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局宣教中心主任赵永-2008四川地震局局长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6-30) 黑客业务 445 1

目录介绍:

四川地震文艺圈捐款人士名单和金额数量,明细>

·成龙、杨受成捐款1000万元

·李连杰“壹基金”捐款100万

·王菲李亚鹏夫妇合捐100万

·章子怡宣布捐款100万元

·赵本山捐款100万元

·陈慧琳捐款60万元

·S.H.E捐款60万元

·韩红携蒲巴甲筹得近百万

·林俊杰捐款25万

·范冰冰捐款20万元

·全国体育总会等捐500万

·姚明捐款200万元

·刘翔师徒合捐50万元

·田亮、叶一茜夫妇捐款10万元

·李永波捐款10万元

·易建联捐款10万元

·王治郅捐款10万元

·国家体操队捐款上百万元

·国家乒乓球队捐款98万元

·中国羽毛球队捐款10万元

在汶川地震时为保护学生而牺牲的老师都有谁?

向倩

向倩的遗体被发现时,她已被压断为3截。几乎碎成一团的上半身,张开的双臂下,紧紧搂着三个也已死去的学生。

救援人员怎么也无法扳开她的双手,现场的武警官兵为之落泪,纷纷行起军礼。

当时在现场的当地媒体《今日什邡》编辑部主任唐世华回忆,由于向倩的身体严重变形,救援人员最初无法确认其身份。在将其尸骸抬往室内时,救援人员发现其身旁有半截跟凉鞋的鞋跟,从而判断其为学校老师,并最终确认为年仅21岁的向倩。

袁文婷

一提到袁文婷的名字,吴佳辉便嚎啕大哭,嚷着:“袁老师还被埋在里面,她没有死,我看见她倒下的,她手里还牵着同学。”

吴佳辉是袁文婷最后救出来的学生,在他的脑海里,一直都回放着地震发生时的瞬间,袁老师的身影。

吴佳辉抽泣着向《德阳日报》记者汪巧回忆了地震来时的那一幕:“当时我们在教室里复习功课,袁老师正在给我们检查作业,我们只感觉地开始晃动,根本就没意识到地震发生了,只听见袁老师大声吼叫,地震了,大家快跑……”

“我们当时也吓傻了,站在那儿不知道该往哪儿跑,只见袁老师快速地奔跑过来抱起学生就往外跑,一个、两个、三个……十多个同学被送出了教室,正当袁老师把我放在教室门口又转身回去救其他同学时,我只听见‘嘭’的一声,楼板就掉了下来。”

5月12日晚上10点多,搜救人员终于发现了袁文婷———一块厚厚的水泥板,压在她的身上。

当水泥板被抬走时,眼前的一幕让大家潸然泪下:袁老师的身下,还藏着她的学生,而此刻袁老师却因为伤重永远闭上了眼睛。她的母亲在11点多赶到学校后,刚看了女儿一眼就昏了过去。

谭千秋

“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张关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恸哭。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

“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告诉记者,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苟晓超12日,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300余名师生在教室里午休,新婚后第一天上班的苟晓超在跟班巡查。14时28分,正准备走出教室的苟晓超突然感到地板在震动,门窗玻璃噼哩啪啦作响,整栋教学楼剧烈摇晃,地震!

“快疏散孩子!”苟晓超向正在一二楼跟班的老师大声呼喊,同时下意识拽着几个前排的孩子冲出教室,10余名孩子紧跟在他身后。

哭喊声、惊叫声响成一团。“不要拥挤!”苟晓超大喊,扯起两个跌倒的学生向楼下跑去。第一批学生被安全送到楼下,他又迅即转身,从人群中奔向三楼。一转眼,他又出现在三楼巷道上,十几个孩子也跟着他向楼下跑。这时,墙砖伴着混凝土簌簌落下,玻璃不断碎落。其他几位老师紧急疏散、安置转移一二楼的学生。

教学楼墙壁上的裂痕越来越大,随时可能坍塌。三楼教室里还有吓呆了而死死抱住课桌的10多名学生呀!苟晓超第三次扎进摇摇欲坠的教学楼,声嘶力竭地吼到:“快跑!快跑!”逐一拍打学生的头,然后双手夹着两个孩子飞奔而下。

