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破获黑客入侵案-兰州黑客高手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01) 黑客服务 190 4

目录介绍:

黑客入侵公司后台一夜盗转380多万破案了吗?

“警察同志,我们公司银行账户一夜被转走了380多万,我来报警。”4月19日上午,渝中某电商公司技术员刘先生跑到化龙桥派出所报警称,自己公司被“黑客”攻击,盗转全部资金。

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赶到现场调查。据刘先生讲,他们18日晚下班的时候公司账户还是安全的,19日一早上班的时候就发现公司账户的钱全部被转走,但是转走钱的是5张陌生的银行卡,并不属于他们公司的客户。

据了解,该电商公司对客户实行的积分制,客户在公司网站上购物后可以积分,在积累一定的积分之后可利用积分兑换人民币,并用绑定的银行卡提现。程序是待客户通过积分向公司申请提现后,公司后台自动审核客户的资料,一旦通过便自动将资金转到客户指定的银行账户,并设置了转款限额为3万元。

通过调查,民警发现这是一起典型的非法攻击公司网站入侵后台服务器盗转资金案。

了解情况后,渝中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全力侦办,办案民警通过仔细排查,一个月内飞赴温州、杭州、绵阳、上海、深圳、南宁等地,终于在福州发现嫌疑人的踪迹。

5月21日,办案民警前往福州千里追凶,一举将主要嫌疑人王某、冯某抓获,8月1日将黄某抓获。9月15日,办案民警又将嫌疑人张某抓获。至此,四人作案团伙全部落网。

上网造成的悲惨故事

1、上网贪便宜想逃避网吧收费,一男子侵入网吧管理系统修改了电脑IP,烟台牟平公安分局“网上110”接报后迅速展开调查,目前,这名网络黑客已被警方抓获并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

据介绍,10月25日上午,牟平公安分局“网上110”接到报警,城区“龙兴”网吧的的管理系统被人破译入侵,IP地址也被修改。接报后,治安管理大队民警立即对案件展开调查,根据25日当天网吧内的情况,办案民警怀疑曾在该网吧做过网管的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据了解,李某辞掉“龙兴”网吧的网管工作后还经常到网吧内上网,25日当天,李某正在被修改了IP地址的27号电脑前上网。民警立即对李某传唤讯问,他如实交代了自己的违法行为。原来,10月25日上午8点半左右,李某觉得上网玩游戏太费钱,为了逃费,他利用某种软件非法进入了网吧管理系统,更改了电脑的IP地址,从而躲过了网吧的收费管理监测系统。

据介绍,这是自今年10月下旬起,牟平警方开通“网上110”报警服务网站以来破获的第一起黑客入侵案。据了解,牟平公安分局网上110报警系统对本地的互联网空间依法实行公开管理,并接受群众在互联网上的报警、求助和咨询,对全区各互联网接入服务单位(ISP)、信息服务单位(ICP)和网吧、宾馆、酒店等提供上网服务的公共场所加强了管理。目前,李某已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

2、本报3月12日讯(记者 王晓鹏 实习生 苏振兴)一些市民在

上网时会接到特殊的留言或电子邮件,内容不外乎有人哭诉“悲惨遭

遇”,让接收邮件的人往某账号内打入现金。有关人士提醒广大网友,

一定要警惕这种“网络乞丐”。

山师大学生小张前几天上网时遇到一名网名叫“痛并快乐着”的

网友,“痛并快乐着”向小张诉说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后,张口向他要

10元钱吃饭,并留下了一个账号。小张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你怎

么有钱上网却没钱吃饭呢?”“痛并快乐着”一听这话,赶紧下了线。

而记者上网时也曾遇见一名网名叫“乞丐”的网友,“乞丐”每

天的工作基本上就是编造一些情节,在网上写一些让人催人泪下的信,

然后发群体信件或留言乞讨,一天要发上千封信,或者通过QQ等聊天

工具发上千条留言。运气好的话,“乞丐”当天就可以收到别人施舍

的钱。还有一些网络乞丐则选择到几个著名的乞讨网站上变换名字发

帖子乞讨。

公安部门有关人士提醒网友,上网时一定要警惕这种所谓的“网

络乞丐”,他们的行骗方式与现实中的乞丐还不太一样,具有隐蔽性,

通过炮制悲惨遭遇的电子信件或留言来博得网友的同情来骗取钱财。

但是网友应该想到,他们既然有钱上网,一般都会有钱吃饭,网友要

谨防上当受骗。

近 3 年来,国内都有哪些比较严重的黑客入侵事件?

