)、盆地
9、地形类型有5种:地形区是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一片区域!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坦荡,边缘陡峻;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周围高,中间低,没海拔要求.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初中地理中考会考知识点总结
★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 初二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 初中地理知识点全整理
★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二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 初一下册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会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初中地理知识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2.2海陆的变迁【人教版】
文章摘要: 海陆的变迁小节的知识点总结,每个部分的要点从三方面展现:知识框架、知识点汇总、中考知识扩展;主要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分析、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等方面。
《陆地和海洋》——海陆的变迁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点汇总
1、沧海桑田
现象: 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原因: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中考知识扩展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其中地壳的变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海→陆);海平面的升降(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陆→海);人类活动(荷兰人填海造陆:海→陆)。
海陆变迁的深层原因
2、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
注:①“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对完善的一个学说。
②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③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中考知识扩展
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运动的两种形式:碰撞挤压、张裂拉伸),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①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洋底的板块,为唯一的大洋版块,其余均为大陆板块;
②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
运用板块理论解释地理现象: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4.1人口与人种、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人教版】[1]
文章摘要: 人口与人种小节的知识点总结,每个部分的要点从三方面展现:知识框架、知识点汇总、中考知识扩展;主要世界人口的增长及带来的问题、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种的分类及分布规律等方面;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小节主要包括世界语言的种类及其分布、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等。…
《居民与聚落》——人口与人种
知识框架
知识点汇总
1、世界人口的增长
① 人口的增长速度 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决定的。
② 出生率 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死亡率 是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自然增长率 是出生率减去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自然增长率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
用公式表示为:
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 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2、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 :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稠密可用人口稠密度来表示。
人口密度 :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平方千米)。
人口分布的稠密区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40%,集中了人口的70%;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人口分布的稀疏区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条件的影响。
3、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快,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问题 :
①衣——需求量大;②食——粮食紧缺;③住——住房紧张;④行——交通拥挤;⑤上学、就业、看病难
人口少→问题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城市化问题 :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的无计划膨胀,产生或加剧一系列问题。
解决措施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不同的人种
不同人种类型 :根据肤色、发形、面部特征、体毛等外部体质特征,人类可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是平等的。
不同人种分布 :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文章摘要: 人口与人种小节的知识点总结,每个部分的要点从三方面展现:知识框架、知识点汇总、中考知识扩展;主要世界人口的增长及带来的问题、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种的分类及分布规律等方面;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小节主要包括世界语言的种类及其分布、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等。…
中考知识扩展
如何计算一些人口统计指标
注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用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二是用自然增长人口除以总人口(总人口应是增长前的人口数),具体用哪种计算方法要根据题目而定;
②计算人口密度要注意单位:人/平方千米及万、亿等数量词的转换,另外分子、分母不能颠倒。
世界三大人种特征及分布地区
如何巧计人口与人种
自然优越经济兴,人口稠密要记清;
恶劣自然人稀少,世人分布不均匀。
三色都浅白种人,高高鼻梁薄嘴唇;
肤黄发黑黄种人,体毛中等面庞平;
皮黑发卷黑种人,体毛较少厚嘴唇。
欧北大洋多白人,非大美国有黑人;
东亚分布黄人种,世界各地多华人。
人种没有优劣分,各个人种应平等。
《居民与聚落》——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知识框架
知识点汇总
1、世界的语言
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主要语言的分布:
2、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
三大宗教的对比
注: 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被称作“清真教”或“回教”;藏族和蒙古族等信仰喇嘛教(属于佛教)。
高考化学知识点:溶液与胶体
文章摘要: 溶液和胶体属于不同的分散系,有这不同性质,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有者特殊的性质。溶液则更多的是侧重与考查计算。
一、考纲有求
1、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二、知识点分析
1.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胶体由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表面积大,有强的吸附能力,因而表现出下列特性:
①能通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用于悬浊液、胶体、溶液的分离。
②对光的散射作用——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产生一条光亮通路——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
③受水分子从各个方向大小不同的撞击作用——胶粒在胶体中做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胶体能均一、较稳定存在的原因之一。
④胶粒在胶体溶液内对溶液中的离子发生选择吸附使胶体粒子带电(例Fe(OH)3胶粒带正电,硅酸胶体的粒子带负电)——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做定向移动——电泳——除尘——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2)胶粒带电规律
一般来讲金属氧化物及其水化物形成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及水化物、金属硫化物形成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3)胶体的聚沉方法及应用
①加热——加速胶体粒子运动,使之易于结合成大颗粒。
②加入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聚结成大颗粒。
