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为什么要复习常识-还有不久就国考了 常识重点看什么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03) 黑客团队 135 5

目录介绍:

国考常识板块值得花时间复习吗

国考资料免费领取

1、常识判断部分的涉及的知识点太广了,想要复习全面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不值得浪费太多的时间,还不如去花时间背一背数量板块的公式。

2、常识判断部分考的只是点会非常细致,就像你可能复习到了今年发射的是几号神州飞船,但是你会记得这个飞船用的是什么燃油吗?所以说花大量的时间复习是不值得的。

3、常识分数低,在国考中,常识题目只有0.5分,与言语逻辑资料数量比起来,分数还是很低的。

4、常识模块复习性价比很低,复习十天的常识可能一点分数都提高不了,但是用来学言语、逻辑、资料等模块,学习申论考试,分数提高的都会更明显一点。

国考常识板块值得花时间复习吗

准备国考需要准备常识么?怎么准备?

常识涉及的范围特别广,政治、经济、法律、地理、科技、文学、时事等,想要全面复习基本是不可能的,这个主要是为了淡化专业,最大程度上保证公平,所以建议如果自己知识面较广的话还是把重点放到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等分值较高的地方。因为即使没有怎么复习,常识也可以拿到一半的分数,即使复习的很扎实了,常识也是一半多一点的分数,呵呵,一家之言,自己权衡。

国考常识题怎么准备

(1)关注时事

从真题看,常识考题越来越注重时事的考查,经济模块、科技模块、人文模块越来越多的题都取材于时事或者和时事热点有密切联系。

(2)注意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生活中的科学常识是国考的热门考点。2012年国考常识题中有6道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科学常识,分别是第14、20、22、23、24、25题,占国考常识总题量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见生活中的科学常识在国考行测考试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整理知识,重点突破

临近考试,考生最好对当年的时事有一个全面的整理。整理的方法是(1)把记载下来的时事分类,试着找找规律,发现其中的原理性的东西,或者包含在时事中的党的重要决策,这些原理、决策其实就是考官出题的考点。(2)试着找找重要的时事,比如找出最重要的十个时事考点,再进行纵向横向发散和引申,这样就实现了重点突破。

第三、参考最新权威教材

有的考生可能平时比较忙,自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进行知识整理,那么怎么办呢?方法是参考相关公考培训机构的权威教材。比如华图教育的权威教材《微魔块系列——常识必背100点》,不但有对考纲和往年真题的全面分析,而且有对高频考点、重要时事、重点科技常识、重点生活常识的梳理。另外,华图教育为了更好地服务考生,每年在考前都会出版权威的模拟题。有了权威的公考教材和权威的模拟题在手,备考自然事半功倍。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常识重要吗

当前,公职类考试已经成为我国一种重大的社会现象,参与人数之多、竞争激烈、社会关注度高。但“机遇只偏爱准备最充分的头脑”,因此竞争激烈的考试不仅是准备,必须是准备的最充分,才能脱颖而出、一举成公。

对于如何备考,一方面,每个考生的知识储备、思维惯性、能力结构不同,从而备考指导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另一方面,总有一种备考规划和复习方向是适用大多数考生,以下为常识判断的复习给大家提供抛砖引玉提供一定复习方法论,仅供参考:

一、保持好的心态

(1)知识的范围可以分为知识的广度和知识的深度两个层面。无论是提高大家学习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我们觉得首要的是心态,心态决定定状态,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对于常识判断的学习,第一位的是对于新知识的有一种开放拥抱的姿态,有一种汲取新知识获得成长的情怀,才能书山漫步、学海泛舟。

二、拥有好的状态

(1)对于应试者即为当局者,从结果导向上首要做的其实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了解公职考试笔试面试等环节测查的是何种素质和素养。

(2)本质是指基本的、根本的性质,是一事物成其为自身、有别于其它物的固有属性,明晰事物的本质对于准确把握该事物、推动其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了解考试的实质对于备考学习是一种超然物外、高屋建瓴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

(3)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从大纲的要求,常识判断侧重知识的广度,因此选择复习范围就变的非常重要。