0、github 遭受来自我国加农大炮发出的DDOS攻击(百度担当了本次黑锅侠)

2015年3月份,攻击者劫持百度广告联盟的JS脚本并将其替换成恶意代码,最后利用访问中国网站的海外用户对GitHub发动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1、大陆境内所有通用顶级域遭DNS劫持(被Big Brother恶意Hack)

2014年1月21日,大陆境内所有通用顶级域(.com/.net/.org等)遭DNS劫持,所有域名均被指向一个位于美国的IP地址(65.49.2.178)。根据网络上资料显示,该IP地址属于美国Sophidea公司所有,而Sophidea公司的大客户之一就是著名的加密代理软件XX门的母公司。

2、Lizard Squad劫持联想域名,并泄露部分公司邮件

2014年2月25日,联想域名遭劫持,业内人士预测可能与联想近期收到的大量公开指责有关,该公司的电脑被捆绑了称为快鱼(Superfish)的加密广告程序,引起大量用户不满。在公众的压力下,联想最终决定删除软件,向受影响的用户道歉。

3、携程信息“安全门”事件敲响网络消费安全警钟

2014年3月22日,携程网被指出安全支付日志存在漏洞,导致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电商如何对用户信息进行保护引发人们思考。

携程安全支付日志可遍历下载 导致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包含持卡人姓名身份证、银行卡号、卡CVV码、6位卡Bin)

4、温州地区有线电视大面积被黑,播放敏感反动内容

2014年8月1日,浙江省公安厅官方微博通报,温州有线电视网络系统市区部分用户的机顶盒遭黑客攻击,出现一些反动宣传内容,影响了群众正常收看电视,造成了不良影响。

5、江苏公安厅:海康威视监控设备有隐患 部分设备已经被境外IP地址控制

2015年2月28日,江苏省公安厅下达《关于立即对全省海康威视视频监控设备进行全面清查和安全加固通知》

6、Apache Struts2连续爆多个高危漏洞,影响国内数百万信息系统安全

2013 年 7 月的 Struts2 漏洞实际带来多大影响? - Java

7、[心脏流血]OpenSSL “Heartbleed”漏洞

OpenSSL 的 Heartbleed 漏洞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 信息安全

8、[破壳]Shellshock漏洞

Shellshock的破坏性有多大?有哪些潜在的攻击方式? - 互联网

9、[贵宾犬]Google发现SSL 3.0漏洞,让黑客有可乘之机

2014年10月17日,一个存在于 SSL 3.0 协议中的新漏洞于今日被披露。该漏洞被命名为“贵宾犬”(降级传统加密填充提示),通过此漏洞,第三方可以拦截通过采用 SSL 3.0 的服务器传输的重要信息。

10、阿里巴巴宣称遭受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大的DDOS攻击

阿里云的安全产品是如何抵御互联网史上最大一次 DDoS 攻击的? - 网络安全

11、网易全线线上服务遭受大规模DDOS攻击

2015 年 5 月 11 日,网易骨干网宕机是怎么回事? - 计算机

13、chinanews被黑涂改首页

怎么看中新网网页被黑一事? - 新闻

你不太清楚的用户数据泄露事件

仅公安部一年查获被盗取各类公民个人信息就有近50亿条,而这可能只是泄露信息一小部分,2011年,互联网泄密事件引爆了整个信息安全界,导致传统的用户+密码认证的方式已无法满足现有安全需求。泄露数据包括:天涯:31,758,468条,CSDN:6,428,559条,微博:4,442,915条,人人网:4,445,047条,猫扑:2,644,726条,178:9,072,819条,嘟嘟牛:13,891,418条,7K7K:18,282,404条,小米828万,Adobe:1.5亿,Cupid Media:4200万,QQ数据库:大于6亿,福布斯:100万,索尼:1.016亿,机锋网:2000多万,接近10亿多条。

1、快递公司官网遭入侵 泄露1400万用户快递数据

2014年8月12日,警方破获了一起信息泄露案件,犯罪嫌疑人通过快递公司官网漏洞,登录网站后台,然后再通过上传(后门)工具就能获取该网站数据库的访问权限,获取了1400万条用户信息,除了有快递编码外,还详细记录着收货和发货双方的姓名、电话号码、住址等个人隐私信息。

2、机锋网2700万用户数据泄露

2015年1月5日上午,知名微博账号“互联网的那点事”发布消息称,机锋论坛2300万用户数据泄露,包含用户名、邮箱、加密密码在内的用户信息在网上疯传,提醒用户抓紧修改密码。

3、小米800万用户数据泄露

小米论坛被脱裤(数据与官方符合)可能影响小米移动云等敏感信息

4、130万考研用户信息被泄露

国内考研疑似130W报名信息泄漏事件(疑似泄漏到今年11月份,正在被黑产利用)