③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互相中和电性,减小同种电荷的相互排斥作用而使之聚集成大颗粒。
④应用:如制豆腐、工业制肥皂,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如三角洲。
2.关于溶解度计算的方法
(1)温度不变时,蒸发溶剂或加入溶剂时,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2)若溶剂不变,改变温度,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3)溶剂和温度改变时,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先求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再求形成的新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溶质质量,并与新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构成比例关系计算。
(4)加入或析出的溶质带有结晶水:
既要考虑溶质质量的变化,又要考虑溶剂质量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先求原饱和溶液的溶质与溶剂,再求构成新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与溶剂。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3.4世界的气候【人教版】[1]
文章摘要: 世界气候小节的知识点总结,主要知识点有气候的地区差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等方面,另外中考知识扩展中包括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征及成因表格、主要大气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及防治等。
《天气与气候》——世界的气候
知识点汇总
1、气候的地区差异
气候 :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例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气候与天气的差异 :
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区分气候要素和气候因素 :
①气候要素:指组成气候的气温和降水。
②气候因素:纬度位置、地形因素、海陆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各气候因素对气温、降水的影响
①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海陆因素:同一纬度,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降水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
③地形因素:同纬度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着人们的吃、穿、住、行及农业生产等方面,气候发生异常,常会带来危害。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
中考知识扩展: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征及成因
文章摘要: 世界气候小节的知识点总结,主要知识点有气候的地区差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等方面,另外中考知识扩展中包括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征及成因表格、主要大气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及防治等。
根据各种气候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形成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可将世界气候的成因分类如下 :
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从气温上看,可将世界气候归纳为以下五种类型:
注: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0°C,气温变化特点为冬温夏凉
从降水上看,可将世界气候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
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形成原因
四处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后两处虽远离赤道,但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发育成热带雨林气候。
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地处赤道附近应当是雨林气候,或草原气候应当分布在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但东非高原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这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几种相似气候类型的比较
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不同点:①年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大于15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一般在500毫米-1000毫米之间;②最热月气温,热带季风气候为5月,热带草原气候在3、4月。
温带海洋性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最冷月均温都大于0℃;干湿季不很明显。
不同点:①年降水量,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在700毫米-1000毫米之间,而亚热带季风气候一般大于1000毫米;②最热月均温,温带海洋性气候小于20℃,亚热带季风气候则大于 25℃;③最热月气温,温带海洋性气候出现在8月,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7月(北半球)。
地中海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都有明显的干湿季;最热月均温都在 20℃-30℃之间。
不同点:地中海气候为冬雨型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8两月,年降水在500-700毫米之间,但日本等地降水偏多;地中海气候最冷月大于0℃,而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小于0℃。
文章摘要: 世界气候小节的知识点总结,主要知识点有气候的地区差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等方面,另外中考知识扩展中包括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征及成因表格、主要大气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及防治等。
主要大气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及防治
气候类型及判断
先根据纬度或气温定气候带——再根据降水或海陆位置定气候类型——同时注意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3.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人教版】
文章摘要: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小节的知识点总结,每个部分的要点从三方面展现:知识框架、知识点汇总、中考知识扩展;主要知识点降水、降水的分布、降水类型等方面。
《天气与气候》——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点汇总
1、降水与我们
降水: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降雨的划分 :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降水的测量 :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
2、降水的`季节变化
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3、降水的分布
等降水量线: 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线。
降水分布的表示: 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图来表示。
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分布特点: 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因素);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海陆因素);③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较少;(海陆因素);④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位于乞拉朋齐(印度,迎风坡,属于地形雨;降水最少的地区,即世界“干极”,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
中考知识扩展:
降水的形成过程 :
注: 悬浮在空中的云、雾不是降水只有降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才为降水。
三种主要降水类型直观图
三种降水类型的比较
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识图: 柱状图由三部分组成1) 在一个方块图中画横线若干条,纵线若干条(均为等距离);2) 横坐标表示时间,即12个月;3) 纵坐标表示各月的降水量,单位为毫米
用图: 根据各月柱体的长短,对照降水量刻度,读出各月降水量的约数,分析该地降水的变化状况,包括全年降水的多少,什么季节多雨,什么季节少雨,多到什么程度,少到什么程度,全年各月降水较均匀还是较集中,它可以准确地反映一个地区降水的多少,季节分配和季节变化情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3.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人教版】[1]
文章摘要: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小节的知识点总结,每个部分的要点从三方面展现:知识框架、知识点汇总、中考知识扩展;主要知识点有气温、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等温线图判读、气温分布规律等知识。