刚跑到一楼最后一级楼梯,“轰!”教学楼正面两根直径1米的圆柱倒塌,砖块和混凝土狠狠砸向飞奔中的苟晓超的右腿。就在扑倒瞬间,他使出全身力气,将怀中的王佳红和莘跃顺势推了出去。

两个孩子得救了。砖头和混凝土块雨点般砸向他的另一条腿和头部、背部。

“快,快去!不要管我……”在场老师和闻讯赶来的村民、过路司机、乡镇干部搭上木梯,用双手、铁铲、钢钎刨开水泥块,用绳子将被困的43个孩子救了出来。

16时20分,苟晓超在转往县人民医院的途中,因伤势过重,停止了呼吸,走完了仅23年的人生旅程。

瞿万容

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而此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园长在外出差,5名教师都在园内。此次地震共造成该园50多名小孩和3名教师死亡,目前仍有两名教师在医院抢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地震发生后,孩子家长很快就聚集在幼儿园废墟周围,不停地呼喊着孩子的名字,开始孩子们还能在废墟中发出微弱的回应,但随着时间一秒一秒地逝去,回应声越来越弱。家长们也只能无奈地坐在废墟边上,焦急地等待着救援队伍到来。

幼儿园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的情形,泣不成声。“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他叫张米亚,29岁,是汶川县映秀中心小学数学老师,地震发生时他双手死死护住两名学生,自己却不幸遇难,救援人员不得不锯掉他僵硬的手臂以救出孩子。

摧毁映秀中心小学只用了短短12秒,而在12秒后,幸存者靠着原始的工具,在被夷为平地的校园里救出了许多被埋学生。而当大家搬开垮塌的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数学老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中,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有生命体征,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张老师的手臂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救—妈妈!救—爸爸!”小女孩雯欣张大嘴巴不停地号哭,双手死死抓住抱她的邻居的肩膀。泪水,鼻涕,全部流了出来。

她只有一岁半,说话还不清晰。地震之后,四天里,她再也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一个字。

没有人告诉她,妈妈在救下了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而爸爸,依然音讯全无。

7时30分·现场

废墟下,奶奶怀抱孙女

小雯欣是5月15日,震后第四天被救出来的。她的家,位于震中映秀镇。

15日一早,一位村民跑到武警驻地求救,说一个孩子和一个老人还压在交警大队的楼下面,还在喊救命。武警立即前往施救。

阿坝州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大楼,是受灾最严重的单位之一。兼做办公和宿舍的五层楼,塌陷到只有三层高。残留的半边楼,随时有坍塌下来的危险。

全队17个交警,震后只出来9人,还有8个被埋。其中,大队长遇难。“他们都去了,我还留名字干什么。”一名交警不肯说出自己的名字。

早上7点30分,15个武警战士和4个医生开始设法营救。

很快,小女孩雯欣被救了出来,但奶奶还在里面。

从武警战士那得知,发现小雯欣时,她奶奶正双手抱着她。因倒塌的楼板和墙体形成了一个三角空间,小雯欣丝毫没有受伤,只是被压得有点紧。

为了顺利救出雯欣,武警决定解下她的衣服,把她慢慢挪出来。

半小时后,雯欣被救,当时还光着屁股。邻居很快给她找来衣服,是一件红色毛衣和一件棉袄。

不过,她的奶奶还压在里面,身上的血还流。

9时左右·奶奶

“我有点疼,我会坚持的”

没有大型工程机械,战士和医生徒手刨开断砖残渣。两个战士趴在地上,俯身钻进楼板,用手小心抽出砖块。然后递给外面的战士,接力到楼前的空地上。一个多小时,楼板下的空间大了,老人的大部分身体得以看见。

从现场勘查回来的战士告诉记者,老人上半身没有受伤,有救,她还能说话。不过,她下半身被一块巨大的木板压住了,已流有不少血。

得知这一情况,一位40岁的女医生上去了。

“您要坚持住,一定。外面你的孙女还等着你!”女医生趴下身子对老人说。

“我会坚持下来的。下面有点疼。”老人不断的喘气,脸开始发紫。

“一定要坚持下来,不然,您的孙女就要成为孤儿了。”

老人的脸,惨白,她微笑一下。

救援仍在继续。老人的救命声也在不时传出来。

受交通影响,急救药品一直未能到达映秀镇。很多医生说,没有办法给病人止血止痛,只能眼睁睁望着他们喊救命。

10时30分·奶奶

“我不行了,真的不行了”