5、智联招聘86万条求职简历数据遭泄露

看我如何拿下智联招聘八十六万用户简历(包含姓名,地址,身份证,户口等等各种信息)

6、12306网站超13万用户数据遭泄露

大量12306用户数据在互联网疯传包括用户帐号、明文密码、身份证邮箱等(泄漏途径目前未知)

7、汉庭2000万开房记录遭泄露

由于安全漏洞问题,导致2000万条在2010年下半年至2013年上半年入住酒店的2000多万客户信息泄露。

关于国内外的计算机犯罪的案例,以及它们的相关情况分析

1.2003年金融计算机网络犯罪典型案例-人民日报 (2003年12月8日)

[人民日报]

一名普通的系统维护人员,轻松破解数道密码,进入邮政储蓄网络,盗走83.5万元。这起利用网络进行金融盗窃犯罪的案件不久前被甘肃省定西地区公安机关破获———

2003年11月14日,甘肃省破获首例利用邮政储蓄专用网络,进行远程金融盗窃的案件。这起发生在定西一个乡镇的黑客案件,值得我们多方面关注。

他将犯罪的目光瞄准了邮政储蓄,利用网络窃取了83万余元,最终难逃法网……

10月5日13时12分,定西地区临洮县太石镇邮政储蓄所的营业电脑一阵黑屏,随即死机。营业员不知何故,急忙将刚刚下班尚未走远的所长叫了回来。所长以为电脑出现了故障,向上级报告之后,没太放在心上。17日,电脑经过修复重新安装之后,工作人员发现打印出的报表储蓄余额与实际不符。经过对账发现,5日13时发生了11笔交易、总计金额达83.5万元的异地账户系虚存(有交易记录但无实际现金)。当储蓄所几天之后进一步与开户行联系时,发现存款已经分别于6日、11日被人从兰州、西安两地取走37.81万元,他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10月28日向临洮县公安局报了案。

县公安局经过初步调查,基本认定这是一起数额巨大的金融盗窃案,随即向定西公安处汇报。公安处十分重视,立即制定了详细的侦查计划,组成专案组,全力侦查此案,并上报省公安厅。

面对特殊的侦破任务,专案组兵分两路,一方面在省、市邮政局业务领导和计算机专家的协助下,从技术的角度分析黑客作案的手段以及入侵的路径;另一方面,使用传统的刑侦方法,大范围调查取证。

专案组首先对有异常情况的8个活期账户进行了调查,发现都属假身份证储户。此时,技术分析的结果也出来了,经过大量网络数据资料的分析,发现作案人首先是以会宁邮政局的身份登录到了永登邮政局,然后再以永登邮政局的名义登入了临洮太石邮政储蓄所。专案组对会宁邮政局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局系统维护人员张少强最近活动异常。暗查发现,其办公桌上有一条电缆线连接在了不远处的邮政储蓄专用网络上。专案组基本确认,张少强正是这起金融盗窃案的主谋。11月14日22时,张少强在其住所被专案组抓获。

经过审问,张少强交待了全部犯罪事实。10月5日,张少强在会宁利用笔记本电脑侵入邮政储蓄网络后,非法远程登录访问临洮太石邮政储蓄所的计算机,破译对方密码之后进入操作系统,以营业员身份向自己8月末预先在兰州利用假身份证开设的8个活期账户存入了11笔共计83.5万元的现金,并在退出系统前,删除了营业计算机的打印操作系统,造成机器故障。第二天,他在兰州10个储蓄网点提取现金5.5万元,并将30.5万元再次转存到他所开设的虚假账户上。10月11日,张少强乘车到西安,利用6张储蓄卡又提取现金1.8万元。

至此,这件远程金融盗窃案告破,83.5万元完璧归赵。

为什么一名普通的系统维护人员,竟然能够闯入邮政储蓄专用网络,从容地实施犯罪……

案子结束了,但它留给我们的思索没有结束。

从5日案发,到向公安机关报案,这中间有整整23天的时间,足以让一名有准备的罪犯逃之夭夭。在这段时间内,邮政储蓄专用网络依然处在门户大开状态,如果张少强再起贼心,很有可能损失会更大。

张少强今年29岁,毕业于邮电学院,案发前仅是会宁县邮政局的系统维护人员,谈不上精通电脑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而邮政储蓄网络的防范措施不可谓不严:邮政储蓄使用的是专用的网络,和互联网物理隔绝;网络使用了安全防火墙系统;从前台分机到主机,其中有数道密码保护。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张少强如此轻易得手。