《天气与气候》——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点汇总
1、气温与生活
气温: 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其中: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气温日变化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气温年变化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南北半球气温年变化
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其中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气温分布的表示 :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等温线 :在地图上,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等温线的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等温线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注: 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文章摘要: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小节的知识点总结,每个部分的要点从三方面展现:知识框架、知识点汇总、中考知识扩展;主要知识点有气温、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等温线图判读、气温分布规律等知识。
中考知识扩展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功能 :估计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计算气温的年较差;判断气温年变化的大小,看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大小,弯曲程度小,气温变化就小,反之,气温变化就大。
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在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等温线稠密,气温差异大;反之,气温差异小。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地势高低影响。
②在气温分布图上,比较同一纬度陆地和海洋的气温,海洋平均气温高于陆地,为冬季,反之为夏季。
③从等温线图的排列状况判断南北半球,由于等温线由南向北数值递减,结合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变化规律,可知位于北半球。
④若陆地上等温线向南凸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月份应是1月份前后几个月,南半球为夏半年,北半球为冬半年。若陆地上等温线向北凸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气温分布规律 :
纬度影响 :①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②纬度位置越高(纬度数越大)气温越低;反之越高北半球气温向北降低往南升高;南半球相反。
海陆因素影响:同纬度地区海陆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地形影响 :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气温高,即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人为的地影响 :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使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
气温与高度的计算:
甲(乙)气温=乙(甲)地气温±甲乙两地的温差 甲乙两地的温差=两地的相对高度×0.6°C/100米
(已知低处气温计算高处气温用“-”,计算低处用“+”)
例: 如图,①如果B地气温是6℃,C地气温是多少度,A地气温是多少?②如果C地海拔1200米,BC两地温差6℃,则B地的海拔是多少米?
解:①C地气温=6℃-(400×0.6/100)=3.6℃②A地气温=6℃+(1000×0.6/100)=12℃③B地海拔=1200-(6℃÷0.6℃/100)=200米
等温线弯曲分布的规律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3.1多变的天气【人教版】
文章摘要: 多变的天气小节的知识点总结,主要知识点有天气及其影响、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空气质量等方面。
《天气与气候》——多变的天气
知识点汇总
1、天气及其影响
天气 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天气特点 :①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是经常变化的;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可能差别很大;即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天气影响: 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中考知识扩展
天气与气候的联系与区别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天气预报 :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天气预报的形式 :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天气预报的内容 :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不同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 一般是阴雨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③风向和风力与风向标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有“北、南、西、东”四个基本方向,风向“北”说明风来自北方;风力是指风的强弱,用风级表示,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风向标宽的一头表示风向,箭尾指向风的去向。
注 :风尾所在风杆的一端指向为风向,每道风尾长的代表两级风,短的代表一级风;风旗所在一端为风向,一面风旗代表八级风(如下图所示)
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七年级上册的地理知识点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学术科目。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七年级上册的地理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 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012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
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经纬网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2、读经纬网图,能回答有关问题(举例说明)
⑴、A 点的经纬度:30°W 40°N
B 点的经纬度:10°W 10°N
⑵、从东西半球看:A 点位于西半球 B点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A 点位于北半球 B点位于北半球。
⑶、从低、中、高纬度来看:A 点在中纬度地区
B 点在低纬度地区。
⑷、从地球五带来看:A 点在北温带 B 点在热带。
(A 地区有四季变化,B 地区有阳光直射。)
⑸、A 点位于B 点的西北方向。
六、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71%,陆地占29%。
2、七大洲:
⑴、识记七大洲的名称和基本轮廓(世界地理P 23 的图)。
⑵、东半球的大洲: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
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地跨东、西半球。
⑶、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亚洲、大洋洲;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南极洲、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⑷、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3、四大洋:⑴、面积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的是北冰洋。
⑵、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
4、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
七、世界的地形
1、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
山地海拔较高大于500米,坡度较陡,地面崎岖。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
丘陵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地面较崎岖。如:中国的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高原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
平原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低,小于200米。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东欧平原。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刚果盆地(世界最大)。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记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
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越缓。
八、海陆变迁
1、地球表面形态处在永不停止的变化之中。如:地震、火山等(地中海面积的缩小,红海面积的扩大,东非大裂谷的扩张等都说明地球内部在运动)。
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共分为六大板块(见世界地理(上册)P 35 图)。