抢救还在继续。

三个武警官兵跑了出去。一眨眼工夫,搬来手斧和手工铲,他们要凿开老人身下的水泥地板,给老人腾出生的空间。

上午10点30分,一家广播电台正在现场直播。

电台记者把话筒递给了女医生。

女医生对着话筒说,楼下还压着一个老奶奶,我们在施救,不过,太困难了。老人很勇敢,地震四天了她还能说话。和她一起被压的孙女获救了。

她儿媳更了不起,为了救学生,她牺牲了。

雯欣的妈妈严蓉,是映秀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

“严老师被压在里面了。”说完这句话,李燕哭了,她是严蓉的学生。

李燕说,为了尽快疏散学生,严老师留在最后,等第13个孩子刚跑出教室,教学楼全部塌了下来。

主持人,你知不知道,如果我们再不把老人尽快救出来,小雯欣可能就成了孤儿啊?她父亲现在在哪里,还没有消息啊!

雯欣的爸爸都鹏祥,原来是交警直属大队的民警,后因工作调动去了九黄机场公安分局。所以,她一直由奶奶带着,住在直属大队的宿舍。

在场的村民、交警、武警和医生,人人泪流。

我不行了。老人对女医生说,我真的不行了。

女医生还是那句话,一定坚持啊,不然你孙女真的就是孤儿了啊。

10时33分·现场

老人慢慢低下了头

上午10点33分,老人慢慢低了头,再也没有抬起来。

女医生双眼泪流,哭着走了下来。

老人走了。

她孙女可能真的成了孤儿。

两位武警搀扶着女医生,慢慢走到院子外。

小雯欣哭得更厉害,泪不停地往下流。

我来抱抱。女医生一把紧紧抱住了小雯欣,脸靠着脸。

妈妈!救-妈妈!

救-爸爸!

小雯欣哭得前俯后仰,声音越来越大。女医生和她的脸,贴得越来越紧。一旁,电台记者走了上来,什么话也没有说,往小雯欣口袋塞了两张钞票。

“在救妈妈!也在救爸爸!”邻居也扶着小雯欣,脸也靠上了她的头,“他们都在抢救。”

不管周边的人怎么说,小雯欣还是不住的哭喊,救妈妈,救爸爸!

如果她的爸爸也没有消息,她真的就是孤儿了。

杜正香

“挖出来了!挖出来了!杜老师找到了!”震后一直守候在南坝小学校门口的老师和家长们围拢上来。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当解放军官兵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

人们口中说的杜老师叫杜正香,是南坝小学学前班中班的代课老师,不过孩子们更喜欢摇着她的手喊她“杜婆婆”,其实杜老师今年才48岁。

“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杜老师以生命守护的五个孩子最终没能生还,这可能是她唯一的遗憾。

“小心挖,注意保护杜老师的遗体。”这句话在搜救人员中互相传递。

“杜老师要不是为了救学生,自己一个人肯定能跑出来。”她的同事语文老师杨树兰说,“可我知道,她肯定不会扔下自己的学生们。”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杨树兰正在学校的宿舍午休,当她连滚带爬跑到操场上时,正好看见杜正香一把将送小孙子上学的严明君老太太祖孙俩推出了摇晃中的教学楼,转身冲进一楼的教室,连抱带拉救出几个孩子,之后她又冲进了已是烟尘滚滚、不停摆动中的教学楼。这是杨树兰和其他人最后一次看到杜正香老师的身影……

位于平武县腹地的南坝镇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由于桥梁坍塌和山体滑坡导致与外界的交通完全中断,水电通讯也彻底瘫痪,成了与世隔绝的震后“孤岛”。南坝全镇大部分房屋倒塌,剩下的也都成了危房。

南坝小学是南坝镇伤亡最为惨重的,两座3层高的教学楼全部倒塌,全校870多名学生中142人死亡,170多人失踪。

王全香老师说,同样在一楼的学前班大班的三四十个孩子都自己跑出来了,可是杜正香班上的孩子都太小,肯定被剧烈的地震吓呆了跑不动,要不然杜老师也不会跑进去那么多次,她舍不得自己的孩子。

杜老师的丈夫严正明回忆起自己的妻子,哽咽里还有骄傲:“我知道她一定会那样做,她一直对学生们很好。”

和四川其他边远山区村镇一样,南坝镇绝大多数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家里只剩下老老小小。爷爷奶奶们也都放心把自己的孙子孙女交给她照顾。孩子们都亲热地喊她“婆婆”,特别熟的就干脆叫她“老杜”,她也不介意。