三、走出误区,掌握方法

(1)走出备考的认识误区,进行科学系统的备考。很多考生认坚持常识复习无用论,其实质往往是复习方向和复习心态的偏差。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公考一样,招考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侧重知识广度的常识如果视之位“鸡肋”,效果会更加不理想,导致一分之差,差之前人。

(2)注重学习方法,把握复习重点科学系统的针对性拓宽知识面,把握应试规律。很多同学认为常识出题似乎毫无章法,往往的做法是四处出击到处收集各类资料,但真正掌握的效果以及应试效果并不明显。其实,考生在备考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真题,从真题中体会考试重点、学习解题技巧,然后制定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提高自身在备考中的效能。考试的杰出一定属于用心而努力的人,对于这段时间如何复习常识。

四、复习计划

对于复习的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备考方案,法无定法,以供参考。

(1)选择好的教材。教材强调质量,数量上一本为宜,另外可选择一本其他教材作为补充工具书。一方面要足够详细,足够前沿,另一方面使用时候中公教育专家建议更多的是选择针对性的学习方式—当成答疑解惑的工具书、字典使用。

(2)全面复习,通读教材,按照教材后面的习题进行提纲挈领的宏观知识体系梳理。对于常识判断,有的同学如果连最基本法学、经济、科技、人文等基础都欠缺,还是很有必要进行全面复习。这段时间如果报辅导班帮助梳理知识体系,时间宜早不宜晚。

(3)做题。通过做题进行检验复习效果,进而查漏补缺,增加复习的针对性。做什么题呢,我们推荐做真题,另外不仅要做国考常识判断的历年真题,还要做各省联考的历年真题,上述范围内数量上根据个人时间愈多愈好。千万“不能有考过了就不考了”的心理,而是以举一反三的预测心态看待这些题目。上述列举的真题范围为科学的数量范围,还需要大家思考总结的做题科学质量。

(4)做常识判断笔记梳理强化巩固之前的复习。这段时间我们推荐大家做笔记梳理,例如错题、难点、重点的梳理。可以以一本教材为笔记蓝本,进行“头脑风暴”势力的笔记梳理。

(5)考前半个月,要进行整套的行测全真模拟,坚持每两天一套题,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做完题目自己核对答案,并分析每道题,做对的是怎么对的,为什么不选其他选项,做错的为什么错,还有哪些知识没掌握。并记录下来。根据课堂上强调的预测重点,缩小范围,深入挖掘,会更有效的把握命题人的出题思路。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03 05:04:40 回复

    识必背100点》,不但有对考纲和往年真题的全面分析,而且有对高频考点、重要时事、重点科技常识、重点生活常识的梳理。另外,华图教育为了更好地服务考生,每年在考前都会出版权威的模拟题。有了权威的公考教材和权威的模拟题在手,备考

    1
  • 访客 2022-07-03 07:26:59 回复

    (2)注意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生活中的科学常识是国考的热门考点。2012年国考常识题中有6道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科学常识,分别是第14、20、22、23、24、25题,占国考常识总题量的

    2
  • 访客 2022-07-03 06:16:34 回复

    原理性的东西,或者包含在时事中的党的重要决策,这些原理、决策其实就是考官出题的考点。(2)试着找找重要的时事,比如找出最重要的十个时事考点,再进行纵向横向发散和引申,这样就实现了重点突破。第三、参考最新权威教材有的考生可能平时比较忙,

    3
  • 访客 2022-07-03 05:36:39 回复

    不值得浪费太多的时间,还不如去花时间背一背数量板块的公式。 2、常识判断部分考的只是点会非常细致,就像你可能复习到了今年发射的是几号神州飞船,但是你会记得这个飞船用的是什么燃油吗?所以说花大量的时间复习是不值得的。 3、常识分数低,在国考中,常识题目只有0.5分

    4
  • 访客 2022-07-03 05:37:12 回复

    详细,足够前沿,另一方面使用时候中公教育专家建议更多的是选择针对性的学习方式—当成答疑解惑的工具书、字典使用。(2)全面复习,通读教材,按照教材后面的习题进行提纲挈领的宏观知识体系梳理。对于常识判断,有的同学如果连最基本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