分析整个案例,不难看出,是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淡薄,才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局面。案发前,张少强私搭电缆,从来没有人过问,更没有人阻止,让他轻易地将邮政储蓄专用网络置于自己的掌握之中。而另一方面,临洮县太石镇的邮政储蓄网点竟然一直使用原始密码,不仅没有定期更改,也没有在工作人员之间互相保密,于是张少强很轻松地就突破了数道密码关,直接进入了操作系统,盗走了83.5万元。而且,当工作人员发现已经出了问题时,还认为是内部网络系统出了故障,根本没有想到会有网络犯罪的情况发生。

这件案子让我们警觉,使用网络的工作人员,甚至包括某些行业的专业人员在内,缺乏基本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才让黑客有机可乘。

甘肃省今年已立案查处了51起网络犯罪案件。警方提醒:必须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当前,网络的应用在社会生活中已显得举足轻重。与此同时,从1986年我国发现首例利用计算机犯罪案件以来,涉及计算机网络的犯罪逐年大幅度上升。

据甘肃省公安厅网监处的马电行处长介绍,甘肃省近年来网络犯罪的数量几乎是成倍增长,今年已经立案查处了51起相关案件,而且据他估计,还有相当数量的案件当事人并没有报案。

在这些网络犯罪案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使用者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在张少强案结案之后,甘肃省公安厅网监处的叶弘副处长曾经感叹道:“我们处总共只有60多个网络警察,负责全省的网络安全工作,但是一多半的警力都浪费在抓一些简单的案子上面。”公众缺乏网络安全防范意识,重应用轻管理,尤其不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即使是某些涉及到民生的行业也是如此,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不执行,负责的管理人员保密意识不强,普通的工作人员又缺乏专门的安全防范知识,当犯罪发生时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这些都造成了网络领域内犯罪现象的急剧增长。

网络安全专家把网络犯罪归纳为五性:隐蔽性、智能性、连续性、无国界性和巨大的危害性。张少强案也告诉我们,网络联结的广阔性一旦管理不善,可能就成了它的弱点,即使这种管理不善是在一个偏僻乡村的网点,它也可能成为黑客进入网络核心的一条捷径。

如果网络是无处不在的,那么,它的安全管理也应该是无处不在的。

世界上第一例有案可查的涉计算机犯罪案例于1958年发生于美国的硅谷,但是直到1966年才被发现。1中国第一例涉及计算机的犯罪(利用计算机贪污)发生于1986年,而被破获的第一例纯粹的计算机犯罪(该案为制造计算机病毒案)则是发生在1996年11月2。从首例计算机犯罪被发现至今,涉及计算机的犯罪无论从犯罪类型还是发案率来看都在逐年大幅度上升,方法和类型成倍增加,逐渐开始由以计算机为犯罪工具的犯罪向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犯罪对象的犯罪发展,并呈愈演愈烈之势,而后者无论是在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还是犯罪后果的严重性等方面都远远大于前者。正如国外有的犯罪学家所言,“未来信息化社会犯罪的形式将主要是计算机犯罪,”同时,计算机犯罪“也将是未来国际恐怖活动的一种主要手段

其他相关文章:

;LogID=943

....................................................................

朋友就跟你找了这麼多啦,找得好辛苦呀,给分吧.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01 12:28:44 回复

    斯:100万,索尼:1.016亿,机锋网:2000多万,接近10亿多条。1、快递公司官网遭入侵 泄露1400万用户快递数据2014年8月12日,警方破获了一起信息泄露案件,犯罪嫌疑人通过快递公司官网漏洞,登录网站后台,然后再通过上传(后门)工具就能获取该网站数据库的访问权限,获取了14

    1
  • 访客 2022-07-01 11:32:05 回复

    量公开指责有关,该公司的电脑被捆绑了称为快鱼(Superfish)的加密广告程序,引起大量用户不满。在公众的压力下,联想最终决定删除软件,向受影响的用户道歉。 3、携程信息“安全门”事件敲响网络消费安全警钟 2014年3月22日,携程网被指出安全支付日志存在漏洞,导致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电商如

    2
  • 访客 2022-07-01 04:02:04 回复

    大幅度上升。据甘肃省公安厅网监处的马电行处长介绍,甘肃省近年来网络犯罪的数量几乎是成倍增长,今年已经立案查处了51起相关案件,而且据他估计,还有相当数量的案件当事人并没有报案。在这些网络犯罪案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

    3
  • 访客 2022-07-01 12:35:23 回复

    某抓获。9月15日,办案民警又将嫌疑人张某抓获。至此,四人作案团伙全部落网。上网造成的悲惨故事1、上网贪便宜想逃避网吧收费,一男子侵入网吧管理系统修改了电脑IP,烟台牟平公安分局“网上110”接报后迅速展开调查,目前,这名网络黑客已被警方抓获并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据介绍,10月25日上午,牟

    4