3、火山与地震: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⑴、环太平洋地震带;⑵、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第三章世界的人口
第一节、世界人口的增长
1、目前,世界上共有60多亿人口,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正数——人口在增长;负数——人口在减少)。
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是:非洲和欧洲。
3、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和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美洲的东部等。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少。
4、世界人口问题:⑴、大气污染,环境恶化;⑵、水资源污染,淡水短缺;⑶、乱垦乱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⑷、建筑用地过大,导致耕地减少等。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世界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等。
2、黄色人种—亚洲东部(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属黄种人)。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大洋洲。
黑色人种—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国境内。
第三节、世界语言和宗教
1、语言:⑴、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⑵、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宗教:⑴、世界三大宗教:__(世界上教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圣经》为经典);伊斯兰教(《古兰经》为经典);佛教。
⑵、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四、世界的聚落
聚落包括城市和乡村两种形式。城市规模大,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的活动;乡村居民居住地较分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1、天气指某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特点是多变。如:狂风暴雨、风力大等。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定性。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
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气温:⑴、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
⑵、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
2、降水:
⑴、降水的三种形式: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⑵、世界上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3、气候资料的表示 方法 :
⑴、气候资料用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等表示。
⑵、举例说明。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
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2、地球的运动(见下表)。
运动方向转动中心方向转动周期产生的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一天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变化
注:认真看世界地理(上册) P49 图。
3、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⑴、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有直射);
⑵、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有四季变化);
⑶、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有四季变化);
⑷、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
⑸、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
注: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
4、海陆分布:纬度相同地方,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5、地形、地势的分布:
⑴、不同的地形区,气温不相同。如: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降水和气温则不相同。
⑵、随地势升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6、人类活动可以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等。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气候:
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
季雨林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全年高温,一年分干季(11—次年5月)和湿季(6月—10月)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大陆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全年炎热干燥西亚和北非、
澳大利亚中部
2、亚热带季风气候:
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中国、美国、巴西等国东南部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冬季暖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3、温带气候:
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热同期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草原冬暖夏凉,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草原、荒漠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多,夏季多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耐寒的针叶林冬长而严寒,夏短而暖和,降水较少俄罗斯和加拿大
4、寒带气候:
⑴、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为基本特色。
⑵、极地气候:①、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等。
②、冰原气候:终年严寒。主要分布 北极地区和南极洲,无植物生长。
七年级上册的地理知识点相关 文章 :
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2.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大全
3.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要点整理
4.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5.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6.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7.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8.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知识点归纳
9. 地理七年级上册主要知识点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东。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变化(a)任何一天,赤道地区均昼夜平分。(b)任何地点,春秋二分均昼夜平分。(c)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向北方向昼越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
规律等方面有类似之 处。通过类似联想有助于发现地理事物的共性,强化记忆。例如,里海与日本的面 积大约均为 37 万平方千米。又如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气候区内的自然带均为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六、游戏记忆法。 有的地理知识可以适合做游
亚中部。 (2)半球位置 第一步:说出东西半球或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例:东西半球分界线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两条经线相对组成的经线圈。 第二步:说出区域所在的半球,并说明其位
大宗教的对比 注: 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被称作“清真教”或“回教”;藏族和蒙古族等信仰喇嘛教(属于佛教)。 高考化学知识点:溶液与胶体 文章摘要: 溶液和胶体属于不同的分散系,有这不同性质,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
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计算气温的年较差;判断气温年变化的大小,看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大小,弯曲程度小,气温变化就小,反之,气温变化就大。 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在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等温线稠密,气温差异大;反之,气温差异小。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