杜正香对孩子好是出了名的,她已经在南坝代课20多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还是附近落河盖的社长,为人好是出了名的。

这次地震,杜老师班上的孩子获救的并不多,可是家长们都没有怨言,“都知道她对孩子好,怎么能怪她”。

14日下午,全镇幸存的村民自发为杜正香出殡,队伍从山上拉到山下,他们都要来送送这位好老师。

在5月12日的大地震中,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该校英语老师吴忠红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地震袭来,学生从楼梯口蜂拥而下,这位老师引着孩子疏散时,听到有学生掉队,他义无返顾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这位老师和几名孩子被吞噬……

还有很多,我就不说了!!!!!!1

在四川大地震中舍己为人的人

22、9名老师的带领78名学生安全脱险

位于北川县城15里路的刘汉希望小学的78名学生在9名老师的带领下奇迹般安全撤离的事迹经由媒体报道感动了许多人。18日,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前往绵阳中学英才学校,找到了这9名老师,听他们亲口叙说了这一感人的事迹。

说起当天带领学生撤离灾区的情景,在场的每名老师至今仍历历在目。校长史少先对记者说,12日大地震发生时,9名老师带领483名学生先撤离到半山腰在简易帐篷中不吃不喝地住了一晚。13日一早,一些家长签字接走学生后,当时还有78名学生没有亲人认领。从13日下午1时,冒着大雨,9名老师带领着学生们翻山越岭。经过6、7个小时的跋涉,学生们全部转移到任家坪抗震指挥部。学生中最小的4岁,最大的也只有12岁。

看着学生们最终被安顿在绵阳中学英才学校,9名老师终于安下了心。在大地震中,这9名老师有的失去了父母,有的失去了儿女。史少先校长的父母就在此次地震中遇难。三十多岁的赵老师在地震发生的一瞬就带领学生向山上跑,就在撤离过程中,她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儿子和丈夫所在的另一所学校被被瞬间夷为平地。“他们再也没有与我联系过。”赵老师哭了。

“同学们,再坚持一下!”“快到了!马上就到了!”在撤离过程中,9名老师用这样的话语时时刻刻鼓励着学生们。一位老师说,我知道我的家离这座山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但我必须先把娃娃们送到安全的地方。老师们流着泪说,他们没有一个人回去打听自己亲人的情况,他们不能丢下孩子们。

请记住老师们的名字,记住他们感人的事迹。

9名老师:肖晓川 罗中会 陈世荣 吴广南 赵异辉 吴明艳 母贺银 沈长树

23、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师李开胜

地震后,东汽中学的1-3号教学楼8个班级中,仅有3个班级的师生安全撤离,其中,高二年级教师李开胜所在的班级就是其中之一。尽管他将班上近40名学生安全撤离,但他刚满17岁的儿子却留在了那片废墟中。

他告诉记者,5月12日下午2时28分,他和他的学生正在教学楼二楼的一间教室上课。突然,整幢教学楼剧烈地晃动起来,当他刚意识到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坐在前排的3名学生已率先冲了出去。但这3名学生却在教学楼的露台边因房屋垮塌而掉了下去,从此再也没有走出来。

镇定下来的李开胜迅速将学生安顿在教室内,当他走出教室时,发现两边的教室均已大面积垮塌。为避免危险再度降临,他将班上近40名学生带到楼梯间,由其中一名最大的孩子带队,安全转移到学校外面的空地上。与此同时,另外两个班级也安全转移。

“大家都没事吧?全体同学报数!”除了那3名学生外,全班同学都已全部安全撤出。几分钟后,惊魂未定的李开胜突然“啊”地叫了一声,然后迅速朝着倒塌的教学楼方向冲去。原来,他的儿子还在三楼的一间教室里上课,生死未卜。

然而,教学楼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是残垣断壁。看着眼前的一幕,李开胜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悲伤,失声痛哭。闻讯赶来的李开胜妻子,在听到儿子被掩埋的噩耗后,也一下子瘫坐在地上。随后,李开胜和妻子强忍悲痛,将安全转移出来的学生护送到了绵竹市政府临时成立的救护中心。

“我的儿子两个月前才满17岁,一下子就这样没了,我不甘心啊!”这是李开胜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不过,他还是决定留下来,继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李开胜已哭干了眼泪的双眼,透出一种坚持。

据记者后来了解,李开胜已加入到绵竹市抗震救灾自愿者队伍中。“我失去了孩子,但我不希望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再失去孩子,他们都有生存的权利。”他对记者说。

24、何智霞:她护住7名学生

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三五班班主任何智霞的遗体被救援人员在废墟中发现时,两个手臂都是张开着的,趴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双臂张开,身下环抱着七名学生。一直在现场参与救援的老师们回忆说,有学生被救起时说,还听到过何老师的声音:“同学们别着急,有人来救我们了。”

25、蒲彬、刘林秀:坚守在讲台

聚源中学28岁的地理老师蒲彬,刚刚和女友结婚才半年。地震发生时他在一楼教室上课,在离门最近的讲台上,跨一步就可以逃生。然而,他坚守在讲台上,催促学生们快跑后。班里的大部分学生都逃了出去,他却被深埋在瓦砾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25岁的化学老师刘林秀是聚源中学新分来的大学生,地震发生时她也是先喊学生逃生,自己却再也没有活着走出这所教学楼。

26、李佳萍:用身体挡住门框

地震发生时,绵阳市北川中学初二四班正在上课,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教室剧烈摇晃,学生们都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政治老师李佳萍大吼了一声:“快跑!”同时飞快地为学生打开门。当时整栋楼房已经摇摇欲坠,为了能让更多的同学逃出去,李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抵挡住已经变形的门框。房屋倒塌的那一刻,李老师还拼尽全力将一个学生推了出来。学生们安全出来了,而李老师却倒在了垮塌的房屋下。

27、无名特岗教师:为救学生不幸遇难

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绵阳市平武县平通中学教师们放弃了转瞬即逝的逃生机会,为不少孩子赢得了生的希望。平通中学初三的化学老师乔广平当时正准备上课,地震发生时,他马上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却跑在最后。广安来的“特岗”老师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为了救一个被绊倒的孩子,不幸遇难。

28、余琴:我是老师,不能跑在前面

地震发生时,汶川县映秀镇小学余琴老师正在一年级上课,课室就在一楼。地震发生后,她立即让学生往外面跑,自己则最后离开。她说:“我是老师,不能跑在前面。”

29、刘怀德:张开双臂护学生

5月12日,正在德阳什邡市龙居中心小学三楼六年级教室上课的刘怀德老师与学生们一样,被突然的震动震住了,但是刘怀德立即意识到这是地震!他迅速将三名已经冲到教室墙边的学生抱住蹲下。蹲下的一瞬间,“轰”的一声巨响,砖块石板一股脑地砸在刘老师和三位孩子上面,孩子获救了,而刘老师的头却被砸伤。

30、周汝兰:连续跑了4趟,抱出最后一名学生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彭州市红岩小学四年级二班的老师正在为学校的52名幼儿园大班同学上课,房屋剧烈摇晃,年仅五六岁的孩子吓得不知所措。正在上课的周汝兰老师往返四趟,最终将最后一名孩子从教室内抱出。令人恐惧的几分钟终于过去了,全校820余名学生都被紧急转移到教学楼后面的大操场上,没有一名学生、老师受伤。

31、千名师生徒步穿越“死亡山谷”

在此次“5•12”汶川大地震中,不少正在上课的师生永远掩埋在了废墟下。然而,陈家坝初中、陈家坝小学和陈家坝幼儿园的教师,全然不顾自己的亲人和孩子,冒着山崩地裂、余震不断的危险,结伴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带着近千名幸存下来的学生,最终不仅奇迹般地实现了一百公里的安全大撤离,而且将失去两天联系的陈家坝乡灾情及时带出了大山。

12日晚上,为了让被转移出来的学生晚上不受冻挨饿,陈家坝所有教师都将乡政府分发给师生的饼干和矿泉水,集中起来,分发给学生,学生每人三块饼干、老师一块都不吃! 半夜时分,天下起了小雨,气温急剧下降。惊魂未定的师生们紧紧地偎依在一起,相互取暖。暂时避难的空地下方,水坝里的水位在不断上涨。被转移出来的1000多名师生,就这样在惶恐中度过了这个漫长的雨夜。因为交通和通讯中断,陈家坝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乡政府要求学校自救,组织学生徒步转移。13日早上7点,这支师生大部队开始徒步转移。但是,地震后气候恶劣,雨越下越大。没有雨具的师生们只好冒雨继续前行。左躲右闪的老师们背上背1个,怀里抱1个3至4岁的幼儿艰难地跋涉在湿滑的山路上。师生们被雨水淋透,冻得瑟瑟发抖,不时路旁还有山石滑落下来,许多老师和学生的脚已经被磨得不成样子。为了鼓励大家走出这段“死亡山谷”,一路上,各班带队老师不断地给学生们打气:“政府的直升机正在全力救助灾区,只要我们大家坚持,就能活下去!”凭着这种活下去的信念,大部队走了3个多小时,将近千名孩子带出死亡地带,顺利转移到江油和绵阳,创造了无一人伤亡的奇迹。 学生安全转出,当时这些老师大多数人仍然没有亲人的音信,但为了这群无家可归的孩子,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留下。

32、红岩镇中心小学老师周汝兰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时,距彭州市区10多公里的红岩镇,大面积房屋倒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在这次地震发生时,正给幼儿园大班辅导的红岩镇中心小学周汝兰老师没有独自逃生,而是四次冲进教室抢救学生,直到全班52名学生成功脱离危险。

第一次冲进教室 抓出两娃娃就跑

12日,13∶50—14∶30是红岩镇小学下午第一节课。在幼儿园大班,来带课的34岁女教师周汝兰吩咐学生们在教室里睡觉或写字画画。14时28分,房屋开始强烈颤抖。“快往门外跑,快!”意识到地震来了的周汝兰惊慌得大吼。班上学生都是4-6岁的幼儿,吓得大哭起来,教室里一片混乱。“快跑啊!”周汝兰抓起两个学生就往小操场上跑,一些年龄稍微大点的学生也跟着她跑。

剧烈的震动,使灰尘变成浓烟笼罩着整个学校。周汝兰叫已经跑出来的10多个学生蹲在小操场上,就又跑进教室。她见孩子们在教室门口形成拥堵,赶紧理顺他们出门顺序,又一脚踹开后门,看见吓得直哭的小娃娃,左手提一个,右手抓一个,跑到小操场。

第二次冲进教室 摇醒睡觉的娃娃

短短十几秒里,地震越来越厉害。街上的房子开始倒塌,教室屋顶的瓦片在周汝兰头上哗哗作响。她又冲进教室,看见三个学生居然还在睡觉。急红眼的她奋力摇醒睡觉的学生,又抓了两个学生朝外跑。

第三次冲进教室 抢救三个哭娃娃

当大多数孩子已经成功转移到操场上时,整个红岩镇已是地动山摇!房屋坍塌声不绝于耳。“不好,教室里还有学生!”周汝兰隐隐看见教室里还有三个小孩子趴在课桌上哭泣,又迅速冲进教室。当她第三次冲出教室时,已经疲惫不堪。

第四次冲进教室 还差两人在哪?

最后,周汝兰双脚发软地站在操场清理人数。“52人?不是54个人吗?”周汝兰第四次冲进教室。此时教室里能见度相当低,周汝兰只得在教室大喊:“还有人吗?”“周老师快出来,今天有两个学生请假了!”直到该班班主任杨老师赶来,周汝兰才从教室里跑了出来。地震过去了,看着整整齐齐蹲在地上的孩子们,周汝兰的泪水不禁涌了出来。

周老师的女儿 我支持妈妈抢救弟弟妹妹们

周汝兰是小学4年级2班的班主任,当时是临时抽调到幼儿园上课,地震时,她没呆在自己班上孩子们的身边,心里很愧疚,幸好大家都平安无事。周汝兰告诉记者,在抢救幼儿园的小朋友时,她连女儿也顾不上多想。当晚7时多,周汝兰才见到女儿何玲宇。“妈妈回家张口就问学校有没有学生出事,后来才问我的安全。”何玲宇略显委屈,却懂事地表示,“但我不怨妈妈,我支持妈妈抢救弟弟妹妹们!”

“灾难发生后,周汝兰老师一直在学校坚守岗位。我们学校接收了300多名灾民在学校操场搭建帐篷临时居住,周老师每天都到现场帮忙。”学校校长陈显斌介绍说。记者想让周汝兰老师谈谈她当时的感受。“没什么,比起抗灾一线的同志们,我差远了!我还要去看看另外几个孩子。”周汝兰微笑着离开了。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01 03:12:18 回复

    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